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经济生态学.docx
《工业和经济生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和经济生态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和经济生态学期末课程论文工业和经济生态学期末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论农药对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及污染控制对策 目 录摘要4第1章 农药发展生产41.1 农药发展史及分类41.1.1农药发展史三阶段41.1.2 农药各种分类51.2 中国农药各方面情况71.2.1中国农药生产现状71.2.2 中国农药企业情况91.2.3 中国农药研发情况111.3 中国农药管理的法规制度12第2章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122.1农药对土壤、水和大气的污染122.1.1农药对土壤的污染122.1.2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122.1.3农药对大气的污染132.2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142.2.1人体对农药的吸收
2、142.2.2农药对人体的慢性危害142.2.3农药对人体的急性危害152.3 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52.3.1农药对生态食物链的影响152.3.2农药对种群的影响162.3.3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的影响16第3章 农药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173.1 病虫害综合防治173.1.1概述173.1.2生物防治技术172.1.3农业防治技术172.1.4物力及机械防治技术172.1.5其他防治技术183.2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83.2.1积极研发新品种农药183.2.2选择安全和较安全级农药193.2.3选用高效农药及农药管理19总结19参考文献19【摘要】:农业生产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为了保证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药不可避免地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农药种类繁杂,长期使用或滥用会严重污染环境,给动植物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该文对农药的使用现状、造成环境影响及其未来的展望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农药、环境、生物性、污染前言农业生产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为了保证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药不可避免地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作
4、物正常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农药种类繁杂,长期使用或滥用会严重污染环境,给动植物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该文对农药的使用现状、造成环境影响及其未来的展望进行综合评述。据中国财经报网站报道,全世界每年农药中毒事件达50 万起,死亡人数在1%;据26 个省市1992 年1996 年5 年间的不完全统计,共报告247349 例农药中毒,致死24612 人,年均病死率为9.95%,远远超出世界农药中毒死亡率的平均水平。据卫生部统计,2000 年共接到农药中毒共报告 17459 例,死亡 1174 例,病死率 6.7% 。其中因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占 25.5%
5、,死亡 7 例。1985 年,浙江省80 人因食用含有剧毒甲胺磷的菜花发生中毒。1987 年7 月1988 年10 月,香港市民因食用菜心造成670 多人中毒,损失150 多万港元。1994 年,广东省某地仅上半年就发生食用蔬菜中毒上百起,仅一次食用喷施过甲胺磷农药的通心菜就造成66 人中毒。1992 年安徽省发生一起有机磷农药的中毒事故,11 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1998 年由于食用含有残留农药的蔬菜,造成珠海市华夏学校学生集体中毒事件。柳州市汽车运输技工学校238 名学生在校外的快餐店吃米粉中毒。2000 年一台湾旅行社在杭州食用小白菜后造成20人集体中毒;2004 年4 月18 日,辽中
6、县满都户镇食用包子后造成17人中毒。上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高毒农药的急性中毒性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同时,农药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影响。5 种PIC 有机磷农药不但对哺乳类动物毒性高,对蜂、鸟、蚕等环境生物基本是高毒或剧毒,对蜘蛛等农业有益生物也具较高的毒性,长期使用,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第1章 农药发展生产1.1 农药发展史及分类1.1.1农药发展史三阶段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农业很早就被用作保护农作物与病虫害作斗争的工具。它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阶段,大约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有机
7、合成农药时代。人们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物质具有防止农牧业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世纪以后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农用药物。在公元前的天然农药有硫磺、含砷矿物和防虫植物嘉草、莽草、附子、干艾等。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的杀虫、杀菌剂有硫磺、白砒等。到了之后,发展出了一批人工制造的无机农药,其中包括了氟、砷、硫、铜、汞和锌等元素。代表性农药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巴黎绿、砷酸钙等,也出现了一批含砷、硼的灭生性除草剂和磷化锌杀鼠剂。总的来说,无机农药的药效比较差,需要的用量大,而且防治面窄易产生危害。所以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农药管理法,如法国和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
