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1).docx
《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02年第1期(总第3期) 2002年3月 简 报 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中心本 期 目 录专题报道 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视讯会议召开 自治区科技厅黎明智副厅长在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王万宾在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自治区经贸委滕冲副主任在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自治区信息产业局蓝红星副局长在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关于表彰CAD应用推广、CIMS应用示范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中心动态中心简讯两条政策摘录国家科技部“十五”期间地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指导意见启事
2、专题报道广西召开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视讯会议为总结和交流“九五”广西壮族自治区CAD/CIMS的工作经验,部署广西“十五”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广西区科技厅、经贸委、信息产业局于2002年3月8日联合召开了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视讯会议。会议利用广西科技信息网视讯会议系统召开,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的特点。主会场设在区科技厅视讯会议中心,14个分会场分设在各地市科技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王万宾,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吴恒、区科技厅张正铀厅长、黎明智副厅长、区经贸委腾冲副主任、区信息产业局兰红星副局长以及自治区药品监督局、自治区各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领导、各高等院校、
3、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和部分企业的代表在主会场出席了会议。各地市主管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长、副专员、经贸委(局)、科技局、信息产业部门的分管领导以及企业信息负责人在当地分会场参加了会议。共有400多人参加了会议,到会企业达385家。会议由区科技厅张正铀厅长主持,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王万宾作了重要讲话;区经贸委腾冲副主任传达了全国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的主要精神,提出了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区科技厅黎明智副厅长作了题为认真组织,狠抓应用,努力建设好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报告;区信息产业局兰红星副局长在会上作了发言;桂林、柳州市主管信息化的副市长分别在当地分会场介绍了本市
4、企业信息化的经验和下一步计划;会议用网络展示了柳州五菱汽车集团公司等有代表性的5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还对“九五”期间在广西CAD/CIMS应用工程中做出突出成绩,获得 “全国CAD/CIMS应用工程示范企业”的32家企业,94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中心) 认真组织,狠抓应用,努力建设好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黎明智同志们: 广泛深入地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促进企业信息化和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受科技厅党组委托,我就这方面讲些情况和意见: 一、“九五”期间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回顾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
5、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分析(CAE)、辅助工艺控制、辅助管理等,是当代最重大的高新技术之一,它们的推广应用,对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信息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九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部门和地市认真组织有关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推广应用CAD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科技部在全国推广应用CAD的部署,科技厅把CAD推广应用列入广西重大科技计划,从1997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广西CAD技术应用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建立了5家CAD技术服务中心,培育了 30家CAD推广应用的示范企业。在示范企业和服务中心的推动下,到20
6、00年末,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5个行业有329家企业推广应用了CAD,普及率达70以上,其中机械行业应用CAD技术的普及率达到89,建筑行业达到75,电子行业达到66,纺织行业达到42,轻工(可应用CAD的轻工机械、塑料制品、印刷等)行业达到40,工程设计单位达到100,科研院所达到84。19972000年30家示范企业应用CAD已开发新产品958个,新产品产值率达35。为企业带来了十分明显的效益。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成功数控滑枕铣、加工中心和数控五轴联动龙门铣等,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出口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值占该企业总产值三分之一。桂林橡胶机械厂根据国内外轮
7、胎制造商需要,研发出液压硫化机、垂直平移式硫化机等新产品14个,成为国内同行业品种、规格较齐全的企业。产品大宗出口法国、日本等世界轮胎制造巨头公司。柳州机械厂开发成功465QEE电控柴油机,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势。柳州塑机厂开发的10000克全电脑控制注塑机,居国内先进水平。玉柴开发的自控柴油发电机组,以可靠性好而赢得了市场。与此同时,计算机智能化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机械、冶金、化工、纺织、轻工、医药等各行业都有一批企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化肥行业开发推广计算机自动控制造气工段加焦机和微机集散系统等提高了造气的稳定性,降低了劳动强度。建材行业推广计算机自动控制立窑水泥配料、自动包装计量、球磨
8、机运转,提高了质量、降低了能耗。电力工业应用计算机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自动控制、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取得了安全可靠的经济效益。制糖工业应用计算控制锅炉集散系统、压榨输蔗机称量系统、甘蔗砍运榨智能化系统等都取了好成绩。2001年3月“广西CAD技术应用工程”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技术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认为,广西推广应用CAD工作思路清晰,领导有力,措施有效,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为在欠发达地区实施CAD走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路子。二、广西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做法和经验广西制造业基础薄弱,且多数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观念、资金、人才、技术等障碍。根据这一实际,在自治区政府领导下,我们采
9、取了以下做法:1、加强领导,部门联动。成立了CAD技术推广应用协调小组,联合区直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5个主管部门、各地市以及有关院所、院校共同推进。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技术产业政策,对那些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环境特别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予以淘汰,多方鼓励应用新技术、新工艺。2、选准切入点,重点突破。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了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5个行业为重点,在5个行业中又选择了一批企业为示范试点。各个企业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突破口。如一般中小企业以二维CAD为突破口,五菱公司从CAM突破,柳建机从CAE突破,桂林机床股份公司开展远程设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突
10、破口选中后,我们在项目上和技术上给予重点扶助,使其很快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全区总共投入1.56亿元,从而为推广工作打开了局面。3、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企业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几年来,各有关部门十分注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引导企业增加投入,从而保证了工作的开展。4、构建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推广应用CAD技术工作一开始,有关部门和地市就着手建立了广西CAD技术服务及培训中心等中介机构,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演示会、技术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CAD技术;二是为企业培训CAD人才;三是为企业制定切合实际的路线和实施方案,使企业花小钱,办大
