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与风险警示ppt课件.ppt
《合理用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与风险警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用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与风险警示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理用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与风险警示,贵州省人民医院药剂科谢 娟 主任药师2016年04月20日,中国药房杂志社:重庆区县医院药学人员临床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贵州省人民医院简介,医疗,科研,教学,干部保健,政府举办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有5个院所、2个中心、1个学校省心血管病医院、省骨科医院、省呼吸疾病研究所、省妇女儿童医院、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 省临床检验中心、省听力康复中心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编制床位2300张,52个临床及医技科室,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专科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分站5个,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6个,省重点学科人才基地4个
2、。,在岗职工3182人,高级职称538人,博士以上学历125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122人,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国家级学术专业委员会分会委员65人,省级学术专业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21人。,贵州省人民医院药剂科简介,贵州省人民医院药剂科:6个班组,规范化培训的专职临床药师10人,8个专业;师资6名,4个专业。科室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20人。主任药师3人,副主任药师13人,博士学历3人 硕士学历23人 在读博士3人,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信息网”贵州分网中心贵州省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招生专业:抗感染、呼吸内科、通科培训,CONTENTS,典型中药
3、注射剂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成因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的有关规定,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可以是单方或复方的灭菌制剂,或临用前配制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用药途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10年版是目前临床使用中药制剂的主要剂型,我国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中国的输液文化:2009年我国医疗机构输液104亿瓶,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输液8瓶,国际平均水平是2.5-3.3瓶。我国成为输液大国。20
4、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中药注射剂占58.7%。研究显示:ADR主要原因是不溶微粒物和内毒素超标(微粒:堵塞血管、形成肉芽肿、静脉炎、熱原反应),2013年中药注射剂销售排名TOP20,中国畅销药Top10榜单中,中药注射剂占5个,血栓通(29.7亿)喜炎平(25.4亿)丹参多酚酸盐(24.8亿)备通/丹红(24.0亿)康艾(19.7亿),数据来自IMS health、中金公司,我院近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我院排名前四的中药注射剂2014-2015使用数量图,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一直稳中有升,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
5、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与2013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高于总体报告增长率;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6.0%。,2010年-2013年ADR排名,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010-2014年中药注射剂ADR报告例数,中药注射剂正考虑纳入高警示药品,中药注射剂严重ADR报告,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包括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瘙痒、皮疹、恶心、呕吐等表现,2014年新上榜的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使
6、用因素,患者因素,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14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14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147,(一)药物因素-原料质量,原料质量:中药注射剂的原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药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天然的动、植、矿物,入药部位、生长环境、采收季节、贮藏方法、加工炮制,都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因此对于原料质量的不可控性导致了不利于保证中药注射剂各批次之间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注射剂质量的可控性。,(一)药物因素-制备工艺,制备工艺: 提取技术:受提取工艺等的影响,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过程中杂质未能完全除尽,尤其是一些高分
7、子杂质,作为致敏原易致过敏反应。 添加剂:在生产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常添加稳定剂或助溶剂,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 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如吐温80在发挥助溶和乳化作用的同时,但过量使用也可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鱼腥草注射液中所含的吐温80就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2003年的第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对鱼腥草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截止到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有关含鱼腥草和新鱼腥草素钠等7中注射剂的不良反应5000多例,严重者222例,死亡35例。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暂停了7个鱼腥草系列注射剂品种的使用。,鱼腥草注射液
8、不良反应/事件,(一)药物因素-热原,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污染:热原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可因溶剂、原料或器具带入、制备过程中污染等。细菌内毒素是细菌死亡或解体后释放出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生物活性的物质。 注射剂无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是确保注射剂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条件,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更容易产生热原(或细菌内毒素),若监控不到位,去除不彻底,随注射剂进入人体后,可导致发热、颤栗、恶心呕吐等,严重的甚至危生命。,(一)药物因素-致敏成分,致敏成分:中药注射液成分比较复杂,尤其是复方制剂,其有效成分如蛋白质、鞣质、树脂、挥发油等,有的本身也是致敏成分,这些成分入
9、血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产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双黄连注射液:所含的绿原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对人体有致敏作用,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高敏人群则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二)使用因素-药不对证,药不对证: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中药注射剂作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也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有的放矢,以保证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若不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药证不符,不仅达不到其应有的疗效,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二)使用因素,(二)使用因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有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中约半数是由联合用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理 用药 中药 注射 安全 风险 警示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