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吐血整理十分实用)ppt课件.ppt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吐血整理十分实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吐血整理十分实用)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考纲要求: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特点,把握文中关键词句的意义和作用。,考情分析,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与规律总结,1. 在河南中考试题中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一般呈两年一轮考状态。2. 考查内容多围绕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段落作用等方面设题,考查点较为固定。3. 一般设4道小题,每小题24分,总分值为12分,考查方式以简答分析为主。,规律总结,1. 说明文的含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科
2、学的解说,对客观事物作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知识。,文体特征,2. 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体事物。通过对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等特点,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有了一定的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阐释清楚,使读者
3、明白这个事理。如死海不死一文先介绍死海的特征,然后说明死海的成因,最后对死海的变化作了简介,解开了读者心中对“死海不死”这一现象的疑惑。,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作者都会对说明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区别在于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事理。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是交错进行的。,(2)按语言风格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这类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语言运用上简洁、平实、准确、
4、周密,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列数字,语句简短明快,明白晓畅。,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文)。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类说明文大多是文艺小品和科普读物,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如看云识天气一文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趣味性强,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按说明特点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和社会科学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主要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即如何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来识别阴晴风雨,属于自然科学说明文;苏州园林一文主要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
5、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属于社会科学说明文。,3. 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或事理的说明顺序。如说明生产技术、历史发展、文字演变、植物生长等,都应该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依次说明,或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中央到四周,或由整体到局部等。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时常用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即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具体可分为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从
6、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从次要到主要)等。无论是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实体的事物,还是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抽象的事理,都适合以逻辑顺序来说明。,4. 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连贯式和并列式四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三种形式,总分式是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2)递进式,即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3)连贯式,即说明内容前后相互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4)并列式,即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
7、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5.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等。,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过程中,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且通俗易懂的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使文章更具体,使说明更具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列数字运用准确的或有可靠依据的估计数字进行说明的方法。作用: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使说明更科学,更令人信服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形状、性质、成因、功能、影响等方面的异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依照类别逐一进行说明的方法。作用:有助于读者条理清晰地掌握事物特征或某种事理。,
8、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它比较,或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的说明方法。作用:使读者对事物的特点产生具体、鲜明的印象。打比方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们不常见或不熟识的事物比喻成常见的、熟识的事物,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的说明方法。作用:把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说得浅显易懂,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说明的方法。作用:更科学、更准确、更概括地说明事物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从而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更确切的了解。,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作用:对事物的某种特征、事理进行具
9、体的解释说明,可以使被说明的对象更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摹状貌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揭示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有利于把说明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从而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引资料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也叫作引用。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画图表通过画图表(如附示意图、制作统计表等),将抽象或复杂的事物(关系)理清楚的说明方法。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了解说明对象。,6. 说明文的语言(1)准确(科学性):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要注意文中表示修饰限制
10、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2)生动(趣味性):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要适当运用排比、拟人、描写、抒情等手法作生动说明,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考点精讲,1. 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3. 理清说明顺序,4. 把握文章结构,5. 理解重点句段作用,6. 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7. 体会语言特色,8. 知识的迁移与运用,2. 理解、概括重要信息,考点一 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2.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1. 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是什么?,3. 给说明对象下定义
11、。(此题型综合考查了说明对象及下定义的说明方法),4. 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方法点拨,1. 明确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说明文所要介绍或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答题时,要认真审题,辨别文章属于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一般来讲,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就是文章说明的对象或者涵盖了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则要找准其开头或结尾的总括性语句。事物说明文答出被说明的事物即可;而事理说明文则需答出说明内容(对象+内容或特征),答案通常以“介绍/说明了的”这一形式呈现。,2.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首先,要注意文章标题,看其中是否有表明说明对象特征
