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投资环境分析.docx
《深圳投资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投资环境分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1.城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背景分析与评价51.1城市概况及特征51.2宏观经济运行状况51.3城市规划与建设81.4宏观政策102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122.1土地市场122.2房地产总体市场132.3住宅市场162.4写字楼市场202.5商业营业用房市场242.6二手房市场272.7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预测283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分析293.1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93.2城市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分析293.3典型企业及典型项目29图 表 目 录图1 -1:2000-2004年深圳市GDP5图1-2:2000-2004年深圳市人均GDP6图1-3:2000-20
2、04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6图1-4:2000-2004年深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图1-5:2000-2004年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7图2-1:2004-2005年深圳市土地交易价格指数12图2-2:2000-2004年深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其增长率13图2-3: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建设情况14图2-4: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供求比14图2-5: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15图2-6: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销售价格16图2-7: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开发投资额及其增长率16图2-8: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
3、建设情况17图2-9: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供求比18图2-10: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18图2-11:2005年前三季度深圳市住宅各区销售面积比例19图2-12: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销售价格19图2-13: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开发投资额20图2-14: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建设情况21图2-15: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供求比22图2-16: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22图2-17: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销售价格23图2-18:2004-2005年深圳市写字楼租金23图2-19:200
4、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24图2-20: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情况25图2-21: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供求比25图2-22: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26图2-23: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价格26图2-24:2000-2004年深圳市二手房成交面积27图2-25:2005年前三季度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的区域分布27表1-1:重点政策列表11表2-1:2005年1-9月深圳全市及各区域住宅平均销售价格20表2-2:深圳市住宅市场需求量预测28表3-1:2004年深圳市住宅住宅销售面积前15名29
5、表3-2:2004年全市住宅销售金额前15名29表3-3:招商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29表3-4:万科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29表3-5:航空城(东部)实业开发典型项目情况29表3-6:华侨城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29表3-7:闽泰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29表3-8:华侨城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29表3-9:佳兆业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291. 城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背景分析与评价1.1 城市概况及特征n 区位优势明显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前沿,南接香港新界,东临大亚湾,西抵珠江口,北临东莞市和惠州市,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共有12个口岸,是中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也是内地与香港唯一接壤的城市。深圳港名
6、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第4位,深圳拥有中国最大陆路客运口岸罗湖口岸和陆路货运口岸皇岗口岸;广深、深汕高速公路和京九广深高速公路把香港、深圳和内陆城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近年来,深港合作领域从“三来一补”发展到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商贸、交通、物流、旅游、高等教育、医疗卫 生等领域,基本实现了资源、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的互补。深港一体化为CPEA的顺利实施和泛珠三角九省区与香港经济的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深港口岸实行的24小时通关及无纸化验放,以及西部通道的动工,将把深港两地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深圳的区域优势进一步凸现,深圳将成为香港连接内地以及内地连接世界的纽带和桥梁。1.
7、2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n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从2000年到2004年期间,深圳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GDP年平均增长率达19.7%。2004年GDP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五,在珠三角城市中位居第二,仅落后于广州。图1 -1:2000-2004年深圳市GDP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从2000年到2004年期间,深圳人均GDP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10.5%。图1-2:2000-2004年深圳市人均GDP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n 经济增长由二、三产业共同推进自2000年以来,深圳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经济增长由第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目前高新技术
8、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是深圳三大支柱产业。其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挥了经济增长的龙头作用,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实现产值3200亿元,增长28.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2%;物流、金融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商贸旅游业、房地产业也占据重要份额。图1-3:2000-2004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n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房地产所占比重开始回落从2000年到2004年期间,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稳定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15.2%。从固定资产的构成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一直在40.0%以上。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深
9、圳房地产开发投资进入理性调整阶段,基本建设投资逐渐成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最主要因素,2004年房地产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回落到历史最低水平。 图1-4:2000-2004年深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n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缓慢图1-5:2000-2004年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深圳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04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7596元。相对于收入的增长速度,消费的增速则比较缓慢,而且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消费结构发生转变,2004年深圳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2003年略有下降。
10、1.3 城市规划与建设n 城市规划 城市目标定位 “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十五年深圳的目标定位是:建设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 经济发展目标未来15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特区建立30周年,GDP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到2015年,全市GDP超过1万亿元。从2006年起,经过15年努力,到特区成立40周年的2020年,争取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达到香港和新加坡21世纪初的发展水平。 人口控制目标 “十一五”期间常住人口将控制在750万人以内。而2020年这个数
11、字将控制在1000万以内。 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构筑了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两个层次的空间构架:一是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呈“W”字型;二是保护型发展用地,以山体、水系、植被和组团分隔用地为因素联成系统,呈“M”字型。这样做的优点是既结合了深圳的自然条件,又顺应了市场条件下的城市开发模式,而且保证了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果,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建设布局结构以特区为中心,由北向西、中、东三个方向发展,形成辐射状的城市基本骨架。在此基础上,将全市划分为9个功能组团和6个需控制建设规模的独立城镇,并以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产业布局,使各产业区像颗颗明珠镶嵌于发展轴上。西部发展轴由特区出发沿珠江口向
