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凌知识管理系统方案建议书.docx
《蓝凌知识管理系统方案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凌知识管理系统方案建议书.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xxxxxxxxxxx院知识管理办公协同系统方案书 xxxxxxxxxxxxxxxxx知识管理办公协同系统方案建议书 目 录第一章项目背景41.1xxxxxxxxxxxxxxxxx院知识管理现状41.2xxxxxxxxxxxxxxxxx院需解决的问题41.3xxxxxxxxxxxxxxxxx院知识管理办公协同项目的建设目标分析51.3.1项目的近期目标51.3.2项目的远期目标5第二章XXXXXXXXXXXXXXXXX院项目理解及分析62.1xxxxxxxxxxxxxxxxx院管理支撑系统规划设计思路62.1.1以门户规划IT系统集成72.1.2以知识管理规划办公协作系统102.2
2、xxxxxxxxxxxxxxxxx院知识管理办公协同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142.2.1创新管理思想142.2.2注重咨询服务152.2.3整理企业流程152.2.4形成组织保障162.2.5确保持续推进162.2.6选择优秀平台162.2.7加强软件柔性17第三章XXXXXXXXXXXXXXXXX院办公协作系统解决方案183.1通信平台183.1.1电子邮件193.1.2短信与移动办公243.1.3RTX集成253.2经验知识管理283.2.1知识文档283.2.2工作总结333.2.3案例管理343.2.4知识互助363.2.5人才中心373.3规范协作管理393.3.1审批流程393.3.2
3、任务分派423.3.3项目管理443.4个人事务管理463.4.1个人日程安排463.4.2团队日程473.4.3通信录473.4.4个人记事本483.4.5待办事宜483.5EKP系统门户483.5.1新闻系统483.5.2门户维护493.5.3常用资料503.6系统管理与核心服务503.6.1用户管理503.6.2授权及分级管理503.6.3用户组织机构管理533.6.4系统管理543.7贯穿系统功能的机制55第四章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624.1KMSS系统体系结构624.2KMSS系统结构的优点634.3KMSS系统功能特色644.4网络系统平台654.4.1系统平台配置方案654.4.2
4、系统管理策略664.5系统安全规划674.5.1系统安全性策略674.5.2传输加密684.5.3授权与安全访问694.5.4系统安全管理704.5.5系统的开放性714.5.6系统的易用性724.5.7系统的可维护性72第五章项目组织实施方案735.1项目管理方法论735.2项目推进基本过程745.3项目组织结构755.3.1项目领导小组765.3.2项目经理765.3.3业务小组775.3.4系统支持小组775.3.5满意推进小组775.3.6咨询顾问小组775.3.7软件研发小组775.3.8质量保证小组775.3.9美工设计小组785.3.10实施推进小组785.3.11TTTTT方主
5、要项目成员组成785.3.12xxxxxxxxxxxxxxxxx院方项目人员要求78第六章服务与支持方案796.1技能转移796.2技术支持保证796.2.1方针策略796.2.2售后服务796.3整体培训计划806.3.1培训概要806.3.2培训时间表806.4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816.4.1专业的技术支持队伍826.4.2售前技术支持826.4.3软件开发及实施技术支持826.4.4后期技术支持及服务836.4.5支持手段与方式846.4.6技术支持服务期846.4.7长期的技术支持和合作84第1章 项目背景1.1 xxxxxxxxxxxxxxxxx院知识管理现状随着xxxxxxxxxx
6、xxxxxxx院业务经营的发展,研发中心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但是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和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从而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xxxxxxxxxxxxxxxxx院亟需建立一个知识管理与办公协同相结合的知识管理办公协同系统,从而系统性地利用研发中心积累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改进研发中心的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技能素质。从xxxxxxxxxxxxxxxxx院整体应用和规划出发,企业必需建立一套面向所有分支机构、员工和管理者的用于知识管理、办公协同的知识管理办公协同系统,结合强大的门户技术、通讯技术和工作流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进行有效地共享和
7、合理的利用,加强企业的信息流转,支援企业工作人员(管理层、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等所有员工)有效获取和应用有效的信息资源,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反应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2 xxxxxxxxxxxxxxxxx院需解决的问题xxxxxxxxxxxxxxxxx院目前的行政办公体系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研发中心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缺乏一个知识管理平台对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系统的沉淀和有效的管理。2)各类文件数量众多,不易保存和查询;3)各类办公流程无法简单地规范、复制和传递,而与执行人有很大关系;4)xxxxxxx
8、xxxxxxxxxx院的信息交换存在滞后性。缺乏一个高效沟通的通信平台;5)研发中心的传统垂直化领导模式亟需转变以提高研发中心团队化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6)xxxxxxxxxxxxxxxxx院目前各种行政管理信息和生产数据相互独立和分散,它们之间一些有关联的数据没有合理的流动,对广大领导干部和员工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呈现平台。1.3 xxxxxxxxxxxxxxxxx院知识管理办公协同项目的建设目标分析根据xxxxxxxxxxxxxxxxx院IT建设规划,结合试验院实际情况,从加强管控的视角出发,需要建设xxxxxxxxxxxxxxxxx院知识管理办公协同门户基础。通过知识管
9、理办公协同系统,系统性地利用研发中心积累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改进研发中心的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技能素质。提高全院各部门及员工的办公效率、整合各类办公资源、提升xxxxxxxxxxxxxxxxx院整体管理水平;通过信息门户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为xxxxxxxxxxxxxxxxx院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高业务协同和数据整合的效率。建立与xxxxxxxxxxxxxxxxx院战略目标及IT总体规划相适应的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易于集成的知识管理办公协同系统,是本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1.3.1 项目的近期目标建立xxxxxxxx
10、xxxxxxxxx院知识文档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研发中心积累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建立一个知识学习共享工具平台,提高员工的知识学习及应用能力。建立xxxxxxxxxxxxxxxxx院信息发布平台,为研发中心的信息发布、交流提供一个有效的场所,使研发中心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及时传播,使研发中心员工能及时感知研发中心发展动态。建立xxxxxxxxxxxxxxxxx院协同办公平台,将研发中心的传统垂直化领导模式转化为基于项目或任务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使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在物理空间上缩小的同时,心理距离也将逐渐缩小,提高研发中心团队化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1.
