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子政务实施分析报告.docx
《互联网电子政务实施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电子政务实施分析报告.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政务实施研究报告电子政务实施研究报告 目 录前 言3第一章“电子政务”实施对策61 决策信息化建设对策611高效的电子政务管理机制建设612政府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业务转型1813 电子政务的定位分析202 电子政务整体实施对策2221 电子政务的实施风险分析2222 “电子政务”的实施成本分析2423 “电子政务”的实施分析26第二章“电子政务”实施步骤30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3011宽带建设3112无线互联422 政府内部网系统设计463数据分析系统524电子政务内网系统575电子政务外网建设63第三章“电子政务”实施实例661按政务系统功能划分6611政府办公型6612智能办公型711
2、3政府采购型7714综合信息型792按实施规模划分8321 小型规模8322中型规模8623大型规模943按政府事务侧重划分9831行政审批部门9832执法监督部门10033经济协调部门103前 言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明显,以电子政务为代表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目前正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快速发展。电子政务(E-government)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和研究明显滞后。本报告主要从社科角度分析电子政务的实质内容,以便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及广大读者能从宏观把握电子政务脉络,为中国政府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科学化的电子化政务
3、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政府可以不必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从而能为国家节省大量开支。在充分的理论分析之后,我们都附上相应事例。世界各国家实施电子政务,构建电子政府的经验可谓各有千秋,这其中所蕴涵的可取之处和它们所带来的启示,却值得每一个即将构建或正在构建电子政府的国家大胆借鉴和认真学习。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不仅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而且更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电子政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
4、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互联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府重新确立其职能。由于电子政务更多地体现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公共计算机网络上有效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总体来说,电子政务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u 政府机构各部门实现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有利于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精简机构和优化办公流程等工作。 u 政府从被动服务于经济转变为主动服务,企业、公民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掌握
5、和了解政府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的管理。 u 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信息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政府的信息网络覆盖政府的各级部门。电子政府利用统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语音、视频影像及Internet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为公众提供简便的多元化服务。 u 以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推动和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向公众展示高新技术的应用,让社会享受信息网络的便利,切实地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u 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引导、规划和管理电子商务活动,建立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电子政务建设就是要支持政府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发布的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支持政府更好地执行各项职能,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综合管
6、理、决策分析;从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结构看,是面向公众的政府信息网络的一部分。面向公众的政府信息网络还应该具备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政府服务的功能,政府网络和公共信息服务网络互连互通的功能,提供诸如政府采购、政府网络和公共网络共同实现的政府电子商务等服务。当今世界,信息网络将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及实现社会多种功能的主要载体,电子政务的实施,不但可以改变我国信息化建设领域长期以来在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投资上的严重比例失调的状况,极大地丰富网上的中文信息资源,而且通过政府对信息产业界主要力量引导和组织,构筑电子政府,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引导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
7、,营造有利于我国电子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本报告的结构遵循电子政务实施角度展开,主要服务于实施电子政务的政府决策者,报告提供了电子政务实施技术分析,并对针对各种应用环境的解决方案作了详尽的描述,在结合一些应用案例对电子政务实践过程作了深入剖析,得出了中肯的实施建议。本报告对学术研究界人士、政府中电子政务工作的负责人及实施电子政务业务的企业主管具有同等的价值。第一章“电子政务”实施对策1 决策信息化建设对策11高效的电子政务管理机制建设在信息社会中,Internet对于发挥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面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
8、术等高新技术,而且更多的是要涉及到政府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各政府机构相互之间的协调、各界人士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支持、庞大投资经费的筹措、政府机构与民间企业、社团的通力合作等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的问题。在信息化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履行职能,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体制转型,这一点是很突出的。同时,政府自身主动、充分地运用信息社会的各种网络系统,丰富信息资源,服务公众,构筑电子化政府,其给全社会全行业的表率与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而言,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主要包括领导职能、规划职能、立法职能、投资职能、教育职能、宣传职能六个方面。 1 领导职能 信
