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自动化领域(装配式建筑)综合方案.docx
《建筑工业自动化领域(装配式建筑)综合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业自动化领域(装配式建筑)综合方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业自动化领域综合方案(x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概况41.1 建筑工业化含义4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背景41.3 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比较5第二章 建筑工业化行业发展现状62.1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62.2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概况72.3 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92.3.1存在的问题92.3.2解决对策102.4 本企业参与情况112.4.1集团公司参与情况112.4.2建安公司参与情况11第三章 项目建设模式123.1 该领域的招投标模式123.2项目建设模式133.2.1施工总承包模式133.3.2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143.3.
2、3建设项目工程总承模式14第四章 技术方案研究154.1构建预制化生产164.1.1预制生产厂家选择考虑主要因素164.1.2构件预制化生产厂建立174.1.3预制生产构件分类194.1.4预制化生产工艺技术214.1.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验收需提供的相关资料304.2装卸车、运输过程控制要点304.2.1操作人员注意要点304.3现场拼装技术314.3.1构件进场验收及现场吊装验算314.3.2构件吊装就位及拼装工艺33第五章 设备装配研究485.1 PC构件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485.2国内 PC构件工厂的建设模式495.3 PC构件工厂的设备器具和模板配置495.3.1 PC构件生产线的设备
3、器具495.3.2 PC构件工厂的模具配置675.3.3 钢筋加工机械715.3.4 机修设备725.3.5 其他辅助生产设备735.4 PC构件运输车735.5 PC构件现场吊装设备745.5.1 汽车起重机745.5.2 履带式起重机745.5.3 塔式起重机75第六章 经济分析766.1建厂成本(土建、设备工装成本、其他成本)766.1.1土建成本766.1.2设备工装成本776.1.3建厂其他成本776.1.4建厂总成本分析786.1.5构件厂摊销成本分析786.2装配式构件成本分析796.2.1预制构件成本796.2.2构件运输成本806.2.3构件安装成本806.3运营总成本816
4、.3.1装配式构件总成本分析816.3.2装配式建筑总成本对比分析826.4 小结83第七章 投融资方案的比选847.1 常见的投融资方式847.1.1 财政资金847.1.2 商业银行贷款857.1.3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857.1.4 由承包人垫资的施工模式 即B0T模式及其衍生的BT模式867.2 各种投融资方案比选877.2.1 财政资金877.2.2商业银行贷款897.2.3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897.2.4 由承包人垫资的施工模式 即B0T或BT模式917.2.5小结927.3主要方案风险及控制措施937.3.1 PPP模式风险及控制措施937.3.2
5、BOT模式风险及控制措施957.3.3小结96第八章 建议和结论(全体成员)97参 考 文 献98第一章 概况1.1 建筑工业化含义建筑工业化主要指“新型建筑工业化”或“住宅产业现代化”,其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并在设计、生产、施工、开发等环节形成完整的、有机的产业链,实现建筑工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通俗一点就是:现场的事情工厂做、高空的事情地面做、室外的事情室内做、危险的事情机器做。由于建筑装配工艺的日渐成熟,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行,越来越多的城市在逐步实行
6、建筑半工业化,以致全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取代传统的建筑工程模式已是一种发展趋势。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背景我国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国民经济做出突出贡献,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仍然具有普遍性,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这些问题与建筑业相对落后的管理形态有关,建筑行业需要更为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改变现状,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建筑成为引导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与唯一途径,也是未来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趋势。国务院印发的2014-2015年
7、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新型建筑工业化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3 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比较建筑工业化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对比表 表1.3-1比较项目传统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现场作业,生产效率低住宅部品工厂生产,现场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资源与能源的消耗耗地、耗水、耗能、耗材循环经济特征明显(例如模板循环使用次数高、养护水循环使用),资源节约建筑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建筑扬尘和建筑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工厂生产,大大减少噪声和扬尘,建筑垃圾回收率
8、提高施工人员建筑用工流动性大、劳动时间长、福利待遇差、社会保障程度低工厂生产和现场机械化安装 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高,有利于建制的劳务企业的发展,并解决劳动力资源紧缺问题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现场施工限制工程质量水平,露天作业 、高空作业等增大安全事故隐患 工厂生产和机械化安装生产方式的变化 ,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安全隐患第二章 建筑工业化行业发展现状2.1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世界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目前在城市里很少见到大规模拆迁和重建的场面。建筑业在国家GDP中占的比重很小,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建筑业萧条。但从历史层面上看,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多个发达国家就开始发展建筑工业
