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经济现象(两课评比教案4月25日省赛)(DOC54页).doc
《透视经济现象(两课评比教案4月25日省赛)(DOC5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经济现象(两课评比教案4月25日省赛)(DOC54页).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透视经济现象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一、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认知目标: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运用目标: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二、教学内容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
2、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
3、意识和公平意识。(2)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3)透视财富增值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异同,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学会理性消费。2、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树立效益意识和质量意识;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
4、识。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和教学难点的突破,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支撑,同时结合探究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出发,坚持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新认知的建构完全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则起到指导、点拨和促进的作用。在教法上比较集中地运用了案例法、探究法、情景创设法和讲授法,学法上比较集中地运用了分析归纳法、讨论法和比较法。由于本单元有部分教学内容很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加之教师本人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第1、2、3和7课教学中恰当地采用了设问讲授法、讲授讨论法等方法,当然
5、,讲授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仍然要通过语言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新认知的自主建构。四、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应该在6课时内完成,但我将该单元的课时数调整为8课时,调整的理由主要如下:第一,符合学习过程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学生刚刚接触该学科,适当减少每一节的容量,尤其是一开始的两节课,可以让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启发学生思维,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给后续学习任务的完成提供动力。第二,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第一框题教学内容中多涉及诸如商品、货币、价值、一般等价物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就必然地要求学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总结过程,从
6、已有知识结构到新认知的建构必然需要一个思维的过程。第三,有利于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实现。“只知其然”往往不容易促使认同感的形成,“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实现观念、态度上转变,比如只有在同学真正理解了货币的产生和本质后,才能用理性的眼光云看待货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知其所以然”必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教学时间。第四,将个人收入分配与投资理财合并一节课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内容学习初中时已经学过,而“投资理财”部分对财会类学生来说,投资理财本身就是他们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德育课中不需要重复讲解。序号教 学 内 容课时1商品和货币的产生12货币的基本职能13价格和价值规律14消 费 和
7、消 费 观15企业的经济效益16企业中的劳动者17个人的收入、分配与投资理财18依 法 纳 税1第1课时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1框题商品和货币之商品和货币的产生教案表一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096金融班级人数50授课日期9月2日教学内容商品及货币的产生课程类型新授课授课学时1课时认 知情感、态度、观念运 用了解商品和货币的定义,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的本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尊重劳动的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能正确识别商品与非商品,运用所学知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思想和职务犯罪行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难点:货币的本质。教学方法教法:情景法、探究法、设问法学法:分析法、讨论法、
8、归纳法教学资源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版)P24 ;图片5张;视频现代社会的物物交换;四段情景创设;文字性案例一则板书设计劳动 使用价值交换 商品 价 值间接交换直接交换货币教学设计说 明教材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是第一单元而且是整个经济常识部分的起点,属于经济常识的基本理论部分。商品和货币是实现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经济元素,和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对它掌握是解读许多经济问题的钥匙,学好本框内容对后面许多具体经济问题的理解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材内容的处理: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一框题商品和货币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整个第一框题原本应该用1节课的时间来完成,而我将课时调整为2节课
9、,主要理由如下:第一,符合学习过程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学生刚刚接触该学科,适当减少容量,可以让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启发学生思维,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给后续学习任务的完成提供动力。第二,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教学内容中多涉及诸如商品、货币、价值、一般等价物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就必然地要求学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总结过程,从已有知识结构到新认知的建构必然需要一个思维的过程。第三,有利于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实现。“只知其然”往往不容易促使认同感的形成,“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实现观念、态度上转变,而“知其所以然”必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教学时
10、间。 教学目标的确立:从教材所占篇幅看本节课涉及的字数不多,但却具有知识点密集、抽象性强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认知目标确定为了解商品和货币的定义,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的本质。同时,通过对劳动创造商品、创造价值的理解,培养尊重劳动的观念;通过商品与使用价值之间关系的理解强化质量意识;通过对货币产生的了解和货币本质的把握,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新认识构建的过程,也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形成的过程,坚持了德育的方向性原则。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对商品基本属性的理解也成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只有掌握了商品
11、的两因素,才能真正懂得商品,懂得价值规律,树立质量意识,培养劳动观念。而对货币本质的理解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其抽象性较强,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纸币的理解会对货币本质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期,抽象逻辑思维不占优势,对身边大量的经济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更多地习惯于从直观形象的生活经验或案例入手,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理性观点。 该班学生中96%的人从小生活在南京市,能接触到大量的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同时作为金融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有关货币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兴趣通过学习去掌握更多与
