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材解析ppt课件.ppt
《人造石材解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造石材解析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造石材,本节主要内容,一、水泥型人造石材水磨石二、树脂型人造石材人造大理石/人造透光云石三、复合型人造石材四、烧结型人造石材,由于天然石材的加工成本高,现代建筑装饰业常采用人造石材。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装饰性强、耐腐蚀、耐污染、生产工艺简单以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人造大理石在国外已有40年历史,意大利1948年即已生产水泥基人造大理石花砖,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在人造大理石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由于人造大理石生产工艺与设备简单,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已生产人造大理石。我国70年代末期才开始由国外引进人造大理石技术与设备,但发展极其迅速,质量、产量与花色品种上升很
2、快。,人造石材按照使用的原材料分为四类:水泥型人造石材、树脂型人造石材、复合型人造石材及烧结型人造石材。人造大理石之所以能得到较快发展,是因为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容量较天然石材小,一般为天然大理石和花岗石的80%。因此,其厚一般仅为天然石材的40%,从而可大幅度降低建筑物重量,方便了运输与施工。(2)耐酸。天然大理石一般不耐酸,而人造大理石可广泛用于酸性介质场所。(3)制造容易。人造石生产工艺与设备不复杂,原料易得,色调与花纹可按需要设计,也可比较容易地制成形状复杂的制品。,它是以水泥(白色、彩色、硅酸盐、铝酸盐)为粘结剂,砂为细骨料,碎大理石、花岗岩、工业废渣等为粗骨料,必要时加入适量的
3、耐碱颜料,经配料、搅拌、成型、加压蒸养、磨光、抛光等工序而制成。配制过程中,混人色料,可制成彩色水泥石。水泥型石材的生产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但其装饰性较差。水磨石和各类花阶砖即属此类。,一、水泥型人造石材,水磨石,利用水泥、石屑等原料加水搅拌均匀,经凝固后用金刚石或打磨设备打磨光滑而成。在水泥等原料中加入不同颜色水磨石可制成不同的花样图案。特点:优点:美观大方、平整光滑、坚固耐久、易于保洁、整体性好缺点:施工程序多,周期长、噪声大、现场湿作业易产生污染。,工艺:现浇水磨石地面是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垫层上,按设计要求分格并抹水泥石子浆,凝固硬化后,磨光露出石渣,并经补浆。细磨、打蜡而成的,可分为普
4、通水磨石面层和彩色美术水磨石面层两类。水磨石晶镜面处理工艺的特点:1、陈旧不堪的水磨石首先必须通过清除污渍才能进行水磨石镜面处理。我们用水磨石翻新机器,将已老化陈旧或病变的石材如黄斑、深度划痕、深层污点等,强力抛去表面1-2mm,露出新的层面再打釉面,配合石材打磨机采用不同磨片,从低目到高目依次进行打磨并抛光使其达到要求亮度。2、新制作的水磨石在磨光后即可进行水磨石镜面处理。,3、水磨石镜面处理完后其表面硬度可达普通麻石硬度,其表面光泽度可达90度以上。4、处理后水磨石表面能耐水,耐污,防滑,耐弱酸碱。其他性质同花岗岩。5、日常保养不需打腊抛光,每月视人流情况做局部抛光或季度周期抛光,即可长久
5、保持良好表面效果。6、处理后水磨石品质高贵典雅,有进口天然云石的华贵,又具有花岗石的硬度,而且经济实惠。应用:卫生间的隔断、窗台工厂车间、医院、办公室、厨房、过道或卫生间地面等对清洁度要求较高或潮湿的场所比较合适还可用于火车站、饭店、宾馆等空间,这种人造石材多是以不饱和聚酯为粘结剂,与石英砂、大理石、方解石粉等无机填料和颜料,经配制、混合搅拌、浇铸成型、固化、脱模、烘干、抛光等工序制成。目前,国内外人造大理石以聚脂型为多。这种树脂的粘度低,易成型,常温固化。其产品光泽性好,颜色鲜亮,可以调节。与天然大理石相比,聚脂型人造石材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厚度薄、耐酸碱腐蚀及美观等优点。但其耐老化性能不及
6、天然花岗石,故多用于室内装饰。,二、树脂型人造石材,性能优点:使用性能高,综合起来讲就是:高强度、硬度高和耐磨性能好、厚度薄、重量轻、用途广 泛、加工性能好。 人造大理石又称为“塑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它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粘合剂,石粉、石渣作为填充材料,当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固化过程中把石渣、石粉均匀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后,即形成坚硬的人造大理石。特点:表面光洁色彩美丽表面有颗粒悬浮感且具有一定的透明感较高的强度、刚度、硬度及非常好的耐冲击力和抗划痕性耐气候老化,尺寸稳定无毒无渗透易加工,色彩可任意调配,形状任意浇铸能拼接各种形状和团能与水槽连体浇铸,拼接不留痕迹无放射性对人体无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造 石材 解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7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