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研究.docx
《农业信息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信息化研究.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我国农业的困境31、自然资源的限制32、农业市场的制约33、生态环境的制约34、农产品高质量制约35、劳动力质量制约3二、农业信息化变革31、发展现状41.1 2025年我国将进入农业2.0时代41.2 我国农业信息化刚刚起步41.3 农业信息化的具体现状52、市场空间92.1 第一产业基数庞大92.2 农业信息化孕育千亿蓝海93、农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大数据9三、国外农业业信息发展的借鉴意义10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动因素111、政策红利开启农业信息化元年111.1 土地流转将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11.2 政府补贴推动农业信息化步伐112、消费升级倒逼农业生产升级113、技术基
2、础基本形成123.1 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时代到来123.2 大数据、云计算、遥感等新兴技术开始深入应用124、资本和人才涌入将进一步加速行业转型升级134.1 产业资本开始大规模介入第一产业134.2 新农人涌入带动产业升级13五、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竞争格局13六、我国农业信息化相关公司14(一)产前151、土地确权领域151.1 神州信息(中农信达)151.2 神州信息与其他土地确权领域企业的比较162、土地流转电商182.1 土流网182.2 阿里“聚土地”193、农业地理信息203.1 超图软件204、农资电商214.1 诺普信214.2 辉丰股份(农一网)224.3 鲁西
3、化工(中国购肥网)244.4 云农场244.5 易农优选254.6 复合肥企业电商化路径比较26(二)产中261、农业大数据271.1种植业:芭田股份(金禾天成)271.2 畜牧业:宝讯溯源272、农业物联网292.1 江淮动力(上农易)292.2 芭田股份(金禾天成)312.3 天泽信息322.3 朗坤物联网323、农业互联网金融333.1 大北农333.2联想投资翼龙贷354、其他服务商354.1 云华农汇网35(三)产后361、食品溯源371.1 华宇软件371.2 新大陆371.3 江淮动力381.4 朗坤物联网382、农产品电商382.1 农产品382.2 雏鹰农牧392.3 江淮动
4、力(小青蛙)392.4 其他农产品电商403、农业信息门户40(四)总结40一、我国农业的困境1、自然资源的限制我国人均耕地1.35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淡水资源人均2200立方米迷左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2、农业市场的制约农产品的成本不断增高,许多价格高于国际水平,许多进口农产品的价格更低。生产小规模与消费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买难和卖难同时存在,这就是市场现状。 3、生态环境的制约农业不仅带来产品,而且对保护生态也有很大作用,但是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4、农产品高质量制约无公害、有机食品需求的提高,以及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劳动力质量制约农村劳动
5、力素质相对较低,掌握新知识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劳力大量减少。为突破我国农业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来提高农业效率。二、农业信息化变革农业信息化将改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模式。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整个农业产业链进行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目前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农业移动互联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变革(从农资销售、中介服务、土地流转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1、发展现状1.1 2025年我国将进入农业2.0时代农业1.0是小农经济,农业2.0是种植大户时代,而农业3.0是现代
6、农业。当前我国每个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耕地占有量约为6 亩左右,假定每户3-4 个劳动力,则平均每户的耕地数量为18-24 亩。根据我们测算,到2025 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均耕地面积有望达到26.87 亩,每户3-4个劳动力,则平均每户的耕地数量为80-107 亩。所以,到2025 年全国平均耕种规模可达到农业2.0 的标准。东北地区(三省一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在农业规模化方面也领先于其他地区。从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来看,东北地区市全国平均的3 倍。而黑龙江省更是在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人均售粮、人均粮食都居于东北主产区中的第一位。黑龙江省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
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4 倍,按当前全国户均耕地面积测算,黑龙江省户均耕地面积约为80-105 亩,当前已经初步达到农业2.0 的标准。1.2 我国农业信息化刚刚起步我们农业领域本身,从各级的领导到科研单位对农业信息化认识都不足,导致投入不足。无论科技部还是农业部投入有限,一年几千万,远远不足。同时效率也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行业领域之间互不往来,协作协同不足,追去高大上的面子工程严重,没有稳定的投入机制。 据统计,美国农业的信息化水平比美国工业高出85%,而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比工业低285%。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国农业信息化也在不断摸索前进。各企业纷纷寻找农业信息化机遇,行业处于初期产业占位阶段
8、。目前已在农村经营管理(农村政务、土地确权等)、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金融等方面有所建树。1.3 农业信息化的具体现状1.3.1 土地确权领域2013 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用5 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截止2014 年重庆和西藏2 个地区已经完成土地确权工作,黑龙江、江西2 个省份基本完成,四川、山东、北京、海南、宁夏、陕西、浙江等7 个省份全面推进,20个省份开始试点。2015 年开始开始约有6 个省份完成土地确权工作,6 个省份全力推进,其余19