9、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国家工程和社会工程。它既是技术问题,需要多种学科特别是管理、通信、安全、计算机等学科的合作与交叉:又是经济和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它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尤其在我国,由于政府职能部门长期的沿革与行政上的隶属关系等,使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全局性、整体性规划,呈现多块分割的局面,对信息化的发展构成了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政府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进行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否则,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自行其是,势必造成网络分割、重复建设、资金分散和资源浪费。 有
10、效的领导依赖于科学的管理。美国AT&T的有关专家认为,现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难点,主要问题在于怎样通过经济有效的管理,使这些技术在统一的网络中发挥效能并形成市场能力。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信息网络涉及到配套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健康管理以及统计与计量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管理,信息市场、信息工程建设、信息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管理。 2 规划职能 中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进行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已将制定我国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了议事日程,
11、并已开始了制定工作。各级政府应积极行动起来,行使起自己的规划职能,制定不仅包括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且还要包括信息技术方面的科研和推广应用:不仅包括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实施方案,而且还要包括配套的战略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等内容的本地信息化规划。 制定信息化规划,应充分了解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现实的社会需求,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的需求是普遍的,而信息化的实施却应该是有重点的。应结合实际,选择有限目标,进行重点发展。对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应加以区分,集中人力、物力、资金,加强重点应用领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重点建设中
12、积累经验。切忌盲目推进,一哄而起。任何严重滞后或过度超前的信息化规划,都会对地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 立法职能 信息化是一场社会革命,信息化建设必然深刻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必然需要在信息活动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为了有序地实现这一系列的调整,必须改善和优化现行的法制环境,建立起规范信息化、保障信息化和促进信息化进程的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管理依赖于这一体系的建立。 毫无疑问,信息立法是政府职能,是国家推进信息化的关键措施和主要手段。在NII计划中,信息立法是美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德国内阁则通过了一个信息2000的报告,确定由教育、研究和技术部
13、门牵头,制订全国统一的多媒体法,为德国进行信息社会准备法律框架。 中国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网络管理、信息安全、资费标准、政策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建设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因此确立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度:又要强化有关信息化方面的立法、执法、守法及与此相应的监督。信息立法成为政府的迫切任务。 信息化涉及的技术性非常强,网络、软件、硬件的标准选型以及数据格式转换都要进行规范。因此,信息化的法规建设又要与标准化工作结合进行。法制建设是规范人的行为,标准化是规范物的使用。信息标准化也同样是国家行为。标准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在国家和国际水平上大范围内的一致
14、性,这靠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的力量均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行使国家权力。4 投资职能 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支撑。美国为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在今后20年内需拿出高达270045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英国则计划10年内投入380亿英镑:欧洲计划5年内投入4430亿法朗,10年内投资9000亿法朗。1995年,有关专家预测,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到2000年估计要花费5000亿元人民币。 发达国家干预经济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外部效益,而企业效益较差的所谓市场失效产业,需要国家进行公共投资: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一般投资大、风险高,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力具有重
15、要意义,国家应该责无旁贷地予以扶持。美国的4000亿左右的投入计划中,联邦政府占300亿左右。欧共体4430亿法郎计划中,欧共体出资330亿法郎,私营机构提供4100亿法郎。日本政府每年仅用于数据库开发就投入120亿日元。可见,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西方国家对“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都保持了一定比例的政府投入。 中国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历来大型的工程建设都主要靠政府投资。对于信息化这样大的工程,政府除采用经济、法律杠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外,自身的投入仍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有关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尖端技术的开发、信息化试验小区建设、政府信息系统建设等需要政府投入:又如
16、边远地区的主要信息工程建设,企业不愿投资,当地又无力投资,只有靠政府投资:而事关国计民生大局的基础性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更新,要有长期的巨额投资,需要国家的扶持,等等。政府每年要有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 5 教育职能 重视人才的作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级信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信息化应用也迫切需要向全民普及信息化知识。有人把普及信息化知识看成是“通向21世纪的护照”。要在未来信息化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关键的一环是要有正确的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是一项最为实际和最基础性的工作,它决定信息化的前途。 目前,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比较落后,在
