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矿焙烧ppt课件.ppt
《化学选矿焙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矿焙烧ppt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矿物原料的焙烧,1概念: 焙烧是在适宜的气氛和低于物料熔点的温度条件下,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矿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艺过程。该过程通常是作为选矿准备作业,以使目的组分转变为易浸出或易于物理分选的形态。,第2章 矿物原料的焙烧,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还原焙烧第三节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第四节 氯化焙烧与氯化离析第五节 煅烧与其他焙烧方法,第一节 概 述,一、焙烧过程的分类焙烧是物料在熔点以下加热的一种过程,它的目的在于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以便于下一步处理。焙烧后的产品称焙砂。根据焙烧在化学选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其主要化学反应性质可分为: (1)还原焙烧 ;(2)氧化焙烧 ;(3
2、)氯化焙烧 ;(4)氯化离析 ;(5)加盐焙烧 ;(6)煅烧 。,一、焙烧过程的分类,(1)还原焙烧 金属氧化物矿石等在还原剂(氢、碳等)作用下的焙烧。目的在于将物料还原为较低价的氧化物或金属,以便于分离和富集,如镍矿石还原成金属后利于浸出;贫赤铁矿还原为磁铁矿石可以磁选富集。 (2)氧化焙烧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焙烧方法。将金属的硫化物矿石或精矿在空气中焙烧成氧化物,或将低价氧化物转变为高价氧化物,有时还可脱去挥发性物质,如砷、锑、硒等。如果将金属的硫化物矿石在氧化气氛中进行焙烧,使之转化为易溶的硫酸盐,以便用水浸出则称为硫酸化焙烧。,一、焙烧过程的分类,(3)氯化焙烧 在添加氯化剂(食盐、氯化
3、钙或氯)的条件下,焙烧矿石、精矿、冶金过程的中间产品,使其中某些金属氧化物、硫化物转化为氯化物的过程叫氯化焙烧。根据所用温度的不同、分为高温和中温氯化焙烧。在高温氯化焙烧中,使生成的金属氯化物挥发丽在收尘系统中捕集;在中温氯化焙烧中,使可溶性氯化物仍保留于焙砂中,而用稀酸溶液浸出回收。这种方法可用于处理黄铁矿烧渣,以回收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残渣则用作高炉炼铁原料。,一、焙烧过程的分类,(4)氯化离析 是将破碎至适当粒度的矿石与少量的固体氯化剂、碳质还原剂混合,在700800c的中性或弱还原性气氛中焙烧,有价金属氯化物挥发并同时在碳粒表面沉积还原成金属颗粒,这一过程称为氯化还原焙烧,又称氯化离析
4、。 (5)加盐焙烧 为了从物料中提取钒、钨、铬等有价金属,在焙烧过程中加入盐类添加剂,使之转化成相应的可溶性盐,便于浸出,这类焙烧称为加盐焙烧。,一、焙烧过程的分类,(6)煅烧 在低于熔点的适当温度下,加热物料,使其分解,并除去所含结晶水、二氧化碳或|三氧化硫等挥发性物质的过程称为煅烧。例如,经煅烧后石灰石失去二氧化碳而生成生石灰;氢氧化铝脱水而生成氧化铝;碱式硫酸钛失水和三氧化硫而成二氧化钛等。,二、焙烧炉,焙烧是在焙烧炉中进行的。工业焙烧设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创造良好的气固接触条件。目前工业实践中常用的焙烧炉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回转窑 。(2)多膛焙烧炉 。(3)沸腾焙烧炉,(1)回转
5、窑,它是一种连续生产的旋转高温窑炉。窑身为衬育耐火材料的钢制圆筒,斜卧在钢制的托轮上,绕轴缓缓旋转。煤粉、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自低的一端与空气一同喷入并燃烧,废气从另一端排出。物料则循相反方向缓缓移动,逐渐烧成排出。,回转窑优缺点,优点: 回转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搅拌良好、热分布均匀,可广泛用于还原焙烧、氧化焙烧、挥发焙烧等过程。缺点 : 温度难以控制,一旦形成所谓的环状炉结,会给操作带来困难,生产率和热效率都比较低 。,回转窑的结构,(2)多膛焙烧炉,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适合于粉状物料焙烧的设备,有韦氏焙烧炉和赫氏焙烧炉两种型式,其结构大致相似。多膛炉是间隔多层炉膛的竖式圆筒型炉,在其中心部装有空
6、心的旋转轴带动伸在各层炉膛中的搅拌臂不断回转。其搅拌臂全部采用空气内冷。物料由炉顶最上部装入,通过搅拌由周边向中心集中,又从中心向周边分散逐层地下移,经过干燥、焙烧之后从最下层的排砂口排出,炉气在炉内与物料相反方向流动,当炉料一层层向下运动时,被炉子下部焙烧反应产生的上升热气流逐渐加热,最后达到所要求的焙烧温度,并在炉膛内作逐层运动中完成焙烧反应。,多膛焙烧炉优缺点,优点:多膛炉外形结构简单、散热量少、热效率高,如果依次进行不同的焙烧反应,该炉使用却很方便。缺点:该炉缺点是温度难以控制、物料停留时间长、生产能力低。,(3)沸腾焙烧炉,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焙烧工艺设备。适合于处理粉状物料,气固接触
