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讲义.docx
《国际投资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学讲义.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国际投资学讲义(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请同学们首先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际投资学?(四点论据) 1、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 WTO 的需要; 2、国际商务师职称考试的课程;(国际营销员资格考试的需要); 3、谋求专业对口职业的需要 4、该课程为教学计划中的考试课程。 课时安排表章 次章 名两种情况下的课时一国际投资概述64二国际间接投资64三国际直接投资64四国际投资理论64五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66六跨国金融机构44七国际投资环境64八国际投资风险84九中国的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42机动22合计 54 36第 一 章
2、国际投资概述本章目录 第一节 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与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一)投资( Investment ) 是目的投入或希望未来得到利益或好处的活动(行为)。 非经济性质的投资(感情投资、生活消费投资等) 投资 经济性质的投资 感情投资学是一门人人都在用但是用不好的学问 做一个善于进行感情投资的人,是否善于进行感情投资是衡量素质高低与个性成熟与否的标志 感情投资是正常人际交往的基础 感情投资是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 发挥感情投资的基本效能,创造人和的局面 感情投资决定人际交往的亲密度 感情投资决定人际交往的信任度 感情投资
3、最能培育成功之本 在中国,每年的家庭总支出中,平均约有1520%被用于人们之间的感情投资。 有人说,这是为了拉关系,求人办事。这种说法似乎有理,实则有失偏颇,并非全然如此。因为许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带有什么目的或是明显的目的去进行感情投资。我们所讲的是其中的经济性质的投资! (二)经济性质的投资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尤其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投资才开始具有完全的经济意义,即为了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以一定的资本投入营利事业(工业、农业、商业、其他服务业等) 经济性质的投资是指: 投资主体以有形的无形的资产投入,经过一定时间,承担一定风险,以期合法取得社会财富
4、的增加或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经济行为。 将经济性质的投资定义为: 个人或单位寄希望于不确定的未来收益,而将货币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投入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行为。 对此概念的理解:一般涉及六个要素, 1、投资目标:投资的本质在于这一合法经济行为的获利性。也就是说投资者的目的是能够以一定量的资产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即“资本增殖”或“经济效益”。比较成功的投资应该是 投入量 投入量 +应得到的银行利息 注意获利的合法性,如毒品加工、制黄贩黄、色情服务等都不可以。 2、投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经济组织即法人(如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 3、投资客体: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4、投资时间与投资
5、风险(两个要素):投资者的收入与收益的获得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在这段时间中存在着各种不可预测或难以抑制的损失因素,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是投资的特征之一。 投资的收益要 银行的利息,其超过额就是利润。 5、投资关系: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等的关系。涉及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投资与投机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下,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上投机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几个好处: 具有平衡几个的作用。投资者在贱贵卖的过程中,可以把不同市场,不同品种和不同时间上的不正常差价拉平,使其趋于一种均衡状态。(接近平均价格水平,适当投机有稳定价格的好处)(国内外、深沪两市的证券市场) 有利
6、于市场的正常而延续地进行。市场上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或者是买者找不到适当的卖者,或者是卖者遇不到相当的买者。这是,出于赚取利差的动机,投机者常会在客观满足市场上的这种买卖需求,从而使市场上的交易能正常而延续地进行。 有利于市场上的流动性。 有利于分担价格变动的风险。 西方资本家在发财,赚钱欲望的驱使下,所从事的上述活动,不仅给投资染上了冒险的色彩,使投资与纯粹赌博性投机行为难以区别,而且也使对投资涵义的解释经常陷于混乱。既然投资与投机的实际界限难以划分,在实践中无法辨别。西方有句谚语:一项良好的投资就是一次成功的投机。于是在西方,就出现了这样的观点:投资只是投机的成功,而投机则不过是经验中已
7、证明其为失败的投资而已。正是这种情况,使得美国研究投资问题的学者和从事投资服务的专家,也难以明确分辨和作出恰当的解释,即使著名的投资学教授也不得不承认:“投资与投机是颇难区别的,两者分别予以正确的定义,也颇不易”。 我们这里只能简单地看出,投资与投机的异同点: 投 资投 机共 同 点 都以冒一定风险为代价,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本并谋求高增值的利得回报不 同 点风险程度 风险代价有限,可以预先确定(有投资环境的评价,投资风险的测定等。优先考虑安全问题,寻求稳健的收益) 投机的风险可以说是无限的。将获取厚利建立在推测与机遇基础上,谋求高额的收益。时间长短 投资者一般更愿意按期获取稳定的收益而有长期化的
