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讲义.docx
《宏观经济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讲义.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 观 经 济 学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一、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理论。测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指标有:1、 就业水平2、 物价平稳,通货膨胀水平3、 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4、 本币汇率是否稳定,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二、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运用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方法。三、 宏观经济学建立和发展:1、宏观经济学建立对经济作宏观分析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但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36年凯恩斯的就
2、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才正式形成的。2、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新自由主义学派4、新凯恩斯主义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产值=总增值=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额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从广义的角度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是完全等值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NP在统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3、: 第一、GN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二、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N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五、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第六、GN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NP中。地下经济、犯罪活动不计入GNP。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是地域概念。GDP与GNP的关系是: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
4、品和劳务的价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GNP-本国居民国外投资净收益GNP=GDP+本国居民国外投资净收益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一.支出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汇总。以支出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上各阶层居民的最终消费。 2、国内私人投资。 3、政府购买。4、净出口。 如果Y代表总产出(GNP或GDP),以C代表居民最终消费,以I代表国内私人投资,以G代表政府购买,以X代表出口额,以M代表进口额,则以支出法计算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 = C + I + G +(X - M) 二、 收入法:把一个国
5、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以收入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2、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3、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4、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5、 资本折旧。Y=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第四节 几个经济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3. 国民收入(NI
6、):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4.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 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5. 个人
7、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GNP或GDP减折旧;等于NNP、NDP 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NI 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加转移支付;等于PIPI减个人所得税;等于DPI第五节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消费(C) 1000亿 商品和劳务 企 业 居 民 生产要素 收入(Y) 1000亿 消费开支 900亿 商品与劳务 企 业 居 民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报酬 1000亿 银 行 投资100亿 储蓄100亿总供给:Y = C + S (1)总需求:Y = C + I (
8、2)(总需求)I = S(总供给)(3)I = S(总需求 = 总供给) 经济增长均衡I S(总需求 S(总需求 总供给) 经济增长扩张 二、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政 府 税 购 支 税 收 . 买 生产要素报酬 付 收 企 业 居 民 消 费 开 支 总供给:Y = C + S +T(1)总需求:Y = C + I + G (2)(总需求)I + G = S + T(总供给)(3) I = S +(T - G)(4)I = S +(T - G)(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I S +(T - G)(总需求 S +(T - G)(总需求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三、 四部
9、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关税支付 外 国 政 府 政府购买 进 出 购 收 税 支 口 口 买 税 收 付 生产要素报酬 企 业 居 民 消费支出 总供给:Y = C + S +T + M(1)总需求:Y = C + I + G + X(2) 总需求=总供给 I + G + X =S + T+ M经济增长均衡 如果我们把式(3)左边的G移至等式右边,则有:I+(X-M) = S +(T - G)第六节 总产出核算的校正 GDP平减指数: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或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运用当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总产出。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运用某一基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总产出。 二者的
10、关系为:名义GNP或GDP=实际GNP或GDP通货膨胀率 实际GNP或GDP=名义GNP或GDP / 通货膨胀率 GDP平减指数=名义GNP或GDP/实际GNP或GDP 计算: 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NP 、NNP、NI、PI与DPI。 GNP=8000+5000+2500+2000-
11、1500=16000 NNP=16000-1000=15000 NI=15000-2000=13000 PI=13000+500=13500 DPI=13500-(3000-2000)=12500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一、消费函数:国民产出决定讨论不同时期国民产出为何有变化以及不同变量的相互关系,根据Keynesism, 国民产出主要取决于总需求,通过对总需求的构成及变动因素的分析,寻找出决定国民产出增长的动因,C、I是形成AD 的主要变量。表1、1998年的若干统计指标及其关系宏观变量核算指标统计值(亿元)GDP的比例1国内生产总值(GDP)79396.7100.0
12、+ 来自国外的劳动力报酬18.0 支付国外的劳动力报酬16.9 + 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2454.3 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1823.3 + 来自国外生产和进口税(扣相应补贴)0.0 支付国外生产和进口税(扣相应补贴)0.02国民生产总值(GNP)78017.898.3 +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4385.9 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31.6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78372.198.74最终消费46405.958.55国民总储蓄 (3-4)31966.240.36资本形成总额30396.038.37国民总支出 (4+6)76801.996.8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3451.54.39国内生产总值 (7+8)
13、80253.0101.11、消费与投资均衡产出(宏观经济分析中,均衡点是由AD单方面确定的,AS只起从属作用)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y = c + i(计划消费与投资),Y = 计划产出 + 非计划存货投资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的条件为E = y,其中,E = c + i,y = c + s 则c + i = c + s, 即i = s2、消费函数现代消费理论试图揭示人们的消费规律,以寻找到经济增长的途径。消费规律现代消费理论(Keynes, Duesenberry, Modigliani and Friedman):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收入
14、水平,而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影响,因实际收入独立于价格水平(微观经济分析中,P是一主要经济变量,而宏观经济分析中,P变化基本被忽略)。即使两家庭收入相同,其消费支出内容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即消费结构呈规律性:Engel law食物支出在消费中所占比重随收入水平上升而下降;住房支出在消费中所占比重随收入水平上升基本保持不变;奢侈品支出在消费中所占比重随收入水平上升会不断上升。消费函数 1) c = c(y) (满足条件dc / dy 0) C 在GDP中所占份额最大,因国民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2)线性消费函数 c = a + y (1 b 0)a为基本消费:人们对基本消费的理解会随经济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