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docx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第二节 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本章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 2、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小知识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克氏自小对地图感兴趣,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精通经济学,尤其对韦伯区位论感兴趣。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影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二、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
3、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
4、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某中心地商品的下限某中心地商品的上限(商品最大销售距离)某中心地特别提示: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获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7、中心地等级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征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中级中心地其特征介于高低两级之间。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间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影响。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
6、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7.2 单一中心商品的中心地分布结构的形成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域)呈六边形格网。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演变小知识:至于为何选择六边形结构,据说克氏曾经考察过蜂窝的结构,事实上,只有六边形结构才能更好的满足两个原则。(三)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推论推论1:同一品种(档次)中心地会形成六边形网格;不同商品或服务因门槛条件、最大服务半径不同,则构成的六边形网络模式不同,它们形成一个连续的、递降的等级序列,当高一级中心地不能满足市场区域时,一个较低一级的中心地就产生,
7、其位于三个高级中心地的中央。推论2:货物的品种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供给的中心地就越少;反之亦然(供给货物的中心地数目与其等级成反比关系)。 可见,克氏推导其中心地空间结构是从高级向低级(从上到下)逐步进行的。图7.3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四)三种中心地等级体系1、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K=3系统)右图说明K=3系统什么特点呢?(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3)中心地市场区为
8、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4)应用:由于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上一级中心市场区的顶点上,而不在两个高等级中心地的连结通道上,因而效率并不高。图7.4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数量和距离 可见,上一级中心地之间距离是它们到下级中心距离的 倍。(5)特点: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2、交通原则中心地系统(K=4系统)1)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
9、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3,12,48,19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4倍。(3)中心地市场区为1,4,16,64,256,。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4的倍数在变化。4)应用:该系统是被认为效率最高的一种,是现代交通规划常采用的模式。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中心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中心 地域 区位 经济地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