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docx
《陕西省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3陕西省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陕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4月目 录第一章概述11.1前言11.2陕西省电子政务建设情况概述21.2.1陕西省省级电子政务建设31.2.2陕西省地市级电子政务建设41.2.3陕西省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41.3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51.4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6第二章区县级电子政务技术解决方案72.1需求分析72.2总体目标82.3总体设计82.3.1设计依据82.3.2设计原则92.3.3总体框架102.4区县电子政务基础设施132.4.1网络平台建设132.4.2园区网建设142.4.3接入网建设
2、152.4.4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162.5区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182.5.1逻辑模型182.5.2网络汇接中心192.5.3数据存储中心202.5.4信息交换中心202.5.5应用支撑中心252.5.6应用服务中心292.5.7安全中心302.5.8管理中心332.5.9中心机房建设342.6区县电子政务应用系统352.6.1办公业务系统372.6.2电子公文传输系统432.6.3视频会议系统462.6.4应急响应系统462.6.5城乡便民服务492.6.6电子邮件系统522.7门户网站532.7.1总体结构542.7.2功能组成552.8区县安全等级582.9其它应用59第三章省市
3、县三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互联互通603.1统一的网络架构体系603.2统一的信息交换体系613.3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61第四章区县级电子政务运维服务634.1运维体系634.2组织管理644.3管理流程654.4建设模式664.5服务交付方式674.6服务标准674.6.1服务支持标准674.6.2响应时间684.6.3事件等级划分68第五章建设费用概算70第一章 概述一.1 前言电子政务建设是各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我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支持的领域。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4、信息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仍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要求“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和统一平台建设的意见、陕西省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陕西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三个重要文件(陕办发200639号),在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陕西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总体设计组依据国家和省上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关要求、规范标准和技术路线,结合我省的特点,制定出区县级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重点阐述了以下内容:在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横向建设区县级电子政务城域网,连通包括包括县级六大班子在内的各党政
5、单位;利用市级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通过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纵向上连市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从而实现与市级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区县级电子政务网建设采用“小内网、大外网”的方式进行。“小内网”横向由区县级六大班子几个节点组成,向上与市级电子政务内网互联,不再向下纵深建设。主要用来处理省市上级下发的电子公文、县本级六大班子的重要文件以及六大班子上报给省市的文件等。“大外网”覆盖区县级六大班子及各党政单位,运行各类区县级政务应用(如区县本级的办公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等),对外面向社会各界提供区县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城镇建设服务、乡镇企业服务等。基于区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构建一批社会公众关注
6、度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固定不变、业务关联度高、人力财力能够支持、适合于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的关键、基础应用系统,例如应急响应、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系统,从而提高政务部门内部以及对外的各项服务职能。在满足电子政务需要的基础上,基于统一平台进一步构建面向“三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息系统,促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为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在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中,建议优先考虑使用国产软硬件系统,一方面可以降低区县电子政务建设成本,切合我省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节省政府财政支出;一方面支持并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硬件系统,保证对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也有利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
7、全性。一.2 陕西省电子政务建设情况概述为推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国家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结合我省实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和统一平台建设的意见、陕西省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陕西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三个重要文件(陕办发200639号),确立了我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建设目标。根据陕西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我省到2010年,要建成覆盖全省的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和省市县三级统一平台,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基本建成运行,政务信
8、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各级电子政务统一门户网站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1、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各市、省级各部门按照事权划分,在省电子政务统一的总体框架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2、由省、市、县三级城域网和省到市、市到县两级广域网组成覆盖全省的统一电子政务网;3、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为各
9、级电子政务提供基础支撑;4、依托统一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实现全省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5、依托统一平台,建立统一的安全与应用支撑平台,为全省各项政务应用提供安全防御;6、安全支撑、应用支撑;7、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和平台为载体,逐步建立我省电子政务服务与应用体系。一.2.1 陕西省级电子政务建设在陕西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陕西省省级电子政务系统于2006年5月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陕西省建成了覆盖省级主要党政部门,上接国家电子政务网,下联11市(区)的陕西省统一电子政务网;完成了陕西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建设,成为陕西省统一电子政务网的网络汇接中
10、心,为各省级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基于数字证书的可信的网络环境与应用环境,为省级各部门间安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提供支撑服务;基于陕西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金财工程”、信访系统、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专有业务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统一门户网站,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及企业基础信息系统等一大批重点业务系统也相继建成,使陕西省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水平均提升了一大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设立了陕西省电子政务运行维护服务中心,结合省委党务平台中心机房、省政府统一平台中心机房、省人大统一应用平台中心机房和省政协统一应用平台中心机房等,建立了覆盖省级六大政务系统及省级各党政单
11、位的统一电子政务运行维护服务体系,组建了一只专业运维服务队伍,有效的保障了陕西省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从整体上来看,陕西省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电子政务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陕西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陕西省是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荐的国家骨干网在省市落地的8个试点省份之一;是全国首批接通中央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的两个试点省市之一;陕西省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得到国务院应急办的表扬,仅次于北京、上海,处于全国第三位;陕西省政府门户在全国2008年门户网站综合评比中获得第5名、西部第1名。一.2.2 陕西省地市级电子政务建设目前,省级电子政务统一
12、平台初步建成,整体工作正在从网络建设向深化应用转变,要求各市(区)按照省上统一部署,加快市级统一平台建设步伐,促进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和办公业务协同。根据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市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指导意见(陕信化办发200734号)要求:1、 各市(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要依据国家和省上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关要求、规范标准,结合我省的特点,将市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成为全省电子政务系统在本市(区)的中心节点,市级政务部门之间、市与市属各县(区)之间政务信息传递枢纽。2、 各市(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要能够承担起上级各业务部门和市(区)本级电子政务的业务协同,提供决策支持的支撑服务;要面
