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研究管理及股票证券管理知识分析论文.docx
《工商研究管理及股票证券管理知识分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研究管理及股票证券管理知识分析论文.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F830.9 单位代码: 10006 学 号:MB01085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题 目:证券组合投资安全第一准则应用研究研 究 生: 李 云 峰指导教师: 刘 善 存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二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院(系) 院(系)(公章) 二OO 年 月 日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研究生姓名 李云峰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 研究方向 金融学 论文题目 证券组合投资安全第一准则应用研究 选题的来源、意义和价值:本课题为自选项目。对风险的关注是现代金融学最根本的特征之一,安全第一准则模型在风险关注方面独辟蹊径,为我们更好的控制金融风险提供了
2、可以借鉴的思路。因而本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位论文工作自 2003 年 3 月 1 日起 至 2004 年 3 月 1 日止呈交学位论文日期 _ 年 _ 月 _ 日答 辩 日 期 _ 年 _ 月 _ 日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本人声明我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由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论文作者: 李云峰 本人签名: 日 期:2004年02月2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论文 证券组合投资安全第一准则应用研究证券组合投资安全第一准则应用研究摘要组合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风险环境下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而对于投资风险
3、的关注,是现代金融学的根本特征之一。为了探索在证券组合投资中的控制风险控制问题,本文力图在前人的思想中找寻新的思路和方法。安全第一准则是Roy在1952年提出的一种投资策略,Roy在他的理论中,对风险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不同于“均值-方差”模型的思路。本文围绕安全第一准则的思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真实情况和数据,进行理论方面和应用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部分对安全第一准则模型的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并且对与安全第一准则相关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反映安全第一准则思想的几种投资策略的数学规划模型。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不仅对安全第一准则的
4、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讨论,而且通过与均值-方差模型的比较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安全第一准则的投资学意义。安全第一准则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思想,对后世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的理论部分还讨论了VAR方法、极大极小方法以及序权集结模型等与安全第一准则相关的模型和方法,扩展了安全第一准则思想的理论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参照序权集结方法,给出了5种基于安全第一准则的投资策略的数学规划模型。2. 应用方案研究现代金融学理论离不开数学工具的运用,同样,投资理论的应用也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工具的支持。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讨论运用安全第一准则模型进行证券组合投资的一般步骤,给出运用LINGO软件建立数学规划模
5、型的方案和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案。同时,本文给出一个实际计算的例子。3. 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以上证180指数100支成份股的基本股价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对前文讨论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工作主要包括分析基础数据采集和预处理、运用前文讨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投资组合的优化计算、以及对计算结果模拟投资分析三个方面。通过对模拟投资绩效的分析,检验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本文的编写过程进行了简单总结,分析了经验教训,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提出展望。关键词:组合投资 安全第一准则 风险 模型 实证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论文 证券组合投资安全第一准则应用研究目录第1
6、章.引言11.1.背景和意义11.2.研究内容31.2.1.课题的研究内容31.2.2.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41.2.3.预期达到的目标5第2章.理论研究52.1.组合投资与风险评估52.1.1.组合投资理论的思想脉络52.1.2.对风险描述和评估方法的讨论62.2.安全第一准则的思想、概念和模型72.2.1.安全第一准则发展历史72.2.2.安全第一准则的三种基本形式82.2.3.无概率假设情况下安全第一准则的数学形式92.3.安全第一准则图解分析112.3.1.不考虑无风险资产的情况112.3.2.考虑无风险资产的情况142.4.极大极小模型及其风险度量方法152.5.序权集结模型(OWA)
7、的思想和方法162.5.1.序权集结模型简介162.5.2.基本概念172.5.3.组合投资的序权平均集结方法182.6.安全第一准则下的数学规划模型192.6.1.安全第一准则三种基本形式的实现192.6.2.引入破坏力因素22第3章.应用方案研究243.1.基本应用方案243.2.计算机软件辅助求解方案253.2.1.LINGO软件算法实现简介253.2.2.MATLAB软件的算法实现简介273.3.一个例子293.3.1.例子描述293.3.2.应用不同策略和模型求解最优组合303.3.3.结果分析38第4章.实证分析394.1.数据采集404.1.1.实证分析的选股范围404.1.2.
