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状况研究报告样本.docx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状况研究报告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状况研究报告样本.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状况研究报告摘 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赢利是恒古不变的目标,然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快速变换的市场,让有些企业似有无所适从。它们在这样变换的环境中不断的寻求发展的新型道路,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面对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企业运营组织必须时刻应对这种压力,流程、组织、制度、产品、研发、文化等都必须时刻做出变化。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中国正处于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的生存经营环境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信息化,也是被企业广泛的接受和推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样一条道路,仍然在探索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多的地方存在不足。从1988年用友等一
2、批国内专注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公司诞生,国内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之路已到了第3个十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了什么状况?产品发展状况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这些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正成为当前业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就对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就此提出解决策略。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现状 发展 问题与策略目 录第一章 引 言3第二章 国内外厂商简介521 管理软件简介52.1.1 管理思想和模式52.1.2 管理软件功能52.1.3 管理软件发展趋势72.2 管理软件供应商情况82.2.1国内外厂商在高中低三市场的对垒82.2.2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102.3 管
3、理软件实施商情况112.3.1国外厂商的实施模式交钥匙模式122.3.2 用友“知识转移”142.3.3 金蝶的渠道体系15第三章 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173.1 我国企业发展现状173.2 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23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264.1 总结264.1.1 制约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64.1.2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274.2 展望28第一章 引 言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程度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
4、的过程。企业信息化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从一开始的单机应用到现在世界级的应用,一步步在发展。从早先的简单的替代人力的OA和CAM,到目前逐渐深入和扩展的ERP,再到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正从经历一个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的加深发展历程。1. 单机应用阶段 尽管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于1946年,但是他大规模的走入社会还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事,而在中国则更晚一些。这一时期,企业引进计算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某一岗位的工作效率,如计算工资、打印报表等。这时的应用开发是基于文件系统的单项开发,人们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认识阶段。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还属发生阶段,企业一般没有计算机
5、应用的总体规划,企业中的计算机应用处于自下而上的自发状态。2. 部门级应用阶段20年代中后期,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价格的下降,企业中的计算机数量有所增长,部门内部不仅有一台计算机,应用者感觉到计算机所承担的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开始出现,企业开始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尝试。多用户应用开始流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如D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信息共享水平得到提高,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开始从自发向自觉转变。同时这一阶段带来的后果是各部门分散开发,形成企业内一个个”信息孤岛”,大量信息被重复加工存储。虽然这些孤立的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
6、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相反计算机成了投资多见效慢的“摆设”。大大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3. 系统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部门级应用向系统应用的过渡期。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企业内的普及,许多企业希望于用网络将“信息孤岛”联接成“信息大陆”。另一方面国内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企业已走向市场经济。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已从为了企业升级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来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4. 企业级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前期开始了整个企业一盘棋应用信息系统的阶段,信息化、这一名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ERP、PDM、CRM等涉及企业大多数部门的应用系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竞相一试的
