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课件.ppt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 识 讲 座,主讲:张洁勇,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和意义,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有28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数量则是这个数字的1020倍,也就是说,每年有200多万人有过自杀行为,是全球自杀者总数的五分之一。,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 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据估计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至10
2、倍。,在各大城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70%至80%的人所患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有6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指出,中国大陆的教育存在弊端心理压力太大。“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也是社会进步 的需要。2、关注心理健康也是新课改的需要。,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健康,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是不虚弱,而是身体、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这里所说的“精神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
3、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4.注意力集中,5.完整统一的人格,6.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 会适应能力,7.适度的反映能力,8.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9.有正确的自我认知,10.创造性、成就感,(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生理因素,(1)遗传,(2)母亲的异常分娩,(3)生理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的影响,2心理社会因素,(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A 家庭的自然结构对个体的影响。,B 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 康发生不良影响。,C 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会对
4、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愿自艾。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爱
5、心。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有平和心境。,(2)学校环境,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 自卑心态严重; 嫉妒情绪突出,在职务提拔等方面互相 猜疑; 虚荣心理明显; 焦虑水平偏高; 性格忧郁孤僻; 逆反心理较强。,(3)“应激”和生活事件,“应激”一词最初含义是指“物理上的张力或压力”。心理学指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反应。,(4)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生活事件评定量表,三、怎样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1.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2)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 教师的挑战,(3)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带来的惶惑,(4)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
6、人际关系紧张,(5)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2.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1)注意心理调节,确保心理平衡,健康人的标志: 有力的心脏; 聪明的头脑; 强健的体魄; 充沛的精力; 美好的心境; 有序的生活。,错误的思想方法有以下几种表现: 任意推断。 选择地概括。 过度引申。 夸大或缩小。 全部肯定或者全部否定。 把间接的原因当成直接原因。,(2)关心自己,善待自己,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3)给自己做好社会定位,(4)扩大交往,丰富生活,(5)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放弃一些利益,放弃一些追求,放弃一些仇恨,放弃一些荣誉。,1.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情感的内
7、容不断丰富。 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情感更加富有稳定性。 (2)初中生的情绪发展特点 情绪活动具有外露性。 情绪体验具有迅速性。 情绪活动具有两极性。,四、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又出现第二个上升期。,(2)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初中生时期是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是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成熟期,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个性逐渐形成,能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一般来说,到了青年期,自我评价能力
8、已经接近成熟,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3.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1)同伴交往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初中生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有共同的知趣和追求。 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 性格相近。 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 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初中生逐渐开始意识到同伴的性别问题,并对异性发生兴趣,或者在异性同伴面前表露出漠不关心,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伴的轻视,或者以一
9、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到了初中后期,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并且在大多数男生与女生心中都会有一位自己喜爱的异性朋友。,(2)亲子交往 进入小学后,父母仍然是儿童的主要交往对象,随着儿童独立性和批判性的不断增强,小学生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意识和反抗心理的产生,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进一步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增加了反抗性情绪。,(3)师生交往 刚上小学时,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 初中生从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评价,并且在心目中总有一两个较为钦佩的教师。初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知识讲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