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处置培训资料.docx
《不良资产处置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资产处置培训资料.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 良 资 产 处 置 简 介2015年9月目录一、 不良资产处置介绍5二、 银行不良资产介绍6(一) 概念6(二) 治理措施61.剥离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72.专业银行实行公司化73.构建国有企业集团,推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74.强化银行信贷管理85.依法治贷8三、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特点8(一)金融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81.立法的缺位导致法律不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效调整92.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经济起伏剧烈103.金融监管乏力114.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乏力125.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136.社会信用环境差,企业故意逃废债137.银行的信贷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自主权
2、13(二)金融不良资产形成的特点141.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15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复杂153.利益关系特殊154.不良资产类型特殊15四、不良资产处置全过程16(一) 确定拟处置标的、处置公示16(二) 进行尽职调查16(三) 谈判16(四) 报批16(五) 拍卖17(六) 签约付款17(七) 债权交接、债权转让公告17五、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17(一)诉讼追偿17(二) 打包处置与分包18(三) 债务重组19(四) 债权转让201.协议转让202.招标转让203.竞价转让21(五) 债转股22(六) 公开拍卖23(七) 资产置换23(八) 资产托管24(九)
3、 资产租赁与承包25六、新型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26(一)不良资产证券化26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262.资产证券化的流程273.资产证券化当事人284.资产证券化要注意的问题295.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趋势306.已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解析31(二)互联网+不良资产331.“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342.包之网公司介绍363.资产360公司介绍38(三)不良资产基金411.坏账攀升 “不良资产基金”淘金中国412.黑石集团拟支持香港不良资产基金413.国内最大规模特殊机会投资基金414.全球对冲基金 猎食中国不良资产425.东方前海成功发行首只不良资产特殊机会基金42七、国外清理不良资产的方式
4、42(一)强化呆帐准备金制度,注销坏账,优化资产43(二)分离不良资产,交由专门机构处理43(三)培育资产重组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专家43(四)将银行资产打折出售或部分证券化44(五)债权全部或部分转股权44(六)直接的资本注入44(七)破产清算45(八)利用信贷资产衍生产品降低风险45八、我国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问题45(一)市场问题451.诉讼追偿462.资产重组463.债权转股权464.其他出售方式47(二)道德风险问题47九、不良资产处置涉及的部分法规48十、不良资产处置最新讯息49(一)信达资产峰会不良资产创新处置实践49(二)北京博迪探索出解决综合性不良资产处置方案49(三)“资产360
5、”获源码资本A轮融资50(四)包之网开拓不良资产处置新方向50(五)工行枣庄分行做好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511、 不良资产处置介绍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通常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超过三个月,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账面上计提坏帐损失准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1995 年 7 月 27 日发布的贷款通则(试行),不良贷款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有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 1%。1998 年以后开始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
6、”、“可疑”、“损失”。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 2%、次级 25%、可疑 50%、损失 100%,后三类为不良贷款。 不良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态可划分为:股权类资产、债权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资产处置方式按资产变现分为终极处置和阶段性处置。终极处置主要包括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诉讼及诉讼保全、以资抵债、资产置换、企业重组、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实物资产出租、实物资产投资等方式。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
7、存在着虚假剥离等九大问题。监管部门还要从不良资产的接收、管理和处置三个环节加强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全程监管,监管要注重依托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该段详情见资料附件一.doc)2、 银行不良资产介绍(1) 概念 1.银行不能按时(按照不良资产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银行破产清算或照事先约定的期限)、足额(按照事先约定的利率)地进行资产重组。 2.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银行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呆账状态而面临风险的部分贷款。 3.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 4.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主要指不良贷款、包
8、括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及其利息。 5.银行不能按时足额得到利息收入和收回本金的资产。非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资产,即银行不能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2) 治理措施1.剥离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国家对银行和企业的体制性欠账应拿出一块体制性资源作补偿,把贷款改为投资,就是把企业无法归还银行的贷款转为对企业的投资,主要是指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及社会稳定的大型企业拖欠的贷款。2.专业银行实行公司化 专业银行公司化,旨在建立产权明晰,责权分明 ,不受政府行政干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坚
