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行为改变原理ppt课件.ppt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行为改变原理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农民行为改变原理,本章学习要点,行为产生的机理农民行为的特征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农业推广对象(农民):1、农民家庭及其个体2、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下属的集体经济组织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涉农企业5、国有农垦企业职工 尽管我国农业推广对象是多元的,但具有家庭生产决策权的农民仍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业推广对象,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用农民泛指农业推广对象。,第一节 农民行为的产生,1、行为产生的机理,2、行为产生的理论,1、行为产生的机理,动机是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动机则是由人内在的需要和外界的刺激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其中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需要满足,行为,目标,动机,内在
2、需要外在刺激,(一)需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 A.Maslow),1908.4.11970.6.8 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美国心理学会主席,2、行为产生的理论,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需要是引起动机进而导致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会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
3、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个人生存的原始的基本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获得适当满足后,就产生了第二层次的需要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职业保障、防止意外事故和经济损失以及医疗保证、养老保险等。,又叫情感和归属需要,指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希望得到友谊和爱情,并希望被某一团体接纳为成员,有所归属。,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公正的评价赞许。要求在团体中确定自己的地位:一种是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工作;另一种是要求给予名誉、地位和权力等,要求他人对自己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这是一种要求挖
4、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能力的需要。,“中国首善”,陈光标,1968年出生,慈善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30岁)开始慈善事业,累计捐献款物超过30亿元人民币。2010年9月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截至2010年陈光标拥有总资产约50亿人民币)。,需要的循序渐进性: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才能发展到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的主次性:较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继续存在,但其影响力已居于次要地位;需求的差异性: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人的需要的水平、对需要的满足程度可能不尽不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
5、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 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 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根据需要理论,推广人员应该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定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所谓需要的主导性是说众多的需要当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到较大的效果。,(二)动机理
6、论,动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和想法。动机由需要所引发,但并不是任何需要都能够成为动机。只有当需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才能形成动机,也才会对动机有推动力。,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在条件:即内在的需要。当一个人感到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同时又期待满足时,就会产生欲望,引发动机。但它的形成要经过不同的阶段。意向愿望动机。 2外在条件:环境条件。 设置适当的目标途径,使需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需要才能形成动机,才会对行为有推动力。需要是人们采取行为的源泉,动机是开始行动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外来刺激和外部环境是实现行为目标的保证条件。,(三)激
7、励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沃隆(Vroom)于1964提出。他认为,确定恰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以产生激励力量,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激励力量 效价 期望值激励力量:指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内部潜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效价: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期望值: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的估计。,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组合,决定着不同的激励强度期望值(expected value ) 效价(valence) 激励力量(Motivate ) E高V高M高 强激励E中V中M中 中激励E低V高M低 弱激励E高V低M低 弱激励E低V低
8、M低 极弱激励或无激励,表明: 1,一个人追求某一目标的行为动机的强度,决定于他对可能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对目标效价的重视程度。 2,同一目标对不同的人所起的激励作用,也会有差别。,激励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期望理论表明,恰当的目标会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 在确定目标时,要尽可能地在组织目标中能够包含更多农民的共同要求,使更多的农民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把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高度联系起来。在确定目标时,要尽量使目标切合实际。,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同一目标,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效价;甚至同一目标,由于内容、形式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价。
9、 所以要根据不同农民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深入地进行思想动员,讲深讲透所要推广的项目的价值,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2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积极诱发农民兴趣,3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第二节 农民行为的特征,农民阶级的政治地位总是属于从属性的、相对低下的位置; 他们很少能在政治体系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也很少有渠道向政治系统表达。,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民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 从不同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的收益弹性较差,从事这个行业的农民群体物质资本积累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差,怕风险和求稳心态导致该群体的创新意识较差。 但也不乏创新者的出现
10、。,田野里走出的“土发明家”,农民高振楼在两位德国专家的帮助下,筛选出16个特优葡萄新品种,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杨湾村四组王耀东发明的水稻直播机,刘亦兵中国农民第一飞,1、农民行为特点的理论假设,农民兼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因而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农户是多种角色的复合体,农户的行为实际上是多种角色的综合反映。 对于农民行为特点的理论假设,存在两个明显的倾向。,第一种假设(理性小农),农民所作出的行为选择,同样符合理性原则,农民也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人。,指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上表现为求稳、怕变、盲目和狂热,从而形成
11、很大的保守性;在价值观念上,患得患失、平均主义为特点;在思维方式上,经验性、直观性和不系统性。,小农意识,第二种假设(道义经济),农民的行为属于道义的行为,受到礼俗的支配,而并非是完全为追逐个人利益或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习惯、习俗和社会关系的伦理准则对他们的行为影响更大。,案例:2014-3-26懒人稻推广,2、农民行为的特点,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 守业意识强2. 开发意识弱3. 利益驱动,3、农民的行为分类,(1)社会行为: 交往、决策、社会参与(2)经济行为: 投入、劳动组织、生产经营(3)科技采用与购买: 采用、购买,(1)农民的社会行为,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是农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
12、或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现形式。3个特点: 一是以感情为重。二是注重伦理。三是非契约性。,社会参与行为 是指农民参加社会管理、经济决策及技术决策等活动,并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参与最后决策的行为。增强农村民主意识,调动农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提倡的“参与式推广”,给予农民较多的参与机会,效果较好。,(2)农民的经济行为,(一)农民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趋同性。由农民居住方式和文化水平所决定。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除政府引导外,主要依靠周围人们的示范、交流。因此,他们不愿意冒大的风险,以免影响家庭生活。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这样风险最小。 随意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民 行为 改变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6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