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
《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表1.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分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2,表1.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分级推荐级别A,二、人体生理的液体分布和特征,人类身体的总体液由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组成。细胞外液由组织间容量(IFV)和血浆容量(PV)组成(见表2)。人体总体液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表3)。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15分布在动脉系统内,85分布于静脉系统.组织间液分布在血管与细胞之间,并允许机体代谢产物在其间交换。过多组织间液会进入淋巴管,汇流入血浆。脑脊液、胸腔液、心包腔液、腹腔液和关节腔滑
2、膜液等称为第三间隙液体,不直接参与血管内液和细胞内液间的交换。推荐意见2:了解掌握人类体液分布有助围术期的液体治疗和正确处理(E 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3,二、人体生理的液体分布和特征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3,表2 成人的体液组成(成人70kg 为例),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4,表2 成人的体液组成(成人70kg 为例),表3 不同年龄人体的体液组成,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5,表3 不同年龄人体的体液组成,三、围术期生理病理的体液变化,围术期机体液体的需要量包括每日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少量或累计缺失量;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麻醉处理导致的血管扩张(CVE);围术期丢失的血液
3、量。推荐意见3:重视围术期液体需要范围(D 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6,三、围术期生理病理的体液变化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6,四、容量监测方法,目前临床上是不能完全准确评估血容量和组织灌注,因此围术期患者的血容量采用综合的监测方法,才有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评估,及时处理,确保病人的安全。,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7,四、容量监测方法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7,1、无创循环监测指标,(1)心率(HR) 围术期的心率加快, 需要除外手术刺激、麻醉偏浅、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等因素。在确保麻醉深度适当,并结合术中的病情变化(如出血、体位变化),心率仍加快通常是低血容量的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2)无创袖带血
4、压(NIBP) 围术期血压监测可以常规监测无创袖带血压,维持术中平均动脉血压(MAP)在60mmHg 以上。(3)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是围术期生命体征的重要监测项目,在组织灌注很差、水肿、涂指甲油和/或活动度高的病人,它的准确度会下降.。当SpO2 波形随呼吸变化提示患者的血容量不足。脉搏指数(Pleth) 是目前诊断血容量不足的早期指标。(4)尿量、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 尿量是反映微循环灌注和肾灌注状况的有效指标,但围术期麻醉手术因素刺激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影响机体排尿,所以围术期尿量不能及时反映血容量变化。术中尿量应维持在1mL/(kg.h)以上。颈静脉充盈度、四肢
5、皮肤色泽和温度也是术中判断血容量的有效指标。(5)超声心动图围术期超声心动图如经食道超声(TEE)能够准确地了解心脏的充盈状态,应是重症病人监测循环血容量可靠方法。推荐意见4: 围术期患者需要常规行循环呼吸监测,尤其严密观察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B 级)推荐意见5: 重视围术期液体不足的早期诊断指标,尤其是Pleth 与呼吸相关变化(C 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8,1、无创循环监测指标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8,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1)中心静脉压(CVP) 是围术期对血容量判断常采用监测指标,精确测量CVP 最关键点是确定压力传感器零点的位置。应该重视CVP 的
6、变化趋势和对液体治疗的反应。(2)有创动脉血压(ABP) 是连续、可靠的循环监测指标。研究表明连续动脉血压与呼吸运动的变化能有效指导输液,如果动脉血压与呼吸运动相关的压力差异13%,或收缩压下降5 mmHg,明显预测血容量不足,采用胶体液治疗会有良好的效果。(3)肺小动脉嵌压(PAWP)和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 PAWP 是反映心脏容量有效指标,心室功能失调最早体症是 PAWP 升高,而SV 正常,PAWP 测定依靠肺动脉漂浮导管。EDV 是目前临床诊断心脏容量有效指标,左心EDV 测定采用超声心动图,右心EDV 测定采用漂浮导管。(4)SvO2 和CO 采用肺动脉漂浮导管可以连续监测Sv
7、O2 和CO。推荐意见6:大手术的患者需要常规监测CVP ,重视连续观察CVP 的变化(C 级)推荐意见7:复杂手术的患者需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C 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9,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9,3、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1)动脉血气 包括:血p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标准碳 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碱剩余(BE) 需要及时测定电解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糖和肾功能(BUN 和Cr) 等指标。推荐意见8: 重视围术期常规监测动脉血气,及时了解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血糖变化(B 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10,3、相关实
8、验室检测指标(1)动脉血气围术期液体治疗指,(2)pHi 与PgCO2,血乳酸:血乳酸和胃黏膜(pHi 与PgCO2)是评估全身以及内脏组织灌注有效指标,在围术期液体治疗中有指导作用。(3)Hb 和Hct 重视围术期的贫血评估。机体对贫血状况的代偿: 心输出量(CO)增加, 不同器官血流再分布, 增加某些组织血管床的氧摄取率, Hb 与氧结合能力的调节,允许在低血氧分压状况下,Hb 携氧运输增加。推荐意见9:及时了解围术期机体的氧供和氧耗, 常规及时测定Hb、Hct 和血乳酸(C 级)推荐意见10:现有临床诊断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精确判断人体血容量或不同部分的缺失量(E 级),围术期液体治
9、疗指南,11,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11,五、治疗,针对前述人体的液体变化特点,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应有针对性,个体化处理才可能达到较为有效治疗效果。推荐意见11:围术期病人需要的液体是可以相对量化(D 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12,五、治疗针对前述人体的液体变化特点,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1、生理需要量,围术期生理需要量应从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开始计算,直至手术结束。 例: 70kg 病人, 麻醉手术时间4 小时,则围术期生理需要量为(410+210+150)ml/h4h 麻醉手术=440ml 。额外体液需要量,按手术创伤程度计算,并结合围术期的尿量和出汗量调整。每日基础生理需要量,禁食后液体缺失
10、量和额外体液需要量是机体新陈代谢或体内再分布所需,因此补充这些液体应选择晶体溶液。,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13,1、生理需要量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13,2、累计缺失量,麻醉手术前病人,经过禁食和禁饮将会存在一定程度体液的缺少,因此静脉补充晶体液可以肯定对所有患者都有好处,补充1000ml 液体补偿术前禁食造成液体丢失,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这种缺失量的估计,可以根据术前禁食的时间来估算。麻醉手术前,部分病人存在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如术前呕吐、利尿、腹泻。麻醉手术期间存在体液再分布,创伤后均会存在液体再分布。麻醉前要注意一些不显性液体丢失(过度通气、发热和出汗等)。以上均属于术前液体丢失量。理论上麻醉手术
11、前体液的丢失都应在麻醉前或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并应采用近似丢失体液成分的液体。推荐意见12:围术期生理需要量和累计缺失量可以相对准确补充,采用晶体溶液(C 级),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14,2、累计缺失量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14,3、第三间隙转移量,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再分布,如部分体液进入第三间隙,血管内部分体液转移,可导致血管内容量明显减少。烧伤、炎症、应激、严重创伤病人、手术分离、腹膜炎,常继发性引起大量体液渗出浆膜表面(形成腹水)或进入肠腔内。这种体液的再分布,强制性迫使体液进入细胞外液非功能性结构内,这些非功能性结构的体液不可以在体内起调节作用。通过液体限制也不能预防这种体液再分布。数天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术期 液体 治疗 指南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