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课件.pptx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2022/12/13,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2022/10/21,2,简要回顾,2004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00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48号)2009年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38号)-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严格控制和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规定了建立和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2010年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简要回顾2004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2、原则(卫医发,简要回顾,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2011.04)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2012.03.0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2012.04.24)河南省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评分表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2.12)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337号 )(2013.05.0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医发20154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
3、),3,简要回顾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22/12/13,4,2022/10/24,2022/12/13,5,2022/10/25,20062013年监测网中心成员医院与全部入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变化,2022/12/13,6,20062013年监测网中心成员医院与全部入网医院抗菌药物,20062013年监测网中心成员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2022/12/13,7,20062013年监测网中心成员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中心成员单位历年手术组和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022/12/13,8,中心成员单位历年手术组和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
4、用率(,提 纲,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的指征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预防用药的方法预防用药的疗程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2022/12/13,9,提 纲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2022/10/29,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2022/12/13,10,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2022/12/13,11,CDC及NHSN对手术部位感染定义示意图,2022/10/211CDC及NHSN对手术部位感染定义示意,SSI分为以下几
5、类: 1、浅表切口SSI(只涉及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切口); 2、深部切口SSI(涉及筋膜和/或肌层):主要深部切口(DIP)-SSI是指接受手术患者出现1处或多处主要切口SSI,次要深部切口(DIS)-SSI是指接受手术患者出现1处以上次要切口SSI; 3、器官/间隙SSI(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中打开的任何身体部位,除外皮肤、筋膜或肌层切口)。,2022/12/13,12,SSI分为以下几类:2022/10/212,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
6、疼痛或压痛、肿胀、发红、发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染)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SSI。 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度烧伤创面。,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组织(如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且具备下列之一:体温38 局部肿胀、疼痛或压痛;3.经直接检查、
7、手术探查、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人工植入物指人工心脏瓣膜
8、、血管、关节等。,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不同种类手术的SSI发生率,不同种类手术的SSI发生率手术类别手术数SSI数感染率(%),不同种类手术的SSI类别,2022/12/13,17,不同种类手术的SSI类别手术类别SSI数SSI类别(%)切口,预防用药原则: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
9、他预防措施。,2022/12/13,18,预防用药原则: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手术切口分类,2022/12/13,19,*我国病案首页类=类+ 类, 0 类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手术切口分类2022/10/219切口类别定 义类切口,不同类别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1% 清洁-污染切口7% 污染切口20% 严重污染-感染切口40%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别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1清洁手术(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
10、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2022/12/13,21,1清洁手术(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2022/12/13,22,2022/10/222,南阳医专一附院原则上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或操作名单,普通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体表肿瘤切除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11、。骨科:关节镜检查手术、骨折内固定取出术、肌性斜颈矫正术、腘窝囊肿切除术、多指切除术、并指分离术、腕管综合征切开减压术。眼科: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摩镶术、小梁切除术、虹膜周边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收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收联合小梁切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晶状体切除术、视网膜前膜剥离术、眼内电凝、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房穿刺术、膜性白内障切开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睫状体冷冻术、硅油填充术、基底部玻璃体切除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硅油取出术、前房成型术等。泌尿外
12、科: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隐睾固定术、膀胱镜检查术。神经外科: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心血管内科: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妇科:经腹未穿透子宫肌膜的手术。,2022/12/13,23,南阳医专一附院原则上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或操作名单普,2清洁-污染手术(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4污秽-感染手术(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2022/
13、12/13,24,2清洁-污染手术(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提 纲,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的指征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预防用药的方法预防用药的疗程预防用药的联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2022/12/13,25,提 纲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2022/10/225,品种选择的影响因素:目标细菌组成;目标细菌耐药状况;抗菌药物特点;患者情况。,品种选择的影响因素:,抗菌药物品种选择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
14、品种。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如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2022/12/13,27,抗菌药物品种选择2022/10/227,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
15、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7.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2022/12/13,28,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2022/12/13,29,2022/10/229,2022/12/13,30,2022/10/230,2022/12/13,31,2022/10/231,2022/12/13,32,2022/10/232,2022/12/13,33,2022/10/233
16、,提 纲,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的指征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预防用药的方法预防用药的疗程预防用药的联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2022/12/13,34,提 纲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2022/10/234,SSI发生过程: 细菌(内源性外源性)污染:早期容易清除定植:细菌粘附于组织细胞表面但未大量繁殖,不易迅速清除(机制是:G-菌菌毛;G+菌胞壁上的磷壁酸;细菌表面的糖蛋白和多糖复合物;组织细胞表面的多糖丝状体)感染: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SSI发生过程: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静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抗菌 药物 应用 管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