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问题:最优投资和契约理论.docx
《锁定问题:最优投资和契约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锁定问题:最优投资和契约理论.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锁定问题-最优投资和契约理论Hold-Up Problem, Optimale Investitionen und VertragstheorieHold-Up Problem, Optimal Investment and Contract Theory赖俊平 (Junping Lai)经济发展文论 Jingji fazhan wenlun Arbeitspapiere fr WirtschaftsentwicklungWorking Paper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Institut fr Wirtschaftsentwicklun
2、gInstitute for Econommic Development国际标准刊号:ISSN-Nr 1860220703/2006目录/Gliderung/Contents中文提要 /Chinesische Zusammenfassung /Chinese Abstract英文提要 /Englische Zusammenfassung /English Abstract1. 前言 /Einleitung /Introduction2. 基准模型 /Benchmark-Modell /Benchmark Model3. 理论基础低效率的来源Theoretische Analyse der In
3、effizienzengruende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ources of Inefficiency3.1 投资的性质 /Charakteristiken der Inverstitionen /Properties of Investment3.2 信息结构 /Informationsstruktur /Informational Structure3.3 动态情形 /Dynamische Aspekte /Dynamic Aspects4. 契约治理方法 /Vertragsmethodik /Contractual Solutions4.1 市场竞争 /Kon
4、kurrenz /Competition4.2 纵向一体化 /Vertikale Integration /Vertical Integration4.3 所有权配置 Allokation der Eigentumsrechts /Allocation of ownership4.4 机制设计 Mechanism-Design /Mechnism Design 5. 结论性评论 SchlussfolgerungenConcluding Remarks参考文献/Literaturverzeichnis/References关键词:锁定问题 契约理论 投资Keywords:Hold-up prob
5、lem, contract theory, investmentJEL: D23; D82; L14; L22-作者/Autor/Author: 赖俊平(Junping Lai)电子信箱/Email: lailai802003本文第一稿完成于2005年12月5日。本文的写作得到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教研室(现为德意志银行教研室)的资助,在此谨表感谢,并表示文责自负。摘 要锁定问题是现代契约理论和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投资专用性的分析,是最早的锁定问题模型。传统的锁定问题分析认为,专用性投资和契约的不完全性是投资不足的基础。后来的分析表明,其他许多因素和假设都
6、有可能导致锁定问题和投资不足。投资的各种性质,从投资的专用性、合作性,到投资的时序、沉淀成本、补贴投资等,都为我们重新理解锁定问题和投资不足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投资的不同性质也使得锁定问题的许多治理方法在新的情形中不一定有效。本文试图总结锁定问题和契约理论的近期研究。本文将从投资性质、信息结构、动态模型三个方面来理解锁定问题的理论基础。首先,本文分别考察了投资的诸种性质,包括投资的专用性,投资的合作性,投资的时序,沉淀成本,渐进投资和补贴投资;这些性质为我们理解锁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之后,本文的分析转向锁定问题的信息结构,信息结构本身及其决定因素对投资水平具有重要影响。相应地,本文对信息结构
7、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私人和不对称信息,信息的不可观察性,信息的不可验证性以及议价力量的配置。与这些分析相关的文献为我们理解锁定问题和投资水平的决定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洞见。基于锁定问题的理论基础,本文着手介绍了一些消除或者缓解锁定问题和投资不足问题的方法。主要的治理方法包括纵向一体化,所有权配置,市场竞争和再谈判设计。不同治理方法的假设是否合理决定着它们效力的大小。最后,本文列举了一些与锁定问题和投资决定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议价理论,机制设计,实验经济学,法经济学等;基于全文的基础上,我们对锁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总结性的评论,并指出了将来之研究方向。关键词:锁定问题 契约理论 投资ABATRACT
8、The hold-up problem is central to contract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ransactional cost economics (TCE) which deals with specific investment offers the first analytical model of hold-up problem.Conventional wisdom is that specificity of investment and incompleteness of contract are the sou
9、rces of hold-up problem leading to underinvestment. New analysis, however, displays that some other important factors and assumptions may be critical to understand underinvestment in the framework of hold-up problem.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rvey on hold-up problem and contract theory. It comes up wi
10、th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hold-up problem from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properties of investment, informational structure and dynamic model of hold-up problem. First, many properties of investment, such as specificity, cooperativeness, timing of investment, sunk costs, gradual investment and sub
11、sidized investment, will be analyzed to understand hold-up problem.Then we introduce informational structure which underlies hold-up problem. Informational structure has deterministic effects on the level of investment. And we survey different informational problems, such as private and asymmetric i
12、nformation, unobservability and non-verifia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allocation of bargaining power. Many valuable views have been included within our analysis.However, many conclusions with hold-up are drawn from static models, and there may be some misunderstanding with them. A dynamic analysi
13、s of hold-up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ld-up problem and optimal investment.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contributions for dynamic hold-up analysis.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hold-up problem, we put up with some solutions, which may lessen o
