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工作.docx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工作.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工作目录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背景3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简介5标准实施办法7标准相关文件9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办法(试行)1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软件介绍14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背景一、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将来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1991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组织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研究,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系列管理基本信息集(包括“高校教职工管理基本信息集”、“高校学生管理基本信息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基本信息集”等),对推动普通高校的管理信息化工作起到了积极
2、的作用。但相对整个国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来讲,原有的这些标准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随着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并且已经开始影响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规范问题。二、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有的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随着全国性的教育管理信息网络的逐步建
3、立,这些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将难以得到体现和发挥,有的甚至会成为信息垃圾。2.软件设计不规范,兼容性差软件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目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教育管理软件大多属于单位自己或委托公司和科研单位开发,或由上级部门下发,或从软件公司购买,存在较多设计不规范、兼容性差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软件开发平台很多,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管理软件很多,来源也很复杂,同一类软件也有多个版本,且互不兼容,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2)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目前大多数管理软件的设计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
4、化的适应性差,稍有变化即难以使用,造成一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3)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如办公网、校园网、城域网、互联网上应用的软件。3.缺乏一套完整的网上信息交换规范通过网络实现不同教育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一套完整的网上信息交换规范,由于缺乏这样一个规范,已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部门间的网上信息交流。4.缺乏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发展速度很快,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高。由于缺乏对该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造成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
5、重硬件、轻软件和应用的现象,使得许多系统建立后成为“摆设”,不能及时发挥作用。由于硬件设备贬值速度很快,投入较大(一般一个办公网或校园网的投资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之间),因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而造成的资金浪费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以上问题如不加以很好的解决,不仅会造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还会严重影响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各省、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此反映十分强烈,要求教育部尽快制定与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引导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否则,拖的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失越大。为此,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专门成立了专
6、家组、顾问组和课题组,历时三年,于2002年9月正式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的第一个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其余三个部分将于2003年内陆续推出。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简介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我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标准规范,包含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信息交换标准、管理软件规范四个大部分,内容涵盖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科研、体卫、设备、房产、办公等业务管理信息。一、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主要内容 1. 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 (1) 幼儿园管理信息(2) 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3)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4)
7、高等学校管理信息 2. 第二部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 (1) 教育部管理信息(2)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管理信息(3)地(市)级教育管理信息(4)县(区、旗)级教育管理信息 3. 第三部分信息交换标准 4. 第四部分管理软件规范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内容 1. 幼儿园管理信息 (1)幼儿园基本情况信息子集(2)幼儿信息子集(3)教职工信息子集(4)体育卫生信息子集(5)办公管理信息子集(6)房产与设施信息子集(7)仪器设备信息子集(8)图书管理信息子集 2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 (1)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子集(2)学生信息子集(3)教职工信息子集(4)科研信
8、息子集(5)体育卫生信息子集(6)办公管理信息子集(7)房产与设施信息子集(8)仪器设备与实验室信息子集(9)图书管理信息子集 3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 包括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1)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子集(2)学生信息子集(3)教职工信息子集(4)教学管理信息子集(5)科研信息子集(6)体育卫生信息子集(7)办公管理信息子集(8)房产与设施信息子集(9)仪器设备与实验室信息子集(10)图书管理信息子集 4高等学校管理信息 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等。(1)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子集(2)学生信息子集(3)研究生招生信息子集(
9、4)研究生非学历教育信息子集(5)教职工信息子集(6)教学管理信息子集(7)科研信息子集(8)体育卫生信息子集(9)办公管理信息子集(10)房产与设施信息子集(11)仪器设备与实验室信息子集(12)图书管理信息子集 标准实施办法总的要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教育管理软件产品的研制、生产、检测、使用和技术服务等项活动的技术依据,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贯彻执行。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从事教育管理软件产品开发、生产、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要把标准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并加强领导和管理。 组织体系1.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
10、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予以高度重视,并建立使用标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 2. 教育部负责 标准 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组织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制定政策、提出要求、开展工作、进行示范等措施以推动标准的有效贯彻;通过检查和建立教育管理类软件的准入制度等措施对 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3. 教育部负责国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标准的贯彻实施和监督工作,委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对标准的实施工作进行技术、业务指导。 4.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贯彻实施,
11、具体工作由负责计划统计工作的部门和信息中心共同负责;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所属地区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负责计划统计工作的部门和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部门共同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所属学校和单位使用标准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对 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5. 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了解并掌握标准,加强标准的落实和实施。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对标准进行宣传、介绍。 建立标准示范区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贯彻实施,建立标准的应用示范基地,积累标准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加速标准在全国范围内
12、的应用和推广,根据教育部关于发布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的通知(教发200227号)精神,决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1-2个有条件的地区(原则上地市级1个,区县级1个)建立标准应用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标准软件认证 为了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将建立教育管理软件准入制度。 成立相应的评测认证机构,对进入教育系统的管理软件严格把关,只有经检测符合标准的软件产品方可在教育系统推广使用。目前,具体的认证工作正在制订过程中。人员培训 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人员培训,建立标准的宣传、人员培训及相关岗位资格认证体系。开发标准示范软件为了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配合标准应用示范区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教育部 教育 管理 信息化 标准 实施 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