9、化。至今,瑞典工业化住宅的比率已达到80%以上,英国达到75%以上,日本和美国达到70%。作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大国,中国的建筑量约为世界总量的50%,但工业化率仅为7%。美国的住宅主要是低层建筑物,建造仍使用工业化方法。美国1997年新建住宅近150万套,工业化住宅比例在75%以上。高层的预制比例更高,各种构件均在工厂制造,现场只有少数工人安装。2.2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概况我国预制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一直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逐渐减少,处于相对低潮阶段。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镇
10、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原来建立在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基础之上的建筑行业,正在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建筑产业的人均年竣工面积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二是建造效率低。同样一栋18层的住宅,国内以毛坏房交付,需要1314个月的建造时间,类似日本的发达国家以精装修房交付,仅需要910个月时间;三是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无标准化、流程化作业;四是质量稳定性差。传
11、统施工方式容易受气候、人力、环境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五是劳动力紧缺。民工荒已成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六是劳动力素质及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近十多年来,我国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升温,多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合肥)有限公司的“叠合板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台湾润泰集团的“预制装
12、配式框架结构”;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等,陆续在工程中示范和应用。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沈阳:标准配套齐全,引进的技术论证严谨,结构类型品种较多,构件厂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完成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等9部省级和市级技术标准。北京、上海:由政府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作保证,标准配套基本齐全,部分装配的剪力墙结构的技术成熟。北京出台了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11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上海已出台5项且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深圳、广州:工作开展的比较早,装配式建筑面积较多,构件质量高,编制了产业化住宅模数等11项标准和规范。
13、江苏:结构体系品种齐全,部品的工业化工作同时开展。合肥、济南、青岛、厦门、成都、武汉等城市:初步具备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很大。2.3 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3.1存在的问题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探索,目前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建筑观念、建筑材料、产品市场、规模经济、管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相当的问题和不足,妨碍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顺利推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1工业化建筑标准体系建设依然不完善。建筑部品存在通用化程度比较低,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套,建筑及构件模数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加之预制部品构件的设计缺乏相应的完善的标准和图集,为批量生
14、产产品带来很大的困难。2.3.1.2市场认知度低。目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消费者对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存在认识程度不够的问题,人们对预制结构安全性存有偏见,并且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造成更大的市场需求受到阻碍,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被接受程度不足。2.3.1.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十分重视,在发展规划上初步形成了目标体系。但是,在鼓励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方面,相应的财政、税收、金融等刺激政策的缺乏使得对行业和建筑企业的引导作用仍然略显不足。2.3.1.4成本偏高。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工业化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和推广,只有少数建筑企业在进行着
15、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的试点建设,前期为了实现建筑部品构件在工厂中生产,往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预制工厂或者打造建筑构件生产线,再加上购置设备的投入、新技术的研发等,必然造成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的造价偏高的问题。2.3.2解决对策为推行建筑工业化方式,必须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2.3.2.1管理观念的转变。新型建筑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在工厂里制造建筑的新模式,把建筑作为一件产品,采用工业化的方式在流水线上制造各种建筑部品,再在施工现场应用机械化的施工技术快速拼装形成建筑产品,这本质上是建筑业的重大改革,变房屋建造为工业制造。依托于新思维、新技术及新的管理方法,改变传统建设项目管理方式和思维习惯,培养
16、新的建筑制造理念,建立适合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项目管理模式。2.3.2.2借鉴制造业管理理论,应用于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有合理的管理技术做保证,以工厂为主的建筑部品构件批量生产,现场装配施工为辅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建筑方式效率差等缺点,有效提升质量,减少工期,体现工业化的优越性。2.3.2.3规范相关建筑部品构件模数标准,形成规模化生产。2.3.2.4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业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2.4 本企业参与情况2.4.1集团公司参与情况集团公司川渝藏指挥部2015年先后跟踪了重庆巴南区“商务大厦”、“公安行政大楼”、“交巡警教育基地”、“李家沱换乘中心”等装配