7、热门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而不再针对某一部门或专业系统。企业对这些系统的实施需要最高层的参与、动员整个企业的力量才有成功的可能。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给企业带来的是核心竞争力的值得飞跃,具有敢于同行竞争的勇气。5. 企业间应用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的竞争。不但要保证本企业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高质量的产品,还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用户产品过程中的整个供应链系统都达到最优,这就要求上下游厂家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Internet和Intranet的普及以及VPN技术的成熟为企业间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技术保证。企业
8、信息化技术现已日趋成熟,被众多的企业所采用和接受,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是企业的变革,是新型技术的引入,是管理观念的创新,是人的思想的彻底改变,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率的根本保证。第二章 国内外厂商简介信息化的成功离不开两方面,软件本身的开发提供和软件的规划实施,即产品和服务。这一部分将分别从供应商和实施商的角度,分为国内和国外两大阵营来讨论。21 管理软件简介2.1.1 管理思想和模式据调查显示,目前主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从从前的专注于企业内部的MRP、MRPII为主,跨越到以供应链协同、精益管理为主,侧重点也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值得
9、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外管理软件在管理思想和模式方面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产品中还是体现出较大不同,究其根本原因,应是西方经济制度与我国经济体制存在显著区别。在西方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在经济中活跃的是大量中小企业和少数庞大的跨国公司,而在中国,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国有的集团化公司构成了经济的主体。此外,我国的某些行业流程和相关制度也与国外存在较大不同,比如说,我国的财务和审计制度,这使国外软件进入到中国市场后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水土不服”。 预计,“本土化策略”将是国内外厂商竞争的一个制胜点,而国外软件在跨国公司管理上的经验也值得国内公司借鉴。2.1.2 管理软件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基础和总结经
10、验,目前,管理软件的功能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业务基础平台、制造执行系统(MES)、ERP、CRM、SCM、OA、PLM,以及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和BI,如图2.1所示。图2.1 管理软件功能框架业务基础平台:业务基础平台是管理软件的支撑平台,管理软件套件中的所有产品都在业务基础平台上运行,甚至由业务基础平台开发而成。它包括:工作流引擎、报表工具、智能客户端、协同平台及应用开发环境等主要功能。MES:流程行业生产管理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是指为企业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过程监控与管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提供的灵活有力的管理
11、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工序详细调度,生产单元分配,文档控制,数据采集以及过程管理等。ERP:ERP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注重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常见的模块有:财务管理模块,生产控制管理模块,物流控制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OA: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包括的主要模块有文档管理,内容管理,知识管理,协同管理及工具,工作流,公共资源管理,企业门户以及与ERP等应用系统的协同。CRM:是指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
12、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CRM系统一般包含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以及分析等模块。SCM: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模块:供应链计划模块、供应链执行模块、供应链协调模块和供应链协同模块。PLM: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应用于在单一地点的企业内部、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一系列应用解决方案,它能够集
13、成与产品相关的各种要素,如人力资源、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PLM一般包含项目与产品组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流程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以及基本服务等功能模块。BI:是指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这里所谈的数据包括来自企业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等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能够辅助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BI一般包括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和工具。行业解决方案:是指为某一特定行业而专门
14、开发的管理软件的统称。一般而言,在每个细分行业,都需要一些具有该行业特色的、专门的行业管理软件,如餐饮业需要有点餐系统、房地产业要有售楼系统等。纵观整个管理功能框架,业务平台为基础,MES和以ERP为核心的各具体管理功能软件(OA,PLM,SCM,CRM)构成了整个企业由内及外的协调运作过程,然后BI实现了辅助企业决策的功能,最后的行业解决方案则将上述几部分组成的通用解决方案往更细分的领域推进。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厂商目前均未推出MES系统。此外,国外提供商的产品在OA方面欠缺较多,而国内公司则在PLM方面刚刚起步。2.1.3 管理软件发展趋势就目前来看,管理软件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
15、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产品组合套件化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已不满足单一的财务系统或是ERP系统,它们需要的是一整套的组合方案,来避免系统集成带来的问题。对于国外软件来说,它们的产品组合已比较成熟稳定,后期只是进行功能完善。而对于国内厂商来说,产品组合还处在快速成长中,机动性强,或可以利用后来居上的优势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整合。2. 产品功能深化现在的管理软件所能实现的业务功能已基本完善,但其局部细节的处理还需更加仔细完善,此外,现在多变的业务处理环境也要求软件加强灵活性和易操作性。3. 解决方案个性化个性化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企业规模,一般可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的,如用友推出的针