9、持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建立从体制到功能都符合商业原则的国有商业银行。3.构建国有企业集团,推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企业集团是适应现代生产力规模经济要求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成规模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它不仅通过联合聚集起庞大的生产力,产生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的组合效应,迅速满足现代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时它的组织方式又充分体现出商品经济灵活经营的要求。具备快速的高级发展形态,企业集团比其他任何组织形式发展都快,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都要大。 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集约化生产的企业集团公司,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单个企业实施规模扩张,一是企业重组,通过兼并和收购等形式。组成有实力的集团公司,
10、而后者已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组建集团公司的主流。 政府对企业的资产重组工作要进行强有力的领导和策划,通过合资、合作、嫁接等方式来重组和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重新启动,重组的同时必须落实好银行的债权,以期达到盘活信贷资产的目的。4.强化银行信贷管理 信贷资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在于每一笔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强化信贷管理必须实行贷款管理责任制。一是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建立行长负责制度、审贷分离制度、分级审批制度、离职审计制度,以此来减少经营风险。二是纠正重贷轻管现象,实现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新的不良信贷资产发生。5
11、.依法治贷首先,从法律上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和合法权益,杜绝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其次,要支持银行依法催收贷款本息,在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对借企业改制之机逃避债务或有钱不还、暗地拍卖抵押物品等侵蚀银行资产的行为进行起诉,以维护银行的正当权益。三、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一)金融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中国的金融不良资产分布广,涉及各行各业,资产形态各异,重点在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经济发达省市。资产分属工业、农林牧渔、建筑、交通运输、邮政通讯、批发零售、房地产、社会服务等37个行业,与50家上市公司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金额达数十亿元。在我国的金融不良资产中,相当一部分
12、是计划经济时期不当的资源。其形成原因大概有几下几个: 1.立法的缺位导致法律不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效调整(1)政策和行政命令主导经济在1995年以前,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95%以上都是靠银行贷款解决,资金在不考虑市场因素的情况下一马平川地涌向国有企业,人为地造成银行大量的坏账、呆账和悬账。特别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大批企业停产、关闭、破产、解散,使企业的经济风险转稼给银行,造成金融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 (2)相关法律不健全,使银行业务活动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早期在“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指导思想下,许多法律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为不良资产
13、的形成埋下伏笔;有的虽然已经立了法,但由于立法的概括性和原则性,使法律法规根本不具有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各部门纷纷制定实施细则或部门规定,基于不同的利益趋向,其制定的实施细则或部门规定缺乏系统性,且互相矛盾,造成信贷业务活动的混乱。 (3)已经确立的法律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实施如企业法人制度虽已确立,但真正的企业法人地位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一方面是企业自主权得不到保障,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监督机制。再如企业相互担保,形成担保环链,使担保形同虚设。2.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经济起伏剧烈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运行时冷时热,相应的金融运行
14、在失控、紧缩、放松、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中进行,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中,由于对基本建设的计划调控政策不稳定,要么一哄而起上项目,要么“一刀切”予以阻止,结果形成不少“胡子工程”(指拖拖沓沓,不能按期完工,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而迟迟不能完成的工程),银行骑虎难下,只好强撑着支持。这无疑会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海南省经历的三个泡沫经济发展时期进口汽车、出口家电和房地产开发,随后而来的治理整顿、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给海南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由于适应不了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出现经营状况恶化,其结果是成片已征用的土地被闲置,大批项目下马。截至1998年海南省
15、积压空置房380万平方米,停缓建商品房1959万平方米,已征用未开发的土地达6309公顷,积压的资金达490亿元,是同期海南省GDP的1.1倍。从而导致大部分贷款本息无法收回,形成高额不良贷款。 3.金融监管乏力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逐步理顺,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加强,但是与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监管相比,我国的金融监管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1)监管目标错位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仍然侧重于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合规性监管的市场敏感度差,措施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不能及时防范金融风险;而风险性监管在风险识别、度量和处理方法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及时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16、2)监管重心不明确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重视不够,监督不力,往往忙于外部监管。特别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班子的职责和行长的职责不够明确,对其行使职责的情况缺乏有效监督。 (3)监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主要以现场检查的方式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监管人员被动地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和指示,使得其只能对少数问题严重的银行进行查处。而且由于监管手段落后,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不高。无纸化操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金融运作过程之中,而目前金融监管的依据主要是银行填报的各类报表,但目前很多报表不规范,信息失真,使金融监管工作失去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 监管人员整体
