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工业分包信息系统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终稿).docx
《制造业工业分包信息系统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工业分包信息系统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终稿).doc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 制造业工业分包信息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 项目组织单位: 制造业工业分包中国联盟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六年九月项目信息表项目编号计划类别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名称制造业工业分包信息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类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项目密级公开所属领域能源 资源 环境 农业 材料 制造业交通运输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与其它社会事业组织单位信息单位名称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组织机构代码40000806-0所在地区北京单位性质部门 地方 企业其它通讯地址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政编码100044联系电
2、话010 88301206传真号码010 68321835电子信箱Liuwh联系人姓名刘维汉性 别男职 务 部长联系电话010 88301206电子信箱Liuwh参与组织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项目主管司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项目起始时间2006年6月项目结束时间2008年6月实施年限2年经费预算15000万元申请支撑计划拨款4500万元其它国家级拨款万元地方政府拨款4500万元贷款万元自有资金6000万元其它资金万元论证日期专家组长落实纲要的任务纲要中发展目标第1条,制造业发展思路第3条,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第1
3、条、第 4条,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第2条、第6条、第8条,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第3条、第4条。与重大工程或重大装备的结合情况通过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建设与应用,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双边、多边工业分包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项目。以促进内地与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建设与应用,使我国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建设与应用,在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指导下,在SPX机构的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国内中小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4、手段,建设基于制造业企业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网络平台,促进资源的共享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通过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建设与应用,有利于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加强中、西部区域科技发展能力建设。 通过国际工业分包网络与平台这种共性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针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包括小区域性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5、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创新类型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内容(100字)开展中国国际工业分包的运行标准规范和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组建中国国际工业分包网络体系,发挥区域产业特点和行业产业优势,以“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中国联盟”的网络管理模式,通过试点培育、示范培训的方式,展开国际工业分包的应用。通过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订单和深度附加服务的方式,带动企业提高生产制造能力、产品制造质量、技术开发能力、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水平,增强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核心能力。考核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100字)(1) 开发出中国工业分包运行标准规范体系。(2)
6、 开发出企业产能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管理软件、数据挖掘软件和工业分包协同工作系统(ASP)等共性技术。(3) 建立与SPX接轨的制造业工业分包信息系统。(4) 组建由35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中国联盟”。建立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5) 在8个行业进行应用,培育和发展10000家符合SPX要求的会员企业,示范企业800家。帮助企业与供应商的产能信息进行对接。协助企业获得订单约50亿美元。产学研结合情况(100字)(重点阐述企业承担或参与课题情况,企业投入情况) 承担本项目的主体单位主要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中心,还有一批熟悉产业发展
7、趋势、掌握产业动态的研究院所参与本项目,并可以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本项目的各课题承担单位的选择还考虑到区域和行业的合理布局。将在装备制造业、化工产品、新材料、集成电路、软件、五金制造、制鞋、纺织服装等领域的优势产业,选择若干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实施,作为参与国际工业分包的代表企业,将充分发挥其在各自领域的加工制造优势,带动一批与之配套或业务关联的中小企业开展国内区域之间的产业互动,参与国际产业之间的工业分包与合作。项目、人才、基地统筹(100字)(重点阐述项目的实施对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及预期效果) 通过国际工业分包平台的建设将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会员企业中锻炼一批我国工业分包的专
8、业技术人才、国际产业交流与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国际合作项目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时,使得中国企业进入到世界产业链循环体系之中,并得以有机会提升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将会产生一批优势产业集约基地,这些产业基地既是一种按照区域分布的产业集群,也是一种是通过数据库网络体系和现代化的电子信息通讯手段形成的虚拟的灵捷生产体系。预期主要成果形式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新工艺(或新方法、新模式) 新装置 新材料 计算机软件论文论著 研究(咨询)报告 人才培养 基地建设 其它预期知识产权分析(100字)(重点阐述获取知识产权的类型、数量和依据)研究开发的中国国际工业分包运行标准规范将可获得自主