12、他们专业相关的经济常识。教学策略的选择: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和教学难点的突破,本节课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支撑,同时吸取了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合理因素,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出发,坚持启发式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新认知的建构完全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则起到指导、点拨和促进的作用。教法与学法的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了探究法、情景法和设问法三种教法,学生主要运用了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三种方法。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设问或通过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出一个假设结论,再根据这一假设,提出新的问题或创设新的情
13、景,学生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前一个假设进行修改,重复循环后,最终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新的认知点,然后教师对学生新认知点的理解情况进行检测。当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教学方法也会有所偏重,在进行“商品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更多采用了探究法和情景法,在进行“货币的定义及其本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更多采用了情景法和设问法。当然,新的认知能否形成,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问题的设置和情景的创设很重要,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既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又要注意找到学生思维方向的对接点,还要尽可能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表二 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具体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时间:1分钟
14、)1、集体回答。(一致认为是男耕女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观看图片,回答教师设问。(多数同学会说消费品是通过购买而获得。如果有同学说出消费了自家生产的东西,教师应在后面的教学中加以运用)1、PPT播放夫妻双双把家还中的一段歌词,设问:在这个美丽神话传说中七仙女和董永双双把家还后打算怎样解决自己的吃穿问题?2、继续设问:那么,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绝大多数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有没有其他的途径?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理论教学更加具体生动。2、明白商品是日常社会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概念,对它的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讲授商品(时间:15分钟)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1、举手发言,
15、说法各异。(较集中在用钱买的东西就是商品)2、集体回答。(一致认为是商品。虽然没有用钱买,但他们是用自己的商品交对方的商品。)3、听讲,建构新的认知。4、根据情景,思考并发言。(抓住是否用于交换这个关键点)5、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数同学会指出不会购买是因为这些物品不是劳动产品)6、听讲,建构新的认知。7、思考后总结出商品的定义。(多数同学能正确说出商品的定义)1、设问:既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商品,商品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那么你能说说什么是商品吗?2、将学生的主要观点写在黑板上,针对较集中的观点,PPT播放视频现代社会的物物交换,据此设问:视频中两个人手中的东西是商品吗?追问:可是,他们并没
16、有用钱来获得对方的东西啊?3、抓住学生发言的关键性词语,进行归纳:用来交换是一样东西能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4、PPT创设情景一张老汉果园里的苹果,请同学判断:张老汉家果园里的苹果,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为什么?5、创设情景二:假如你有100元,你会用它来购买下列这些东西吗?为什么?6、抓住学生发言的关键性词语,进行归纳: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7、请同学自己总结出商品的定义。板书: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1、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找到新认知的生成支点。2、通过层层设问,了解商品的两大基本条件之一。3、检测与巩固新知识点,同时为下一知识点的生成做铺贴。4、了解商品的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17、人类劳动。商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都是商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与价值。1、听讲,建构新的知识点。2、举手发言。(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3、发表自己的观点。(多集中在劳动创造了商品,劳动形成了价值)4、听讲,体会道理,情感认同。5、根据情景,思考并回答。(一致为不会购买的东西是因为它没有任何用处)6、听讲,建构新的认知。7、根据情景,思考并回答。8、听讲,建构新的认知。9、思考、发言,自我纠正,形成共识。10、看板书,建构新的认知。1、点拨: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必须含有人类的劳动,都会耗费人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凝结在商品中人类劳动就是价
18、值。由于人类制造商品时耗费的体力和脑力不完全相等,所以其价值有大有小,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教学中专门来讲解。2、PPT显示辨析题1题,请同学说说自己的观点。点拨:强调价值定义中“商品”二字。3、设问:你能说说商品、劳动、价值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4、 参与分享,提升点评:劳动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商品世界,劳动形成了价值,创造了财富,劳动是值得尊重的。5、创设情景三,设问:假如你有100元,你会用它来购买下列这些东西吗?为什么?6、点拨:我们日常生活中愿意花钱去购买某样东西,一定是看中它的某种或某几种有用性,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7、PPT回放张老汉果园里的苹果设问:它们都有使
19、用价值吗?都是商品吗?并请同学们总结商品与使用价值的关系。8、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都是商品。9、请同学们自己归纳:作为商品它必须具备哪些基本属性。10、板书: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与价值。1、了解价值的定义。2、为下一框题的教学留好预接口,引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3、检测与巩固新的知识点。4、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尊重劳动的观念。5、了解使用价值的定义。6、检测和巩固新知识点,理解商品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7、了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交换的形式(时间:5分钟)直接的物物交换间接的物物交换(5分钟)1、阅读史料文字及教材P3“直接交换
20、图”回答问题。(多数同学会认为是用东西换东西)2、阅读案例,讨论发言。(说出直接交换的不便之处,多数同学认为解决困境的办法是用钱买)3、一边阅读教材P4间接交换图,一边听讲,生成新的认知。1、承上启下: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我们现在的交换方式是怎样的?交换行为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 PPT显示史料记载文字 一段,据此设问:人类早期的商品交换形式是怎样的?请学生阅读教材。2、归纳:直接的物物交换。设问:直接交换虽然简单,却会出现什么样的困境呢?PPT创设情景四,这样的交换方便吗?你们觉得可能怎样解决这个困境呢?3、对学生说法合理因素给予肯定,请同学阅读教材P4,讲述:人类在长期的交换中逐渐摸索出一条化
21、繁为简的交换形式,即间接的物物交换。交换的媒介物即一般等价物。1、 了解早期商品交换的形式及其弊端。2、了解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及其作用。货币的定义及本质(15分钟)1、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自我纠正。(说出牛、羊、布帛等一般等价物的缺点,同时逐渐认同黄金、白银最方便交换)2、听讲,建构新的认知。3、阅读教材P5“互动空间”,同时看漫画、案例,讨论发表观点。4、听讲,对照、反思、认同。1、PPT呈现做过一般等价物的各类商品(包括金、银)。设问:你觉得要你每天拿这些东西去交换其他商品方便吗?有什么不便之处呢?比较而言,哪一个最方便呢?2、参与分享,归纳总结:在长期交换中人们通过反复对比,发
22、现金银能克服这些缺点,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所以货币从本质上说就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长期、自然形成的。PTT呈现货币定义和货币的本质。3、请学生阅读教材,同时PTT显示漫画一张、文字案例一则(银行人员因钱犯罪),连同货币的本质,设问:漫画上人物对金钱的理解正确吗?为什么?点拨:货币(金钱)最初出现时,人们是用它来做什么的?但是在他们眼中金钱变成了什么?4、参与分享,总结点拨:货币(金钱)最初出现只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使交换行为更方便、速度更快,本来是服务于人的一种商品。但现在有些人却把它看成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许多人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因此而违法犯罪。尤其是金融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视 经济 现象 评比 教案 25 日省赛 DOC5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