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课件.ppt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一、天气与气候概念及天气符号1、天气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的突出特征是经常在变化。2、常见天气符号:3气候概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内容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常见天气符号,二、气温和气温分布,1气温测定:,(1)日平均气温,(2)月平均气温,(3)年平均气温,2、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陆地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的热量来自地面,地图册P22,(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影响因素,
2、纬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低纬度高纬度),季节:,夏季大,冬季小,海陆:,海洋及沿海小,陆地及内陆大,天气:,晴天大,阴天小,地形:,平原山地,注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植被:,裸地草地林地,(3)气温的年变化,7月,7月,8月,8月,1月,1月,2月,2月,影响因素,纬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高纬低纬),海陆:,陆地海洋,地形:,平原山地,天气:,少云雨区多云雨区,植被:,裸地草地林地,(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P32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随
3、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暖流增温,寒流降温。,4、气温的空间变化,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 北半球冬季(1月)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海洋向高纬(北)凸出;夏季(7月)相反。,(1)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原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性质较均一,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相对较低;夏季大陆增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高,气温极端值:最高值在北纬20-30的沙漠地区,最低值在南极大陆上。,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2030之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沙漠干燥
4、增温特别强烈,所以形成极高温。,南极大陆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少; 海拔高(平均2350米)降温作用明显。(若与北极比还加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4、等温线的判读:,(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稀疏,气温差别小。(2)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向高纬凸,气温低向低纬凸)(3)在等温线图中气温高低的判读: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即与同纬度相比,等温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说明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反之)(4)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与海岸线平行,则受海洋影响显著;与等高线平行,则受地形影响。(5)暖流流经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气温低,向低
5、纬凸。,(6)等温线是闭合曲线,曲线内气温高,为盆地或低地;气温低,为山地或高原。(7)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等值线时的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三、降水和降水分布,对流雨 地形雨锋面雨 台风雨,1、降水形成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充足水汽;凝结核。,2、降水类型(按成因分),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P32页),气流状况:,大气环流及风向:,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气流下沉,多晴朗干燥天气。,高压、信风控制降水少,低压、西风控制降水多;离岸风降水少,迎岸风降水多。,距海远近及大陆东西岸(回归线附近:西岸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东岸季风气候,降水多)。,迎
6、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暖流增湿,寒流减湿。,4、降水分布,(1)空间分布,赤道多雨带: 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低压控制)冷却,易成云致雨,多对流雨。极地少雨带: 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极地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副热带少雨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温带多雨带: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2)时间分布,年雨型: 少雨型:夏雨型: 冬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5、
7、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的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 山脉走向平行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 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若向高值凸,说明该地降水少;向低值凸,则说明该地降水多。,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风向判断:从风的来向决定。,西北风,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风,四、大气环流,热、湿,热、干,热、干,暖、湿,暖、湿,冷、干,冷、干,气压带与风带及其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变化,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
8、季: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4、5月华南地区,6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地区,副高影响我国雨带进退,美丽的文学世界,文学知多少,美丽的文学世界,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冬:西北季风,夏: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冬:东北季风,夏: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东亚与南亚季风比较,五、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最根本的因素(影响气温),2、大气环流最重要的因素(影响降水),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局地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大陆东岸),3、下垫面状况(既影响气温,又影响降水),海陆分布:距海远近(海
9、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地形,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气温低,4、人类活动,阳坡、阴坡,热带,温带,寒带,亚寒带,亚热带,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影响气温,太阳辐射分布差异,如何描述不同热量带的气温特点呢?,终年高温,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冬长寒,夏暖短,长冬无夏,2、大气环流:影响降水,气压带:上升湿润,下沉干。,风 带:西风湿润,信风干。,来自海洋;低纬流向高纬。,高纬流向低纬。(来自海洋的信风除外),赤 道 多 雨 带,副热带少雨带,温 带 多 雨 带,极 地 少 雨 带,描述降水: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受海洋的影
10、响程度不同,海陆位置:距海远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地形: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雨影区,8,图中四点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B. C. D.,B,2.高度 在迎风坡,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降雨量也随之增加。但当海拔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降水量达最大值,其后随高度的增加,降水量不是增加而是递减,此高度被称为最大降水高度。 此高度没有定值,而是与所在地区地形特征和气候有关,一般气候越湿润,大气越不稳定,最大降水高度越低;气候越干燥,大气越稳定,最大降水高度海拔越高。,西风,洋流(沿海地区),B,图中用阴影标出的区域属于: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图中两阴影区域面积不
11、同,试从影响气候诸因素方面(地形、洋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对此现象作出解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美海陆热力性质比澳大利亚大,季风更显著。,地形:澳大利亚受大分水岭影响,海洋水汽较难深入内陆;美国中部平原广阔,海洋水汽可深入内陆。,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弱;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下图为“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1、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2、N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气候 自然景观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