8、就出现了大量有机合成农药,它们具有类型多、药效高、对作物安全、应用范围宽等特点。农药进入了有机合成时代。前期,农药品种和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农药用量为7503000克/公顷,比无机农药时代下降了一个数量级。这时期农药筛选目标主要是活性谱广,杀灭性、持效性强的品种,尚未重视对生态及环境的影响,在管理方面侧重对质量及药效的监督。到了后期,主要是60年代末期之后,有机农药向高效化方向转变,开始重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强化了对农药的管理,其中包括了农药的环境管理。这一阶段开发新农药的战略目标转向了易降解、低残留、高活性及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影响小的方向。又因在新农药的登记中需要更多的卫生毒理和环境毒理
9、的资料,新农药开发费用大幅度上升,新品种投入市场的速度也较之前更加缓慢。在使用农药的防治策略上,前期主要追求根治、灭绝,目前则结合监测和预报确定防治的经济阀值,把农药用量压至最合理程度,以获得农业中的最大综合效益。在现在,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逐渐加强,农业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超高效、无毒和无污染”的新时期。现在又提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增加作物的多样性,利用害虫天敌以虫治虫或者利用激素改变害虫的雌雄比例,迫使害虫不能正常交配,从而抑制害虫。其优点是:一方面有利于害虫防治,并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不产生大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减轻环境污染。1.1.2 农药各种分类(一
10、) 杀虫剂:1、 胃毒剂:作用于害虫的胃等消化系统产生毒杀致死效果的药剂。目前所用的杀鼠剂几乎都是胃毒剂。无机杀虫剂也多数是胃毒剂;有机合成的杀鼠剂大多数都是触杀兼胃毒。在环境中,胃毒剂对害虫天敌的直接伤害作用很强,对维护生态平衡是个不利因素。常见的胃毒剂有敌百虫、灭幼脲、抑太保、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抑制剂和部分植物源农药。2、 触杀剂:这类杀虫剂必须直接接触昆虫体后进入体内,使昆虫中毒死亡。大部分杀虫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具胃毒作用。常见的触杀剂有辛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抗蚜威、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3、 内吸剂:内吸作用是指农药对害虫的毒杀形式,即将药剂喷到作物上,药剂先被作物的叶、茎、根
11、或种子吸收,并在植株上体内传播到各个部位,在体内保持一定时期的毒效,当害虫取食带毒的作物时,药剂随之进入害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通过这种内吸作用杀死害虫的药剂就叫内吸剂。常用的内吸剂有:乐果、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4、 熏蒸剂:熏蒸是利用一些药剂在常温下容易气化的农药,或一些农药施于土壤后,产生具有杀虫、杀菌或除草作用的气体,在密闭空间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熏蒸效果通常与温度成正相关,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如果延长熏蒸处理时间,较低的浓度也可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当前主要有仓库熏蒸法、帐幕熏蒸法、减压熏蒸法和土壤熏蒸法这四种熏蒸方法。在农业上使用较多是仓库熏蒸和土壤熏蒸,仓库熏蒸用于作物收获后的
12、处理,而土壤熏蒸是在作物种植前的处理。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类特异性杀虫剂,在使用时不直接杀死昆虫,而是在昆虫个体发育时期阻碍或干扰昆虫正常发育,使昆虫个体生活能力降低、死亡,进而使种群灭绝。这类杀虫剂包括保幼激素、抗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防治卫生害虫的主要药剂有保幼激素类似物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常见的农药品种有除虫脲、灭幼脲、氟虫脲、米满等。5、 昆虫性外激素:是雌成虫分泌的用以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的一类化学物质。人工合成了类似物,使用后影响成虫性行为,从而达到抑制害虫发生的目的。如除虫脲、灭幼脲。(二) 杀螨剂:用于防治植食性害螨的药剂称为杀螨剂,一般只能杀螨而不
13、能杀虫兼有杀螨作用品种较多,但它们的主要活性是杀虫,不能称为杀螨剂,有时也称它们为杀虫、杀螨剂。用于危害各种植物、贮藏物、家畜等蛛形纲中有害生物的一类农药。在杀螨剂中,有的品种对活动态螨(成螨和幼螨、弱螨)活性高,对卵活性差,甚至无效;有的品种对卵活性高,对或动态螨效果差;有的品种两种都可以杀死。常见的杀螨剂品种有螨死净、哒螨酮、尼索朗。害螨1年内发生的代数多,种群增长能力强,1年内往往要施药数次方能控制其为害,因而害螨较易产生抗药性。(三) 杀菌剂:杀菌剂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剂。但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随着杀菌剂的发展,又
14、区分出杀细菌剂、杀病毒剂、杀藻剂等亚类。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7、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
15、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