7、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在炉体底部设有许多空气通入孔,由于通入空气而保持沸腾状态,在炉内形成沸腾层完成焙烧。矿粉可以直接地给入,也可以与水制成矿浆给入(称为流态输送矿泥)。焙烧的矿粉一部分做为溢流焙砂,从沸腾层上部连续排出,另一部分做为载运焙砂与炉气一起从炉顶逸出,被旋风收尘器捕集。二者都经过了焙烧,合并在一起做为最终的焙砂。,沸腾焙烧炉优缺点,优点:焙烧反应温度可通过给入的矿量或设在层内的水冷管以及矿浆的加水量等进行控制,因此氧化焙烧可以在沸腾炉内极好地进行。沸腾焙烧容易实现大型化和自动化,成为目前处理硫化矿的代表设备。 缺点:焙烧过程一般都是能耗很高、不易控制、劳动条件差、对环境有污染、投资
8、经费高,一般需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后才可采用。,沸腾焙烧炉结构,第2章 矿物原料的焙烧,2焙烧理论:,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3 焙烧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对任意一可逆的化学反应: aA + dD eE + fF G =GT+RT1nQ =-RT1nK+RT1nQ =RT(1nQ -1nK) 式中:G 指定条件下的过程自由能变化(焦/摩) GT标准状态下的过程自由能变化; R理想气体常数(8.314焦/开摩) T绝对温度(开) K平衡常数 Q指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活度商,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3 焙烧理论,3影响焙烧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气体中反应气体的浓度; 气流
9、的运动特性; 温度; 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如粒度,空隙度,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等),第2章 矿物原料的焙烧,4 分类:根据焙烧的气氛条件及过程中目的组分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可将焙烧过程大致分为: 氧化焙烧与硫酸焙烧 还原焙烧 氯化焙烧与氯化离析 钠盐焙烧 煅烧,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硫化矿在氧化气氛条件下加热,将全部(或部分)硫脱除转变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或硫酸盐)的过程,称为氧化焙烧(或硫酸化焙烧)。 在焙烧条件下,硫化矿转变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酸盐的反应可表示为: 2MS+2O=2MO+2SO 2SO2+O2 2SO3 MO +SO3 2MSO4 反应是不可逆的,而,是可逆的。,
10、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在一定温度下,硫化矿氧化焙烧产物取决于气相组成和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及金属硫酸盐的离解压。,2MS+2O2=2MO+2SO2,2SO2+O2 2SO3,MO +SO3 2MSO4,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当炉气中的三氧化硫分压大于金属硫酸盐的分解压即:,焙烧产物为金属硫酸盐,过程属硫酸化焙烧,当炉气中的三氧化硫分压小于金属硫酸盐的分解压即:,焙烧产物为金属氧化物,过程属氧化焙烧,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各种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和分解自由能不同,控制被烧温度和炉气成分即可控制焙烧产物组成,以达到选择硫酸化焙烧的目的。,Al2(SO4)3
11、,NiSO4,CuSO4,ZnSO4,FeSO4,PbSO4,1,2,3,4,1: 10.1%SO2+5.05%O2;2: 7.0%SO2+10%O2;3: 4.0%SO2+14.6%O2;4: 2.0%SO2+18.0%O2;,毫米汞柱,温度,实线PSO3(MSO4) 与温度关系,虚线 PSO3 与温度关系,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1 铁的硫化物,4FeS2+11O2=2Fe2O3+8SO23FeS+5O2=2Fe3O4+3SO22FeS+3.5O2=Fe2O3+2SO2,温度300-500 及以上 ,最后一个反应在700 时立即向右移动。,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
