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课程知识大全.docx
《《中央银行学》课程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课程知识大全.doc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 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
2、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现代中央银行学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及教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曾志耕一现代中央银行学课程简介(一)、中央银行学课程的性质 1、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中央银行学课程的研究对象 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 2、 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的一般原理和
3、规律。 3、 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 (三)、学习中央银行学的目的与任务 1、系统的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中央银行学的方法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现代中央银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研究我国中央银
4、行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中所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3、对比研究的方法。“洋为中用”,借鉴外国中央银行的操作经验,吸收外国中央银行有益的地方,探讨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调控和管理方法。 (五)、中央银行学的内容简介中央银行学共有三个单元,12章。 1、一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职能,类型与结构,相对独立性。 2、二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3、三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服务职能,包括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会计与统计业务,对外金融关系协调与服务,人民银行的
5、新职能。 (六)、中央银行学的学习要求与学习对象 1、在学习中央银行学之前应先学过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基本课程。 2、要学好中央银行学,必须理论联系我国金融实际,紧密结合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来思考和理解相关内容。 3、中央银行学的学习对象广泛,因为中央银行是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各类财经人才都应学好她。附件:(自学)关于中央银行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议的几点想法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曾志耕 中央银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建设,时间并不长。它不但与货币银行学这类发展历史已很久远,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内容基本成熟的学科相比属于新的学科,而且与近
6、几十年来获得很大发展的其他有关金融的学科,如 金融市场、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投资学等相比,也属于后起的一个学科。但经济发展的客观实践已经把这一学科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它都处于迅速的发展之中。如何把这门学科建设好,如何使金融教学更加适应及指导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现实经济运行,就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金融专业教学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一、中央银行学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学科的简要历程中央银行学是在中央银行制度高度发达、中央银行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极为突出的背景下,从经济学特别是货币银行学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学科。在中央银行形成与发展的初期,对中央银行的研究
7、主要在经济学的范畴内。 20世纪初在金本位制度逐步解体和中央银行地位日益重要的过程中,有关中央银行的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内容之一,更成为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战以后,中央银行学己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西方关于中央银行研究的著作类型大致有: 关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 关于中央银行的分类职能; 关于中央银行与宏观经济; 关于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有关中央银行的著作和译作主要有: 陈天表著:中央银行的理论与实务(1934年出版) 崔晓岑著:中央银行论(1935年出版); 陈行、钟金恩合著:中央银行概论; 陈清华译:克胥、爱尔金著中央银行概论; 谭寿清译:中央银行经营论(
8、1947年出版);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计划经济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突出,对中央银行的研究进展不大,少量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与信用”、“银行计划与管理”、“社会主义银行信贷与管理”等教材中。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央银行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1984年我国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以后,对中央银行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二、从 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内容看,目前己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独立的学科体系。目前,中央银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1、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地位等基本理论;2、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包括形成中
9、央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的操作原理与操作方法;3、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理论与操作;4、中央银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保证经济和金融稳健运行的原则与方法;5、中央银行对外金融关系与国际协作。目前国内开设的课程中有关中央银行研究内容的大致分布图中 央 银 行 学 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 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 货币政策理论与操作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协作货 币 银 行 学货币与货币制度、利率与汇率、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紧缩、货币政策理论
10、、金融与经济发展。经 济 学 货币基本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金融市场学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商业银行学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中央银行外部监管国际金融学 外汇与汇率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监管与协作 三、关于中央银行学的发展前景随着现代货币信用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作用力和影响面都在加大。现代中央银行处于金融运行的核心,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空前提高,其活动和影响己超出了一般“机构”或“部门”的范畴,而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探讨经济与金融稳健发展机制的中央银行学会越来越重要。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的
11、复杂性,使中央银行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的理论课题中技术性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央银行学将会日益充实与完善。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发展趋势看,中央银行学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对 中央银行学学科及课程建设的几点想法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赋予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框架、学科体系和思想体系与西方经济学有着
12、根本性的区别,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研究方法,才能保证中央银行学发展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方向。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等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简单引用,特别是在中央银行学的学科建设上。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中央银行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这么巨大的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学的建设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以发展和创新。2、借鉴吸收西方学者对中央银行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成功实践。中央银行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建设较晚,在中央银行的运作上,西方国家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中央银行的具体运作和组织管理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并不很明显,在我们