16、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五氯酚钠、石硫合剂等。(四)除草剂:百草枯除草剂除草剂(herbicide)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其中的氯酸钠、硼砂、砒酸盐、三氯醋酸对于任何种类的植物都有枯死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均具有残留影响,所以不能应用于田地中。选择性除草剂特别是硝基苯酚、氯苯酚、氨基甲酸的衍生物多数都有效。世界除草剂发展渐趋平稳,主要发展高效、低毒、广谱、低用量的品种,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
17、渐成为主流。1.根据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苗木,抗性程度也不同,此药剂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如盖草能、氟乐灵、扑草净、西玛津、果尔等。(2)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草,都会受害或被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如草甘膦等。2. 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则效果较差。如除草醚、百草枯等。(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
18、或叶片、芽鞘或茎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使植物死亡。如草甘膦、扑草净等。(3)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型双重功能,如杀草胺等。(五)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s)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6大类。果树上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多效唑(PP333)、赤霉素、氯吡脲(吡效隆)等。(六)杀线虫剂:卤代烃类是一些沸点低的气体或液体熏蒸剂,在土壤中施用,使线虫麻醉
19、致死。施药后要经过一段安全间隔期,然后种植作物。此类药剂施药量大,要用特制的土壤注射器,应用比较麻烦,有些品种如二溴氯丙烷因有毒已被禁用,总的来说已渐趋淘汰。异硫氰酸酯类是一些能在土壤中分解成异硫氰酸甲酯的土壤杀菌剂,以粉剂、液剂或颗粒剂施用,能使线虫体内某些巯基酶失去活性而中毒致死。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某些品种兼有杀线虫作用,在土壤中施用,主要起触杀作用。几乎所有杀线虫剂都是土壤处理剂,果树上用于防治果树根结线虫并的药剂有棉隆、苯线磷、二氯异丙磷。1.2 中国农药各方面情况1.2.1中国农药生产现状目前,我国每年的农药使用量在50万60万t之间,使用面积达到了28亿hm ,使用的农药中有大约
20、80直接进入环境。国内农药中杀虫剂偏多,毒性较高。国内登记的19118 个产品中,高毒以上产品为973 个,占5.1%;中等毒性产品5085 个,占26.6%;低毒以下产品为13161 个,占68.3%。德、美、日、瑞四国登记的670 个产品中,高毒以上产品21 个,占3.1%;中等毒性产品136 个,占20.3%;低毒以下产品为507 个,占75.6%。 图1 国内登记农药产品毒性分布图 图2 德美日瑞四国登记产品的毒性分布图 图3 国内外(德美日瑞四国)农药产品的毒性所占比例比较我国之所以有20000 多个农药产品,相同或相似产品非常之多。随意列举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几个有效成分,其相
21、同农药制剂产品均在几十个以上。 以下是生上常用的草甘膦、吡虫啉、乙草胺、多菌灵、代森锰锌和毒死蜱产品相同剂剂型数量图。 图4 几个常用农药的相同产品数量图1.2.2 中国农药企业情况我国农药工业起步于20 世纪50 年代,经过5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药的品种和产量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成为主要的农药出口国之一,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截止 2004 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农药生产加工企业为2600 多家(包括卫生杀虫剂企业),已登记的农药产品将近15000 个,年产量约为50 万吨(折100%)。2003 年的农药销售总额约为280 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于
22、一个中型跨国公司(如巴斯夫公司2003 年销售额为35.69 亿美元)的年度销售额。据统计,年销售额在1000 万元以上的有330 家,我国农药企业年产量在一万吨以上的企业仅4 家,绝大多数为从事简单生产工艺的小型农药加工企业。我国农药工业从生产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到不仅满足国内市场且有大量出口,经历了近50 年的发展。但由于农药企业多、农药产品多、相同产品多,农药产品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较差。从近几年来各省和全国农药市场的监结果来看出,农药产品的抽检合格率均在60-70%左右。且假冒伪劣农药在市场上时有出现。如:最近农业部组织的对全国农药市场检查中发现,在广东、江西农药市场上抽检农药28
23、 个批次,合格农药20 批次,合格率71.4%。8 个不合格产品中有6 个产品为假药,其中一杀菌剂的有效成份含量为零。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工业以仿制为主,农药有效成分和剂型以常规为主。1999 年7 月23 日前处于临时登记状态379 个农药有效成分中,在常年生产的约200 个,其中有机磷杀虫剂有25 个,其中5 种PIC 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规模最大。据统计,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5 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能力超过20 万吨(折100%),年产量约12 吨,约占总产量度的25%。以浙江省为例,2004 年全省农药总产量为11.24 吨,其中草甘膦、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经济 生态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