12、.1 铁的硫化物,16Fe2O3+FeS2=11Fe3O4+2SO210Fe2O3+FeS=7Fe3O4+SO26Fe2O3+Cu2S=2Cu+4Fe3O4+SO29Fe2O3+ZnS=ZnO+6Fe3O4+SO2 Fe2O3+MO=MOFe2O3,焙烧过程生成的氧化铁与其他金属化合物发生相互反应:,600-800 时,最后三个反应进行甚为完全。,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2 铜的硫化物,焙烧过程铜的硫化物的反应:,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2 铜的硫化物,当有硫化物存在时,反应生成的硫酸铜会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相互反应而分解,见下式。 因此,铜的硫酸化焙烧应该温度低于6
13、50 ,氧化焙烧要高于650 。,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3 锌硫化物,焙烧过程闪锌矿的反应:,着火温度550度,生成硫酸锌和氧化锌薄层致密,较难氧化。,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4 铅硫化物,焙烧过程方铅矿的反应:,焙砂中铅主要呈氧化铅形态存在。方铅矿的焙烧宜在低温下进行。,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5 砷硫化物,砷常呈毒砂(FeAsS)和雌黄(As2S3) 中性条件下分解:,氧化气氛中:,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5 砷硫化物,As2O3易挥发,120时挥发已显著,其挥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增加, 500 时的蒸汽压可达1个大气压,部分在氧
14、气剂的作用下可转变为发挥性小的As2O5,升高温度和增大空气过剩量将促进的氧化砷生成。生成的氧化砷将与金属氧化物(PbOCuOFeO等)作用生成砷酸盐:,生成的砷酸盐很稳定,只在高温时才离解,因此,氧化焙烧时通常难予将砷全部除去。,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6 其它硫化物,银的硫化物(Ag2S):焙烧产物灰银矿、金属银和硫酸银金(Cu):不发生变化锑化合物(Sb2S3、脆硫锑铅矿Pb2Sb2S3):同砷相似镉化合物(CdS):氧化镉和硫酸镉,高温时挥发富集与烟尘中铊和铟 :8001000 时以氧化态挥发。,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7 脉石矿物,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
15、云石、菱镁矿、石膏等,焙烧时会发生下列反应:,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8 氧化焙烧实践,氧化焙烧温度应高于相应硫化物的着火温度,而硫化物的着火温度与其粒度有关。,1.1 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1.1.8 氧化焙烧实践,实践中焙烧温度常常波动于580850,一般不超过900 。 氧化焙烧常用脱硫率或目的组分的硫酸化程度来衡量。 氧化焙烧作业可根据生产规模采用间断或连续的方式进行。处理量小时,可在间断作业的焙烧锅或反射炉中进行。处理量大时,可采用连续作业的回转炉、沸腾炉或多层焙烧炉。,1.2 还原焙烧,还原焙烧是在低于炉料熔点和还原气氛条件下,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低价金属氧
16、化物或金属的过程 还原反应(除汞和银的氧化物,添加还原剂): MO+R=M+RO 凡是对氧的化学亲和力比被还原的金属对氧的亲和力的物质均可作为该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剂,1.2 还原焙烧,生产中常用还原剂为固体炭、一氧化碳气体或氢气(煤气、天然气及焦炭,煤粉)。 金属氧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的变化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而一氧化碳的标准自由能随温度的升高反而显著的减少,故高温下条件下,碳可作为许多金属的还原剂。 还原被烧目前主要用于处理难选的铁、锰、铜、锡、锑等矿物原料。 如弱磁性贫铁矿的还原磁化焙烧、含镍红土矿的还原焙烧。,1.2.1 弱磁性贫铁矿的还原磁化焙烧 赤铁矿: Fe2O3+R=Fe3O4
17、+RO 褐铁矿: Fe2O3nH2O 菱铁矿: 3FeCO3 300-400 Fe3O4+2CO2+CO(不通空气) 2FeCO3+1/2O2 Fe2O3+2CO2(通少量空气) 3Fe2O3+CO=Fe3O4+CO2 黄铁矿:7FeS2+6O2 Fe7S8+6SO2 3Fe7S8 +38O2 7Fe3O8+24SO2,Fe3O4,Fe2O3,FeO,Fe,1.2.1 弱磁性贫铁矿的还原磁化焙烧,生产中采用还原度来衡量还有磁化焙烧过程,它是还原焙烧矿中FeO含量与铁含量比值的百分数。 我国鞍山烧结总厂据所处理的矿石性质和焙烧条件,认为R=4252%时焙烧矿的磁性最强。,1.2.1 弱磁性贫铁矿
