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VR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docx
《综述VR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述VR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 X学院Heze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综述VR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系 别 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职称 2010 年 x月xx日X X学院教务处制19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21概述 21.1VR技术的概念 21.2VR技术的基本特征 21.3VR技术的发展概况 21.3.1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 60年代)21.3.2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 80年代)31.3.3高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32 国内外VR技术的研究现状4 2.1国外VR技术研究现状 42.1.1美国VR技术的
2、研究动态 42.1.2英国VR技术的研究动态 52.1.3日本VR技术的研究动态52.2我国VR技术研究现状 5VR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63.1系统仿真概述 63.2VR技术在航天仿真中的应用73.2.1意义 73.2.2研究现状 73.2.3应用趋势 83.2.4关键技术9 3.3 VR在结构工程仿真中的应用9 3.3.1在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应用10 3.3.2在防灾工程中的应用103.3.3在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应用10 3.4 VR技术在制造行业视景仿真中的应用11 3.5 VR技术在建筑、城市规划视景仿真中的应用13 3.6 VR技术在军事视景仿真中的应用143.6.1虚拟战场环境153.
3、6.2单兵模拟训练与评喷码机15 3.7VR技术在医学生物工程视景仿真中的应用154 VR技术发展展望16 4.1人性化的交互操作界面16 4.2大型网络分布式虚拟现实(Distributed Virtual Reallty,DVR的研制与应用175 总 结17参考文献 17致 谢18综述VR技术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栗军涛 指导老师 吴艳君 摘 要新技术的出现肯定会推动一系列行业、学科的发展.然而在应用的初期阶段自然会有一些混乱和误解,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现代仿真建模工具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原型、物理模型、通用编程语言、仿真专用语言、仿真结果的动画显示及可视化交互式仿真
4、等一系列大的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体现了这种从模糊到一致的规律。多媒体及虚拟现实是近年来研究及谈论的热点,并且在很多行业已经有了许多实际应用。那么在仿真领域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呢?本文着重阐述了将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后,在航天技术、军事领域、工程结构分析、岩土工程、防灾工程及模拟施工等结构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前景。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系统仿真领域后对传统仿真手段产生了强烈冲击。并产生了一门新的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本文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系统仿真当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试图从一些术语的基本概念、含义入手,说明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条件,为在仿真中合理、有效地应用新技术做一
5、些探索。关键词:系统仿真计算机模拟多媒体虚拟现实Summary of VR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 SimulationStudent majoring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juntaoTutorWuyanjunAbstract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will certainly promote a serie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However, in the early stages o
6、f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ly there will be some confus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which is inexorable law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imulation modeling tools through a simple prototype, physical model, universal programming language, simulation-specific language, the simulation resul
7、ts of animation and visual interactive simulation and a series of major stages, each stage of change is reflected This line from the vague to the law. In recent years, 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research and discuss hot, and in many industries already have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o in the
8、simulation field to apply these new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ystem simul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erospa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tructural analysi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other disaster prevention engineering and simulation ap
9、plication areas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The basic idea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Simulation of virtual technology into the field of simulation after the traditional means had a strong impact. In this paper, simul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were
10、 trying some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term, meaning to start, indicating that the virtual reality and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for the simulation in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to do some exploring. Key words : Virtual
11、Reality System Simula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Multimedia1 概 述1.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二十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三维信息的人工环境-虚拟环境,用户投入这种环境中,就可与之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从而也大大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建筑、教育培训、医疗、军事模拟、科学和金融可视化等方面获得了应用,渐已成为21世纪广泛应用的一种新技术