8、实证分析的时间范围404.1.3.数据采集和预处理414.2.优化计算414.2.1.应用“策略1”进行优化计算414.2.2.应用“策略4”进行优化计算454.2.3.对结果偏离有效前沿的分析494.3.模拟投资和分析504.3.1.运用“策略1”的结果进行模拟投资504.3.2.运用“策略4”的结果进行模拟投资514.3.3.模拟投资结果分析52第5章.总结和展望52参考文献54附录1 上证180指数股票名称和代码55附录2 实证分析的选股范围5758第1章.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组合投资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金融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组合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风险
9、环境下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为大家广为熟悉的组合投资模型有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素模型以及套利定价模型等。组合投资的目标是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即使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最大的满足。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tz)提出证券组合投资理论,给予证券组合的预期回报和风险以定量的分析,奠定了现代金融学的基础。在马克威茨的均值-方差基本模型中,所描述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l 将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从未来证券的随机收益中分离出来;l 投资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偏好,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自从马克威茨(Markowitz)创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以后,该理论曾被誉为是金融理论的
10、一场科学革命。以马克威茨(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为基础,演绎出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如:有效前沿理论、基金分离定理、共同基金定理以及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在金融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现代金融学的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均值-方差模型的思想以及由均值-方差模型得到的有效边际理论基础之上的。然而,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社会性都非常强的学科。随着人们金融学实践的不断增多,经典组合投资理论的局限性也逐渐体现出来。以下是一些经常被提及的对经典组合投资理论的置疑:l 经典理论的预期收益和方差等,是建立在过去状况的概率将在未来实现的主观评价上,鉴于未来的不可知性,历史会有相似之处,但决不会相
11、同或重复。因此,经典理论在现实中运用存在风险。l 经典理论所假设的投资者均有相同的时间概念,这与现实相距较远。从现实投资来看,经典理论所表现的最优组合只是一种暂时的静态均衡组合,而实际上投资的风险、价格以及收益都是不断变化着的。只有根据实际变化着的形势及时进行调整,达到动态的相对较优的投资组合才是现实所要求的。l 经典理论将方差作为测量风险的参数,这种描述和度量的方法简单、实用,因而被大多数理论吸收和继承。可是,这种做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方差的确反映了实际情况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偏离都是有害的,只有向下的偏离才是我们需要避免的风险,向上的偏离实际是有益的,甚至是投资者所追求
12、的。l 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实际上是以有效市场理论为前提的,最近许多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大大削弱了中国股市符合有效性假说的可能性,经典投资组合理论的风险分散化原理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并不完全适用。l 许多学者认为,目前的中国股市系统风险占总风险的比重约为左右,而美国股市系统风险一般占左右。因此,相比美国股市,目前在中国股市上进行投资分散化操作的成本较高,而由此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l 以上是国内外学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经典组合投资理论提出的置疑。这些置疑可以大致概括为几种类型,包括:对历史预测未来思想的置疑、对市场有效性的置疑以及对风险评估方法的置疑等。于是,许多学者开始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如:价值投资
13、理论、对策论、行为理论等方法。本文的内容将集中在改进风险评价方法上。现代投资学最根本的特征是对投资风险的关注。马克威茨使用方差作为对投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指标,因其简单、实用而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客观的讲,方差作为一种风险资产的数字特征,可以反映风险资产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却并不能代表风险发生时投资者受到打击的程度。具体的说,方差大,最坏的情况发生的几率未必大;同样,方差较小的风险资产也可能隐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造成证券市场大幅波动,西方国家的投资者开始重视风险的研究。90年代开始,对于风险度量工具的研究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原因在于期货期权交易通常以保证金的方式进行交易
14、,这种“杠杆”的效应导致极小概率出现的情况可能会带来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典型的案例如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大型机构投资者交易额往往很大,投资管理人希望知道自己正在承担多大的市场风险,或者说以某概率最多损失多少,从而较精确地描述其所面临的风险。近些年来,在阿根廷、东南亚以及俄罗斯等地发生的金融风暴,使人们对于金融风险的关注更加强烈;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等大型套利基金近年的没落进一步表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投资组合管理的实践活动也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我国的金融市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由于市场存在的许多不成熟因素,我国的金融市场也
