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化自信”的必须分析.docx
《论文:“文化自信”的必须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文化自信”的必须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文化自信”的必须分析摘要:“文化自信”是坚定“四个自信”政治要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文化自信”的发生机制、理论依据、实践来源、价值意义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缺乏对“文化自信”的理论前提的分析。“文化自信”作为宏大时代命题,对“文化自信”概念进行词语界定与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文化自信;词语分析;自信主体;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近年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显著。从文献角度来看,截至2022年1月,以“文化自信”为主题检索CNKl数据库,学术期刊论文2.21万篇、学位论文2554篇(博士252篇
2、、硕士2302篇)、国内会议657篇、国际会议123篇、报纸文章1363篇、国内图书43部。从“文化自信”的研究类别来看,主要从背景和依据、内涵和结构、价值和意义等维度展开1,总体研究呈现出从“概念”到“命题”的内在逻辑转换,学界对这种转化的机制和条件做出了很多研究,总体呈现出重“命题”轻“概念”的特征。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从方法论来讲,主要在于对宏大历史命题采用个案研究更易于把握和探讨。只有对研究对象的概念进行梳理,再开展个案研究才更有边界感和针对性。本文尝试对“文化自信”做概念梳理,侧重于从汉语词源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概念的产生语境,对“文化自信”从“概念”转换为“时代命题”这个大逻辑
3、下应该遵循的规则提出自己的建议。从构词上来讲,“文化自信”是一个偏正短语,自信是中心词,文化是修饰语,“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系统保持自信”是对等关系。因此,“文化自信”概念分析又分为两个问题,即自信主体所映射的对象一一“文化”如何界定和以“文化”为对象的“自信”应该遵循哪些标准。一、作为自信主体的映射对象一一“文化”如何界定“文化”,对应的英语词汇为culture,该词来源于15世纪中叶的拉丁文cultura,本意为耕种土地,为耕种做准备,属于农业词汇。从16世纪开始,“文化”一词超越最初的“种植”意义,用来指称人类通过教育、机制优化等方式提升人的心智的行为,“文化”概念的高频使用
4、滥觞于欧洲启蒙时代。伴随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施行,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全球确立。伴随着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当时的欧洲思想者逐步脱离中世纪的思维模式,跳出自身所处的文化系统来旁观“文化”,开始运用新思维来考察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比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文化乃是人作为有理想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效的创造2o同时代的赫尔德集成近代历史哲学奠基人维科的思想,在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阐述了人作为思维主体,处于社会和文化的深度关联之中,文化是人集聚成的群体组织一一社会的产物,处于特定社会中的人受到文化的促进,同时也限制了人的发展。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
5、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于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的总体”3o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思想者对文化的认知侧重于精神层面,内涵相对狭窄。进入19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入,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对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体理论梳理可以参考耿超的专著4,在此不再赘述。在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中“文化”的定义已达160多种,但仍未形成统一认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庞大、方法过于多样、学术理念多元
6、化。“文化”概念纷繁复杂,就总的范畴来讲,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陈先达先生用“一、二、三、四”四个数字对“文化”概念做了概括,一是指一元化定义,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不同于自然界的东西;二是把整个社会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就是上层建筑;三分法是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再到党的十七大以前一直使用的,即把整个社会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形态。党的十七大以后,我们对社会的分类法从“三”转向“四”,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总的来说,“一”是广义文化观,“二、三、四”是狭义文化观。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学界会根据自己的学科规范和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在汉语语境中,“文”的本意为“纹”
7、,指通过对物品的人为修饰,呈现出与原初不同的样子。说文解字中写道,“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5“化,教行也,从匕从人”6。意为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文化”在古代汉语中为不独立成词,一般从词源考证“文化”,均引用于易经贲卦彖传:“彖日: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7彖传是说明易经各卦之义,专门解释卦名、卦象、卦辞的。贲卦构造(参照图1)为“艮上离下,山在上,火在下。山为刚,火为柔二火在山下燃烧,照亮山上,以柔(火)纹饰刚(山),这种情况是符合自然运行道理的,进而引入到人文逻辑中,因
8、此人类社会的运行也可遵循这个规律。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社会,关键在于推行教化,而要保证社会教化的效果,就要注重上行下效、让受教民众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上行下效、上情下达格局形成,人类社会就会运转良好、文明和谐,所以在对宇宙时空和人类社会进行探索时要坚持刚柔相济原则。因此,易经贲卦彖传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体现了人类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追求,希冀通过对物理世界运行规律的探究来掌控自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指通过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考察,尝试运用刚柔相济的方法以实现对公众的教化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图1贲卦卦象通过对贲卦彖传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具备“天人之际”思维特征。通过对自然现象运行
9、规律的分析,进而引到人类社会的和谐运行。从对“文化”的词源分析可以看出,在汉语语境中强调更多的是对自然(天)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掌握,从而更好地与自然相处、更好地维系社会秩序。因此,人类的“文化”概念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对自然(天)的实践和认知模块;二是对人类社会的实践和认知模块。前者体现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积极成果,更多呈现为物质形态;后者是指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上的。二、以“文化”为对象的“自信”应该遵循哪些标准伴随着第一个问题的界定,“文化自信”应该描述为特定文化主体对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所处的文化系统的自信,其在说文解字中的字形如图2。图2文化自信在说文解字中的字形“自信”,从词源意义上看,“自
10、”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8。“自”就是文化自信认知和实践主体的自称。“信”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诚也。从人从言。会意“Mo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为“诚也。释诂。诚,信也”,将“信”释为“诚后人多以“诚信”共用,也是出于“信”与“诚”可以互为解释。从文献来看,说文解字释“信”为“诚也”,更多因为“信”遵循了许慎的“会意”造字方法,但“信”与“诚”仍有语义差异,不可完全替代,我们在研究中要注意这种情况。示例:论语学而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句的“信”为诚信,要求人在交往过程中要遵守诚信原则。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
11、序,朋友有信。句中“信”为信用之义,强调主体能有效践行诺言,与论语学而第一属于同类。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句中“信”为相信之义,主体对认知对象的判断行为。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高亨先生解释此句为“诚实的语言不华丽,华丽的语言不诚实”10O大中华文库老子的英译者翻译为Truewordsarenotfine-sounding.Fine-soundingwordsarenottrue,v陈鼓应今译为“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EllJo两位学者关于“信”的解释所用的词语有差别,但是都注重语言对客观对象能否有效表达。因此,老子八十一章中的“信”是指“符合实际情况”的义项,
12、指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对认知对象的语言描述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个义项至今在特定领域还在使用,如我们提到的“可信度”,历史学中的“信史”,法律中的“可采信”等。从先秦典籍可以看出,“信”的解释总体分为三类义项,即诚信、相信、符合实际情况。“信”解释为诚信,主要用于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或者组织保持“言必信、行必果”的状态,属于道德伦理要求;“信”解释为相信,是指人在认知和实践过程中,对认知和实践对象的主观透射,判断为真的价值认同,属于人类在认知过程中的意向性要求;“信”解释为符合实际情况,更多使用于法律、历史学、哲学等专业领域,比如“采信”“信史二在法律领域的使用上,是指法院对举证人的证据予以认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文化 自信 必须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