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行业分析.docx
《网络设备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设备行业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设备行业分析一、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企业之所以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主要是由于:(一)产品生命周期的现实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同产品一样也存在着生命周期。如果不开发新产品,当产品走向衰落时,企业也同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相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时,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二)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健康、轻巧、快捷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更加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威胁,不得不淘汰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老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开发新产品适
2、应市场变化的机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出现,并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企业淘汰过时的产品,生产性能更优越的产品,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只有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自己的产品,开发新产品,才不至于被排挤出市场。(四)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二、现代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竞争中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定期推出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地位,提高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趋势(一)整网体系化安全成为
3、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对信息安全威胁的检测和防护已很难由单个安全设备来完成。因此,由单个安全设备独立进行防护、安全设备独立于网络之外单独建设等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安全防护需求,将交换机、无线产品等网络设备与安全设备整合协同进行安全防护的整网体系化安全成为网络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网络+安全的融合使网络设备发挥安全价值、网络设备协同发现并防护安全已成为最新的安全建设模式。等保2.O中进一步明确要求由安全管理中心对整网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和运维。因此,整网体系化安全成为网络安全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安全设备已成为网络建设的基础组件之一,越来
4、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整网体系化安全建设方案,而非单独由安全设备组成的传统网络安全建设方案。对于不同厂商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产品,如将其进行整合以提供各自独立部署无法提供的附加价值并实现112的效应,需进行额外的针对性适配开发,加大建设成本;而对于同时具备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产品的综合类厂商,其整网整合方案无需进行定制开发,具有天然成本优势。因此,整网体系化安全的发展将使得网络+安全综合类厂商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并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二)网络安全架构向零信任发展以适应持续演进的动态安全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接入方式和接入终端逐渐多样化,用户业务和网络安全威胁也不断变化,企业急需构建一个以数
5、据和身份为中心、与当前数字化发展趋势更加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机制。在此背景下,业界开始提出零信任安全概念,提倡通过基于身份和应用的细粒度授权、持续动态威胁分析和管控来提升整体业务安全性。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移动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传统基于网络边界的防护模型在新的网络态势中不再适用,基于零信任模式的需求将逐步增加。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2年,80%提供给互联网生态伙伴的应用将使用零信任,2023年将有60%的VPN被零信任取代,同时40%的企业将在远程接入以外的场景使用零信任。目前,国内企业逐步加大对零信任框架的研究和布局,并开展系列探索和实践。(三)等保2.O扩大安全建设覆盖要求,
6、推进各行业安全建设发等保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的基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并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因此,等保2.O已经上升为法律要求。随着等保2.O的发布,安全防护范围已从原有的信息系统扩展到整个网络空间。等保2.O强调两个全覆盖,一个是对安全保护对象的全覆盖,即除传统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外,增加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大数据等各类技术应用;另一个是对各地区、各单位的全覆盖。此外,等保2.O标准还强调将网络安全防护思维从被动防御的安全体系转变为全方位主动防御,
7、并全面整体地考虑到事前、事中、事后的防护,做到事前能够预警异常事件,事中可以及时阻断攻击和违规行为,并且在各个环节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审计,以便出现问题后可快速溯源。三、网络设备市场发展趋势(一)数字经济持续发展激发了新一代网络设备的需求近年来,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生产生活方式及国际生产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关键时期,数字经济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网络传输速度的不断提升,下一代数据中心交换机、高端核心路由器等作为未来高带宽网络传输的关键设备