13、向全省、市(区)各类电子政务应用,提供资源交换、共享与整合的支撑服务。3、 各市(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要将各市(区)独立的网络、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统一平台上信息的安全传递、交换和共享,确保各类政务资源的可互连、可访问、可交换、可共享、可整合、可管理的建设要求。4、 遵循先进、实用、安全、可扩展和适度前瞻的设计原则。5、 保证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和管理性,能够承载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和托管服务。一.2.3 陕西省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随着全国范围内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在省市两级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时,电子政务建设也正在向区县
14、级深入。推进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旨在建设和完善我省区县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和完善网络管理和安全支撑平台、合理部署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门户网站展现政府依法行政和实现便民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增大政府的公众影响力。区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建设是加快实现全省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重要举措,其建设重点是整合全省各区县级、各系统、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网络建设和数据交换,通过我省各区县级统一相互联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建立起支撑全省省市县三级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等管理功能平台,从而真正实现我省电子政务省市县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一.3 区县级电子政务
15、建设的目标区县级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覆盖区县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开展网上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服务,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充分发挥、利用政府网站等信息化媒介的作用,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2、加快政务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推进以传统载体保存的
16、政务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3、初步实现政务信息条块共享根据法律规定和履行职能的需要,明确相关部门和地区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建立政务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区县政务信息交换系统,构建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和服务体系等。为区县级政府的日常办公、科学决策、业务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支持。4、不断加强政务管理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对政务信息采集、登记、备案、存储、共享、安全等环节的管理。合理规划政务信息的采集和更新维护流程,加强协调,明确分工,避免重复采集,并确保所采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进一步提升区县
17、级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5、以区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扩大对农村信息化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城镇建设服务和乡镇企业服务等提供服务的能力。一.4 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突出意义总结如下几点:(1)区县级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是以“够用、能用、好用”为原则、以用户的需求为准则,如此可以更好解决区县级电子政务领域集成应用中的兼容性、稳定性问题,并进一步优化性能,满足区县级电子政务用户的需求。(2)区县级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应充分使用国产软硬件系统,一方面可以降低区县电子政务建设成本,切合我省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提高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解决方案的可推广性,节省
18、政府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硬件系统,保证对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也有利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要推进区县电子政务建设,不可或缺的还有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区县信息办综合管理和全面协调的职能,制定好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为区县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要倡导一体化建设模式,集中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基础性政务信息资源、应用支撑体系和跨部门应用系统;三是要努力形成推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相关管理制度。第二章 区县级电子政务技术解决方案二.1 需求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区县级电子政务的发展建设存在三个层次:第一,东部发达省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其县区
19、电子政务建设相对比较超前。这些地区已经迈过了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以及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正在以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为核心提高电子政务的网上办事功能。通过网上办事,进行政府业务流程的输理和业务系统的整合。第二,在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和经济较发达的区县,在中办17号、18号文件的指引下,正在开展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重点业务系统,比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解决了政府各部门无纸化办公的业务需求;门户网站可以进行信息公开和办事指南的公告。这些区县也面临着电子政务应用深化的问题。第三,这类区县由于经济欠发达,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空白。政府的
20、主要应用是门户网站。门户网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实施,往往依托当地的运营商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个简单的网站,能进行简单的政府信息公开。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建设资金充裕,所以电子政务建设启动早,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未能在建设之初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所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等现象,而且在“条块分割”、“纵强横弱”的实际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信息孤岛”等现象,政务信息资源无法有效的交换与共享,部门间协同作业不能很好的开展,已经严重的影响到电子政务的建设效果。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或者其它尚未完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的地区来说,应吸取先行地区的经验、教训,充分发
21、挥后发优势,对本地的电子政务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为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支撑,从而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达到互联互通、协同作业的建设目标,同时避免重复投资,减轻建设的资金压力。二.2 总体目标构建区县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作用,更加注重对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深化应用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相结合,坚持促进发展与保障信息安全相结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统筹兼顾中央与地方需求,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
22、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更好地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信息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构建区县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覆盖区县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开展网上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服务,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继续扩大对区县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城镇建设服务、乡镇企业服务等服务范围,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区县级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省级电子政务和国家电子政务
23、总体框架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原则。二.3 总体设计二.3.1 设计依据l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l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18号文件l 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第1期)l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和统一平台建设的意见、陕西省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陕西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陕办发200639号)l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县级 电子政务 统一 平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7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