9、著作权。在引进、消化、吸收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标准数据库和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的信息库和信息管理软件(如:国际工业分包标准数据库和海量信息技术等数据挖掘软件),可获得自主著作权。预期取得的技术标准分析(100字)(重点阐述形成技术标准的类型、数量和依据)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国际工业分包数据库管理软件和运行规则,开发出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信息资源库对接的符合中国产业实际环境的中国国际工业分包运行标准与规范,包括制造企业的产能信息对接标准和加工订单产品信息对接标准。预期成果的作用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规模生产 试点示范推广应用 突破关键技术 其它拟分解的课题及其承担单位选择方式本项目的
10、实施拟分解为9个课题,分别为:1、制造业工业分包信息网络系统共性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研究2、金属加工制造业工业分包服务体系建设及应用3、皮革和制鞋等轻工行业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和体系研究与应用4、纺织服装行业工业分包网络及服务体系建设5、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国际工业分包研究与应用6、新材料工业分包体系研究与应用7、工业与日用电器行业工业分包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8、日用品与五金加工国际工业分包研究与应用9、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工业分包应用在国家级示范中心以及具有区域产业特色优势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中,重点选择68家首批发起单位,采取择优委托的方式来承担共性技术开发课题和应用课题。专家论证意见
11、编 写 说 明1本研究报告由项目组织单位组织编写。2编写要求:(1)总体目标完整、集中、明确、可考核,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2)研究任务和内容重点突出,课题设置合理,各课题之间关联度高;(3)技术路线清晰、技术关键点与创新点明确;(4)配套条件落实,明确与重大工程、基地建设及相关计划的衔接、配套;(5)管理措施具体,项目的管理方式及招投标等符合项目的特点;(6)经费预算根据充分,支出合理符合有关规定,配套经费落实;(7)相关证明文件等附件齐全。3报告涉及到外文缩写要注明全称。4本报告文本采用A4幅面纸,4号宋体字打印,标题用4号黑体字打印,一式十五份,由项目组织单位盖章后报科技
12、部,同时报送电子版本。目 录一、项目摘要8二、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9(一)项目提出的背景9(二)意义及必要性13三、国内现有工作基础17(一)国内技术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和国内现有的工作基础17(二)国内技术发展趋势19四、项目总体目标,实施年限,年度计划安排与阶段目标,具体考核指标22(一)主要目标22(二)实施年限,年度计划安排23(三)经济技术考核指标25五、项目的研究内容,课题设置方案及承担单位选择方式26(一)项目研究内容261中国工业分包共性技术与标准体系建设262中国工业分包网络与服务体系建设313中国工业分包服务与应用示范34(二)课题设置方案及承担单位选择方式37六、项
13、目涉及的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益技术分析,技术难点和创新点,技术路线38(一) 技术创新点和难点38(二) 技术路线39七、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和预期分析39八、项目总投资预算,资金筹措方案,配套资金落实措施40九、项目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竞争分析,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前景41(一)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1(二)应用前景分析(产业化可行性)42十、管理机制44十一、项目的风险45十二、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46十三、有关附件46一、项目摘要引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国际工业分包与交流合作先进产业链的商务模式,消化吸收联合国的国际工业分包的管理
14、技术,开展中国国际工业分包的网络建设和应用。在制造业工业分包中国联盟的组织协调下,利用“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西安中心”,将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模式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以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体系为依托,以“结点会员”和“企业会员”两级服务与管理的运作方式,组建“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CSPX)中国联盟”;开发SPX共性支撑技术,制定信息交换标准与服务规范,建立SPX信息交流平台与服务网络,进行国际工业分包的支持环境、政策措施与发展的研究,开展SPX培训和服务队伍建设,形成工业分包的服务体系;以市场和订单为牵引,发挥行业与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区域优势,在金属加工(
15、包括汽车零部件)、皮革和制鞋、纺织服装、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新材料、工业与日用电器、工业日用品与五金加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行业大力应用SPX商务模式,开展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与商务交流活动;通过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订单和提供培训、咨询等深度附加服务的方式,推动产品出口业务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与产品制造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二、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工业分包是当前制造业发展具有全球化时代特征的主要趋势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国外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给我国制造业与国际接轨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
16、良机和挑战。工业分包是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平台和途径。工业分包是目前欧美非常流行的企业业务发展模式,也是国际流行的贸易形势。波音飞机的许多零部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生产的。也就是说 ,波音公司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几乎遍布全世界。这样的情况在美国的福特、IBM等,日本的丰田等大的汽车、飞机制造商、大的计算机制造商都是一样,跨国公司已经把它的零部件采购延伸到很多国家,形成了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形势,使全球的竞争有了新的态势过去的竞争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 、产品与产品的竞争 ,而现在和未来的竞争是生产链与生产链的竞争 、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工业分包
