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汗证ppt课件.ppt
《中医内科汗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汗证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汗 证,2,一、概述,(一)概念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证。表现为全身或身体某一部位出汗异常过多。 根据汗出特点,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五种,其中自汗和盗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3,一、概述,(二)源流内经对汗证的病因、生理、病理、症状、预后已有一定的认识。 生理 素问宣明五气篇载“心为汗”,素同阴阳别论篇载“阳加于阴谓之汗” 。灵枢五隆津液别指出:“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素问.经脉别论“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病
2、机 灵枢经脉曰:“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4,一、概述,(二)源流汉.张仲景主要论述外感性疾病汗出异常。 张仲景将外感病汗出的症状分为汗出、自汗出、大汗出、手足濈然汗出、头汗出、额汗出、汗出而喘、盗汗和黄汗等,拟定了桂枝汤、白虎汤、承气汤、茵陈蒿汤等有效方剂。,5,盗汗:金匮要略“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者,此劳气也。”“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黄汗:金匾要略“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战汗:伤寒论“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实,必先振慄,汗出而解。”,6,(二)源流丹溪心法
3、“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气虚。”景岳全书“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医林改错对血瘀导致自汗、盗汗的治疗作了补充。“竞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7,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8,(二)源流温疫论对战汗的发生机制,以及病情转归的关系都有一定见解。“时疫不论初起、传变、末后,俱以战汗为佳兆。以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然有透与不透之分。凡透者,汗必淋漓,汗后身凉,口不渴,舌苔净,二便清,胸、腹、胁无阻滞、结痛,始为全解之战汗” 。“凡战
4、汗之时,不可服药。补则战止而汗不透,留邪为患;汗、下则太过,而成虚脱。应听战汗透彻,再观脉证施治”。,9,一、概述,(三)西医学范畴 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及肝病、黄疸等某些传染病以汗出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注意除外生理性、环境及药物等因素。,10,二、病因病机,汗证多由邪客于表、营卫不和;肺气亏虚、卫表不固;阳气虚衰、津液失摄;阴虚火旺、虚火灼津;热邪郁蒸、迫津外泄等所致。,11,(一)营卫不和 阴阳偏盛之体 卒感风邪,营卫不和,卫 阴阳偏衰之体 强营弱,卫外失司,营阴 表虚之人 不能内守而汗
5、出。,12,(二)肺气亏虚 素体虚弱 病后体虚 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腠理 久患咳喘 不固而汗自出。 王肯堂证治准绳:“肺气微弱,不能宣行荣卫而津脱”。,13,(三)阳气虚衰 久病重病,脏气不足,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甚则发生大汗亡阳之变。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14,(四)虚火扰津 烦劳过度,血虚精亏 虚火内生,心液被扰, 邪热伤阴,阴液不足 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素问评热病论“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15,(五)心血不足 思虑过度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久病血虚心液不藏而外泄则盗汗。,16,(六)热邪郁蒸 风寒入里化热 热淫于内,迫津外泄
6、感受风热、暑热之邪 则大汗出。 或饮食不节,湿热蕴结,熏蒸肝胆,汗出色黄。,17,三、病位,汗证的病位在卫表肌腠,其发生与肺、心、肾密切相关。,18,四、病性,汗证的病机性质有虚有实,以虚者居多。 前人有 “自汗(多)阳(气)虚,盗汗(多)阴(血)虚” 之说。,19,五、诊断,(一)主要依据 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四肢、 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汗证的诊断必须排除因天气热、穿衣过多、渴饮热汤、劳动奔走,或服用发散药物等引起的出汗过多,这些出汗的量一般不会太多,且大多为一时性的。,20,临床分类,(一)表证和里证汗出:中风表虚证、表热证、里热炽盛。特殊汗出: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局
7、部汗出:头汗、半身出汗、手足心汗、心胸汗出等。(二)自汗、盗汗、战汗、黄汗、脱汗。,21,(二)分类诊断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外感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为战汗。(邪正相争,病情发展的转折点。)病情危重时,全身大汗淋漓,冷汗,身凉肢厥、脉微欲绝(亡阳);汗出如油,热而粘手(亡阴)者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22,六、相关检查,血沉、抗“O”、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测定、胸部X线摄片、痰培养等,以鉴别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结核等疾病引起的汗多。,23,七、鉴别诊断,生理性汗出与病理性汗出:因外界气候、运动、饮食等生活环境因素影响,稍有出汗,
8、出汗的量一般不会太多,且大多为一时性的,其人并无不适,为正常现象,应与病理性汗出鉴别。,24,25,八、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邪气盛多实,正气衰则虚,正衰邪恋则虚实夹杂。一般来说,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脱汗多属阳气亏虚;黄汗为实证;战汗以实证为主,也可出现虚实错杂的情况。 2.辨寒热:由热邪或阴虚火旺所致者属热;由阳气虚衰所致者属寒。,26,八、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1) 调节阴阳,敛阴和阳;阳虚宜固,阴虚宜育,实者泄之,热者清之,或清泄里热、或清热利湿 。(2) 汗证久,纯属虚证者,可适当加入敛汗药如五味子、山萸肉、乌梅、麻黄根、浮小麦、煅龙牡、糯稻根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