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题目 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业学位类别 工 程 硕 士学 号 201092070703作 者 姓 名 康江军指 导 教 师 赵 辉 副教授分类号 密级 UDC注1 学 位 论 文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题名和副题名)康江军 (作者姓名)指导教师 赵 辉 教 授 电子科技大学成 都 范 舒 高 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杭 州 (姓名、职称、单位名称)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学位类别 工程硕士 工程领域名称 软 件 工 程 提交论文日期 2014.03 论文答辩日期 2014.05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电子科技大学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注1:注明国际
2、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GOVERNMEN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A Master Thesis Submitted to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Major:Master of EngineeringAuthor:Kang JiangjunAdvisor:Zhao HuiSchool :School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3、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论文使用授权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
4、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随着电子政务外网信息系统的逐步推广和深化应用,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在系统越来越完善的同时,但同时也在因为网络铺设广、设备厂商众多等问题给网络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设备管理方面过去缺乏统一的、集中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对于设备级管理,只是简单的使用网元管理软件来管理,使得电子政务外网往往不易发挥其在网络综合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同行机构实施网络管理平台的调研结果分析,结合多年网络管理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构建四川电子政务网络管理平台已经成为管理和辅助决策的重要部分。为了达到可运营可管理的目标,
5、通过构建合理的架构,利用成熟的网管技术平台,对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通过智能管理平台、网络流量分析、ACL管理、QoS管理、MPLS VPN管理、智能分析报表、终端准入行为控制、上网审计等管理系统的建设,构建了一个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信息系统运维的研究现状、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如何运用解决繁杂的信息系统管理和运维的问题,并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各个组件各个模块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设计。关键词:电子政务外网,可运营的管理系统,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ABSTRACTWith the E-government extranet information system g
6、radually spread and deepen the applic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extranet has gone through nearly 15 years, in the system become more perfect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network wide, many problems such as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to 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new tes
7、t.In order to achiev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bjective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advanced technology,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the network management into coordinated, efficient platform.Equipment management is lack
8、 of a unified, centralized past the guiding strategy and principles, for equipment management, simply use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oftware to manage, makes e-government extranet are often not easy to play in the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advantag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9、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peer institutions result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network management for many years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o build an important part of Sichuan e-government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has become the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
10、king.On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information system maintenanc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re described, discussed how to use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o solve complex problems, and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each module of
11、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re discussed.Keywords: E-government extranet,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horizontal to edge, Vertical in the end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现状21.2.1 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的发展历史21.2.2 我国的电子政务现状21.2.3电子政务存在的技术问题31.3 论文的组织结构41.3.1 主要研究内容41.3.2 论文的结构4第二章 系统开发知识简介62.1 电子政务外网6
12、2.2 电子政务内网72.3 电子政务网络管理72.4 本章小结8第三章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93.1系统整体功能需求分析93.1.1系统总体构架93.1.2电子政务网络管理平台功能扩展93.1.3 分支机构网络管理平台功能93.1.4管理开发测试及备份平台93.2系统模块功能需求分析103.2.1智能管理平台103.2.2网络流量分析103.2.3 ACL管理模块103.2.4 QoS管理模块103.2.5 MPLS VPN管理113.2.6智能分析报表113.2.7终端准入控制113.2.8 用户行为审计12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123.4 本章小结12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134.1 设计
13、原则134.1.1先进性原则134.1.2实用性原则134.1.3可靠性原则144.1.4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原则14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44.2.1 总体结构144.2.2开放接口154.2.3 分级部署设计164.2.4 分布式部署174.2.5 分权部署174.2.6 双机热备184.3 本章小结18第五章 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195.1开发环境195.2 智能管理平台模块设计195.2.1拓扑管理195.2.2数据管理205.2.3设备软件及配置管理215.2.4系统安全管理235.3网络流量分析模块设计235.3.1 NTA逻辑组成235.3.2 NTA报表功能245.3.3 NT