8、,其大规模应用可进一步提升网络传输速度,保障网络的高效和稳定,有助于应用技术的融合与进步,并孕育出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催生多种新兴产业。高端网络设备的应用将全面支撑各行各业在新一代网络时代的业务发展,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二)5G商用将促进网络流量快速增长,带动网络设备需求根据GS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中旬,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428家运营商已经宣布对5G进行了投资,其中153家运营商宣布已经在其现网中部署了符合3GPP标准的5G技术,全球商用5G网络数量已经超过IOO张。随着5G商用逐渐成熟,下游应用生态将得到快速拓展,整体流量将产生爆发式增长,从而促进网络设备产业快
9、速发展以匹配流量增长的需求。5G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应用,必须以运营商网络设备的先期投入为先决条件,运营商对5G网络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投资,将直接增加国内对网络设备的需求。在5G商用初期,运营商大规模开展网络建设,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预计2020年,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设备上的投资将超过2,200亿元,各行业在5G设备方面的支出超过540亿元。随着5G向垂直行业应用的渗透融合,各行业在5G设备上的支出将稳步增长,成为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2030年,预计各行业各领域在5G设备上的支出将超过5,200亿O(三)云计算及数据中心产业高速发展带动网络设备市场增长数据中心是为计
10、算机系统安全稳定持续运行提供的特殊基础设施,其上游包括IT设备、电力及制冷设备等基础设施,下游服务于云计算厂商、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机关等的数据流量需求。全球互联网数据流量不断增长推动了云计算产业发展,从而驱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的增长,并进一步带动上游IT设备等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其中交换机作为不可或缺的核心组网设备之一,其增长动能也将与数据中心行业保持一致。目前,我国云计算产业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云计算市场的8%,同时,美国企业上云率已达85%,欧洲国家企业上云率也已接近70%,而我国各行业上云率仅为40机差异高于两国之间在经济总量、互联网流
11、量等方面之间的差异,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云计算行业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追赶效应将促使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发展,并带动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IDC数据统计,预计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同比增长28.8%,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四)数据中心交换速率不断提升,带动网络设备升级更新的需求传统数据中心主要基于IOG网络架构,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5G时代到来后流量激增,数据中心面临着更大的来自应用和数据的网络压力。数据中心亟待解决数据中心之间的海量数据高速迁移问题,消除数据中心间的带宽瓶颈,大幅提升数据中心间
12、的带宽利用率等问题。目前,国内主流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速率正在由10G/40G向25G/100G升级演进,25G/100G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IDC数据统计,我国25G/100G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市场规模将由2017年的1.0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5.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6.86%o数据中心交换机需具备高容量、大缓存、虚拟化技术特征。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具有高密度应用调度、浪涌式突发缓冲的特点,而普通交换机以满足互连互通为主要目的,无法实现对业务精确识别与控制,在大流量业务情况下无法做到快速响应和零丢包,无法满足数据中心需求,数据中心交换机通过支持高密度万兆板
13、卡,并采用CLOS分布式交换架构实现全线速转发,满足数据中心高密度应用需求。为适应数据中心突发流量大的特点,数据中心交换机改变了传统交换系统的出端口缓存方式,采用分布式缓存架构,缓存能力可达IG以上,较普通交换机(通常为2-4M)大幅提升,可在突发流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网络转发零丢包。数据中心交换机还支持虚拟化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实现对多台网络设备统一管理,也可以对一台设备上的业务进行完全隔离,从而降低数据中心管理成本,提高IT设备利用率。随着5G、云计算和Al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短视频、VR/AR等新兴业务的兴起,近几年数据流量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融合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数据中心网络应运而
14、生。通过将存储,计算和网络三种资源融合并实时共享,数据中心可统一协议、接口和运维系统,从而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并实现数据的自由流动和弹性扩展。目前,数据中心融合已开始应用运行在以太网基于TCP/IP协议的RDMA技术,与传统的FCoE技术相比,RDMA技术不需要FC接口,就可以直接运行在以太网接口上,更有利于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建设。但RDMA技术应用需提供无损和超低延时网络,这使得新一代数据中心交换机还需支持RoCE技术以提供RDMA技术所要求的网络环境。基于数据中心交换机的高技术门槛,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具备高端数据中心交换机研发能力。(五)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驱动交换机产品架构的开放式创新大型数
15、据中心建设需要较多数量的交换机,对交换机产品的兼容性及开放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云计算市场不断发展,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加速,在此背景下,软硬件解耦的白盒交换机市场得到迅猛发展。白盒交换机将硬件与软件分离,下游数据中心客户可选择为交换机安装外部操作系统或在交换机厂商已提供开放式操作系统基础上开发上层应用软件,并实现对交换机的统一部署与维护,极大提高数据中心运维效率。根据数据中心场景的特点,采用自主研发的开放化软硬件架构,实现软硬件解耦的创新。顺应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在交换机架构上作了开放化尝试。四、云桌面市场概况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桌面技术逐步成熟,云桌面解决方案在企业级