17、式钢结构示范项目。 2.4.2 xx公司参与情况自集团公司大力发展建筑自动化领域以来,xxxx公司对建筑工业化市场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广泛收集信息:在集团公司、各区域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情况选择后续体量大、公共关系好、计量支付比例高的城市进入这一新兴领域,重点采用EPC建设模式进行项目的跟踪承揽。加大技术储备:加大BIM模型、预制安装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技术调研、设备调研、成本调研,积累基础数据。成立科研团队:由公司总工程师牵头,选调市场开发部、技术管理部、设备管理部、经济管理部、武汉片区项目技术骨干成立装配式科研团队。加强交流学习:抽调各部门技术骨干于2015
18、年9月,2016年6月先后两次到中建三局一公司在武汉阳逻开发深港城项目、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PC构件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交流学习。第三章 项目建设模式3.1 该领域的招投标模式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一般应当公开招标。因设计、施工过程技术难度大、施工组织要求高,在市场培育阶段由于潜在投标人数量少,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单位。鼓励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招标,招标人可自主决定资格审查方式。对投标人的资格应重点审查(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a.是否具有装配式施工能力;b.是否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的深化
19、设计能力。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建筑工业化项目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时间。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招标的,一般不少于45天。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招标的,一般不少于20天。招标人应设定最高投标限价,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人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的,其投标应予以拒绝。参加建筑工业化项目投标的企业,应具备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标准化设计、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能力。外地的企业可先参加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招投标,中标后再办理相关进入该地区市场手续。3.2项目建设模式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项目建设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由传统的施工总承包逐步向多元的PPP模式发展。项目建设
20、模式主要有施工总承包、施工总承包管理、项目总承包。3.2.1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总承包是工程设计和施工分离,承包人只负责项目施工。适用于业主愿意较深入地介入设计控制及对设计和施工的相互协调管理。优点:有利于总投资控制,这种工程承包模式的运用简单、成熟。缺点:该承包模式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责任较难界定,设计与施工间的管理协调工作比较复杂,容易发生纠纷。项目建设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施工企业只负责施工。3.3.2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施工总承包管理是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业主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施工总承包管
21、理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如果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想承担部分工程的施工,应通过投标竞争取得。优点:不需要等待施工图设计完成才进行招标,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对质量控制有利,可以减轻业主方管理的工作量。缺点:在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招标时,只确定施工总包管理费,不确定工程总价,这可能成为业主控制总投资的风险,业主负责所有合同的招标、谈判及签订,合同管理工作量大。3.3.3建设项目工程总承模式3.3.3.1设计+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DB)是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一般适用于业主能够提供比较
22、清晰的功能需求和有关技术标准的项目。优点:有利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衔接配合,可以避免相互脱节而引起的差错、遗漏、变更、返工及纠纷;可以合理组织分段设计与施工,缩短建设工期,减少业主的管理负担,有助于业主掌握相对确定的工程总造价。缺点:业主对工程设计细节和施工的调控影响力较小,增加了设计施工总承包商的风险,招标与评标相对传统模式复杂得多, 这要求业主在前期筹划阶段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业主的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要求极高,需要业主方人员具有极强的项目监督能力。 3.3.3.2设计采购施工设计采购施工(EPC) 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工程质量、安
23、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一般适用于工程建设规模大、专业技术性强、管理协调工作复杂的项目。优点:有利于业主管理,合同关系简单;有利于工程总承包单位对项目进行整体优化,便于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衔接配合,可以合理组织分段设计与施工,缩短建设工期;有利于业主的目标控制。缺点:工程总承包方承担较大风险,工程质量完全依靠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整体水平,协调与监督难度大。第四章 技术方案研究近年来,在住宅产业化热潮之下,关注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PC构件持续升温,行业终于打破“沉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正式成立,建筑工业化趋势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工业 自动化 领域 装配式 综合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