8、趋势 投机者往往急功近利,对财富迅速膨胀的愿望,造成了投机行为的短期化(挺而走险、谋财害命等)信奉理论 进行一项投资时,注重于项目的内在价值,将资金变为实际资本、产权或债权,并重视产业的经营过程(直接投资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少或无经济泡沫) 注重于项目的市场供求状况(股票市场上有投资与投机之分,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凭借市场的变动,而只专以资金去买卖商品或证券) 如何区分这两者即投资与投机,完全在于公众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与评价) 我们所讲的“投资”就是特指经济性质的投资。其最基本的分类有:国内投资与国际投资。 (三)国际投资 (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 1、国际投资
9、概念 国际投资是国内投资的对称,是指一国企业、个人或政府机构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投放到国外以实现价值增殖的经济行为。 广义的国际投资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灵活投资、中长期国际贷款。 注意:国际信贷算不算国际投资? 有人算;有人不算。有争论! 国外经济学界,有人把中、长期的国际贷款( International Loan ) 视为国际投资。国际间贷款有两类:一类是不限制借款用途的“非限制性贷款”,这种贷款除债权不能转让外,和购买债券并无实质上的区别(相当于间接投资);另一类是贷款规定了用途,甚至还附有一些其他限制条款,属于“限制性贷款“,这种贷款实际上对借款的外国企业经营活动
10、取得了一定的程度的控制权,因此被视为一种直接投资。参见 日本 酒井健三:国际金融 羊子林 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0年”。) 从“是否有效控制”的角度认为, “限制性中长期国际贷款。甚至还附有一些其他限制条款,这种贷款实际上对借款的外国企业经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程度的控制权,因此被视为一种直接投资。也就是认为限制性中长期国际贷款属于国际投资。) (本人赞同以上把中、长期的国际贷款( International Loan ) 视为国际投资!因为出资者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是价值增殖。) 另外, 我国某些著作中,作者将国际信贷(包括短期、中期、长期信贷)全部归入国际间接投资,这实际上是把国际投
11、资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等同起来,并把除国际直接投资以外的所有的其他的资本流动方式都归入国际间接投资一类。 将短期国际信贷归入国际投资是不科学的。因为短期国际信贷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属于国际通融资金问题,其直接动机是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商品贸易的顺利进行而发生的资金周转,有些是为了进行外汇投机或利率投机,有的是逃避货币贬值和外汇管制等。 狭义的国际投资仅指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证券投资。 它的概念中,除包含经济性质的投资的投资目标、投资主体、投资客体、投资时间、投资风险、投资关系等六个因素以外,再加上“国外投资”因素(范围)。 国际投资涉及两个方面: 投资者所在国 投资母国 投 资 接 受
12、国 东 道 国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对外国的投资和外国对本国的投资,即: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 它是为了适应本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以资本增殖和生产力提高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 2、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可以表格化) (1)国际投资主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 国内投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和个人。各类投资主体的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差异较大。 国际投资的主体则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其特点是: 第一,生产规模巨大,资金实力雄厚。 第二,技术先进,管理手段现代化。 第三,影响巨大。 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活动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跨国公司和跨
13、国银行有独特的运行机制、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 (2)国际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复杂多变性 投资环境对投资运行机制和投资主体行为影响极大。国内投资与国际投资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国际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政治环境不同。国内投资面临的政治环境单一,且投资者对本国的政治环境比较熟悉和易于了解(从小经历过)。而国际投资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呈现多样性。东道国既可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可能是资本主义国家;既可能是发达国家,也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既可能是与投资国缔结友好条约的国家,也可能是投资国没有官方往来的国家(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台湾问题上。“民间往来”)。既可能是开放型或对外资持欢迎态度的国家,也可
14、能是封闭型或对外资持排斥态度的国家,等等。在东道国政府利用外资的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有无发生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可能性;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地位和作用(谁说话算数,财团);最高领导权力的变更是否程序化和规范化;有无发生国家权力和社会制度突变的可能性(政变,外国操纵),等等,都需要投资者做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 经济环境不同。在国内投资中,投资者对本国的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且有较大的适应性。在国际投资中,投资者面临的环境千差万别,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主要研究对外投资活动是否符合东道国各项经济政策的要;研究东道国的基础设施能否保证对外投资的顺利进行。 法律环境不同。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经济环境,一般都