17、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队伍中,学历水平高、监管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少,业务培训也存在许多不足。同时,部分监管人员与被监管者保持非正常往来,使自己无法公正公平地行使监管职责,对非法金融活动打击不力,不能依法妥善处置金融风险。 4.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乏力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意识和风险观念淡薄,金融产品开发乏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1)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偏重于增设机构和扩大规模,尚未建立起高效的内控治理结构和科学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经营权与决策权分离,责任不清,经营意识不强,管理手段落后,很难使规范有效的管理落到实处,对于贷款风险通常也很难追究个人责任,贷款风险责任制没有
18、得到真正落实。 (2)国有商业银行至今还没有完全作为真正的企业参与市场活动,受金融政策和自身条件所限,产品开发乏力,客户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适应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3)项目评估质量不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低,多数不具备成熟的现代管理能力和水平,对贷款项目缺乏足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使贷款决策发生失误,影响银行经营效果,给贷款带来风险。 (4)银行同业间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有的银行乱拉客户使企业有机可乘,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逃避银行的监督管理,致使信贷风险日益增大。 5.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运用主要是向企业发放贷款,因此,企业经营
19、状况的好坏、还贷能力的大小以及还贷意愿的强弱等也就成了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我国存在着“企业间接融资比重高”和“企业资产负债比重高”的问题。同时,我国国有企业一方面要组织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职工医疗、保险、教育、福利性事业等义务,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包袱沉重。过度的负债经营和沉重的包袱削弱了国有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再加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资金运作不当,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这些问题反映到金融领域内就是银行呆账、坏账贷款比率不断攀升。 6.社会信用环境差,企业故意逃废债 其主要方式有:采取抽空原单位,组建新法人的办法,甩掉包袱,轻装突围,使银行债权悬空;改头换面组建新公
20、司,原有贷款本息挂账,或是直接向银行提出豁免贷款本息,并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假破产,真逃债,破产后将生产资料分成几块成立新企业,而不落实债务,使银行讨债无门。 7.银行的信贷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自主权 (1)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信贷活动地方政府作为当地利益的代表者,从加快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要求企业上项目,增投资,往往行使行政干预手段逼迫当地银行配合贷款,使一部分资金直接流向产品无销路、经营效益差、资信程度低的企业,人为增加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风险。而在当企业亏损时,地方政府又以保地方税收、企业职工工资和社会稳定为由,要求优先清偿税收和职工工资,从而把企业的损失转嫁给银行。 (2)地方政府干预司法追
21、索贷款 当法院依法执行已生效的判决时,追索国家信贷资金时,由于涉及地方经济利益,案件当事人所在地行政机关、职能部门往往不予以配合,有的甚至故意干扰法院执行,致使银行的债权常常难以实现。(3) 地方政策转稼政策性贷款引起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政策性贷款由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来承担,但固定资产贷款项目一般由政府部门指定,其结果一旦投资决策失误,其不良后果主要由银行来承担,从而造成银行不良资产。而流动资金的贷款中,诸如支农、扶贫、科技开发、救灾等都实行优惠利率,这些政策性贷款本该由财政给予贴息,但由于财政困难,政府拿不出钱,就把贴息负担转嫁给专业银行,由专业银行承担这部分“政策性”损失。(二)金融不良资产形
22、成的特点据统计,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大约有30%是向国有企业输血造成的,大约30%是行政干预造成的,有10%源于司法环境因素,有10%归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另有20%是银行自身不当经营造成的。总体来说,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具有以下特点: 1.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 2.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复杂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如政企不分以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等),还有政策和法律变化的影响等等。 3.利益关系特殊在国外,企业和银行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银企关系比较清楚;我国国有企业和银行都是国有的,银企关系相
23、对模糊。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当然国有商业银行和政府也有一定责任)的实质是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等的综合表现。4.不良资产类型特殊在国外,银行不良资产大多表现为房地产贷款或股票等资产,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则主要是信用贷款,比如大量对外贸企业的不良贷款等。四、不良资产处置全过程(一)确定拟处置标的、处置公示拟处置标的可以是一户债权,也可以是几户债权。后者就是组包了。资产管理公司有时是根据资产特点主动组包并进行招商,但大多数情况下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良资产 处置 培训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