12、的修饰性词语;其次,要看文章的开头部分,抓住其中的总括性语句或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句子;再者,要抓住各个段落中的关键语句,如中心句、使用了某种说明方法的语句、有“首先、其次、此外”等连接词的语句等,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另外,可注意文中有分层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句号,对与其紧密相关的各个层段进行归纳、概括。值得提醒的是,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应该尽量用文中原句作答。而为说明对象下定义则可以在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基础上按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3. 给说明文拟标题。在拟写说明文的标题前应先找出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并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拟写。同时,还要注意联系 对已经拟写好的标题进行审视。,答案,
13、考点专练,1. (2015哈尔滨,11)紫檀,原文,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1分)紫檀出料少,特名贵;(1分)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1分)紫檀纤维细,易雕刻。(1分)(共4分),紫檀有哪些特性?(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2. (2015云南,16)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请结合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2分),鲸落是落入深海海底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的鲸的庞大尸体。(鲸落是鲸鱼的庞大尸体落入深海海底后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2分),3. (2015安徽,7)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从第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相似性;(2分)普遍性(常见)(1分)(共3分),原文,答案,答案,原
14、文,答案,4. (2014呼和浩特,17)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发展,原文,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1分)进行身份识别(1分)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1分)(共3分),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人脸识别技术”。(3分),5. (2014江西,20)扇子,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原文,长柄大扇,由奴仆执掌,表白强权,是礼仪扇。(1分),用竹篾编成,扇柄附于一侧,落入寻常百姓家;机械扇,手拉使之转动生风。(1分),团扇呈圆形,竹木为骨,承风面大,手感轻盈,使用者转向深闺,展现女子的娇羞美丽。(1分)(共4分),答案,羽扇(比翼扇)只用羽毛或以竹木为骨架上糊以绢绸饰以羽毛,恪显名
15、士做派。(1分),考点二 理解、概括重要信息,2.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某个问题的?,1. 文段中某个词语(主要是指示性代词“这”“其中”“那些”等)或短语具体指什么?,3. 某个现象或问题存在的原因或具体表现是什么?,方法点拨,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需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范围,有针对性地筛选、概括相关信息;同时,应注意表述语言要简洁明了且能涵盖要点,有时可以直接摘录原词原句进行作答,有时则需要对相关信息加以整合,分要点合理概括。还要善于从文中含有标志性作用的内容或词句中获取相关信息,如文章标题、主旨句、每个文段的中心句、过渡性句子、首句、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首先”“其
16、次”“再者”“还有”“另外”“另一方面”等。答题的切入点和归纳点要紧扣题干要求,不可偏离方向。,通常来讲,指示性代词(如“这”“其中”“那些”等)所指代的内容出现在上文(即它前面的一句或几句话),或同一句话中的某一部分,有时也可能出现在下文(比较少见)。,考点专练,1. (2015兰州,19)飞机“不喝油”也能飞王远,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2分)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能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2分)向世人传播了“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2分)(共6分),“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
17、括三点即可)(6分),原文,答案,2. (2014沈阳,21)美妙的羚羊峡谷,位置、特点、构成、成因和发展(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共4分),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4分),原文,3. (2015哈尔滨,14)紫檀,横向不能走刀,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2分),“紫檀没有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25个字)(2分),答案,答案,原文,4. (2015云南,17)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指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吃掉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后,食物残渣可以维持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生存两年。(意思对即可。2分),第段中加点的“这
18、一切”具体指什么?(2分),5. (2015安徽,9)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2分)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2分)拟态的美学特征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答案,原文,原文,5. (2015安徽,9)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2分)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2分)拟态的美学特征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9、),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6分),原文,答案,6. (2015成都,10)位次的讲究,本文分别从南、北、西、东四个方位的尊卑和左右谁为尊谁为卑这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每个方面1分,共2分),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2分),答案,原文,考点三 理清说明顺序,2. 某个文段或某几个文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3. 文段或句子之间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方法点拨,1. 把握说明顺序。对说明顺序的判定,可采用排除法,因为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一般都会有比较明确的表示时间或空间变化的语言标志,如“以前、如今”“古代、近代、现代”等表示时间
20、的词语;“上下、前后、左右、中间、东西南北”等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而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里常用表示因果或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再者”等。,介绍实体性的事物,如建筑物、名胜古迹等一般采用空间顺序。,2. 判断文段或句子之间的顺序能否调换。首先需弄清段意或层意,然后从相邻几个文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或文段中每层之间的关系上去揣摩分析能否调换。尤其要注意文段或句子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等);是否与前后文相照应等。,1. (2015安徽,8)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照应第段最后一句话,先原因后机制;(2分)按逻辑(先已知后未知
21、)顺序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第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4分),考点专练,2. (2014呼和浩特,16)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发展刘露,逻辑顺序(1分),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1分),答案,答案,原文,原文,答案,3. (2014沈阳,24)美妙的羚羊峡谷,第段整体说明羚羊峡谷的特点,(1分)第段说明上峡谷的特点,(1分)第段说明下峡谷的特点,(1分)第段与第段一一对应。(1分)(第段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1分第段分写上、下峡谷的特点,1分第段与第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1分第段与第段一一对应)。1分),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共4分),请具体分析选文第段不可
22、以调换顺序的原因。(4分),原文,4. (2015衡阳,15)聚焦“PM2.5”,原文,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PM25”?(2分),答案,逻辑顺序(2分),考点四 把握文章结构,5. 给文章划分层次。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1. 所给文段放在文章哪两段之间最恰当?请说明理由。,3. 所给文段放在哪一段结尾最合适?为什么?,2. 所给文段放在文章开头好还是结尾好?为什么?,4. 能否删去某个文段?为什么?,方法点拨,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要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作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明确说明文常见的四种结构及每种结构常用于哪类说明文,如总分式是事物说明文常
23、用的结构形式;递进式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连贯式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并列式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2. 认真阅读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各段落或层次之间的关系,便可判定其结构类型。,3. 弄清文章的结构类型之后,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选择将文段放在文中合适的位置上或阐述能否删去某一文段的理由,或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对于总分式结构的文章,还要确定其“分”的部分是按哪种方式组合的,是递进、连贯、并列,还是仍包含有总分关系;对于递进式结构的文章,还需明确各个层次之间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说明的,是由具体到概括,由原因到结果,还是由现象到本质等。,1. (2015呼和浩特,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说明文 阅读 吐血 整理 十分 实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