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101教案(市场配置资源 第一课时)(孙逸豪提供).docx
《《经济生活》101教案(市场配置资源 第一课时)(孙逸豪提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101教案(市场配置资源 第一课时)(孙逸豪提供).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单元规划本单元的主题是“经济与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应树立怎样的发展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讨。为此,本单元从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通过学习和探索,将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有自己的特色;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课时安排(本单元共七课时):课节课时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时两课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时小康社会的经济建
2、设(第十一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课时两课时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一课时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十二课)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时两课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课时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一课时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这是每一个涉及经济生活的人都迫切想了解的问题。本课作为这一单元的起点课,首先向人们介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利与弊,既说明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又分析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从而引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观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
3、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跨入21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本课围绕着“小康社会”这一中心,既总结了我国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又指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即建设全面小康,给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同时,针对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误区,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给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指引我们进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如何充分认识并对待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贯彻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课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它将告诉我们要抓住机遇,迎
4、接挑战,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容说课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到底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作为经济手段,如何调节资源配置,市场对资源配置是否一定是合理优化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离不开宏观调控,这就是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回答的问题。这一课以市场资源配置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同时离不开宏观调控的经济。辅助文部分点击了公共物品,链接了相关事例和资料,在教学中
5、应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亲历现象,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学重点1.市场怎样配置资源。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3.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4.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5.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6.宏观调控的必要性。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 1.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2.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政策。3.公共物品。教学方法阅读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两课时。三维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6、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3.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4.理解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5.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6.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7.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对资源的有限性有十分明确的认识。树立起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8.通过学习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使学生明确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使学生树立起为中
7、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和为国争光的使命感。9.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的观念,树立起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10.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个人习惯。11.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市场配置资源走进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个故事吧,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为什么短剧中的人买东西不是拿人民币,而是用布票、粮票等。”多媒体课件展示情景短剧:大清早许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区合作社门口排队,“给我称1斤肉”“给我扯5尺的确良花布”“俺要2斤白糖”,门一开
8、,女售货员微笑着给大爷递上1斤肉,收好肉票,放在抽屉里,又接过大婶的布票,微笑着问:“就只有这种花布了,要不要?”“要,给俺5尺。”后面的人还在挤挤嚷嚷师刚才短剧中的人买东西用不同的票,而我们今天,买东西都是用人民币,为什么呢?生1因为当时没有钱。生2不是,因为当时物资凭票供应,所以用票不用钱。师(点拨)为什么物资要凭票供应,而不用钱买呢?生1当时国家是这样规定的。生2当时如果不凭票供应,有的人没钱买东西就会饿死。生3当时生产力落后,物资短缺,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凭票供应,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今天人们可以拿人民币买到任何商品,是否意味着现在的商品非常丰富,人们
9、要什么就有什么呢?生1当然不是的,现在的商品仍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生22004年以来,在我国“电荒”风波尚未平息,石油价格一涨再涨,据报道,截止到2004年7月份共有27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师大家都很关心我国的经济生活呀,无论建国初期,还是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需求总是多种多样的,而社会的物资供给也总是有限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什么样的方式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是否完美无缺,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推进新课1.市场调节想想议议:师“凭票供应”同我们今天“拿钱买东西”有什么不同?生1前者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社会产品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发生的;而现在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品也更加丰富。
10、生2前者不是商品交换,而是物资配给,今天是商品交换。生3前者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后者是市场经济的表现。师大家谈得很好,很有价值,综合以上同学们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物资短缺,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主要通过计划调节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现在,通过市场无形指挥棒也能够对资源进行调节,使其得到合理利用。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师我们经常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有市场的经济形态就是市场经济吗?生1市场未必是市场经济。市场是伴随商品交换出现的,而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生2市场经济应该是指市场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师(
11、小结)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点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又是如何调节资源配置的呢?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多媒体展示:购销两旺的汽车市场近几年,汽车大量地进入我国家庭,汽车市场十分火暴。面对庞大的汽车购买力,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涌入我国。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争相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试图涉足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家企业纷纷下调汽车价格,加快推出性能更好、乘坐更舒适的新车型。师上例中,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生1在市场上,是通过价格指挥棒调节实现的。价格高,有利可图,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试图涉足汽车企业,还有许多外国汽车企业涌入。生2是供给和需求
12、的相互作用调节的。汽车市场购买力旺,供不应求,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纷纷涌入这个行业,扩大生产。生3我认为竞争在市场资源配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激烈的竞争,使有的厂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有的则被淘汰,有的厂家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使出降价手段,有的推出性能更好、乘坐更舒适的新车型。师(高兴)大家谈得很好,很有价值。其实,大家不难发现,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就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有利可图,生产扩大,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涌入这个生产部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情况相反,激烈的竞争使生产厂家推出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否则就被淘汰。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101教案市场配置资源 第一课时孙逸豪提供 101 教案 市场 配置 资源 第一 课时 孙逸豪 提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