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讲座.docx
《某某年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年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讲座.docx(3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讲座(2004)(提示:请同学结合课本进行学习) 一、 命题原则(学员自己熟悉) 1、命题原则 总体看,题目不难,但是 试卷考点太多,每章每节都有分 专业技能知识水平的熟练程度 对制度和准则的掌握程度和知识更新能力 2、试题范围 不超教材,未写进教材内容不考 教材有错误的地方不回避,按正确处理去考 3、对考生要求 (1)因为题量太大,要求考生理解并且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很多初学者学习会计有误区,以为是单纯记忆,我们讲如果学习中只能停留在记忆背诵这个阶段,很难通过考试) (2)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3)有熟练程度 二、辅导中的注意事项(学员自己熟悉) 1、因为会计学习的特点是前
2、后关联性、呼应性很大,所以讲解中我们经常会将各章节的相关内容对比分析。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前面章节的内容要用到以后所学的知识,看不懂没有关系,先暂时搁置,以后自然会理解。 2、录音和讲解的内容请大家一定仔细看,有的时候很简单的一句话实际是从考试的考点或者大家容易错误的地方提炼出来的,标有“注意”字样的内容更要仔细 3、 对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我们还增加了8讲专题辅导,也希望大家能够学习掌握 三、教材概述:(学员自己熟悉) 注册资产评估师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评估工作需要会计知识,但注册资产评估师与注册会计师对会计知识需求的角度不同,其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新教材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 1 第三章存货的期
3、末计价部分 2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部分,删除了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内容 3第十章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整个章节都有变动 请把书翻到目录部分,首先来分析这本书的逻辑结构。 总共十二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第一章到第九章,围绕着会计核算的一般问题;第二部分是第十章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第三部分是从第十一章到第十二章基本上是财务管理的内容,第十一章是对会计报表的内容进行分析,第十二章是对筹资和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概念,最基本的放到概念中,对考试不太重要,但要理解,它给出了会计六要素的关系及如何进行核算的基本思想。 第二章至第九章:会计六要素是如何进行核算的。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个
4、顺序编排的。从资产开始看,首先是流动资产;流动性最大的是现金,货币资金加应收项目常称为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不等于货币资金。货币性资产指货币资金基础上加金额固定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第二章的主题就是货币性资产及应收帐款如何进行核算。第三章存货。然后是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第五章为止讨论的是资产如何进行核算的。负债,首先出现的是流动负债,然后是长期负债,负债完后是所有者权益。然后是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及所得税等。因为总的说来是提供信息的,采用会计报表的形式向外披露。所以,在第九章讲了会计报表基本是三个主表和一个附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一
5、附表是利润分配表。最后还对合并会计报表及特殊事项进行了讲述。 看书要按逻辑来记,效果比较好。首先分析逻辑结构,再按章来看。分析各节的逻辑结构,各节的出题点,网络结构记忆,这样看书效果比较好,效率较高。 四、重点、难点内容解析 (重点教授内容) (一)会计要素及其关系 1会计的六要素 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
6、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按
7、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中国最庞大的数据库下载特点: 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
8、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所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营业收入)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日常活动,否则不能做收入) 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营业外收入) (5)费用 指各种耗费:营业成本(可以对象化)期间费用(不可以对象化) 可以对象化比如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是出售某一特定的产品而产生的成本,而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
9、务费用不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 费用的3个特征 A. 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B .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C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所以:费用 也是日常活动发生的。 其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属于费用而是损失,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营业外支出) (6)利润(一般指净利润,但此教材指的是利润总额) 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2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等量关系,这些等量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会计等式又是会计报表的框价,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又将会计要素称之为会计报表的要素,但严格地说,会计要
10、素和会计报表要素并不是一回事。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收入费用=利润 (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第(1)个等式可以称之为静态等式,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第(2)个等式可以称之为动态等式,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第(3)个等式反映了在企业期末结帐之前,第(1)个等式和第(2)等式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四个)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其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基本前提,为
11、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或事项作出正确判断,对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作出正确选择提供了依据 2持续经营 是指除非出现足够的反证,否则均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按照即定的经营方针与目标持续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营业进行清算。持续经营是一些公认的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的存在基础。如历史成本原则,折旧计提方法是根据持续经营原则产生的。 3会计分期 指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期间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分期间来提供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 是指企业会计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生产与提供财务信息。货币计量的前提是货币币值稳定。 (三)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13个) 财务会计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