16、IT解决方案应用逐渐增多,云桌面市场迅速增长。2019年,全球云桌面市场为97.2亿美元,同比增长8.26%o预计到2022年,全球云桌面市场将达134.5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38.42%o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不断完善为云桌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伴随移动办公需求的增加,国内云桌面产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根据IDC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云桌面终端设备销售数量达233万台,同比增长19.49%o基于成本、资源利用率及数据安全方面的优势,云桌面在政企办公、教学、医疗等领域对商用PC形成了部分替代,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云桌面终端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87万台,较202
17、0年增长109.01%,复合增长率为15.89%o五、网络设备行业发展态势(一)网络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未来将向具有技术和定制化服务优势的头部厂商进一步集中网络设备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渠道壁垒和客户壁垒。技术方面,网络设备研发包含网络控制与传输、软件开发及硬件设计,涉及网络通信、微电子、软件工程、结构工程、材料、自动化、信息化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需要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与长期的软硬件技术经验积累才能在行业中具备竞争力;渠道方面,由于网络设备下游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区,行业企业如想扩大销售规模并在行业中拥有领先地位,需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以迅速获得市场信息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客
18、户方面,网络设备为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组件,客户对其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下游大型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被龙头企业占有。根据IDC数据统计,2020年华为、新华三、锐捷网络、思科等头部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合计约90虬未来,我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占交换机总量的比例将持续提升。根据IDC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园区与城域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已达到36.5亿美元,接近美国46亿美元的规模;另一方面,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规模约17.6亿美元,与美国约39.5亿美元的规模有较大差距。随着5G带来的流量爆发和新基建的推进
19、,中国将成为数据中心相关产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将成为国内厂家争夺的重要增长点。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对交换机提出了与园区与城域网交换机完全不同的要求。具体而言,由于网络管理日益复杂,数据中心对交换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操作系统层面的开放性又对软硬件解耦和硬件层面的组件商业化、标准化提出要求,具有技术和定制化服务优势的厂商能够更好地服务数据中心用户,因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二)网络安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综合性厂商的市场份额未来将有所提升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较快,细分领域较多,包括安全网关、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云安全、VPN.安全内容管理等多个产品类型,市场竞争格局
20、较为分散。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市场的快速增长,国内提供信息安全产品的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网络安全行业总体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随着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以及攻击手段的多样化,部门及大中型企业需求逐渐由单个网络设备向完整的综合性安全防护体系转变,整网体系化安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容量也将不断提升。兼具网络设备与网络安全产品研发及销售能力的综合类厂商将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产品线以及良好的综合服务能力逐渐扩大优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三)云桌面市场处于高速成长期,应用场景多样化助力融合架构解决方案占据更高市场份额我国云桌面市场处于高速成长期。根据ID
21、C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云桌面解决方案数量仅为商用PC的9.32%o考虑到云桌面相比于传统商用PC在资源利用效率、数据安全性、运行维护便利性等诸多方面优势,预计云桌面对商用PC的替代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增长。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硬件计算能力的增强以及云桌面协议的不断精进,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云桌面解决方案替代传统商用PC。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复杂业务线云化,更多样的云桌面服务场景被定义和发掘。替代场景从教学及办公场景,到医护工作站、制造业生产线、办事窗口和金融行业柜面业务等。多样化的细分场景对云桌面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不同场景的产品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应用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设备 行业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