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docx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沈耘(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高级教师) 第一部分 关于教学设计 一、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 2000年试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是目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依据,另外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参考。 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教材形成了一纲多本的状态。同时要提高信息技术专业素养也要进一步阅读专业书籍,并查找专业网站资源,加强学习。 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
2、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 (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学情) ( 3)教学目标(三维) ( 4)教学重点和难点 ( 5)教学流程图 ( 6)教学过程(资源、模式选择) (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8)评价标准 ( 9)板书设计(二)教学设计中的困惑 困惑一:不知教学设计每一项具体写些什么 困惑二:如何进行学前分析 困惑三:不知教学重点、难点该如何确定 困惑四:不知如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三)如何开展教学设计 (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依据; 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 指导思想将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
3、择等; 这一部分也是依托、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环节。 (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要分析本阶段内容在整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节课在本节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生情况:学生的基础状况,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所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原因,(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技术准备: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 3)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主语是学生 目标要体现出学生要掌握的技术内容 目标要体现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内容 目标要体现出对应课标中课程目标中的内容 目标要体现出能力层次(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 (
4、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本节课的主要支撑部分(不宜很多) 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篇幅和时间用于突出重点 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不一定是重点) 难点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篇幅和时间,设计一些环节用于突破难点,一节课不宜重难点过多,或没有重点。 ( 5)教学流程示意 目的:使教学过程一目了然,体现出授课教师思路的清晰程度 教学流程的参考环节: 创设情境 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温故知新 引发知识的承前启后,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加强知识的应用 新课讲解 知识传授,多种学习方式的呈现 实践操作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关注全体学生 分享交流 通过作品等方式的交流,引
5、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阔视野、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效果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要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状况 归纳总结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本节课知识和以前知识的联系,形成信息技术的整体概念,总结学习方法 拓展提高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应用,引导知识应用于学生身边 ( 6)教学过程 教学整体过程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情况而定。 教学过程展现出每个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要与流程一致 教师活动要体现出教师的作用,讲授、引导、学习过程监控等 学生活动要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关键点,思考、观察、操作、讨论等 设计意图要对这一个具体的
6、教学环节进行解释分析,对应教学目标、重难点处理、课程目标的实现等。 技术应用要体现出这一环节所使用的技术手段、资源等 时间安排要体现出教师对整体课堂的流程安排 (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一节课的评价方式不宜过多; 评价内容不要过于繁复,要易于操作; 评价结果的用途是什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情况、学生之间学习情况的认可程度、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程度等。 ( 8)评价标准 要设计评价量规,量规内容不宜过多,形式可以是填写分数、给出等级、简单评语等。 ( 9)关于板书 板书的用途 提醒学生、突出重点 提醒的内容 技术的主要环节、学习任务的要求等 提醒和重点要起到标尺的作用,帮
7、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四)如何提升教学设计 1认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2. 积累教与学、心理学相关理论 3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文字背后的教学价值和教育价值 4. 多听课,多分析,多反思,多实践! 第二部分 关于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一、爱心传递图形的改变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 9课 社区活动要文明图形的改变是海淀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画图与文件管理”,第三单元绿色家园的第二课。介绍“画图”软件基本技能图形的改变(翻转 /旋转和缩放)的方法。 结合今年是奥运年,是对学生进行奥运教育最好的时机,故将前一课改为圣火传递图形的选定与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熟练掌握了图形的选定和移动
8、。 在本节课即将上课时,遇到国家突发事件四川汶川发生 8.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全社会都在奉献爱心,捐助受灾的同胞。因此,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将教学内容改为爱心传递图形的改变。一方面保证学生能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完成,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爱生命,伸出援手,将爱心传递给受难的灾区的小朋友们。 (二)学情分析: 1 本册教材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2 已有知识技能: ( 1)会使用“选定”工具和“任意形状裁剪”工具选中图形。 ( 2)会移动选中的图形。 3 本课所涉及的知识技能: ( 1)学习图形的“翻转 /旋转”命令。 ( 2)学习图形的缩
9、放。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掌握图形的翻转和旋转的操作。 熟练掌握图形的缩放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在当一名小小志愿者,帮助清理泥石流造成路面阻碍的过程,掌握图形修改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创设的真实的情境中快速解决问题,感受时间就是生命,提高学习效率。 渗透学习知识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思想。教学重点: 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教学难点: 对翻转和旋转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竞赛法 学习方法: 观察、模仿、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 演示课件、作品范例安装教师机 2 学习资源安装学生机 3 多媒体教学网 教学流程图: 教学评价设计 (一)
10、语言评价,激励交流、演示和创新。 (二)学习评价表(本课学习效果测评) 序号 姓名 实际问题 10 交通问题 20 钟表问题 30 数学问题 40 实际 得分 1 2 3 4 小组总分: 说明:组长根据各位同学的真实情况填写,汇总本组得分。 板书设计: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不仅仅让学生收获技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会获得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特定的时机、特定的情境下,学生还能收获真实的情感体验和体会生命的可贵,亲历活动过程,树立其关爱他人的意识,真正实现让爱心传递,让每一位学生的生命都精彩。 案例二、鸡群觅食绘图工具栏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终身学习”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技术
11、的发展也逐步从“支持教师的教”转换为“支持学生的学”。教师的任务由过去的设计课件转换成开发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学生的行为也从被动的观看与操练,变为主动的应用与体验。因此开展适应新环境的教学研究非常重要。 一、研究专题从研究者的角度探索学生、教师共同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精心设计、合理选择,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这个中心来进行。同时教师不再是以往专家的角色,而要在不同情境下扮演指导者、助学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的多元角色。因此,开展面向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十分必要。 经过一段的研
