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docx
《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JIANGXINORMAL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外文题目: Discuss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姓 名: 学 号: 学 院: 财政金融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届 别: 2012届 指导教师: 。 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12年4月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
2、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归江西师范大学财政学院所有。特此声明。声明人(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学号:声明人(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摘要近年来,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不断出现,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已成为危害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顽症。本文由会计信息的相关理论知识联系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充分揭示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包括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
3、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不高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等,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论文最后对我国轰动一时的“五粮液”事件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体系;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Discuss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cases continually arise both in China
4、 and the worl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not optimistic, which has become a persistent ailment endanger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By link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th the status quo of 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China, t
5、his paper ful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such as the inherent weaknesses exist in our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accounting system,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ion, the unit principals are legally ignorant, accountants lack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
6、 on. Besides, based on the cause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gains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ddition, the last section of this paper presents a plain analysis of the sensational “Wuliangye” case.Key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ccounting system; accounting su
7、pervision system; unit principal; accountant目录摘要3Abstract4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7(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7(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7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8(一)“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81会计学的性质方面82会计确认计量基础方面83会计假设方面94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方面9(二)“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91偷税、漏税的经济利益的驱动92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103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114造假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11三、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建议11(一)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
8、核算制度111会计准则方面112会计核算制度方面12(二)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12(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12(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13(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及地位13(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造假成本13(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13四、“五粮液”事件的分析14五、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English Information19译文:20一、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是关于会计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了了解会计主体的主要途径,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改善经营管理、评价经济活
9、动、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料,同时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一个会计主体为了满足人们决策的需要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该会计信息所需表达的经济现象或经济状况的实际相符的一种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否合理有效。企业会计准则的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然而在我国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不但违背了客观性原则,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1-2(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最突出的表现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在经济活动发生,会计凭证处理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时对会计
10、信息进行造假的事件也不少。从银广厦的“倒塌”到蓝田神话,再从长江防堤“豆腐渣”工程到个人银行贷款达到72亿元事件,会计信息失真可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据测算,会计信息失真给我国造成的损失达上千亿元。2011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有部分企业执行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不到位,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缴纳税款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湖南天润化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存在会计凭证缺失、账实不符等问题,虚构销售收入8131万元,其下属企业将货款6439万元存入员工个人存折;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无依据预提产品监测费8481万元,并从中违规列支市场费用等;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亿元,实际
11、使用情况和报告披露使用情况存在不一致,也未按规定专户存储;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关联方交易和余额披露不实1.09亿元,未披露对关联方1.5亿元授信合同担保事项。青海辰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开发的商品房尚未竣工、未达到可销售状态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5亿元,并虚增长期投资2.51亿元、无形资产1.28亿元;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未将下属57家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并少计长期股权投资2.51亿元、少扣缴个人所得税5033万元;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将不具有控制权的5家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多计资产8.66亿元、多计营业收入15.24亿元;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2009年度发放的
12、职工工资津贴中1416万元未扣缴个人所得税,另有3592万元未按税法规定的超额累进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这些虚假的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严重影响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同时也误导了相关部门,导致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这样也为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经济生活中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3二、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形成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概括的说可分为“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理
13、论或方法上的缺陷等客观原因导致会计信息者提供偏离实际的会计信息。“非法”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一些违反会计相关法规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等,使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严重不符4。(一)“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1会计学的性质方面从会计学的性质来看,会计学有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两方面。从会计学理论属性看,会计学研究的对像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门社会科学。从会计学的方法属性看,它又是一门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关系为计量原理的精确学科。若把会计学的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结合起来,会发现两者有冲突和矛盾。会计核算中,每个数据的计算都是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的,而得出某些数据的数字来源,却往
14、往是经济学中一些概念的货币化经过的一系列估计和判断。2会计确认计量基础方面从会计确认基础来看,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该理论虽然较好的解决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问题,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即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方法。比如对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用摊销、金融资产与人力资源资产价值的确认、折旧率的估算等,都需要人的主观估算或判断。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主观确认的量越来越多。因此,这种“确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3会计假设方面从会计假设看,首先货币计量假设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一是这一假设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的。一旦发生严重的验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财务成果和经营业绩就会受到扭曲,导致合
15、法会计信息失真。二是当前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对决策又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还有货币时间价值等。三是从货币计量的属性看,目前最基本的和常用的是历史成本计价法,而使用者决策总是希望通过财务报告获得更多面向未来的信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信息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其次,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也具有局限性。一方面,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质量特征都要求会计信息等符合企业实际的生产状况,采取稳健性原则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很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偏离实际。另外企业的最大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采取稳健性原
16、则确认的会计计量通常会使企业会计报表信息偏于保守。另一方面,重要性原则允许企业对不重要项目可以例外处理或灵活处理,但是对于重要与不重要的界定,无论从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都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会计信息。4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方面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一是现有会计准则内容和方法存在导致宏观经济失真的可能性,微观主体会计准则对交易事项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非对称性。二是会计准则与制度对于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的不恰当;三是新旧法规与其它会计法规间的矛盾与不协调;三是会计环境的频繁变动,使会计法规的建设明显落后,如会计法中有的内容已经不再符合
17、社会现实,或者不再具有可操作性。5 另外,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会计信息本身的估计性、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利益不完全一致性的关系等都是造成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潜在因素。(二)“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1偷税、漏税的经济利益的驱动(1)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行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据适当税率计算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一些企业便会利用各种方式粉饰财务报表。当然也有些企业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份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2)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国企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的经营业
18、绩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对于企业领导人而言,若完成此项任务,可谓是前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难保。因此,这些企业就可能极力粉饰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3)为了取信于人,筹集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就会提供一些失真的会计信息去极力粉饰其会计报表。62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1)我国目前虽然设立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个层次的会计信息监督体制,但外部监督除了部分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等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
19、师进行年度报表审计外,绝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报表的年度审计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实施,而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监督,这种现象给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机会。(2)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弱化。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不规范,使得内部会计监督在维护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时,显得非常脆弱无力。公司治理的“空洞化”直接导致内部人控制,造成内部会计监督成为内部人权益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工具。因此,公司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强化内部会计监督需要以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为前提,两者相辅相成。二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本质就是内部控制,但现在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
20、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或者形同虚设,以致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发生。中国法制晚报统计了2011年中国国企经营者贪污腐败案88次,这些腐败案平均涉案金额达3380万元人民币。这些企业大都集中在能源,金融等垄断行业,大都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3)社会监督系统不健全。我国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控系统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虽然设备了较多的行政执法机关和社会监督力量,但是实际上各自为政,不能协调工作。另外,由于利益趋使,有些审计检查中不能严格执法,造成最后会计报告的信息失真。(4)国家监督体系有待强化。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工作规范、会计法等法律得到完善,但是会计法律制度不健全、法
21、律的权威性和公开性较差,政府监管分散、监管效率不高等问题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还是存在。73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1)单位负责人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单位负责的会计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切以领导为中心,会计监督也如此。长期以来我国“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致使某些领导为了完成任务或指标,采用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方法来实现“业绩”。另外也不乏企业领导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要求会计人员采用各种违法违纪的手段和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2)会计人员方面,有些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或者财会人员本身业务不精
22、,有意无意间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另外,会计人员的地位较低,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上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为企业经营者服务的,受企业经营者意志的支配,必然会出现虚假的会计信息。4造假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造假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助长了会计造假,只要成本小于造假收益,企业就有造假的动力。三、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建议(一)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1会计准则方面(1)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这是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前提,也是完善会计准则的首要工作。虽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确立了决策有用观这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信息 失真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