9、省份则开始进入大规模招标阶段。所有省份确权工作要求在2018 年完成。IT公司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部2012 年10 月公布了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结果(第一批),北京中农信达、四川鱼鳞图、北京世纪国源科技、北京苍穹数码测绘、安徽同绘家园、青岛太阳软件等6个公司的土地管理软件产品通过认证。1.3.2 土地流转领域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从1960 年代开始关注土地流转,目前流转已经非常流畅,我们国家土地流转率2008 年达到5%,在2013年达到17%,流转土地达到3.4 亿亩,但我们认为随着土地生产效率提升,流转比率将稳定在50%左右。土地互联网由于其特殊性和巨大的存量
10、,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目前土地互联网有土流网、土招网、搜土地网、搜房控股子公司房天下土地流转网,其中以土流网为代表,并获得风投青睐。1.3.3 农资电商领域 资企业纷纷试水,出现了多种模式(农资企业自建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B2B、B2C),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出现非常清晰的主流模式; 无论从品牌建设、经销商认可程度、电商销量来看,目前都处于农资电商的初级竞争阶段,区域性、细分性的龙头还尚未形成。 农资企业自建平台,以B2B模式为主(举例:鲁西化工) 出现的最早,但至今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具有排他性,基本只销售自己企业的产品; 销售对象大部分以经销商为主,很多实际上仅仅相当于将线下的销售推广
11、转移到线上; 很多小企业甚至假冒产品厂商采用这种模式,只做一锤子买卖。这一模式的问题在于,要想做大一方面需要企业产品线齐全,能够满足农民对农资的大部分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已经拥有忠实客户群,但目前来看农资企业做到这两方面难度较大。第三方农资电商平台,B2C、O2O模式(举例:易农优选、云农场、农一网)该模式近一年来开始兴起,发展迅猛; 没有排他性,同时销售多家企业的产品,通过对企业严格审核确保产品质量; 销售对象大部分以终端用户为主,采用O2O模式通过自建或加盟的方式建立线下仓储、配送和技术服务网点; 大部分此类电商平台由各省农资经销商企业运营,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12、对农资销售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一模式能够降低流通环节运营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但问题在于目前对生产企业控制力较弱,大部分生产企业对放弃传统渠道仍心存顾虑,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种类丰富而对技术服务要求较高,电商平台在此方面基础较为薄弱。未来阿里、京东等巨头在农资电商领域的动作值得关注,总体来看由于农资本身的特殊性,不太可能像消费品一样被电商完全颠覆,未来的发展可能将会是一个多方合作共同探索最佳模式的过程。 1.3.4 农业物联网领域随机抽取的200个样本来看: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总体情况基本集中在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一共基本占到60-70%左右。 其他,如大田作物、农产品物流追溯、农机物流等占到3
13、0%左右。 从这可以看出,农业物联网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价值高的农业领域。 从国家层面来说,目前国家也在推动实施一些示范工程,其目的是: 制定一些标准,便于规模化产业化应用。 探索出一条路径,物联网究竟在农业应该如何应用。 探索一批好的经验模式、盈利模式。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设施农业,达到6000多万亩,未来有很大空间。农业物联网已应用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关键技术和实用产品缺乏; 2.农业物联网作用需要提升; 3.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缺乏;4.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滞后。1.3.5 农业大数据领域我国农业数据网络主要有中国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中国农技网第三方农业技
14、术平台()。前者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需求为目的,立足于农业部门,通过集成、整合、引进、交换等方式汇集国内外农业科技数据资源,并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分类存储,最终形成覆盖全国,联结世界,可提供快速共享服务的网络体系。后者以农业相关领域的软件应用开发为先导,把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导入农业,引领中国农业战略流程的大变革,围绕农技普及和农产品流通,运用多人互动视频,梳理农业教育、服务、流通体系,实现农业产、供、销、管的模式创新,让农业专家和种养大户面对面交流,让供应者和消费者面对面沟通。1.3.6 农业金融领域农民征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个人征信领,是农业金融领域
15、的重要环节。 农民征信数据包括日常消费记录、农资消费记录、抵押贷款记录、公共记录(水电煤气费、犯罪记录、破产记录等)、日常纠纷。这些记录分别由电商网站、农资电商网站、金融系统、公安、电信、能源部门和基层组织等提供给征信公司。最终征信公司通过相关的模型计算出农民的个人征信分数用于借贷、农资购买等。 我国目前征信行业刚刚开始,央行征信局刚刚覆盖8亿多人口,但完整的资料不到3亿人,仅能覆盖主流的城镇居民,农民征信处于更早期阶段。1.3.7 食品追溯领域食品安全是近期发生频率较高的社会问题,政府将重点从肉类、乳制品等食品安全重灾区展开食品溯源试点。溯源系统增加各个流通环节成本,因此政策推广是行业发展的
16、重点。 1.3.8 农产品电商领域农产品电商的对象是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地域性强、供给不确定性强、储存时间短、附加值低、标准化难。这就需要进行冷链物流,随之带来物流成本上升。目标人群多为关注健康养生的中高端人群。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农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12.15%。生鲜类同比增长194.58%。2013年各类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641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0.27%,占网络零售总额的3.4%(日本6.4%,印度6%)。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小生产和大流通之间矛盾,特