12、究与实践,通过深入课堂教学内部,关注学生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开展有效地教学设计得到如下启示: (一)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视角入手,研究如何学“会”中指导渗透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二)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研究如何“会”学; (三)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创设情景,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全体孩子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四)教学设计中要包含科学有效的评价量规,指导学生自评、互评,能帮助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互动的,因此在课堂中还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时刻把握教师、学生在
13、课堂互动中生成的教学、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理念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理论提升 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知识与能力是由学生观察外在事物后的探索、体会与反思等思考活动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现代和未来的人们,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 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与终身教育相结合,强调在不同阶段关注发展个人的意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和学会发展等。 学习过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
14、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并最终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应用。 2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 3 为学生提供有援的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4 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重视学生评价技能的提高。 三、教学思考从助学者的角度进行学习过程设计 1 学习者情况分析: 本课程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学习过 Word软件的简单的功能。本课中所介绍的“绘图”工具栏是对以往学习的知识、技能的一个小综合。学生应用 Word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个性插图,并且在尝试操作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会相互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 学习目
15、标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认识“绘图”工具栏,掌握其启动方法,并会灵活使用。 巩固设置线条、填充效果的方法。 掌握同时选择多个图形,并将其进行组合。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设计个性插图的过程,了解美化文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的方法。 3 学习与助学: 导入 环节让学生认真阅读观察日记鸡妈妈和鸡宝宝体会应用已掌握的写作知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进一步分析对比修改后的图文并茂作文,引出应用“绘图”工具栏设计个性插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大组竞赛 环节研究“绘图”按钮的作用,快速启动“绘图”工具栏,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选
16、择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竞赛形式快速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掌握启动“绘图”工具栏的操作,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互相指导等方法达到全体学生均掌握的目的,而且为下一步的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体验操作 环节让学生通过带着问题尝试操作,边操作边研究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选择学生在实际绘制插图时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同时设计 4个难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人人有问题可答,有研究项目: 1 )如何绘制图形? 2)如何填充颜色 ?3) 如何调整线条的粗细? 4)你能移动全图吗?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分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并介绍给同组的同学,从而实现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提
17、供学法指导:自主探究、阅读教材、跟我学帮助文档。从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体会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去,达到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做,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使之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同时通过逐步地训练,鼓励学生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有效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答疑解惑 环节通过展示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获得的方法、发现或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梳理本课的重点知识与技能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组或几组同学的示范操作,拓宽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通过这个环节能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18、学生们可以通过同学的示范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水平。 设计任务 环节通过给出四个难度不同的学生作文,让学生自主选择为其设计个性 插图的任务,分层次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水平开展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如何能更有效、更恰当地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设计过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实现设计个性插图的目标,并从中体会通过自己的创造使文章增色,体会创作的快乐! 作品欣赏与评价 环节通过展示几位同学的设计的带有个性插图的文章,让展示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总结设计过程中地点方法,阐述自己设计中最得意的地方。同时听
19、取他人的评价意见,以便更完善自己的作品。倾听展示的学生则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出想要了解的其它问题。通过展示的过程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使整个学习过程进一步向深度、广度发展。同时还设计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课堂小结中,学生 和老师共同将本节课知识的应用发散出去应用“绘图”工具栏还可以有许多用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环保小卫士、节约小标兵胸卡、标牌等。 四、课后反思从合作者的角度审视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 1.大组竞赛中,全体学生参与,成功后在黑板上公布名次; 2.答
20、疑解惑中,及时鼓励展示的学生,并对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入、广泛给予激励式评价; 3.在评价与展示中,鼓励学生欣赏他人作品,对展示的学生予以肯定; 4.在自评过程中设计了 5评价标准,让学生根据标准进行自评并记录在黑板上。 教师导学、助学效果的评价分析: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认真研究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教师的课件到学生的学件都取材于学生的身边、取材于教材,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课堂竞赛、带着问题研究、自主选择设计以及作品欣赏与评价等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 学生的作业提交率 100%,全班 42人,自评达到 4的学生 39 人,互评达到 4 的学生 40
21、人。基于以上的数据,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参与度 100%;本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基本落实,同时有超过 13位学生的设计中有本节课知识的延伸;由于在答疑解惑环节中简单问题展示用时过多,致使展示与评价的环节学生表达不够充分,应在此处多用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与反思,此处感觉有些遗憾。 总体上,本节课落实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目标,基本实现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并通过今后的进一步实践逐步完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案例三、古诗赏析文本框的应用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第 13课古诗赏析文本框的应用是海淀版小学信息技术五
22、年级上册,“画图与 Word提高”,第三单元七彩文学社的最后一课。应用“ word”中的文本框设计制作古诗赏析页面。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 Word文字处理模块的终点,又是应用该模块的起点,鼓励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创作作品,达到能正确表达自己想法的目的,树立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树立设计思想,应用“文本框”设计制作古诗赏析页面并体会文本框的妙用。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认知结构图如下: 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开始进入少年期,开始有独立见解,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在课前我通过访谈的方式向五年级的教师和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信息技术 教学 设计 案例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