16、对大型集团公司的NC产品,SAP针对中型企业推出All-in-One解决方案、针对小型企业推出B-one产品。这些都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不同产品的典型表现。二是行业细分。不同的行业其功能需求存在不少差异,如制造业与服务业,而制造业可分为流程型和离散型。根据不同的行业开发不同的解决方案,针对性强,效率也更高。2.2 管理软件供应商情况2.2.1国内外厂商在高中低三市场的对垒在管理软件市场,针对高中低端不同细分领域的竞争一直是国内外品牌竞争的焦点,因此在细分市场的品牌份额比较则更为厂商和用户所关注。计世资讯统计显示,2008年高中低市场份额呈如下图所示分布:图2.2 2008年管理软件高中低市场
17、份额图l 高端市场两者势均力敌高端市场向来是国外厂商垄断的市场,但最近几年,用友的NC、金蝶的EAS和浪潮GS等产品不断渗透到高端市场,也受到了不少大客户的肯定,国内市场的高端份额连续上涨,至今市场份额已基本与国外厂商持平,如图2.3。图2.3 高端市场份额图l 中端市场国内完胜中端市场在管理软件总体市场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3.9%,是通用管理软件最大的细分市场。这主要是因为中型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IT应用意识相对成熟,更有多家管理软件提供商集中投入培育该细分领域的客户市场,所以中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而在中端市场国内软件处于主导地位,国外软件仅占16.1%的市场份额,形成这一竞争格局的原因主
18、要有两点:一是目前中端应用复杂程度有限,众多品牌、尤其是主流的国内品牌基本都拥有成熟的管理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要;二是国外品牌营销人员和实施服务人员数量有限。因此国内软件在该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图2.4 中端市场份额图l 低端市场国外完败作为占有率最小的细分市场低端市场,基本被国内厂商所垄断。相信国内软件出众的性价比是用户选择的重要原因。图2.5 低端市场份额图纵观这个三个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分布,不难看出,国外厂商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国内厂商的后发优势正在逐步显现,中国企业信息化将面临着又一轮更加深刻的转型。2.2.2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随着企业管理软件应用的日益成熟,产品生命周期从快速发展期步
19、入成熟期,体现出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根据年度合同额、人员规模、经营的稳定性、客户口碑等综合评估,评选出了中国软件的TOP100,并对100家企业的销售额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如图2.6。图2.6 位于前列的公司占TOP100总销售额的比例前十名的总销售额占前100名的总销售额的比重为63.6%,前二十名的总销售额占前100名的总销售额的79.7%。前十名的中国本土公司的销售额,占所有本土公司销售额的79.8%。说明软件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很高。究其原因,这不仅是产品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因为管理软件是企业客户的核心业务应用,用户必然会趋向选择有实力、值得信赖的领先品牌和
20、大型提供商。2.3 管理软件实施商情况商品化的成熟软件的实施,是指系统安装、业务及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配置、二次开发、培训等,从而帮助用户将其业务在软件包中运作起来。提供这种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称为管理软件实施商。一般情况下,把软件实施服务的界定为:软件密切相关的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实施及培训服务、软件实施后的维护与支持服务。管理软件实施商,在做软件包实施的同时,经常帮客户做大量管理改造或优化的工作,并额外收费。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软件实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ERP研究专家曹开彬在2009年中国制造业ERP行业白皮书解读会上曾指出,一流的软件,
21、三流的实施团队,信息化还是很容易搞砸;而一般的软件,一流的实施团队,却很容易把项目搞好。目前市场上以两种实施服务交付模式为主,他们分别是:交钥匙模式和知识转移模式。2.3.1国外厂商的实施模式交钥匙模式“交钥匙”模式基本存在于以咨询业务为背景的提供商中,例如埃森哲、汉普等咨询公司。他们的方式就是“为客户实现系统”,因此其过程中主体是供应商,客户只是一个参与者和接受体,供应商以成果的方式向客户交接实现的系统,而客户更多的只是一个使用者。根据年度合同额、人员规模、经营的稳定性、客户口碑等综合评估,评选出了中国管理软件实施商的top20,下图列出了前十位。图2.7 管理软件实施商TOP10从上图中可
22、看出,国外软件大公司,如SAP,Oracle,PeopleSoft等,都是采用“交钥匙”的模式,即利用第三方咨询公司来完成实施服务。以SAP为例,这种模式帮助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也是它成功的关键。但这种模式在中国运行的时候产生了诸多问题。09年计算机世界的封面文章画皮SAP:世界最大软件公司的中国真相一经发表,立刻引来业界一片哗然,文中揭露了SAP的诸多问题,其中一条即是“实施风险转嫁伙伴”。SAP软件的实施是由合作伙伴负责的。用户与SAP签署的是软件购买协议,SAP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升级负责。同时,用户还要与实施公司签署一份实施协议,由实施公司对用户的实际使用负责。这样SAP
23、就不必对实施的成败负责了。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曹开彬认为,这是SAP商业模式上的成功,即把风险降到最低、回报做到最大,同时,明确了SAP自身、合作伙伴不同的权责利。这种模式在中国在中国受到不少用户的抵制,因为SAP无法撇清关系,它必须保证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的质量,保证实施顾问的水平。2.3.2 用友“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模式主要存在于软件系统的提供商,他们的方式就是“教客户实施系统”,因此它的过程中主体是客户本身,供应商的主要工作是培训和教育客户相关的产品知识、实施方法和后期维护的知识。根据计世资讯的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如图2.8,“知识转移”是目前最受中国用户青睐的模式。约89%的用户认为,厂
24、商直接提供实施服务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其主要原因在于,用户认为,为了让管理软件成功上线,产品和实施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成功。因此,用户认为,产品和实施应该是同一个主体,这样责任清晰。如果两者分开,咨询公司只负责实施,产品提供商只负责提供产品,最终将会造成“扯皮”的局面,没有人对最终用户担负不能成功上线的最终负责。图2.8 选择谁负责管理软件的实施以国内软件龙头用友为例,它是国内最大也是业务最全面的软件企业,既是软件供应商,也是软件实施商。不仅提供了覆盖众多行业领域、不同规模和成长阶段的企业/机构信息化需求的系列产品,还为这些软件提供专门的实施服务。据统计,用友的64家分子公司、60家客户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外 企业 信息化 状况 研究 报告 样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