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
《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经济师考试专区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经济师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经济师考试论坛,等待您的光临!第四章税收理论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概念和本质掌握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包含三点含义:第一,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从而实现国家的职能。第二,征税权力归国家所有。第三,征税必须依法进行。税收由国家征收,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掌握税收的本质:(1)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2、(2)税收的客体是社会产品;(3)税收是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4)税收的目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5)税收分配关系是社会整个生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例1单选题】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 )。A.国家B.税务总局C.各级税务机关D.税务所答案A【例2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B.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C.国家征税要依据税收法律D.国家征税凭借的是财产权力E.税收体现了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特定分配关系答案ABCE【例3单选题】(2005年)税收的本质是(
3、)A.税收仅仅是一种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B.税收能调节国民经济分配格局C.税收体现了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特定分配关系D.税收能监督国民经济运行答案C二、税收的职能(掌握)(一)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税收是各国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二)经济职能(调节职能)(三)监督职能【例1多选题】(2008年)税收的基本职能包括( )。A.财政职能B.补贴职能C.经济职能D.监督职能E.转移职能答案ACD【例2单选题】(2007年)税收的首要职能是( )。A.财政职能B.经济职能C.监督职能D.调控职能答案A第二节税收原则一、税收原则概述(一)税收原则的概
4、念税收原则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税收关系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二)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新增)政府公共职能;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三)税收原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税收原则理论起源于17世纪1.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税收三原则:公平、简便、节省2.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税收四原则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3.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四端九项”税收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第一,收入充分原则第二,收入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税收应尽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慎选税源的原则第二,慎选税种的原则(3)社会公平原则,又称社会正义原则第一,普遍原则第二
5、,平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第一,确定原则;第二,便利原则;第三,节约原则【例1单选题】(2008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税收原则的是( )。A.威廉配第B.攸士第C.亚当斯密D.瓦格纳答案A【例2单选题】(2007年)威廉配第提出的三条税收原则是( )。A.公平、公正、公开B.公平、简便、节省C.公平、效率、节省D.公平、简便、效率答案B【例3多选题】(2005年)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包括( )A.平等原则B.确定原则C.便利原则D.适度原则E.最少征收费用原则答案ABCE【例4多选题】(2004年)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原则包括( )A.财政政策原则B.国民经济原则C.适应国家
6、本质的原则D.社会公平原则E.税务行政原则答案ABDE二、现代税收原则税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公平原则等1.税收的财政原则包括财政收入和税务行政两方面。税制建设的财政原则包括:(1)充裕原则;(2)弹性原则;(3)便利原则;(4)节约原则节省税务行政费用。2.税收的经济原则税收的经济原则具体包括配置原则和效率原则:(1)配置原则税收活动必须有利于资源配置(2)效率原则(重要)税收效率原则可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第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国家征税不应对经济行为产生干扰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检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标准
7、: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表现在税收上,即国家税收不应对经济行为产生干扰。第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应节约税收的行政费用。基本要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3.税收的公平原则(重要)即瓦格纳的“社会正义原则”。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1)普遍原则除特殊情况外,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基于某种经济和社会原因,或依国际惯例,应予免税者除外(2)平等原则现代社会的公平原则主要是指平等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又称为“水平公平”,对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的纳税人同等课税,即对支付
8、能力相同的人同等课税。要求:排除特权阶级免税;自然人和法人均需纳税;公私经济均等纳税;对本国人和外国人在课税上一视同仁。特殊:现行国家对公共法人和公益法人,对外国使节,为避免重复征税而给予的免税不被认为是违反横向公平要求的。纵向公平,又称为“垂直公平”。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即对支付能力不同者不等量课税。测量纳税人支付能力强弱的标准有:收入、财产和支出。收入是测定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最好的尺度。现代税收原则具体内容财政原则充裕原则弹性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经济原则配置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例1多选题】现代税收原则包括( )A.财政原则B.经济原则C.保障原则D.公平原则
9、E.政治原则答案ABD【例2多选题】(2007年)财政原则是税制建设的重要原则,其内容有( )。A.充裕原则B.弹性原则C.便利原则D.效率原则E.节约原则答案ABCE【例3单选题】(2006年)税收收入应能随着财政支出的需要进行调整,体现了税收的( )。A.便利原则B.配置原则C.经济原则D.弹性原则答案D【例4单选题】国家税收不应对经济行为产生干扰,体现了税收的( )A.经济效率原则B.资源配置原则C.公平原则D.稳定原则答案A【例5多选题】(2004年)税收经济原则包括( )A.配置原则B.效率原则C.普遍原则D.弹性原则E.充裕原则答案AB【例6单选题】税收负担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到社会各
10、成员身上体现了税收的( )A.普遍原则B.平等原则C.公平原则D.充裕原则答案C【例7多选题】(2006年)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 )。A.弹性原则B.便利原则C.节约原则D.普遍原则E.平等原则答案DE【例8单选题】(2008年)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B.经济原则C.效率原则D.财政原则答案A【例9单选题】除特殊情况外,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体现了税收的( )A.普遍原则B.平等原则C.效率原则D.充裕原则答案A【例10单选题】(2006年)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体现了税收的( )。A.横向公平原则B.纵向公平原则C.
