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ppt课件.ppt
《化工分离过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分离过程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分 离 过 程,第3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主要内容及要求:深入理解多组分精馏过程,会分析;掌握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掌握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原理和过程分析。,2,精馏塔中的平衡级就是一简单绝热闪蒸级。,3,第3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3.1 多组分精馏过程 3.2 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3.3 反应精馏3.4 加盐精馏,4,3.1 多组分精馏过程,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3.1.2 最小回流比3.1.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3.1.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3.1.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5,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一、关键组分(Key Components),多
2、组分精馏过程分析就是分析精馏塔内的温度、流率和浓度分布。,Na=串级数(2)分配器(1) 侧线采出(0)传热单元(2) = 5,已被指定的可调变量:(1)进料位置;(2)回流比;(3)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或冷凝器的传热面积或馏出液温度。,余下的2个可调设计变量往往用来指定组分在馏出液和釜液中的浓度。,6,对于两组分精馏,指定馏出液中一个组分的浓度,就确定了馏出液的全部组成;指定釜液中一个组分的浓度,也就确定了釜液的全部组成。,对于多组分精馏,待定设计变量数仍是2,所以只能指定两个组分的浓度,其他组分的浓度则相应确定。,通常,把由设计者指定分离要求的这2个组分称为关键组分。其中相对易挥发的组分称为
3、轻关键组分(LK), 相对不易挥发的组分称为重关键组分(HK)。,多组分精馏物系组成:,轻非关键组分(LNK),轻组分轻关键组分(LK)中间组分重关键组分(HK)重非关键组分(HNK),重组分,7,根据组分是否在精馏塔的两端都出现,可分为分配组分和非分配组分。,清晰分割: 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之外,没有其它重组分; 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之外,没有其它轻组分。,8,二、多组分精馏过程特性,对于二组分精馏,设计变量被确定后,可从任一端出发,作逐板计算,无需试差。对于多组分精馏,由于不能指定全部组成,所以需先假设一端的组成,再通过反复试差求解。,下面通过实例分别对二组分精馏和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进行
4、比较。,9,二组分精馏实例:苯甲苯,图3-1 二组分精馏流率、温度、浓度分布,10,三组分精馏实例:苯(LK)甲苯(HK)异丙苯,11,四组分精馏实例:苯甲苯(LK)二甲苯(HK)-异丙苯,图3-6 四组分精馏液相组成分布,12,多组分精馏与二组分精馏在含量分布上的区别:,(1)关键组分含量存在极大值;,(2)非关键组分通常是非分配的, 即重组分通常仅出现在釜液中, 轻组分仅出现在馏出液中;,(3)重、轻非关键组分分别在进料板下、上 形成几乎恒浓的区域;,(4)全部组分均存在于进料板上,但进料板 含量不等于进料含量。,13,精馏过程的内在规律:,在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组成,而总的级
5、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了热衡算的限制。,14,3.1.2 最小回流比(Rm),多组分精馏: 最小回流比下,也有恒浓区,但由于非关键组分的存在,恒浓区出现的部位要较二组分精馏复杂。,二组分精馏: 最小回流比下,进料板上下出现恒浓区或称夹点。,15,多组分精馏中的恒浓区,(1)轻、重组分均为非分配组分:,进料板以上必须紧接着有若干塔板使重组分的浓度降到零,这一段不可能是恒浓区,恒浓区向上推移而出现在精馏塔段的中部。同理,轻组分恒浓区出现在提馏段中部。,16,(2)重组分为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3)重组分为分配组分,轻组分为非分配组分:,17,(4)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最小回流比条件
6、下会出现恒浓区,区内无分离效果,需无穷多理论板。如何计算最小回流比?,18,计算最小回流比的Underwood(恩德伍德)公式:,假设: 1、各组分相对挥发度是常数; 2、塔内汽液相流率为恒摩尔流。,Underwood(恩德伍德)公式:,(3-1),19,Underwood(恩德伍德)公式中参数的含义:,(3-1),i 组分i 的相对挥发度;(xiD)m 最小回流比下馏出液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xiF 进料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q 进料热状态参数(进料液相分率); 方程的根。,以全回流下的xiD代替,取LKHK的根,20,3.1.3 最少理论板数(Nm)和组分分配,1、开车时,先全回流,待操作
7、稳定后出料。,全回流对应最少理论板数,但全回流下无产品采出,因此正常生产中不会采用全回流。什么时候采用全回流呢?,2、在实验室设备中,研究传质影响因素。,3、工程设计中,必须知道最少板数。,21,计算最少理论板数的Fenske(芬斯克)方程:,推导前提: 1、塔顶采用全凝器; (若采用分凝器,则分凝器为第1块塔板); 2、所有板都是理论板。,从塔顶向下排序,由相对挥发度的定义有:,对第2块板作物料衡算:,(3-2),22,因此:,同理:,两式相除,可得:,23,再由相平衡关系可得:,由物料衡算:,可得:,依此类推到塔釜:,(3-5),24,定义AB为相对挥发度的几何平均值:,代入(3-7)式,
8、可解出最少理论板数Nm:,(3-8),Fenske方程,25,几点说明:,2、相对挥发度,(1)方程的精度取决于相对挥发度数据的可靠性。,(2)AB 的近似处理:,1)两点平均:,2)三点平均:,3)单点值,1、推导中未作任何假设,因而是严格的。,26,3、方程的变形形式:,摩尔分率可用摩尔数,体积或重量比来代替,因为换算因子可以相互抵消,得到另一种常用的一般形式:,27,4、Fenske方程既可用于二组分精馏,也可用于多组分 精馏。,5、最少理论板数只与分离要求有关,与进料组成无关。,6、Fenske方程可以用来计算进料板位置、各段理论板数 和组分分配。,(1)进料板位置:把进料当作塔顶(或
9、塔釜)。,(2)各段理论板数:,(3)组分分配:将Fenske方程变形可得各组分流量分配。,28,分离要求的给出形式:,(1)规定关键组分在塔顶和塔釜的百分含量。,代入以含量表示的Fenske方程:,(2)规定关键组分在塔顶和塔釜的回收率。,代入以回收率表示的Fenske方程:,(3-9),(3-13),29,103例3-2和例3-3,对于无中间组分的体系:如A(LNK)、B(LK)、C(HK)、D(HNK)组成的体系, 先假定清晰分割,计算理论板数,再校验是否清晰分割。,清晰分割假定比较适用的情况:轻重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较高,轻组分的挥发度比LK的挥发度大得多,而重组分的挥发度比HK的挥发度
10、小得多。,几点注意:,对于有中间组分的体系:如A(LNK)、B(LK)、C(中间组分)、D(HK)、E(HNK) 组成的体系,则根据C的相对挥发度是靠近B还是靠近D来假定C在塔顶和塔釜的分配。,30,作业:p163 第7题,31,3.1.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有了实际回流比和最少理论板数,求实际理论板数常用的经验方法有:Gilliland图、Erbar-Maddox图。,用Underwood方程求出Rm 后,实际回流比R一般取作1.30Rm。,适用于相对挥发度变化不大的情况,适用于非理想性较大的情况,32,图3-9 Gilliland图 图3-10 Erbar-Mddox,33,适宜进料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分离 过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