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五章)施敏第二版课件.ppt
《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五章)施敏第二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五章)施敏第二版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相关器件,5.1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5.2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5.3 双极型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与开关特性5.4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5.5 可控硅器件及相关功率器件,第5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相关器件5.1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相关主题,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工作模式双极型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与开关时间异质结晶体管的优点可控硅器件与相关双极型器件的功率处理能力,相关主题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工作模式,5.1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晶体管概念:是一种多重结的半导体器件,三段不同掺杂浓度的区域,形成两个p-n结,浓度最高的p+区称为发射区,中间较窄的n区域,称为基区,浓度最小的p型区域称为集
2、电区。,5.1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晶体管概念:是一种多重结的半导体器件,晶体管的发明,理论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现半导体的三个重要物理效应光电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整流效应量子力学材料科学需求牵引:二战期间雷达等武器的需求,晶体管的发明理论推动,晶体管的发明,1946年1月,Bell实验室正式成立半导体研究小组, W. Schokley,J. Bardeen、W. H. BrattainBardeen提出了表面态理论, Schokley给出了实现放大器的基本设想,Brattain设计了实验1947年12月23日,第一次观测到了具有放大作用的晶体管,晶体管的发明1946年1月,Bell实验室正式成
3、立半导体研究,晶体管的三位发明人:巴丁、肖克莱、布拉顿,晶体管的三位发明人:巴丁、肖克莱、布拉顿,晶体管的三位发明人:巴丁、肖克莱、布拉顿,第一个点接触式的NPN Ge晶体管 (transistor),Bardeen, Brattain, and Schockley获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晶体管的三位发明人:巴丁、肖克莱、布拉顿第一个点接触式的NP,VEC,+,-,基区n,集电区p,发射区p+,+,+,VEB,VCB,B,C,E,-,-,+,-,VEC,IE,IC,E,C,B,VEB,VBC,+,-,IB,理想p-n-p双极型晶体管,-n-p双极型晶体管,发射区,-,VCE,+,B,C,E,
4、VEB,VBC,+,+,n+,基区,p,集电区,n,IE,IC,VCE,+,-,E,C,B,+,-,IB,VBE,VCB,理想n-p-n双极型晶体管,n-p-n双极型晶体管,VEC+-基区n集电区p发射区p+VEBVCBBCE-,5.1.1 工作在放大模式,由邻近的射基极注射过来的电子可在反向偏压的集基极造成大电流,这就是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而且,只有当此两结彼此足够接近时才会发生,此两结被称为交互 p-n结,5.1.1 工作在放大模式 由邻,双极集成电路中元件的形成过程和元件结构,B E C典型数字集成电路中NPN晶体管剖面图,p+,p+,n+,n-,p,n+,n+,p-,SiO2,Burie
5、d Layer,Metal,pn-Isolation,pn-Isolation,双极集成电路中元件的形成过程和元件结构,集电结外延,发射结离子注入,集电结外延,发射结离子注入,5.1.2 电流增益,IE,IC,发射区(p+),基区(n),集电区(p),IEP,ICP,IEn,IBB,ICn,IB,空穴电流和穴电流,电子电流,电子流,5.1.2 电流增益IEIC发射区(p+)基区(n)集电区(,IE=IEP+IEn IC=ICP+IcnIB=IE-IC=IEn+(IEP-ICP)-ICn,共基电流增益,发射效率,IE=IEP+IEn IC=ICP+Icn共基,基区输运系数,综上:,所以,基区输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器件 物理 第五 第二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