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docx(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商品人类相互交往的经济形式经历着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是当今世界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共同的经济活动方式或交往方式。这里,主要研究商品经济一般规定性,即通过对商品、货币等因素的具体分析,揭示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准备。1.1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自然分工有两种表现形式自然分工产生的背景生存资料等名词的概念自然分工的局限1.1
2、.2 自然经济的发生 自然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然经济在历史上的地位 1.1.3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1.2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社会分工产生的过程 关于社会分工的漫画1.2.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交换的需要,亦即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取决于市场的需要,生产由市场调节。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而商品经济也反过来不断推动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的发展,因而也推动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商品生产者同其他商品生产
3、者的经济联系是其生存和谋求发展的前提条件;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商品生产者正是通过,也只有通过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而经常地 、广泛地、密切地发生经济联系。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二是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仅仅存在社会分工,产品并不一定要当作商品互相交换,如果产品不是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那么产品也不会被当作商品来交换。正是因为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产品才不会被商品所有者无偿地让渡出去,任何人要得到他人的产品,他都必须以等量价值的产品去交换,也就是说产品被当作商品。总之,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的条件下,任何人都只有以他的产品去交换别人的产品,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取得别
4、人的产品。商品交换是产品所有者实现其产品所有权的基本途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的私人所有。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这两个基本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仅仅存在社会分工,产品归属于同一所有者,产品不会被当作商品来交换;产品虽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但若不存在社会分工,也不会存在商品经济。1.2.3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1.3 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商品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3、社会化生产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是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特征的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一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
5、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背景资料: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历史进步性背景资料: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支配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通过市场调节的机制,以其客观的经济强制的推动力,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描述价值规律这种功能时曾说:“这个规律一次又一次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甩出原先的轨道,并迫使资本加强劳动生产力,因为它以前加强过劳动生产力;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身边催促说:前进!前进!”(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75页。)正是
6、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规律的客观强制作用推动着手工技术生产发展到机器化大生产,使生产日益社会化、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制度性矛盾所决定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衰退中依然还能获得经济发展,也正是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1.3.2 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产品经济的概念背景资料: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可由于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没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而未能起到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因具有竞争、开放、广泛的市场联系和与生产者利益联系紧密等特点 推动着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完成了生产的
7、社会化、工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人类社会必须经过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后,才能进入产品经济的时代。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那种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从自然经济直接向产品经济过渡的企图因违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补上充分发展商品经济这一课。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促进社会和生产专业化的迅速发展,在此基
8、础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 第二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1.商品是这个社会最基本、最单纯的形式。2.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3.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一、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概念 商品首先应该是一种物品,它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资本论第1卷,P47)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9、 。使用价值的质与量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考察 不同种类的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从质上看,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是不同的,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 例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 同一物品往往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例如,木材既可以作燃料,也可以作建筑材料,还可以作化工原料等等。发现物品的各方面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从量上看,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用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 计算不同使用价值的量时,往往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如
10、粮食用公斤、衣服用件等。物品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取决于物品的性质和社会习俗。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态的性质无关,它本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它是封建制度下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是把使用价值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是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研究的。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普通物品使用价值相比有两个特殊性。 第一,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第二,它供给别人满足需要,不是无代价地奉献或赠与,而是通
11、过交换转移到别人手里。因此,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 交换价值 三、 价值 价值的概念 可是相交换的商品,绵羊和布,是两种不同的物品,那么它们为什么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呢? 既然它们能够互相交换,就表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那么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共同的东西是商品的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他们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使用价值所决定的,商品的效用越大,其交换价值就越大,效用越小,交换价值就越小。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例如粮食和衣服各有不同的使用价值,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
12、以蔽体御寒,我们不能说粮食的效用比衣服大,也不能说衣服的效用比粮食大。因此,不同的商品能够互相交换,其所具有的共同的东西不是使用价值。 马克思说,“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实际上,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互相交换,恰恰在于抽去了它们不同的使用价值,只要比例适当,不管使用价值有多大的差别,不同的商品都可以互相交换。那么这种共同的东西不是使用价值,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撇开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它们的生产上都耗费了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已不是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而是指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一切商品都凝结着这
13、种人类劳动。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耗费了人类劳动,都包含着价值这个共同的东西。它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包含着同质的但不同数量的人类劳动,是因为它们包含着大小不等的价值,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之间交换的量的比例。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区别,并无质的不同,因而它们之间就可以相互比较。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 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