11、事,得实惠,不走弯路;四是指导企业从二维CAD到三维CAD再到CADCAMCAE集成运用,逐步深化。5、注重产学研结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是高新技术信息和科研成果密集的单位,企业与其结合,容易使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九五”期间,我区一大批企业如柳工、五菱、柳建机、桂林机床股份等与区内外著名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柳州建筑机械总厂向高等院校、研究所聘请国内外知名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桥梁建设设计大师、专家等作为企业顾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使得该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预应力锚器具技术,使一个不足400人的企业,成为年产值2亿多元,利税4000万元的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
12、 三、进一步推动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形势下,中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国家科技部也制定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省市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广泛地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们要按中央的要求,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1、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制造业信息化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非做和做好不可。早做早主动,晚做就被动甚至被淘汰。对此,各有关部门、地市和企业一定要有充
13、分的认识,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早抓、认真抓、抓出成效。2、明确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制造业信息化应在“九五”CAD应用和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在“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的方针指导下,根据“国家引导,地方扶持、企业为主”的原则,以营造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以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密切结合自治区和地市工业和科技计划,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限目标,分步实施。3、营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社会氛围。各有关部门和地市应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总结部署,结合新时期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14、推广应用和地方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有利于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激励政策和保证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学校、院所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依靠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的投入主体。4、建设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统筹安排,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利用。加强CAD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关系管理(SCM)等技术的集成,提升企业设计、管理能力,并积极开展区域性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索,抓住区域产业链、企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趋势,推广应用异地设计制造和动态联盟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我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15、5、构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加强CAD/CIMS技术服务队伍,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企业提供制造业信息化单元技术、集成技术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推进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摘要)王万宾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自觉性(一)企业信息化是促进我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1、企业信息化能加快信息技术和各产业的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2、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3、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推进企业信息化是解决企
16、业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三)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二、切实搞好四个“结合”,扎扎实实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一)企业信息化要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二)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相结合要把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强化数据管理结合起来,为管理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要尽快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加强计量、检测工作;二要加强定额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通过对比先进指标,确保各项定额与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三要建立统一、完整、操作性强的代码编制系统;四要扩大一线信息的自动采集,建立规范化的数据采集、录入制度,确保数据采集的高效、真实、统一。只要规范企业数据管理,才能做到及时、准确、全面掌
17、握企业的运行状态。(三)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的创新活动相结合(四)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三、加强协调指导,推进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营造良好环境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必然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一是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内容要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列入技改项目总投资;二是新建项目,一定要考虑安排信息化配套资金;三是企业要从折旧费、新产品和技术开发费中抽取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四是财政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资金,要向企业信息化方面倾斜,重点资助利用
18、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三)抓好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以点代面,全面推进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四)加快复合型人才培训,培育壮大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 解决人才问题,一是结合自身实际,走自己培训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路子;二是企业要建立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部分国有企业人才留不住、进不来的问题;三是在收入分配上,对于企业不可多得的关键人才,要舍得花本钱;四是要大胆启用那些既精通业务管理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给他们压担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五是要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在全区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滕 冲一、全国推进企业管理信
19、息化工作现场会的主要精神吴邦国副总理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讲话。吴邦国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能否与企业各项工作相融合,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成败。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推行企业法人负责制,一把手要亲自抓企业信息化工作,从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整体推进,认真抓好“三个结合”和“四项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制造业 信息化 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