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弹力》.docx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弹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弹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弹 力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 姓名:钟锦结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科学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弹簧 橡皮筋 橡皮泥 粗导线 直尺 铁架台 拉力器 微小形变演示仪【教学课题】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弹力;(2)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材分析】1、教材概述弹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生活中存在的弹力和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弹力。教学难点: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3、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特点比较熟悉,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了小组合作的自觉行为。学生开始对生活的现象有敏感的触角,能在生活的现象中提出疑问,并乐于与教师共同探讨,开始自觉的探讨。【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游戏、实物、实验等方法,理解什么是弹性和弹力,并能区分哪些事物有弹性以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
3、实际,进行开拓或挖深。重点是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分析(一)琴声导入,激发兴趣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脸,老师就想起了多年以前的我,现在请允许我用琴声送给在座的每一位朋友,行吗?(师弹奏多年以前【百度搜索】你们弹过琴吗?当我们按琴键的手松开时,会怎样呢?(弹起)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有弹簧、有弹力)板书:弹力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弹力。同学样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到底什么叫弹力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集体来做一个研究。(一) 观看动画,实物研究。 1 演示钢板变化的动画。请看屏幕,留心观察其中的变化。2 这根钢板是
4、什么形状的?(长的)3 再看呢?什么改变了?(形状改变了,变得长短了)4 对了,好端端的钢板怎么会改变了形状呢?(施加外力)5 那现在呢?(恢复原状)6 是什么让它恢复原状的?(撤销外力)【百度搜索】http:/218.75.145.215/Soft/ShowSoft.asp?SoftID=1243小结:就是因为钢板在施加外力后,会改变形状;当撤销外力后,它又恢复原状,所以我们就说钢板具有(弹性)。那么其它物体的形状改变后,会不会也像钢板一样呢?请同学们当一会试验家。 7让学生按一按弹簧和拉一拉橡皮筋,看一看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并留意自己的手有什么感觉,填在表格上。观察弹簧和橡皮筋 物体施加
5、外力前形状施加外力后形状撤销外力后形状手的感觉弹簧橡皮筋结论:弹簧和橡皮筋都具有( ) 填表人: 时间:2012.3.8 8提问反馈,并概括说出哪些物体是具有弹性的。【百度搜索】9刚才橡皮筋和弹簧因为形状改变而产生的力,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弹力)10用横线画出弹性和弹力的概念,并自由地读一读。(二) 小组探究,辨别是非。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算具有弹性,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具有弹性呢?(不是)1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东西,现在请同学们做一会研究家,辨别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哪些物体不具有弹性,看谁又快又准确,有信心吗?2 小组合作,先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并留心观察其变化,记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弹力 第三 全国中小学 教学 中的 互联网 搜索 优秀 案例 评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7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