15、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国内投资中,政府对投资者鼓励和限制的法律条文较为简单,投资者易于收集有关法律法规等资料。而在国际投资中,东道国政府的法律环境的研究要复杂得多,难度较大。要在东道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从事投资活动。 此外,还有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各异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在国内投资中一般是不存在的。 (3)国际投资具有多元的直接目标 投资目标可以分为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 国内投资与国际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追求盈利的最大化,但两者的直接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国内投资的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是统一的,而国际投资的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则有较大的差异。就国际直接投资而言,
16、具有多元直接目标,如:开拓和维护出口市场、降低产品成本、分散资产风险、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获得东道国资源、援助东道国经济建设、改善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边经济关系或政治关系为投资者得到其他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做铺垫等;就国际间接投资而言,同样具有多元直接目标,除获得高于国内投资的利润外,还有分散资产风险,为东道国提供经济援助,解决国内“资本过剩”等。国际投资目标多元化是国际投资的重要特点,因而,考察其整体效益要比考察国内投资的整体效益复杂。 (4)国际投资中生产要素的流动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投资必然是生产要素的投入。国际投资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广义的生产要素包括:原材料、设备、资金、劳动
17、力、技术、土地等。在国内投资中,生产要素易于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流动。(地方保护主义除外)。商品经济越发达,则流动渠道越畅通。与国内投资相比,国际投资中生产要素的流动要困难得多。以下解释: 材料和设备的流动要受到投资国和东道国外贸政策(如禁止进出口、进出口关税、产品配额限制等)、产品质量和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在各生产要素中,资金的流动性最好三仍受投资国和东道国对外经济政策、国内货币供求状况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的流动要受其自身素质和许多法律的限制(例如,澳洲对肥胖的人发放医疗保险金,因此,移民局对体重超过84公斤的人禁止入境!);技术的流动要受到输出国的多外经济政策和技术对东道国适用
18、程度的影响(消化),特别是对于当代第一流技术,投资者及其政府往往采取各种严厉措施,限制其输出,以便保持其垄断技术优势; 土地则完全没有流动性。 生产要素流动困难使得国际投资的运动过程要比国内投资的运动过程复杂得多。 (5)国际投资的市场分割及不完全竞争性 各主权国家受自然、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将世界市场分割成多个。受之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具有不完全竞争性。 (6)国际投资中货币单位的多元化及货币制度的差异性 国际投资中使用“硬通货”或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如美圆、英镑、欧元等,即使是发行硬通货的国家(如美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投资时,也必然会发生投资者所在国的
19、货币与投资对象国货币的相互兑换,因为在投资对象国只流通本币。所使用货币的多元化或单一化,是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最明显的区别。 (7)国际投资体现着一定的国家民族的利益 国际投资主体对投资对象国而言,是来自“异己”的民族或国家。不论这具体的国际投资项目本身的动机是单纯商业性的获利与否,对于投资者和投资对象来说,都或多或少地代表了各自民族或国家的利益。 (8)国际投资所包含的风险更大 国际投资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获得更大利润的同时,也具有更大的风险。例如,外汇风险,(由于投资对象国的国际收支恶化而引起的进出口限制或资金汇出入限制、以及汇率变化而招致的损失等);政治风险,(由于投资对象国的民
20、族主义倾向加强或政局变动,政府首脑的更迭或政策的剧变,都可能造成对外资实行国有化或强行征收。因此,国际投资强调双边国家的批准和法律保护,也强调遵守国际惯例和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例如,双边相互保护投资协定)。 3、国际投资与资本输出的异同点 国际投资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考察,国际投资始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但是不能将国际投资与资本输出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当代国际投资与传统的资本输出确有一定的关系 从表现形式看,两者都表现为资本从一国流向另外的国家或地区; 从内容看,国际投资有可能构成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客观载体; 从最终目标看,两者都是为了追求盈利的最大化。
21、 (2)国际投资与资本输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存在着极大差别: 1)前提条件不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前提是:第一,国内出现“过剩资本”。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跳跃性。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少数积累了大量资本的最富的国家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当然,这种所谓的“过剩资本”并不是真正的“过剩”,而是国内市场有利可图的场所已经不够,将资本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就有了资本输出的必要。在这些落后的国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材料也比较便宜。第二,许多落后的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通范围,主要的铁路线已经建成或已经开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投资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