12、广州伸展,为深圳市重要的产业密集区;中部发展轴向龙华、观澜方向发展,为深圳市的物流走廊,并为特区中心组团配套;东部发展轴沿布吉、龙岗一线向惠阳方向发展,为深圳市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城市交通实施全面的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战略,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目前,特区内已建成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在此基础上,将尽快建设轨道二期1号线延长段、2号线、3号线、4号线延长段、5号线工程,到2010年形成总长约140公里,连接城市中心区、次中心和重要策略发展区,并与城市主要对外客运交通枢纽进行良好的衔接,能在城市主要客运交通走廊提供大运量快速交
13、通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持续推进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开展远景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加强轨道交通与国家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的衔接,形成由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组成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轨道三期工程建设规划,指导轨道三期工程建设。珠三角城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总长约600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080亿元。至2020年,广东省将建设成以广州为中心,以广州至深圳、广州至珠海为两条主轴线,以及放射与环状结合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架构。其中,广州至深圳主轴的规划是,新建广州东莞深圳线,全长150公里左右;广州至珠海主轴线连接广州顺德中山珠海四市,全长18
14、0公里。n 城市建设2004年,深圳继续实施以环境净化、交通畅通、社会安宁为目标的“净畅宁”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梳理行动”,共拆除乱搭建和影响市容的临时建筑物3800多万平方米,增加了绿地面积,消除了治安和消防等隐患;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对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实施农村城市化工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了特区内外协调发展。 重点工程2004年中心区基本建成。会展中心、电视中心、市民广场等投入使用,地铁一期如期通车,蛇口港二期竣工,轨道交通二期项目获得国家批准。盐田港三期主体工程完工并正式投产。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扩建工程、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
15、陆域形成工程动工建设;蛇口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陆域形成和软基加固工程完工,5#泊位动工;铜鼓航道工程于2004年年底正式动工。117个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全年完成投资22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5%。小结:受城市中心不断西移,以及地铁等交通利好因素的影响,关外将成为深圳房地产市场成未来供应和需求的热点区域。1.4 宏观政策2004年以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围绕抑制投资过热和房地产投机,重点集中在土地与金融政策两个方面。通过控制房地产供应的源头、加息、税收等手段来平衡房地产市场供求。其宗旨在于挤掉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泡沫,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土地政策2004
16、年以来,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整顿土地市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杜绝协议出让土地、彻查开发区与大型项目、完善各项土地制度。国家颁布的土地政策具有连续性与整体性,旨在通过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力度,目的就是为了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防止土地的盲目开发以及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金融政策2004年4月,中央首先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银行的放贷规模,从而有效控制过热行业的资金源头;其次通过调整资本金比例,进一步抬高过热行业的准入门槛;最后在2004年10月和2005年3月通过利率的杠杆来提高贷款的成本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控。税收政策2005年5月18日国税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
17、收管理的通知。紧接着在5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按售房收入的全额征收5%的营业税;超过2年转手交易的,普通住宅可以继续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非普通住宅则按售房收入减去购房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表1-1:重点政策列表类别政策名称发布日期发布机构政策内容土地政策土地71号令2004/3/30国土资源部规定8月31日后,不得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 关于发布深圳市2005年度公告基准地价的通告2005/4/18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调整后的深圳市2005年度公告基准地价标准金融政策
18、提高资本金比例2004/4/27国务院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及以上 各金融机构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4/4/25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控制放贷规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2004/10/29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利率2005/3/16中国人民银行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税收政策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2005/5/11国务院6月1日起,购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交易管理政策
19、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商品房销售行为的通告2005/11/11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签订的“认购书”,应使用全市统一的示范文本,并通过“深圳市一手房网上销售系统”下载 。“认购书”签订后,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二、商品房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必须全部即时上网公开销售。三、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提前登记、集中开盘、分期销售”的售房模式。四、严禁“炒卖楼花”行为,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代理销售尚未办理房地产证的二手房。拆迁政策深圳经济特区房屋拆迁管理办法2004/8/26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经济特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2 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2.1 土地市场n 土
20、地市场概述深圳总面积19.53亿平方米,其中特区内面积3.28亿平方米。据统计,至2004年底,全市可建设用地仅余200多平方公里,且多分布在特区外。从2002年起,深圳逐年紧缩土地供应,连续三年特区内商品住宅土地供应为零。 2005年深圳全市计划供应土地面积1269万平方米,94%的供应土地在特区外。商品住宅用地控制在80万平方米,仅占供应总量的6%,并且全部位于特区外。n 土地供应从1987年9月9日国内首块体现有偿使用原则的土地在深圳市以协议方式出让,直到2002年7月1日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正式生效的15年间,深圳的出让方式一直以协议为主。2004年深圳国有土地
21、成功出让用地23宗,成交土地面积13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5%;建筑面积184.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3%。n 土地成交价格图2-1:2004-2005年深圳市土地交易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中国房地产信息网由于深圳连续三年紧缩土地供应,因此土地出让的总地价、楼面价持均持续上涨。2004年土地出让总地价40.46亿元,同比增长37.2%;楼面价219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1%。小结:自2002年以来,深圳市逐年紧缩土地供应,连续三年特区内商品住宅土地供应为零,特区外的龙岗区和宝安区成为土地供应的主要区域。受城市中心的西移,以及轨道交通的建设等利好因素的影响,特区外土地价格也逐步走
22、高。2.2 房地产总体市场n 房地产开发投资进入理性调整阶段从2000年到2002年期间,深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2002年是深圳房地产投资增速最快的一年,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达到历史最高。针对2002年商品房供应的过快增长的这一情况,深圳市政府采取了特区内停止新批房地产用地并控制房地产用地供应(100公顷左右)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从2003年起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进入理性调整阶段,开发投资额增速明显回落,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开始回落。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仅1.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回落到45.0%以内。2005年前三季度
23、,深圳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314.38 亿元,同比增长 -0.3%,房地产投资规模与2004年同期持平。图2-2:2000-2004年深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其增长率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n 建设速度放缓自2003年以来,深圳市房地产开发进入理性调整期,商品房建设速度也相应放缓,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增速开始回落。2004年施工面积的增幅仅3.0%,而竣工面积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9.2%。 2005年前三季度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深圳商品房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均出现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6.5%和5.5%。图2-3: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建设情况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n 商品房整体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 投资环境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