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计证考试 基础会计讲义7653809.docx
《湖南会计证考试 基础会计讲义76538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会计证考试 基础会计讲义7653809.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会计网()是会计人员网上交流学习探讨的专业网站,欢迎访问学会计论坛()和加入学会计QQ群(群号在论坛首页上有)。第 三 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法一、概念1.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0 20 80天平(1)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没有影响资产总额,只是使得不同的资产类科目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金额相等,即等式左方一增一减一个等量。 不变如:提现负债、权益不变;(2)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没有影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只是使得不同的负债类或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金额相等,即等式右方一增一减一个等量。不变 如:借款还债资产总额、权益总额不变;(3)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得资产
2、类科目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同时增加,增加金额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等式双方同时增加一个等量。 如:借款资产总额、权益总额变化;(4)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得资产类科目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同时减少,减少金额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等式双方同时减少一个等量。 如:还款资产总额、权益总额变化。【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能引起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发生变动的是( )A.企业购入原材料20 000元,货款未付 B.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将盈余公积中的300 000元转增资本 C.企业经批准增加注册资本,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100 000元D.企业用银行存款100 000元归还短期借
3、款 答疑编号042030101【答案】 C【解析】选项A,资产、负债同时增加;选项B,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总额不发生变化;选项D,资产、负债同时减少。2.定义: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三、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一)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二)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三)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四)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例题2多选题】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为( )。 A.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
4、 B.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C.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 D.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答疑编号042030102【答案】ABCD【例题32009年判断题】根据复式记账法原理,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将使两个以上会计科目发生增减变化,但增减金额的绝对值不一定相等( )。 答疑编号042030103【答案】错【解析】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将使两个以上会计科目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金额的绝对值一定相等。二、复式记账的意义首先,复式记账法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其次,复式记账法对于防止和检查会计数据的错漏也有重要意义。此外,对
5、现代会计核算方法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四、复式记账的种类复试记账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例题4多选题】复式记账的方法包括()A. 增减记账法 B. 收付记账法 C. 借贷记账法 D. 平衡记账法 答疑编号042030104【答案】ABC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主体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例题5单选题】借贷记账法以()作为记账原理。A.会计基本等式 B.会计科目 C.账户结构 D.试算平衡 答疑编号042030201【
6、答案】A二、记账符号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借”和“贷”。对账户来说,它们是账户的两个部分,分别代表左方和右方,即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左借右贷),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账户。2.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两个部位以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左方一律称为借方,右方一律称为贷方。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或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或减,只有当其与具体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加或减少。例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正好相反,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
7、示减少。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会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贷方。【例题6单选题】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 )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A.账户结构B.账户对应关系C.记账规则D.记账符号 答疑编号042030202【答案】D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结论: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1.借加,贷减,余额在增加方即借方。2.资产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例如:库存现金期初1000,增加5000,减少4000,期末余额2000.1000+5000-
8、40002000【例题7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6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A.借方4 000元B.贷方8 000元C.借方5 000元D.贷方5 000元 答疑编号042030203【答案】A(二)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结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与负债类账户结构相同。(判断)1.贷加,借减,余在贷。2.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应付账款期初余额2000,增加8000,减少7000,期末余额3000。实收资本期初余额2000,增加8000,减少7000,期末余额3000。【例题8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00
9、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3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A.借方1000元 B.借方3000元C.贷方1000元 D.贷方3000元 答疑编号042030204【答案】D【例题9单选题】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计算。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答疑编号042030205【答案】C(三)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
10、。(四)损益类账户的结构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同(1)贷加,借减,期末结转后无余额。(2)丁字账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成本类、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1)借加,贷减,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判断)(2)丁字账 方法: 费用(成本) +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账户左加右减 账户右加左减借方:费用、资产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费用、资产的减少【例题10单选题】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C.减少记借方 D.期末无余额 答疑编号042030206【答案】A 【例题11单选题】符合负债类账户记账
11、规则的是( )。 A.增加记借方B.增加记贷方C.减少记贷方D.期末无余额 答疑编号042030207【答案】B【例题12多选题】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A.资产的增加B.负债的减少C.收入的减少D.费用的减少 答疑编号042030208【答案】ABC【例题13多选题】下列符合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是( )。A.资产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B.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C.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D.费用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答疑编号042030209【答案】BC【例题14单选题】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是(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C.所有
12、者权益类的账户 D.收入类账户 答疑编号042030210【答案】D 【例题15单选题】在借贷记账法下,期末没有余额的账户类别是()账户。A.资产类 B.损益类 C.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 D.成本类 答疑编号042030211【答案】B【例题16多选题】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是( )。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收账款 D.应付账款 答疑编号042030212【答案】AD【例题17多选题】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账户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负债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债务的减少,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登记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登记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C.资产类账户的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会计证考试 基础会计讲义7653809 湖南 会计证 考试 基础 会计 讲义 765380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