18、的还原磁化焙烧,影响还原焙烧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矿石的物化性质 (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粒度特性等)焙烧温度气相组成还原剂类型设备类型等, (焙烧块矿常用竖炉、焙烧粉矿可采用斜坡炉、沸腾炉等),气相组成,1.2.1 弱磁性贫铁矿的还原磁化焙烧,各种气体还原剂的还原效果,可见,水煤气效果最好,因其还原组分最高、热损少,放热最大,可减少煤气用量。 但工业一般采用混合煤气。,1.2.2 粒铁法,回转窑粒铁法是一种用劣质燃料处理不适于高炉炼铁的高硅贫铁矿和矿粉的方法。 燃料为高炉不用的焦粉和煤(褐煤、烟煤或无烟煤粉)。 生产中,破碎至一定粒度与煤粉(1-3mm),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给入回转炉。
19、反应后,再经水淬、冷却、磨矿等作业送去磁选或重选。可获得含量95以上的粒铁,回收率达8590。 粒铁可以作为钢铁、废钢代用品及铁合金原料,杂质含量高的粒铁可作为高炉炼铁的原料。,氧化镍矿的还有焙烧低压氨浸工业回收工艺。(主要是指含镍红土矿) 主要矿物还原反应: NiO+R=Ni+RO CoO+R=Co+RO 其中的铁的氧化物,在不同条件下还原成不同的形式。一般控制气相组成%CO2/%CO大于2.53或%H2O/%H2大于2.45,镍钴氧化物可优先还原为金属镍、钴,氧化铁大部分被还原为磁铁矿而不生成金属铁。,1.2.3 含镍红土矿的还原焙烧,1.3 氯化焙烧,氯化焙烧是一定温度和气氛条件下,用氯
20、化剂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转为气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以使目的组分分离富集的工艺过程。,中温氯化焙烧氯化物呈固态存在焙砂,在用浸出的方法使 其进入溶液中,高温氯化焙烧氯化物呈气态挥发,离析(氯化-还原焙烧)使目的组分呈氯化物气态挥发的 同时又使金属氯化物被还原而呈金属态析出。,据产物形态,氧化氯化焙烧(直接焙烧),还原氯化焙烧(还原氯化),据气相,氯化焙烧时可采用气体氯化剂(Cl2、HCl)或固体氯化剂(NaCl、CaCl2、FeCl2等),MO+Cl2=MCl+1/2O2 MO+2HCl=MCl+H2O,MS+Cl2=MCl+1/2S2 MS+HCl=MCl+H2S,气体,氯化焙烧,2NaCl
21、+SO2+O2= Na2SO4+Cl22NaCl+SiO2+H2O= Na2SiO3+2HCl2NaCl+SiO2+1/2O2= Na2SiO3+Cl2,CaCl2+SO2+O2= CaSO4+Cl2CaCl2+SiO2+H2O= CaSiO3+2HClCaCl2+SiO2+1/2O2= CaSiO3+Cl2,固体,固体氯化剂的氯化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他组分使其分解而得的氯气和氯化氢来实现的。实验表明,物料中的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等以及其相中的二氧化硫、氧气和水蒸汽等。,氯化焙烧,氯化焙烧,氯化焙烧,金属氧化物被氯气氯化时需一定的氯氧比,此比值的大小与温度有关,而在一定温度下所需的最小氯氧比可用
22、该温度下的G值进行估算。由于各金属氧化物氯化标准自由能变化值不同,在一定温度下控制一定的氯氧比即可达到选择性氯化分离的目的。 氧化过程中可以采用增加氯气分压或降低氧气分压的方法提高体系的氯氧比,而加入还原剂是降低体系中氧气分压的最有效的方法。,氯化焙烧,采用气态氯化氢做氯化剂时,为了防止氯化物水解,气相中应有足够高的%HCl/%H2O比值。 可采用增加氯化氢分压或降低水蒸汽压力的方法提高体系%HCl/%H2O比值,而尽量降低体系中水蒸汽压力是提高此比值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焙烧物料应干燥,使用氢含量低的燃料以减少气相中的水分含量。 同时、在一定温度下添加还原剂也能使难于被氯化氢氯化的氧化物变得
23、较易被氯化。控制一定的%HCl/%H2O比值即可达到选择氯化的目的。,影响氯化焙烧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氯化剂类型及浓度、气相组成、气流速度、物料粒度、空隙度、物料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催化作用等 氯化焙烧工艺用于处理黄铁矿烧渣、高钛渣、贫镍矿、红土矿、贫锡矿、复杂金矿及贫铋复合矿。 焙烧过程中可在多膛炉、竖炉、回转窑或沸腾炉中进行。,氯化焙烧,氯化离析也是处理某些难选矿石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法使在矿物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炭质还原剂(煤或焦分)和氯化剂(NaCl或CaCl2),在中性或弱还原性气氛下加热,使有用组分从矿石中氯化挥发并同时在炭粒表面还原为金属颗粒,随后用物理选矿方法将其富集为化学精矿。 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选矿 焙烧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