11、3.2 项目的远期目标建立xxxxxxxxxxxxxxxxx院统一的用户管理中心,加强授权管理及访问控制;扩展办公管理支持功能,实现与核心管理系统的集成,提高流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扩展企业信息门户功能,集成xxxxxxxxxxxxxxxxx院各类应用系统,使内外部用户通过验证、授权,透过门户的单一访问入口使用应用系统或者数据访问;支持管理和决策,保证信息及数据对业务的有效支撑,构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适应集团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理念。第2章 xxxxxxxxxxxxxxxxx院项目理解及分析2.1 xxxxxxxxxxxxxxxxx院管理支撑系统规划设计思路以信息化来武装企业,目前已经是大势所趋
12、。轧钢车间里工人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带钢的穿孔、轧制、卷曲等操作;办公室的员工借助电脑和网络高速地处理日常的业务;企业依靠ERP等应用系统来管理物料、处理订单。试想一下,如果硬盘坏掉、网络瘫痪、应用系统崩溃,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一场灾难,从这个侧面的确反映出人们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联想集团曾经提出“企业信息化,从OA开始”,这句话可圈可点。所谓OA,即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是办公工作处理的自动化,它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OA系统也是每个
13、企业信息化初期就开始投入建设的基本系统。从C/S结构到B/S结构,从最初桌面办公软件的应用、收发邮件到后来公文流转、车辆管理、会议管理、网上审批等功能应用,OA已经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最频繁的一个基本系统。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成熟,目前很多企业的OA系统已经整合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日趋变得复杂,也远远超出了传统OA的范畴,集成了人、财、物、信息、知识等诸多企业的资源,逐步成为一个员工办公、中层管理、领导决策的知识协同的平台。而新一代的OA更是融合了协同、知识管理、门户等精髓,OA这棵“老树”开始绽放“新花”,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因此我们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如上图
14、所示,企业的信息化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业务操作电子化。电子化即将日常手工事务性工作转变为机器工作的过程;关注个体的工作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该阶段以财务电算化、生产制造自动化等为代表。第二阶段: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化即通过企业的管理重组和管理创新,结合IT优势固化业务流程;关注整个组织的流程,提升组织的效率。该阶段广泛开展流程梳理和信息化建设,例如ERP、CRM、SCM、BOSS系统建设等。第三阶段:业务管理知识化。知识化即让合适的角色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获取合适的知识和资源,系统推动企业管理生态的建立,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业务流程持续改善,全面提升执行力,获得
15、持久的竞争力。该阶段强调实现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真正结合,以KM、协同、门户等为代表。第四阶段:业务决策智能化。智能化即在企业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智能创造、挖掘新知识,用于业务决策、日常管理等,形成自组织、自学习、自进化的企业管理体制。该阶段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思想将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中。2.1.1 以门户规划IT系统集成 当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外部电子商务系统,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服务于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这些“窗户”让拥有它的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变化,而作出迅速的反应,以此占有市场先机。谁拥有电
16、子商务,谁就拥有了信息,谁就能占据有利竞争地位,已经成为一条新的市场竞争规则。当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协助企业管理从简单的公文、技术资料到复杂的生产流程、成本核算,甚至辅助企业进行更高级的知识管理和经营决策。 企业信息化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各种模式的信息化工具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但最终必然是被更新的、更完善的模式或技术所取代。今天的企业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例外。那么,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在于:今后的企业信息化会朝向何处发展?企业如何看待相互分隔的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统 ? 可以说,企业信息门户(EIP)代表着未来企业