11、普遍原则D.配置原则答案B【例11多选题】测定纳税人支付能力强弱的标准是( )A.收入B.财产C.支出D.年龄E.家庭答案ABC【例12单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 )A.通过征税完全消除收入差距,实现收入的绝对平均B.税收负担应普遍分配给全社会成员,支付能力不同,税收负担应有所区别C.支付能力不同,税收负担应相同D.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答案B【例13单选题】(2004年)下列关于税收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应节约税收的行政费用B.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C.税收的财政原则是税收的共同原则,在不同的社会制
12、度下为不同阶级服务D.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答案C【例14多选题】下列有关税收效率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收要有利于社会从可利用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B.税收要有利于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C.征收制度要简,征收费用要省D.税收要最大限度地取得财政收入E.税收要有利于社会公平分配答案ABC第三节税法与税制一、税法概述(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税法的渊源税法属于成文法,而不是习惯法。税法的渊源主要就是成文法。1.税法的正式渊源(1)宪法(2)税收法律(3)税收法规(4)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13、(5)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国际税收条约或协定2.税法的非正式渊源(三)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或称税法的最高法律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确定国家征税和私人纳税义务的根本原则。该原则的实质在于对国家的权力加以限制。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课税程序合法原则。二、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一)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一个历史的、财政的范畴。广义的税收制度是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又有另一种含义税制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
14、件下所形成的税收制度的结构体系,即各税类、税种、税制要素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构成的税制体系。(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法构成要素,税制构成要素,掌握)1.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指税法上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注意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概念。(2)征税对象也称作“征税客体”,指对什么课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它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了解征税范围、税类、税种、税目、计税依据、计税标准、税基、税源的概念。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了征税的广度,反映各税种具体的征税范围。(3)税率税率是计算税
15、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程度。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商品流转额的课税。累进税率理论上,累进税率分为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九级全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至600
16、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某甲月应税所得额为490元,则应纳税额=4905%=24.5元某乙月应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1010%=51元应税所得额增加了20元应纳税额增加了26.5元,税后收益甲乙在临界点附近容易出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公平现象。为此我国没有采用全额累进税率,而是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 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
17、254超过5000元至20 000元的部分20 3755超过20 000元至40 000元的部分25 13756超过40 000元至60 000元的部分30 33757超过60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35 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40 103759超过100 000元的部分45 15375某甲月应税所得额为490元,则应纳税额=4905%=24.5元某乙月应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005%+(510-500)10%=26元应税所得额增加了20元应纳税额增加了1.5元,税后收益甲乙避免在临界点附近出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公平现象。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
18、: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累进幅度比较缓和。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即: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的计算:本级速算扣除数=(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上一级速算扣除数某乙月应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1010%-25=26元【例1单选题】(2007年)级数应税所得额级距税率(%)l1000元以下的部分52超过l0003000元的部分103超过30005000元的部分15假定上述税率表是超额累进税率表,第三级的速算扣除数是( )。A.50B.100C.150
19、D.200答案D解析本级速算扣除数=(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上一级速算扣除数。级数应税所得额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l1000元以下的部分502超过l0003000元的部分10503超过30005000元的部分15200【例2单选题】在下列三级超额累进税率下,若某人的应税所得为10 000元,则应纳税额为( )。级距应税所得额税率15000元以下(含5000元)10%25000元20000元(含20000元)20%320000元以上30%A.500元B.1500元C.2000元D.4000元答案B解析应纳税额=500010%+(10000-5000)20%=1500元
20、级距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5000元以下(含5000元)10%025000元20000元(含20000元)20%500320000元以上30%2500应纳税额=1000020%-500=1500元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指对每一单位的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例1多选题】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 )A.纳税人B.税率C.征税对象D.纳税期限E.纳税环节答案ABC【例2单选题】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即( )征税。A.对什么人B.对什么目的物C.对什么地点D.在什么时间答案B【例3单选题】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税源B.税率C.征税
21、对象D.纳税人答案C【例4单选题】(2008年)在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中,体现征税程度的是(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计税依据答案C【例5单选题】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期限答案C【例6多选题】税率的基本形式有(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名义税率E.实际税率答案ABC【例7单选题】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为( )A.速算扣除数=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B.本级速算扣除数=上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C.速算扣除数=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D.速算扣除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师 财政 税收 专业知识 实务 章节 讲义 04 0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