17、征包括小规模、多品种、区域性、季节性。标准化程度低,包括在产品、交易、品质、包装等方面。物流配送成本高,主要因为包装特殊、时效性强、损耗大等原因,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损耗率据说在30%左右。冷链物流滞后,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15%、23%(欧美95%以上)。诚信环境有待完善,纠纷多,解决难。2、市场空间2.1 第一产业基数庞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产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3 年我国农林牧渔总产值96,99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1,497 亿元,畜牧业总产值28,435 亿元,渔业总产值9,635 亿元,林业总产值3,902 亿元。庞大的产业基数无疑将为信息化的发
18、展提供广阔的空间。2.2 农业信息化孕育千亿蓝海美国农业信息化水平全球领先,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 81.6%;我国农业信息化强度低于工业 288.9%,由于可看出我国农业信息化提升空间巨大。按总产值比例法测算,假设未来信息化投入占第一产业单位产值的2%,则农业信息化孕育着1,940 亿元的巨大蓝海。现代农业实现分为三个阶段:土地流转制度确立、规模生产、精细农业,整个现代农业实现需要10 年以上时间。土地流转平台的建立非常关键,其目的是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交易平台。土地确权就是建立土地流转平台的卖方数据库,确立土地和农民的关系,是现代农业的起点和支撑点。从土地确权工作来估算,确权本身带来的
19、空间约为1000 亿,其后土地流转、土地金融、土壤数据库等约有1500 亿空间,合计总空间在2500亿左右。3、农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大数据现在及未来,大数据将成为农业的核心资源,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将成为关键环节。针对农业生产各环节、各要素最终会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土地流转数据库、土壤数据库、农资数据库、农业生产数据库、动植物检疫数据库、农产品流通数据库、农民征信数据库、农业企业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完善和应用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销售、管理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资本通过农业大数据介入到农民、农场研主和企业主生产和经营,降低借贷风险和经营风险。IT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介入这一环节获得
20、近千亿空间。随着现代农业的建立、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规模极有可能由现在的5.8万亿上升到10万亿的体量,而上升部分的体量的部分收益由金融、种子、机械、农药、IT公司分享。三、国外农业业信息发展的借鉴意义美国的农业信息化业可以称为精确农业,实际上就是高科技联合应用于农业的产物。它指的是利用3S 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逐步实现精确化、集约化、信息化控制农业生产,可根据田间因素的变化,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给农业技术
21、推广实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动因素1、政策红利开启农业信息化元年1.1 土地流转将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2004-2015年,中共中央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要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从分步实施上来看,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经在各地方有序展开,伴随后续土地流转进入规范化和常态化阶段,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必然提速,而一旦规模化经营成为主流趋势,势必彻底改变现有的粗放型农
22、业生产经营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信息化、机械化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模式,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高潮也将随之到来。1.2 政府补贴推动农业信息化步伐目前在农业生产的生态园/示范园建设方面,农业经营者的自有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基本在1:1 甚至1:1:1(即国家财政补贴之后,地方财政进行补贴)的水平,这无疑将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源动力。2、消费升级倒逼农业生产升级消费升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到达井喷阶段。消费升级必然倒逼农业生产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一方面解决生产效率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产出质量问题,参照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利用信息化、机械化手段将
23、是不二选择。以农业生产为例,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主要可以体现在对土壤、温度、湿度、病虫害等作物生长环境的动态检测上,并以此指导施肥、灌溉等行为,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满足专家指导、生产求助等服务化需求。3、技术基础基本形成3.1 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时代到来截止2013 年,农村网民1.77 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27.5%,且从增速上来看依然呈高速增长态势。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智能手机不断降价,2013 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84.6%,达到1.49 亿人。从这个角度上讲,农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已经基本形成。3.2 大数据、云计算、遥感等新兴技术开始深入应用虽然我国的农业生产总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信息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