12、。1.2 VR技术的基本特征VR是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过程中的结晶和反映,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和构想(Imagination),即通常所说的“3I”。 1.沉浸 是指用户借助各类先进的传感器进入虚拟环境之后,由于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内容非常逼真,因此,他相信这一切都“真实”存在,而且相信自己正处于所感受到的环境中。 2.交互 是指用户进入虚拟环境后,不仅可以通过各类先进的传感器获得逼真的感受,而且可以用自然的方式对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操作。如搬动虚拟环境中的一个虚拟盒子,甚至还可以在搬动盒子时感受到盒子的
13、重量。 3.构想 是由虚拟环境的逼真性与实时交互性而使用户产生更丰富的联想,它是获取沉浸感的一个必要条件。1.3 VR技术的发展概况1.3.1 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 60年代)早在20世纪50年代,单一平台的仿真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的用模拟计算机控制的飞行模拟器。1962年6月GE公司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开发了一个飞行模拟器,当时投入使用的系统已经能够显示地面上的一些简单纹理。196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Ivan Sutherland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机通讯的图形系统”的博士论文,首次使用了“Computer Graphics”这个术语,从而确立了计算机
14、图形学作为一崭新的独立的科学分支。1963年美国林克公司生产了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式的波音727飞行模拟器。1965年,Ivan Sutherland在一篇名为“The Ultimate Display(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图形显示技术,即能够使观察者直接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之中。同时,他还可以用手、脚等部位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虚拟世界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一理论后来被公认在虚拟现实技术中起着里程碑的作用,所以人们称Ivan Sutherland既是“计算机图形学”之父,也是“虚拟现实技术”之父。1966年,美国的MIT林肯实验室研制出了第
15、一个头盔式显示器(HMD Helmet Mounted Display)。1968年,Sutherland在哈佛大学的组织下开发了头盔式立体显示器,后来又开发了第一个虚拟系统。1.3.2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 80年代)1973年,Myron Krueger提出了“Artificial Reality”一词,这是最早出现的有关虚拟现实方面的词语。在70年代,美国的F16 飞行模拟器的视景系统具有135度40度范围的视场角,因此影像十分清淅,有助於起落飞行及攻击目标。1978年,美国的一个空军上尉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联网仿真的思想。80年代,美国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
16、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1983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和美国军队联合实施了仿真网络(SIMNETSimulation Networking)计划,通过网络把地面车辆(坦克、装甲车)等模拟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战场环境,进行队组级的协同作战训练和演习。SIMNET采用了一种无中心服务器的对等式网络体系结构,即整个仿真网络环境中没有中心服务器,各仿真节点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每一个仿真节点即可以是信息提供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接受者。这种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网络带
17、宽的要求,同时还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不会因为某一仿真器的异常终止而导致整个仿真任务的终止。到1990年,这个系统包括了约260个地面装甲车辆模拟器和飞机飞行模拟器,以及通讯网络、指挥所和数据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和人员分布在美国和德国的11个城市。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训练军事人员和团组,也可对武器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估。这就是早期的分布交互式仿真系统(DIS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分布交互式仿真也称为先进分布仿真,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持,用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类型的仿真实体对象联结起来,通过仿真实体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构成一个时空一致、大规模
18、、多参与者协同作用的综合性仿真环境,以实现含人平台、非含人平台间的交互以及平台与环境间的交互,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分布性、交互性、异构性、时空一致性和开放性等五个方面。1.3.3 高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0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了聚集级仿真协议(ALSPAggregate Level Simulation Protocol)的概念。所谓聚集级仿真,是指军、师、团、营、连等部队单元级的构造仿真而不是单个实体的仿真。这个协议主要研究聚集级的分布交互式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标准、和关键技术,用来将现有的多个聚集级作战仿真应用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互联。荷兰1992年完成的毒刺导弹训练
19、器(VST)是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单兵武器模拟设备的代表作,它在头盔内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立体场景;随操作者的头部动作而相应改变场景,以训练操作者对付敌方飞行器的机动能力和瞄准能力。到1994年,DIS的规模在美军已达到连接15个地方的近10000个实体(武器平台)。1995年10月,美国国防部制定了一个建模与仿真主计划(MSMP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aster Plan),这个计划明确了建模与仿真工作的发展目标,介绍和定义了建模与仿真的标准化过程,从而确保此过程的通用性、可重要性、可共享性和互操作性。这一目标代表了美国军方的建模与仿真的发展方向。美国军方为加速发展大型的分
20、布式军用信息系统C4ISR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Computers,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系统,从高层管理机构开始,强调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在规范化的系统框架下加速发展公共支持技术,提出了高层体系结构(HLAHigh Lever Architecture)的概念。HLA主要包括建模规则、模型模板等技术规范,并提供运行时的基本支撑环境,用于支持各类仿真器和仿真模型互操作的分布式仿真。从此,美国军事仿真办公室将研究重点逐渐从DIS转移到HLA,并将HLA作为分布式虚拟战场环境和其他类似
21、的军用仿真应用开发的基础。首次应用HLA体系结构的合成战场环境(STOWSynthetic Threaten Of War)是由美国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的分布交互仿真研究项目,于1997年10月成功地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STOW-97。该系统实现了高分辨率合成战场环境下(包括高分辨率的实体模型、高分辨率地形、高逼真度的环境效果和战场现象)的军事训练演习,演习涵盖了两栖作战、扫雷作战、战区导弹防御、空中打击、地面作战、特种作战、情报通信等各军兵种的作战任务。模拟的战场范围为500750平方公里,由分散在美、英两国的5个仿真站点组成,包括了3700多个仿真平台、8000多个仿真实体对象。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述 VR 技术 系统 仿真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7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