12、一贯性和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划分权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中需要掌握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是指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营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包括三层含义:真实性、可验证性、准确性。 2. 可比性原则 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横向可比。 3. 一贯性原则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项保持一致,纵向可比。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13、成果。 上述两者都属于可比性的要求。可比性强调的是横向可比,一贯性强调纵向可比 4. 相关性原则 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对于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提供。 5. 及时性原则 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 明晰性原则 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7. 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在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的前提下产生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计入本期的损益;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损益。它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后者是指以实际收到或付
14、出款项的日期确认收入或费用的制度。 8. 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应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比并在同一会计期间记帐,以便正确确认当期损益。包括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 9. 历史成本原则 是指各项财产物资,除按国家有关规定所允许的方法进行调整外,原则上均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p24第三段注意。 10.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是指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年度相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本年年度损益;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分期计入相关年度的损益。 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1谨慎性原则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
15、不得设置密秘准备。 比如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存货计量的后进先出法也是谨慎性原则。其他还有: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债务重组收益由原营业外收入改为“资本公积”。 12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 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区别重要程度,采用不同一核算方式。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 13实质重于形式(新的原则)(原有十二个) 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例如:融资租赁;合并报表(不是一个法律主体,但要反映情况);关联方判断标准;售后回购。 典型的是融资租赁,找到设备租赁公司(金融企业),要求在五年内付清600万元的租金。设备从所有权上归出租方,但如果设
16、备使用有效年限7年,这台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归我所有,有效报酬归我所有,但设备是按特定要求买的,不能退货。这样主要风险就转到了承租方。于是主要风险、报酬都转给了承租方。按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该设备应该按自有资产进行管理,要计提折旧等。 另外合并会计报表,从法律形式上看,企业集团十个子公司,有十一个都是法律实体,但经济实质是一个,要将十个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到一起,而不按法律形式 (四)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即:确认、计量(计价)、记录与报告。 1 确认: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主要有两个时点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与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对收入与费用
17、的确认应以收取某收入的权利和支付某费用的责任的实际发生为准,而不是以现金的实际收支为准。 权责发生制原则又派生出关于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与费用确认的配比原则。 确认标准:第一、经济利益很可能(50%)流入或流出企业;第二、与该项有关的成本能可靠地计量。二者缺一不可。比如,自创商誉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2计量 被视为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因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定量化的货币信息。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计量单位包括实物、货币两种计量单位,货币又有名义货币与稳值货币之分。基于币值不变的会计基本前提,现行财务会计采用名义货币单位作为计量单位,我国会计法允许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企业选用其中某种货
18、币为记帐本位币。 计量属性,又称计量基础,指用货币对会计需要进行计量时应予计量的角度。资产有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重量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企业负债计量属性有两种,即以未来现流量(流出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两种计量属性。在现行会计模式中,对流动负债,一般就以其未来现金流量来计量,长期负债则以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来计量。 3记录 在实务工作中,资金的变动都是在会计要素具体化会计科目中记录反映的,并采用复式记帐法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并将每一个会计科目分为借、贷两方,也就形成了“帐户”会计科目只是帐户的名称,帐户记录所使用的薄籍被称为“帐薄”。对每一笔资金
19、变动所涉及的两个会计科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类科目成本费用等会计借方反映资产的增加,贷方反映资金的减少。负债类、收入类、收入者权益类科目借方反映其减少、贷方反映增加。据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帐户的余额肯定在数量增加方,即资产类帐户余额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帐户余额在贷方。会计科目又可分一级、二级、三级科目。 4.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2000年7月1日实施的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五)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 1会计核算基本方法 我国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概括为七个方面,即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薄
20、、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以及编制报表。 2会计处理程序 会计处理程序包括:编审凭证、记帐、调帐、试算、对帐、结帐、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信息的基本载体 包括会计科目与帐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 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记帐凭证。 会计帐簿按其用途可分为序时帐薄、分类帐薄和备查帐薄;按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简程度可分为总分类帐薄和明细分类帐薄,按其形式可分为订本帐薄、活页帐薄、卡片帐薄。会计帐薄按照帐页格式不同分为三栏式帐薄、多栏式帐薄和数量金额式帐薄。 凭证、帐薄与报表之间存在程序上的关系: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 (六)财务会计管制与会计政策 1财务会计管制 财
21、务会计的管制包括法律、行政法规与规章三个方面。 会计法1985年颁布、1993年12月修订,1999年10月再次修订的(修订案于2000年7月1日始实施)。 (1)按照立法的和效力的不同,分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三个层次。 会计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包括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 (2)按照内容划分,包括会计核算方面的法规、会计监督方面的法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方面的法规、会计工作方面的法规。 会计规章,包括具体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行业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会计证管理办法、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暂行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财务会计 基本概念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