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自评报告ppt课件.ppt
《南京医科大学自评报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医科大学自评报告ppt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概况,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高校 1934年镇江:江苏省立医政学院 国立江苏医学院 1957年南京:南京医学院 1962年全国首批改六年制医学院校之一 1981年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现已成为拥有医、药、文、理、管等学科,并在 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校概况,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政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鼓楼临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校现有12个二级学院,学校概况,15所附属医院 3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 附属口腔医院 12所非隶属附属医院
2、(临床学院) 33所教学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实习基地,非隶属附属医院 12 教学医院 33,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附属南京市儿童医院附属南京市脑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无锡市第一医院附属无锡市第二医院附属常州市第二医院附属苏州市医院附属淮安市第一医院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南京鼓楼临床医学院,学校概况,目前学校招收2个七年制专业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 口腔医学10个本科专业 医科类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 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影像、 医学检验学、康复治疗学 管理学类 卫生事业管理 文科类 医学英语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 临床医学(医学司法鉴定方向) (六年制双学位) 公
3、共事业管理(卫生法制管理方向)目前全日制在校生7,283人。其中本科4494,七年制884,硕士生637,博士生214,高职270,成人脱产784。(统计至2004年6月30日),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7个学科是省重点学科 内科学 外科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校概况,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基础医学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博士研究生在校生851人。,学校概况,学校建有部省共建“人类生殖调控与危害评估”重点实验室7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应
4、用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与研究中心 基因表达工程研究中心 基因药物技术中心,学校概况,全校现有在编教职医护员工1148名校本部在编教师568名,其他职称系列任课教师35人;三所隶属制附属医院15专任教师共129人;聘请校外教师折合174人,教师队伍总量为906人。学校聘任(包括附属医院及其他教学基地的兼职教师)的教授395人、副教授99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5人,硕士生导师310人,学校概况,学校概况,40,43,68,86,17,24,23,15,2004年,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成为我校学科建设史上新的突破20
5、012003年期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3项;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1项20012004年6月期间,发表SCI论文239篇,其中以我校为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124篇,学校概况,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一)办学思路与学校定位70年办学历程弘扬“博爱”的人文传统传承“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学校精神突出“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医学专业为本、学科建设为核心、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
6、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基地。服务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一)办学思路与学校定位,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层次定位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 究生教育学科定位以医为本,向文、理、管多学科 交叉渗透、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服务江苏,辐射全国,面向 世界,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一)办学思路与学校定位,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一)办学思路与学校定位,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1.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
7、理; 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3.沟通技巧; 4.临床技能; 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6.信息管理; 7.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七年制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的文理基础,娴熟的临床技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质优的高级医学人才,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一)办学思路与学校定位,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一)办学思路与学校定位,1984年6月,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学校长期奋斗目标:立足“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教学、科研两个中心,把学校建成一所高水
8、平的有自己特色的医学院校,为“四化”建设多出人才、多出成果1994年10月,为祝贺母校六十周年校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发来贺信,提出要“把南京医科大学办成一流的高等医学院校”六十周年校庆大会上,时任校长明确提出了南京医科大学的努力方向:坚持三个面向,建设两个中心,争创一流水平,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一)办学思路与学校定位,1996年,我校“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规划要点提出总体建设目标是,坚持三个面向,建设两个中心,经过1015年的努力奋斗,把我校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2001年4月制定的南京医科大学“十五”发展计划纲要又进一步规定“十五”发展总体目标是
9、“把我校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明显、质量上乘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医学院校”2002年,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在南京医科大学“十五”发展计划纲要修订意见中提出,“十五”中、后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我校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一、办学思想与定位(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大学习 1998年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校领导带头登台宣讲 2000年2003年,全校性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大学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PBL教学法、病案导入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模拟诊疗教学法及双语教学 2004年,在迎评期间又进一步开展了办学思想与定位大讨论,为迎评工作奠定了思
10、想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迎评工作的展开,二、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建设与队伍结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学校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校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校的发展后劲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取得明显成效,二、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建设与队伍结构,学校教师总量共906人医学门类各专业学生折算数为8088人生师比为8.931(七年制计算方法:5.71:1)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者占70.2%,二、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建