15、带给投资者更多的困惑和风险。随着我国加入的WTO步伐,以及伴随开放式基金、特别是股指期货的推出,风险控制和管理必将成为金融业更重要的课题。1.2. 研究内容1.2.1. 课题的研究内容1.2.1.1. 理论研究安全第一准则的提出比较早(1952年),后来学者的研究工作大多侧重于实践和简化计算方面,因而,安全第一准则并没有像均值-方差模型那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本课题计划在广泛阅读有关方面的理论文章的基础上,对安全第一准则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定的整理和归纳。理论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基本内容:(1)安全第一准则思想的发展脉络研究:研究安全第一准则产生的背景,安全第一准则的思路及其理论和模型的发展和演
16、变。(2)模型比较研究:将安全第一准则与均值-方差模型、极大-极小模型以及OWA集结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准则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并为总结安全第一准则的分析和实现方法的框架提供参照。(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安全第一准则的理论框架和实现方法进行总结。1.2.1.2. 应用研究本部分研究内容,主要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证券市场的组合投资问题,设计安全第一准则的应用框架。应用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基本内容:(1)研究模型的离散化方法。(2)研究样本的处理方法。(3)研究安全第一准则中给定的生存水平的估值方法。(4)研究在无概率假设情况下对于所需统计特征的处理方法。(5)研究决定风险厌恶
17、水平的因素。(6)研究安全第一准则的软件实现方法。1.2.1.3. 实证研究从上证180指数中选取80支股票,运用安全第一准则,求解最佳组合,并与由MV模型得到的有效前沿进行比较。1.2.2. 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在本课题的理论研究部分,我计划采用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的方法。比较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安全第一准则的思想发展的历史上,不同学者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纵向比较,从而理清安全第一准则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另一方面是把安全第一准则与其它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横向的比较,进一步揭示安全第一准则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探询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综合归纳方法主要用于对安全第一准则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总
18、结,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框架。在本课题的应用研究部分,主要运用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安全第一准则及其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应用框架,并且通过结果比对分析,进行方法改进。从目前的情况看,本课题的难点主要在于模型比较分析、数学方法的归纳总结以及应用框架的提出等方面。1.2.3. 预期达到的目标对安全第一准则的理论框架和实现方法进行总结;提出安全第一准则对于证券市场组合投资问题的应用框架;结合案例实践求解过程;提出计算机软件辅助求解方案。第2章. 理论研究2.1. 组合投资与风险评估2.1.1. 组合投资理论的思想脉络证券市场在产生巨大收益的同
19、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是每一个投资者都要认真对待的一件大事。“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到同一个蓝子里”,这是证券界的一句名言,它形象地描述了组合投资的基本思想:构造有效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散投资,从而规避风险。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柯维茨(HarryMarkowitz)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这篇著名的论文标志着现代组合选择理论的开端。从这篇划时代的论文开始,一批又一批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定量分析研究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为解决马柯维茨模型应用于大规模市场面临的计算困难,1961年,马柯维茨的学生威廉夏普提出了一种简化形式的计算方法,即所
20、谓的“单因素模型”,该模型后来被直接推广到“多因素模型”。1964年,1965年和1966年,夏普、林特和摩森等人分别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近年来,现代组合投资理论沿着CAPM的轨迹向前发展,形成了由斯蒂芬罗斯(Stephen A. Ross)提出的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证券组合投资理论。2.1.2. 对风险描述和评估方法的讨论自从马克维兹创立现代静态投资组合理论以来,寻找更合理的风险度量方法成为金融工程的热点之一。马克维兹理论之所以使用方差作为风险的度量方法,隐含的一个假设是,收益的数学期望值附近结
21、果的离中趋势是一个对称性的概率分布。但实证表明,结果的离中趋势并不都是呈现对称性概率分布,尤其是,单个证券的结果趋势更是如此。现实世界中收益率的离中趋势很难像理论中抽象的那样简单明快,往往是非对称的。显然,只有当收益的数学期望值附近的结果的离中趋势是一个对称性的概率分布时,方差才能够用于测量一个组合的风险。如果这种分布不是对称的(更一般的情况),则风险可能被高估或者低估。马克维兹理论中的这一缺陷早已被人们所注意,于是有人提出半方差的方法来改进。半方差法将正离差和负离差作了不同的处理,即当盈利超过均值时,这部分离差对方差的贡献为零;只由负离差决定方差的值。与马克威茨同时代的Roy在他建立的安全了
22、第一准则中,给出了一种对投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安全第一准则的思路是在一组可行的被选方案中选择收益低于某一给定的警戒线的概率达到最小的策略。安全第一准则将风险作为首要的指标来研究,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现代金融学的许多理论和方法中,都应用了安全第一准则的思想。如Martin R. Yong在1998年建立的极大极小(maxmin)模型,将最小收益(意味着最大可能的机会损失)而不是将方差作为风险的度量。风险价值法(value at risk),简称VAR方法,是目前被广为接受的一种风险度量方法。风险价值法是一种投资组合潜在损失的总结性的统计测度方法。风险价值是指投资组合在给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商 研究 管理 股票证券 管理知识 分析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5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