14、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 因此,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来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任何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一般人类劳动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不经过劳动的东西不能构成价值。但是也并非任何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劳动都形成价值,只有为交换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因为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交换各自需要的商品,必须把不
15、同的生产物看作价值,在同质异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互不吃亏,实现彼此之间相互交换的社会联系。 商品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进行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因此,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其劳动的关系。所以,价值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背景资料:关于商品交换价值决定 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是商品的效用。也就是说,商品的效用越多,商品交换的价值越大;商品效用越少,该商品交换的价值就越小。该理论尽管表面上看是注重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效用决定论”。事实上,某商品的效用是相对的,在不同对象、不同地区
16、、甚至不同时间的表现是不同的。如果以所谓的“效用”来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那就永远无法对某一商品进行定价,并完成其交换。同时,不同种类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存在质的联系,因而以“效用”来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还有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则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市场的供求决定的。这种“供求决定论”试图表明:市场需要的或紧缺的,就是说供不应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就高;市场供应充足的甚至积压的,也就是供过于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就低。这实际上是一种一定时期内的表面现象,并非反映商品交换的实质。供求关系对一种商品来讲,可能会影响到该商品的买卖情况。但,对于不同商品的交换,就不能以一商品自身的供求状况来决定,并
17、影响到另一商品的供求和交换。况且,如果由“供求”来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那就更无法解释商品在供求一致时的价值决定。 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理论界关于劳动价值理论仍有些争论。主要代表有以下两种:其一是“知识价值论”。对信息社会颇有研究的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事实上,由于劳动者对知识(劳动积累的经验)、信息和科技掌握程度同其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因而,知识、信息和科技只能通过提高劳动复杂程度而对价值生产和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该理论只能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丰富而已
18、。其二是 “要素价值论”。该理论把价值的源泉归纳于商品生产有所有要素投入。这是西方某些学者试图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改造”。马克思在对商品生产和价值生产的论述中清晰地指出:物化劳动转移旧价值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了解价值的概念和内涵,就不难看出“要素价值论”的失误之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 一切商品部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就没有人需要它,因而不可能有价值,即使在这种物品的生产上耗费了大量劳动,这些劳动也是白费,不能形成价
19、值,因此,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其中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因而没有价值,当然也就不是商品,例如,空气、天然水、阳光、处女地等。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其中耗费的劳动也不形成价值,因而也不是商品,例如,农民自己生产的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粮食等。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而且也是交与别人使用的,但并不是通过交换,而是无偿提供的,耗费在其中的劳动也不形成价值,它们也不是商品,例如,在封建社会,农民向封建主缴纳的实物地租粮食,等等。总之,只有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东西,才是商品。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
20、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无论生产者或购买者,都不可能既占有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 可见
2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互相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通过交换,交换成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够分别得到实现,商品内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反映。马克思说:“既然商品是二重物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末,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的概念 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是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操
22、作方法和劳动结果。这种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 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的体现,正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具体劳动的种类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劳动种类越多,意味着使用价值种类越多,社会分工越发达。 具体劳动过程也就是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任何社会,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各
23、样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 另外,我们还必须看到,任何具体劳动,只有借助于土地、矿藏和其他的自然物质,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17世纪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有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讲的“土地”,泛指所有的自然物。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的概念 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它们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却可以互相交换,这说明,生产商品的劳动,除作为具体劳动具有不相同的一面以外,还有共同的一方面,这种共同的一面是什么呢?从裁缝劳动
24、和木匠劳动来看,各有不同的目的、方法、对象、手段和结果,但在劳动中都要消耗自己的劳动力,即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马克思说:“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即人类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性耗费,这是一切劳动共有的东西。这种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共同的一面。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正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具有同一性,才使各种商品的价值可以相互比较。说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指的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就是指抽象劳动构成商品价值实体
25、。 抽象劳动的性质 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因为只有在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下,服从于交换的需要,要比较不同的商品的价值的大小,即比较在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多少,才有必要将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化为同质的抽象劳动,如果不进行商品交换,就没有必要把具体劳动化为抽象劳动。 由此可见,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永恒范畴。 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
26、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统一表现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具体劳动,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表现,也是商品生产者藉以相互联系的桥梁。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27、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共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具体劳动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表明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作为有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
28、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批判地创立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初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由于他们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也就不能了解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他们的劳动价值理论不仅很不完善,而且充满着矛盾。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早就分析了价值并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不了解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当人们提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可以互相比较,是什么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时,他们不能作
29、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 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再次,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
30、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三、 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 商品经济存在的基本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产品由不同的所有者或利益主体支配是商品经产生的决定条件。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独立的私人所有。 由于社会分工,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他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则由其它商品生产者来供给。因此,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31、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应具有社会性质,应是整个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是他的私事,经济决策是由独立的私人商品生产者分散地作出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归私人所有,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首先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这样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便出现了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在商品交换中,各种具体形式的私人劳动是无法进行量的比较的,它们只有作为一般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这就是说要将具体劳动化为抽象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取决于他所生产的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