11、设与队伍结构,学校在编教师568人,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399人,二、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建设与队伍结构,我校45岁以下教师46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人,副高级职称100人,二、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建设与队伍结构,我校45岁以下教师461人,其具有博士学位者(含在读)173人,二、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建设与队伍结构,我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97人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04人。,二、师资队伍(一)师资队伍建设与队伍结构,学校重视广泛引进外校人才,避免“近亲繁殖”,现有教师队伍中有52.7%毕业于其他高等院校。,近几年为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授课的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平均达99.04%。近三年
12、,我校编制教授、副教授,均曾为本科生(含七年制)上课。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近三年每年均为本科生(含七年制)上课达95以上。,二、师资队伍(二)主讲教师,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占地总面积1,173,754,生均161.16(59)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27,029,生均17.44(16)学生宿舍总面积61,372,生均8.43(6.5)教室总面积27,204,生均3.02(2.28)运动场地总面积46,413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174座(7)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16台(10),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13、图书馆建设五台校区图书馆面积9000江宁新校区在建新图书馆16000图书文献的经费逐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单位:万元,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 校园网建设原则 “整体规划,分层推进,量力而行,不断完善”1998年 投资约100万元启动校园网建设2001年 投资120万元进行改造近三年 投资1100万元完善校园网络环境,,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 实现了新、老校区的互联,学校与本地、异地附属医院的资源共享网络信息点覆盖教学、办公、学生宿舍,教工宿舍设立了各类校内信息服务器,建设了医学教育资源库、医学教育素材库、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测
14、评系统等,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较早实行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学科重组1999年全部基础课实验室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2002年以来,投入38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改造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本科教学实验条件和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校本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93亿元,生均13,078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21.83承担临床教学的各附属医院均建有教室、示教室、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等,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机能实验室,医学影像实验室,解剖标本陈列室,形态学数码互动实验室,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一)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学校13所符合教育部评估指标定义的附属
15、医院共有床位7678张,按医学类专业学生4529人计算,生均拥有床位数1.7张有稳定的预防医学、社区卫生教学基地,为学生预防医学实践及社区医学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教学条件与利用(二)四项教学经费,重视教学经费投入2001年以来,我校在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办学成本高,收费标准与其他非医学院校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坚持将学费收入的25以上用于四项教学经费,并形成持续增长的态势,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学科基础扎实,力量雄厚,我校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均是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的强力支持,教学质量较
16、高,于2004年被确定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口腔医学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和显著的办学特色,具有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硕士点作支撑,2004年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一)专业建设,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一)专业建设,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指导思想:坚持以传统医学专业为基础,协调发展医学相关专业:既要以原有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为核心形成发展极,瞄准前沿,保持强势;又要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推动和扶持医药结合、医管结合、医理结合、医工结合、医文结合、医法结合,催生新学科、新专业。在坚持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医学相关专业,实现医、药、文、理、
17、工、管专业协调发展,形成多科性发展格局,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一)专业建设,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相关专业 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 医学检验学、康复治疗学管理学专业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文学专业 医学英语、编辑出版学*工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专业 生物技术* 待建专业,各专业都有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总结办学经验、探讨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调整与完善根据需要组织各级论证会,修订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增加人文选修课,体育选修课,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展大学生暑期科研实践等活动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开设医患沟通学、循证医学等课程,体现融知识、
18、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培养模式,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二)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和教材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双语教学,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三)课程建设,(1)整体优化课程结构(2)建设优秀(精品)、特色课程 (3)改革选修课程(4)构建分级课程模块,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三)课程建设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1)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压缩临床专业和基础必修课总课时,增开选修课开设生殖医学、老年医学、急救医学、康复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新兴、交叉或边缘学科课程开设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重组医学相关专业的医学课程:生物
19、医学概论、人体结构学、人体机能学、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人类疾病概要,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三)课程建设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2)建设优秀(精品)、特色课程 目前共建成或在建17门校级特色课程,5门校级优秀课程群。同时全校目前共有23门次、20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群2004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加快课程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三)课程建设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3)改革选修课程设置了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生物医药类三大模块人文社科类选修课:时装艺术鉴赏、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美术鉴赏、演讲与口才、古诗词欣赏、文学欣赏、西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 医科大学 报告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