17、体现了现代工业生产分工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这就为我们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有了这种方式,大企业不需“五脏俱全”,“事必躬亲”,从而节约了生产资金、设备和人力投入;而对于从事分包的小企业来说,它们只要集中有限的资金、设备和人力,以其一技之长,便可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而,工业分包这种方式倍受各国企业的青睐,是促进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国际分包机构所作的统计,欧盟15国共有分包企业约75.4万家,有雇员544.5万名;这些企业每年的销售额超过6200亿欧元,占15国工业企业销售总额的1/5以上。2工业分包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企业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工业
18、分包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贸易方式,对于促进全球工业资源在技术、成本、人力方面的优化组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业分包带给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运作与合作的机会,通过转包合同可以节约相当数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减少企业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采购效率,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因为是把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所以也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营销成本。将工业分包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相结合,可以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调整生产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改进企业服务,进而形成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加工技术,升级工艺质量管理,进行质量认证,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与生产质量
19、,增强企业竞争力。3服务外包已成为当今工业分包领域里的重要内容与发展趋势,把握这种潮流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上个世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经济的快速起飞,其中一个不可抹煞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大量的企业参与全球性的生产分工,成为欧美国家企业的分包企业。全球化的市场资源使得企业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销售,而不用考虑自己生产基地的位置。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商业领袖投资开发的首选和“最具投资和分包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的强大的潜力。参与国际工业分包,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通信手段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而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专长
20、上面,并且与合作伙伴协同优化价值链上的所有过程,这将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4我国企业开展工业分包存在一定的障碍,扫除这些障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小企业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及平台我国企业发展业务外包还存在很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来自以下方面:企业对外包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外包存在一定的风险、缺乏全国协作的地方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水平较低等。为扩大我国企业业务的外包,提高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国际工业分包网络与平台,以此促进我国工业分包业务的开展,提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实现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5国际工业分
21、包中心(SPX)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并已形成“全球工业联盟采购网络”国际工业分包中心(SPX)(以下简称“SPX中心”)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国际工业分包的统一模式、统一编码和统一运作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迄今为止,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指导下,在全世界已建立了60余家国际工业分包中心,并且由46个国家114 家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合作伙伴构成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全球工业联盟采购网络”即“SPX 俱乐部”。这种中介服务平台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分包商和供应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分散的生产资
22、源得到最佳合理配置,提高了地区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带动了地区中小型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促进产品出口、参与全球分包,促进在当地投资等等。6工业分包是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进入SPX网络的中国中小企业,可以进入联合国的有关网络数据库,跨出国界,取得世界各地的“工程分包、加工外协”的广泛信息,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增加大量的出口订单,提高产品出口额度和外汇经济效益,促进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工业企业的国际工业交流与合作,提升本地区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国家生产
23、力资源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有实力的大企业来说,通过工业发包,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生产制造资源,将一些利润率低的生产业务转包出去,而专注于企业的成长和核心业务,更好的提升企业竞争力。7共性服务网络及平台的建设对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现有服务能力的需求,符合当前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实际共性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既需要建立广泛的网络联系,又需要与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当地企业已经建立起了相当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定的服务声誉,而且借助政府的职能延伸,各生产力促进中心广泛参与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活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截至2004年底,全国1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造业 工业 分包 信息系统 技术开发 推广 应用 终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