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课包公审驴【第2课时】【优质课件】.ppt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课包公审驴【第2课时】【优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课包公审驴【第2课时】【优质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二 课时,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包公审驴13第 二 课时,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重点)2.编排课本剧,培养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难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包公办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核心问题:包公是怎样审驴的?他为什么能顺利破案?串珠问题:1.一读:读课文,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
2、加三个小标题。2.二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包公审驴的过程?并说说你的感受。,核心问题:,3.三思: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驴自然会去找主人,但是他为什么要升堂呢?4.四悟: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3.三思: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驴自然会去找主人,但是他为什,点击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心理描写说明了刘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刘五内心的真实想法,说明刘五很善良,很老实。,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心理描写,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
3、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东奔西走”“到处寻找”“牵去告官”这些词语写出了刘五懊恼至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刘五“想了想”,要把这头瘦驴当被告告到公堂上,这种做法是用了智谋的,但这实属无奈之举。,品析:,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三个方面写出了包公审案时的果断、机智和威严。案情并不复杂
4、,但棘手,因为没有被告。“皱着眉头”说明包公也面对着困难。但他明察瘦驴就是小偷的替身,于是开始了审驴的第一步“饿”驴。“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渲染了严正又幽默的气氛。,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了,他们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人们都来这里看热闹的原因是什么?,之前包公“饿驴”令人闻所未闻,所以人们都想来“看看热闹”,想知道包公“饿驴”之后下一步如何审案。,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包公的话让我们知道了他审驴的
5、第三步“放”驴。驴被饿了三天,又被重打了四十大板,它一定会老老实实地跑回到主人那里,这样,包公就可以抓住小偷了。,品析:,“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包公的话让我们知道了,你还知道包公断案的哪些小故事?试着讲给大家听。,示例:有个农民自家的牛被人割掉牛舌,前去衙门告状,请求包公断案。包公思考后要农民回家宰牛。第二天有人来告发农民宰牛,于是包公断定此人就是割牛舌之人。果不其然,经审问,告发之人就是割牛舌之人。原来,割牛舌之人跟那个农民有怨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拓展,你还知道包公断案的哪些小故事?试着讲给大家听。示例:有个农民,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
6、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核心问题:,(1)先把驴饿上三天,再打四十大板,最后把驴放了,让它自己去找它的主人。这样既抓住了小偷又找到了被偷走的驴。(2)包公了解动物的习性,懂得毛驴一旦遇到危难,就会本能地逃回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利用这一点,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能顺利破案。,包公是怎样审驴的?他为什么能顺利破案?,核心问题:(1)先把驴饿上三天,再打四十大板,最后把驴放了,,1.一读:读课文,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1)状告毛驴;(2)细审毛驴;(
7、3)找到毛驴。,串珠问题:,1.一读:读课文,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2.二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包公审驴的过程?并说说你的感受。,课文第 3-11 自然段写包公审驴的过程。有关的句子是:(1)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2)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3)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感受到了包公看似糊涂,实则是胸有成竹,说明包公智谋过人、断案如神。,2.二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包公审驴的过程?并说说你的感受,3.三思: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驴自然会去找主人,但是他为什么要升堂呢?,瘦驴就是小偷的替身,饿驴、
8、打驴就是惩治小偷。包公在审案的过程中自然要有审的架势、威严和过程,要通过审,宣布法律的严正,替刘五这样的百姓出气。渲染了一种既严正又幽默的气氛。表面看似糊涂,实则是胸有成竹。,3.三思: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驴自然会去找主人,但是他为什,4.四悟: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偷驴的人用了“调包计”,将好驴换成了瘦驴,损人利己,结果被捉;包公运用智慧,将错就错,巧妙用计来审驴,最终破案,伸张了正义。,4.四悟: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偷驴的人用了,包公审驴,起因丢驴:,关上三天饿驴四十大板放行差役、刘五跟踪,好驴被偷换成瘦驴,刘五告官,跟踪瘦驴回家,狡猾小偷被捉,结果得
9、驴:,经过审驴,办案足智多谋为民伸张正义,包公审驴起因丢驴:关上三天饿驴好驴被偷换成瘦驴,刘五告官,本文记叙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主要讲刘五的驴被人偷换,刘五气愤地去官府报官,包公运用智慧,巧妙地破了案的事。赞扬了包公是一位智谋过人、断案如神的人,也告诉我们计谋应该用在正确的地方。,本文记叙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主要讲刘五的驴被人偷换,刘,串联六要素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包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文章中只要找出六要素,再串联起来,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有些文章这六要素不一定全都体现。判断方法: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旨法,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时 优质课件 北师大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13 公审 课时 优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