17、某种程度上,教育的落后已阻碍了中国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要花大力气发展信息化教育。展望21世纪,应未雨绸缪,制订面向下一世纪的人才培养和再培养计划,切实组织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化教育。 6 宣传职能 中国经济发展还处在工业化阶段,信息技术还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全民信息意识不强。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政府大力履行信息化宣传职能,致力于提高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意识,动员新闻、学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大张旗鼓地宣传信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正特别大力宣传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对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任务的
18、重要意义:向全民形象而生动地宣传信息化的概念、知识,打破人们对信息认识的传统观念,为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知识氛围,把实现信息化的宣传像普法、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一样作为国策来宣传。著名信息经济学家乌家培曾指出:“要通过广泛宣传来增强全民的信息化意识,促使他们投身于各种信息化活动。必须把它当作振兴经济、繁荣社会、促进人类进步的一项高尚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抓。信息化宣传活动应当同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相结合,并长期坚持下去。”此外,当今世界的信息传递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对国际网络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黄色信息泛滥的反宣传,以及利用国际网络塑造
19、政府自身的形象,政府的作用更是企业、民间团体不可替代的。这种宣传是政府宣传职能另一方面的内容。当今中国的政府工作,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加入WTO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面临着由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地区智力资源扩散,地区优势弱化的挑战;面临着在十几年高速发展基础上再跨新接台阶的巨大压力。各种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日益提高的管理与服务的标准;越来越快的响应速度;超大的管理幅度。实现政府管理模式转型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前述的政府功能,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现行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但同时又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照搬套用。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20、,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探索一条管理模式创新的道路,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客观要求。新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政府管理。具体地说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系统的设想是政府管理者转变管理观念,塑造新的符合以高新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构成了管理模式转型的基础。政府管理模式转型包括价值层面的管理模式转型、结构层面的管理模式转型和转型辅导。
21、l 价值层面的管理模式转型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改革,首先要从转变政府组织的价值观念开始。电子政务所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型首先是要求做到透明政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树立起一个廉洁有为、开放创新、弹性应变的服务型政府形象。服务导向为改变政府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官僚形象,政府部门应从上到下,以向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行为宗旨,倡导树立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新型观念。高效管理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政府管理必须是高效管理。面对21世纪,电子政务的管理对象,不仅是现实范围内现有的企业和个人,而且还有虚拟社会的公众。由于全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国际竞争更趋剧烈,新技术、新产品、新事务和新问题层出不穷,时
22、代节奏快,变化多,要求电子政务的管理必须讲究时效性、合理性、服务性和法制性。电子政务高效管理首先表现在对新事务、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问题的战略敏感性上。这是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战略眼光。没有这种战略眼光,就无法驾驭知识经济的发展,无法参与国际竞争。信息通信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使政府决策者能对管理对象迅速及时地做出果断正确、合理合法、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彻底摒弃传统政府低效管理中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公正廉洁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普及,公众对公正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公正虽然作为社会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来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讲,它对政府
23、政务稳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和个人对社会公正更具敏感性,要求更加强烈。企业要求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这是天经地义的。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转型,就是要力求使机会均等原则、平等原则、贡献原则和努力原则在每一个企业和个人身上都得到体现。政府作为一个掌握实权的非盈利组织,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是一个重要问题。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要公开、透明政务,自查自纠,并自觉接受公众的检查监督。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务透明的开放式网上办公系统,自觉主动地为企业和个人监督政府行为提供了有效手段,促进管委会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政府形象,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公正调节器的显著作用。l
24、 领导的前瞻意识与驱动未来几十年,电子信息技术将给政府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主要变化表现在服务一体化、服务自助化、服务电子化、服务外包化、新型的政企合作、政府的新面貌、全天候服务、服务信息反馈、全方位的管理、用新技术对权利进行新的调整等十个方面。政府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必然趋势,而且,无论各国政府是否勇于面对,今后政府管理向上述方向转变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以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为实施手段,通过互联网来提供一个传递服务到企业和个人的通道,力求有效的、全方位的、灵活自如的优质服务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和设备上开展。电子政务系统不仅是将原有服务网络化,更要重新设计政府职能来提供全方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电子政务 实施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