17、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企业信息门户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使企业能够集成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和知识,使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个性化信息。这些用户利用从这个渠道获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并加以执行。企业信息门户通过及时地向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来优化企业运作,并提高生产力。企业信息门户有三个特点:单一的访问方式(浏览器+企业主页);对已有应用系统的集成;个性化。应用:提供集成化的用户环境;服务:将业务运作系统与散乱的文档和工作信息集成起来,并通过可扩展的应用界面为EKP提供集成化的服务;集成:集成当今信息技术组织中各种技术的应用。 集成当属企业级软件领域最热
18、的话题了,而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系统之间如何实现复杂的集成,而是友好互动的Web界面,这就是企业门户。人靠衣裳马靠鞍,同样地,企业门户的好坏实际上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的体现。 企业门户并不只是展现信息的窗口那么简单。 首先,企业门户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也越过了普通意义的网站,它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两大应用的结合点。最早的企业门户只是聚集内容的地方,仅将一些静态或动态内容通过浏览器界面展示出来,如今已经成为应用聚集的地方,原来很多种应用要跑在不同的进程或实例中,而现在都在一个浏览器的界面上显示出来。像应用集成、工作流、应用开发、内容管理、协作等这类东西对于企业门户
19、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很多人最初总是将企业门户等同于企业网站,实际上,企业门户与企业对外的网站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是企业门户的流程性非常强,而现在很多企业网站基于内容显示和消息发布,没有把业务流程放在上面,第二点是使用企业门户要把原来分散的应用集成起来,而国内企业的外部网站纯粹是一种宣传性质的定位,没有集成后台的应用,能够做到的最多仅是网上购物或网上查询而已。真正的企业门户应该实现无论是内部的员工、外部的客户还是合作伙伴,都可以通过一个单一定制化的登录点,根据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访问信息资源,这就要求企业门户软件拥有个性化、安全管理以及可以拓展到移动无线客户端等特性。 其次,企业门户的
20、特点在于统一性、集成性、个性化和整体性。企业门户正是拥有这些新特点,才有了生命力。其中:统一性是企业的要求,也是门户的意义所在;集成性是现实条件的制约,体现了企业经营的关联性;个性化则是客户的偏好,也是企业门户的生命力;而整体性则是企业对信息的高层次要求。 从两个角度来看,企业门户应用在未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大有可为。第一种趋势是很多用户在将关键业务系统从二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迁移到三层结构上,第二种趋势是要把原来分散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把原来的多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把企业内部的流程转换为企业之间的流程。在这种转换和迁移的过程中,界面是永远需要的,而企业门户是惟一选择。 成功地得以部署的企业门户
21、将成为企业实体内部和外部协作、信息传播和通信、应用功能及交互功能的单一门户,上述所有功能是以一种有效的集中式方式提供给访问者。成功的企业门户往往能完成以下功能: 知识内容管理与协作:包括以智能化可搜索的分类方式组织内容,使其具备根据条件查询、版本管理以及访问控制等功能。 应用集成:门户是一种Web桌面,它是连接所有企业应用的网关。单一的登陆功能使门户与应用之间可以进行无缝运动。集成化商业智能功能可用来提供仪表板式的报告和事件通知服务。 业务流程管理:通过门户执行诸如发票核准以及HR任务之类的工作流程过程可以减少和简化工作量。 品牌管理与自定义:门户框架结构可以满足企业在企业范围内实施同步化品牌
22、管理的需求,与此同时,允许下属机构和单个用户自定义其单独的门户接口的表示和内容。 安全:功能强大的安全结构允许管理人员有选择地分派对门户性能和功能的访问,从而使相同的门户部署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 管理:可以通过Web接口进行远程管理。此外,还可以把管理功能分散在数个用户之间,从而可以减轻通常压在一小组人员身上的管理负担。 第三,企业门户的概念仍然有待扩展,有待完善。与其他IT行业的新概念相仿,在这个新兴领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企业门户应用目前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门户已经从单纯地显示内容变成工作流程的一种体现。它不再是仅仅信息的展示台,而是一种支持业务流程的操作。二是通过企业门户
23、将会把人和工作流程进行更紧密的结合,利用企业门户带来的流程性以及人机互动能力,可以使它了解访问者的意图,有目的地为访问者提供定制的信息,并能为其提供相应的最习惯使用方式,从而把人和业务流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第三种发展趋势就是企业门户将会满足用户越来越丰富的业务需求。早期的门户只要能够把各个业务在同一个界面上显示出来就可以,而现在不是这样。现在在同一个界面上不仅要显示各种东西,而且很多业务流程都是跨多个领域的,通过门户可以将原来相对独立的流程串联成更完整的大的统一的流程。 随着企业门户从单纯的一种界面发展成为一种枢纽,它与业务流程、应用集成的关系更加密切。2.1.2 以知识管理规划办公协作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管理 系统 方案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7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