14、r mitigate the hold-up problem and underinvestment. Those contractual methods include vertical integration, allocation of ownership, market competition and renegotiation design. Different assumptions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m, respectively.Finally, some remarking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15、for future research with hold-up problem are made. Furthermore, we list some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on hold-up problem with bargaining theory, law & economics, mechanism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Keywords: Hold-up problem, contract theory, investmentJEL Classification: D23; D82; L14; L2
16、21、引言经济参与者经常要进行事前投资,而投资的事后收益很可能被其交易伙伴占有;当他们在事后必须通过议价(bargaining)来分配事前关系性投资所带来的剩余时,锁定问题(hold-up problem)产生了。锁定问题在很多双边关系中都存在在联盟议价(union bargaining)中也存在锁定问题,但我们这里只讨论简单的双边情形。锁定问题的本质,很多是基于Holmstrom(1982)的团队生产意义上的。例如,企业和工人经常要投资于企业专用性资产,其收益的分割却要通过事后的工资谈判来决定;制造商和供应商投资于专用性的设备及生产过程,而其收益必须通过事后的谈判和再谈判来分配。锁定现象经常
17、出现在团队生产中,资产所有权的再配置甚至政治捐款(political lobbying)当中。现代契约理论的重要主题就是研究契约在保护投资者免遭锁定的风险,促进关系专用性投资方面的作用关于契约在锁定问题中的作用,Che和Sakovics(2004b)认为,在动态模型中,契约的作用更可能是加剧参与人对锁定问题的脆弱性。当关系专用性投资是不可契约的(uncontractible)或者不可证实(unverifiable)时,由于锁定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投资不足,现有的理论文献提出了许多克服或消除锁定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锁定问题将会导致经济参与者对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不足(Grout 1
18、984)。我们将对锁定问题进行非技术性综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引。出于篇幅控制的需要,我们这里仅仅对锁定问题的契约治理方法进行评述,主要集中于近期文献。风险分担 关于有投资和无投资时的风险分担,参见Chung(1991)、Aghion, Dewatripont和Rey(1994)。和投资水平都是评价锁定问题效率的标准,我们并没有考虑参与人之间的风险分担问题,所以在没有提到的地方,我们都假设参与人是风险中性的。双边关系中的投资问题是我们的重点,规制契约中的投资,多边关系中的投资问题更为复杂,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与双边关系中相同。受个人知识、能力所限,我们对相关文献的理解肯定存在不足,
19、也肯定有文献没有包括进来。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我们将建立一个锁定问题的基准模型,为后面的锁定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治理方法的讨论建立基本的分析框架。第三节,我们从投资的性质、信息结构、动态模型等角度分析锁定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节,介绍各种治理方法在消除或降低锁定问题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纵向一体化、所有权配置、再谈判设计、隐性契约等方法。第五节,在对与锁定问题相关文献,包括实验经济学、议价理论、博弈理论、机制设计理论、法经济学等,进行评论后,对本文进行结论性评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2基准模型对于不同的交易关系而言,同一项投资具有不同的价值。关系专用性投资的例子包括,企业专用性技能、地理位
20、置的专用性等;除非契约是完全的,否则投资的专用性将使得投资者更容易被事后剥削(vulnerable to ex post exploitation)。这就是锁定问题。不完全契约的存在,使得交易关系中的参与人不得不对契约进行再谈判,并就决定交易条件的变量进行议价。这将导致投资收益在交易的参与人之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配。由于在交易关系内的投资价值大于外部交易机会的价值,关系专用性投资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盛行。特别是因为投资是不可契约性的(non-contractible),从而是沉淀的,由投资所创造的收益将在再谈判阶段被非投资方所攫取。因而,投资水平的选择就是次优的,从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以提高投
21、资水平和生产效率。锁定问题是契约理论、组织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雇员可能被雇主锁定(held-up),债权人可能为债务人所锁定,投资者可能为政府锁定。总之,主要的结论就是,锁定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投资低于最优水平。锁定问题这一主题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该领域的文献将契约和治理结构作为帮助投资者消除或者降低锁定问题的方法,比如Williamson(1975, 1985)、Klein,Crawford和Alchian(1978)、Grout(1984)、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等。得出锁定问题导致低效率投资的观点的分析的基本逻辑是:由于不确定
22、性的存在,使得契约是不完全的,因此事前专用性投资及其结果无法写入契约;而在锁定情形下的契约再谈判,投资方就存在被交易中的另一方锁定的风险,即投资所带来的可占用性准租(appropriable quasi-rent)存在被攫取的可能。我们将从现有文献中,构建出一个锁定问题的基准模型,然后以此基准模型为出发点,提炼出其内在的假设及其相应的结论。这将为我们在第三节、第四节对锁定问题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不同的治理方法的分析,提供一个拓展或者应用的参照模型。Ellingsen和Johannesson(2004)区分了Nash需求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the ultimatum game),这两种博弈类型是根据
23、议价力量的配置来进行区分的。我们这个基准模型主要是基于Ellingsen和Johannesson(2004)。考虑一个销售者S和购买者B。在第一阶段,销售者S进行数量固定为F的不可契约性投资。投资决策由示性变量表示,如果销售者S选择进行投资,则=1;否则=0。在第二阶段,交易中将会产生一个可能收益g();如果=1,则g()为;如果=0,则g()为0。也就是说,当且仅当交易中存在潜在收益时,销售者S才会选择进行投资。我们假定,因而投资本身是有效的(efficient),从交易中获得的收益的分配由一定的议价程序来决定。 在基准模型中,如果议价程序由Nash需求博弈 议价程序通常包括两类:Nash需
24、求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来决定,并且文献中的标准假设是根据Nash议价博弈来进行交易收益的分配的,也就是说销售者S和购买者B各获得/2的收益。如果销售者从投资和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2)0,因而在均衡中就不存在投资,低效率投资水平由此产生。当然,这种建模策略混淆了博弈的策略(投资决定)和结果(议价分配),因而模型本身就假定了该低效率投资结果的出现。在议价力量分配的一般情形中,Nash议价博弈存在着多重均衡,因而议价力量分配存在着低效率区间。如果议价程序由最后通牒博弈来决定,模型的结论与Nash需求博弈的有所不同。最后通牒博弈将提出收益分配方案的权力给一个契约方,另一个参与方则有拒绝或者接受分配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锁定 问题 最优 投资 契约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