14、A技术规范265.4 ACL管理模块设计265.4.1 ACL资源管理275.4.2 ACL设备管理275.4.3 ACL部署管理275.4.4 ACL模板管理275.5 iMC QoS管理模块设计285.5.1 QoSM流程设计285.5.2 集中的流分类管理295.5.3 QoS管理与网络流量分析融合305.5.4 融合完备的ACL管理流程315.6 MPLS VPN管理设计315.6.1 设计思路315.6.2 业务管理设计325.7 智能分析报表设计345.7.1 集中的报表管理平台345.7.2 报表设计平台355.7.3 开放数据源355.7.4 实现流程355.8 终端准入控制设
15、计365.9 用户行为审计组件375.10 本章小结37第六章 系统测试396.1 测试环境396.2 软件功能测试396.2.1 智能管理功能测试396.2.2 网络流量分析功能测试406.2.3 ACL管理功能测试406.2.4 QoSM管理功能测试416.2.5 MPLS VPN管理功能测试426.2.6 智能分析报表功能测试426.2.7 终端准入控制功能测试426.2.8 用户行为审计436.3 功能测试结果446.4 软件性能测试456.5 本章小结46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477.1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477.2 小结48致 谢50参考文献51第一章 绪论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步
16、入了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相对落后的电子政务传统管理模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先进的现代管理手段。电子政务是指政务机构将管理和服务智能通过现代的网络与计算机发展技术来实现,从而实现政务工作流程优化和组织结构调整,摆脱了空间、时间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约束,使得其对全社会提供的服务更加透明化、优质化、规范化和更加效率。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电子只是其实现的方式和手段。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突破了传统的政务办公形式,通过网络的形式实现电子的信息化,并由此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建设。同时,电子政务的改革有利于政务提高工作效率,转变职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应用,已经成
17、为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支柱。1.1 研究背景1986年2月,国务院国函198625号文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其职能是“为了实行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主要综合经济部门对经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了统一领导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经济信息管理,组建国家信息中心”。1987年1月24日,正式成立了国家信息中心,在1988年1月22日,国家信息中心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关怀,并亲自题名。李岚清副总理在2001年2月1日曾提出:“在政府网络信息的建设方面,需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要充分利用政府发布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完整的网络信息,减少造成的浪费”。 二是政府要完成统一的信息网络和标准平台建设,
18、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2月6日,国家计委请示国务院关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建议组织实施“中国电子政务工程”,力争在2003年以前初步建立起一个包括内部网和外部网的中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此后,国家计委就我国政府网络建设问题征求了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并逐步达成共识。2002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后积极筹划我国政府网络体系建设。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第二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建设我国电子政务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了要“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内网和外网之间通过物理隔离。8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该通知。电子政务建设第一次以中央指示文件的形式提出了的指导意见,并明
19、确表示了我国应大力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外网。1.2 研究现状1.2.1 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的发展历史由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历经多年,在这些年的建设中整个系统设备种类繁多,品牌众多,汇集了IBM、HP、CISCO、HW、H3C、天融信、APC、VMware等各个品牌各个系统的产品,在管理方面往往各有个的管理软件,无法实现统一的管理,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存在配置工具不统一、不能达到协调管理的目的。国外的某些成熟的管理软件,如HP openview也只能实现部分设备的管理,且价格昂贵。网络管理方面二级网络采用网络管理组件、三级网(各个地州到县市)由于的建设由各个地州自己完成设备的采购分门别类,各有各的管理组建
20、省网管中心根本无法管理和发现各地市的网络运行情况,更别说要为某个厅局单位开通新的VPN通道更是难上加难,某个地州设备配置的更改省网管中心无法监控但这种更改对整个系统而言可能带来的就是致命的伤害。除此之外对服务器(虚拟机)的管理、机房的管理、ups的管理、终端的管理都基本是空白,出现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设备,但设备却不能完全发挥自己应有的性能。1.2.2 我国的电子政务现状相对发达国家,我国的信息建设还停留在2O世纪7O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普及率低,设施落后,电子化程度较低,各个部门和地区之间也存在发展失衡。2001年美国的计算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2%,但是到了2002年,全美互联网使
21、用率上升到70.1%,互联网用户达到了1亿6千万。目前互联网率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互联网使用率为100%,在加拿大有 83%的中小型企业和75%的个人普及互联网。2006年1月我国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出了在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仅仅占到了总人口的8.5%。网络信息化水平在我国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必将推进政府信息化的进程。而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又必须与企业、社会乃至个人信息化的发展相辅相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仍然非常有限。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据统
22、计,目电子政务在中国的使用率为22.6%。对电子政务基本信息、网站的信息内容、服务项目、电子政务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电子政务功能等合计4O多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在统计的285个政府网站中,可以进行正常浏览的有252个。其中,在浏览正常的网站中,具有政府表格下载功能的政府网站只占到9.5%,具有网上提交申请功能的网站仅占到6.4%。上诉的数据表明,我国电子政务目前还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距离电子政务高速发展阶段还有相当大的路要走。1.2.3电子政务存在的技术问题近年来,虽然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成绩是迅速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发展部平衡和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同时还有很多难题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 网络 管理 系统 设计 实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7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