32、能否卖得出去。如果他生产的商品不为社会需要,卖不出去,那么他在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化为抽象劳动,就是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实现其价值。这说明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的反映,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则是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反映。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背景资料:社会分工 人类社会的初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人群内部只存在按性别和年龄划分的自然分工,没有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且每次大分工都推动着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1、第一次社会
33、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
34、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 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四、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不是产生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形成商品价值的内容劳动,而是来源于商品的神秘性即商品形式本身。归根到底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特有的间接劳动的性质,即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或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间接表现出来。这样,使人与人的关系被物的外壳掩盖起来,并由物决定人的命运。人与物的
35、关系颠倒了,产生了商品拜物教。 就客观而言,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就主观而言,则是人脑的产物,或人的观念的产物。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 自私人假说与商品拜物教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一假说是片面的,在现实经济社会里,人的经济行为不仅有利己性,也有利他性。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以上分析了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下面分析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即价值的大小或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
36、量的,因此,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时间又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个别劳动时间的概念 每种商品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由于生产中的各种主客观原因,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各不相同。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对这段话理解要把握以下三点:
37、一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三是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两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单个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仅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时,所提到的与单个商品的价值决定有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生产某 种符合
38、社会需要的商品总量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把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总过程来考察,即分析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总量时,对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22页。)这里讲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与单个商品的价值生产无关,而与某种商品总量的价值在市场上的实现程度有关。其意义在于要求某种
39、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量必须符合社会需求总量。 二、影响商品的价值量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所有影响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短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商品的价值量的大小,但劳动复杂程度的高低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乃是影响商品价值量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简单劳动的概念 简单劳动是指因工艺、技术要求简单,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的概念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标准,因而这种区
40、分是相对的。但是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内,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就同种商品而定的,生产各种不同的商品的劳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价值量如何确定呢?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复杂劳动在同一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可以是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若干倍。马克思说:“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既然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所创造的价值不相等,那么就应将两者换算为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怎样换算呢?只能是以简单劳动为标准,将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
41、以进行比较,因此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量为单位来确定的。 谁来把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呢?这种换算并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地进行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交换比例的折合,是在生产者背后,在无数次的竞争和交换活动过程中通过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二)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但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会发生变化,因而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
42、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为多种多样,主要有: 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形式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自然条件的优劣 ; 其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各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自然条件对加工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小,而对农业和采矿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比较大。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因此,无
43、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物化到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减少,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因此,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 在以上所说的关系中,劳动时间指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里所讲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
44、值量的关系,是就生产同种商品的整个部门而言的,是生产同种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就一个部门内部各个生产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而言,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其单位商品所含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商品交换中,他仍可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这意味着他以较少的劳动时间获得了更多的价值;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其单位商品所含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也只能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出售,这样,他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却只能获得较少的价值。因此,就出现了虽然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但商品生产者却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象。 第
45、四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价值规律包括两重不可分割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如何实现的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同一部门内生产同种商品的是合乎必要劳动时间,它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马克思所提出的另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如何决定商品价值量的? 同一部门内部生产同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是部门内部的竞争和比较的结果。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劳动比较是如何进行的呢?这可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说明。 假定社会有甲、乙、丙三个生产部门,社会对其产品需求量和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为:甲部门90件,共900小时;乙部门1600件,共8000小时;丙部门550件,共1100小时。但实际上,甲部门生产了100件,耗费1000小时;乙部门1600件,共8000小时;丙部门生产500件,耗费1000小时。这样乙部门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社会对该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