13、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面临的任务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并无质的区别,这就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 3、必须坚持以研究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主。在研究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在全球的视角内进行,但在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框架与方法等方面,必须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在结合中国实际的过程中来研究。不能以研究西方的中央银行为主,再以西方中央银行的模式套在中国的中央银行身上。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这样做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再采用这样的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研究中央
14、银行学的目的是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不能本末倒置。4、必须以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方法来研究中央银行学。由于中央银行学发展的历史较短,这门学科和课程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要使该学科和课程日益完善并走向成熟,没有创新是不行的;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时间不长,要切合中国经济体制利金融体制转轨时期及其新体制的特点履行职能,照搬西方中央银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对于中国中央银行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来说,思想上的创新和方法上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5、必须坚持学科建设的开放性。任何学科都是随研究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日益突出,现代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使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
15、的技术性越来越强,因此,中央银行学的学科也应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试图把课程体系和研究内容固定化是不可取的,应该保持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开放性,使之不断充实、发展与完善。6、必须坚持学术自由的方针,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近十几年来中央银行学学科和课程建设之所以取得很大进展,就是因为坚持了学术自由的方针,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中央银行学研究的专家,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材和专著。今后仍要坚持这一方针。同时,要把中央银行学这门学科和课程建设好,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经济和金融教学人员特别是从事中央银行学教学的教师认真研究和积极参与。能形成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和教学队伍,中央银行学这门学科
16、和课程就一定能建设好。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主要要求同学们了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主要背景与原因,深刻认识到中央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信用制度以及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面把握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客观必然性。知识要点1、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原因。3、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4、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背景与基础。5、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与发展过程。6、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或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历史必然性一、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总的来讲,中央银行是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
17、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品货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具体地说:其历史必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货币发行的客观需要。2、统一票据交换的客观需要。3、最后贷款人的客观需要。4、加强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客观需要。5、代理国库和政府融资的主观需要。总之,我认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是主客观原因结合的一种交易的结果,当然这种交易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下面我用一个简图加以说明:(图一.1)中央银行是政府与商业银行交易的产物政 府将货币发行等特权交给商业银行交 换商业银行承诺并履行为政府提供融资便利,尽力协调解决财政亏空
18、等职责。商 业 银 行(1)为了解决财政亏空;(2)通过央行调控经济;(3)通过央行监管金融业;(4)通过央行发行货币、维护支付稳定;(5)通过央行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等。(1)资本实力雄厚;(2)社会信誉卓著;(3)与政府有特殊关系(股份关系、人事关系等);二、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两个途径与三个阶段(一) 中央银行建立的两个途径1、通过缓慢的演变过程:由商业银行慢慢的演变成为中央银行(1913年以前)。、通过立法:由法律规定建立一家银行作为一国中央银行。(二) 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图一.2)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代表国家及其主要背景与原因阶段时 期代 表 国 家主要背景与
19、原因第一个阶段1694年到1913年1694年英格兰银行1800年法兰西银行1814年荷兰银行1875年德意志银行1882年日本银行1913年“美联储”成立(1)这些国家是世界上商品货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也建立最早。(2)客观上主要是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3)政府融资便利的需要。第二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十年1924年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建立1928年,旧中国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建立1935年印度、加拿大、阿根廷中央银行建立(1)一战后,国际性经济、金融恐慌严重;(2)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性经济、金融会议要求;(3)国际金融势力的推动。第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7年多数尼
20、加中央银行建立;1948年新中国、巴基斯坦中央银行建立;1949年伊拉克中央银行建立。(1)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的要求;(2)经济、金融独立的要求;(3)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之模式。三、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首先,我们应知道早期和现代中央银行阶段划分的标准。按照国际惯例,我们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作为时间段,在这之前称为早期,在这之后称为现代。(一) 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1、自然的发展与演变。2、逐步拥有到全部垄断货币发行权。3、兼营商业银行业务。、不完全具备调节与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5、一般多是私人股份或公私合股的银行。(二)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
21、特征1、呈现出“国有化”的趋势。(这里还应深入研究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的表现与原因)2、中央银行逐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重要工具。3、通过立法明确与规范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目的与任务。4、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5、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能力大大提高。四、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背景与基础1、针对“2933”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国家干预与调控职能逐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中央银行的作用开始显现并引起重视。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与变化提供了充分与坚实的物质基础。3、金融业空前
22、发展,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商品日趋丰富多彩,金融资产种类和数量空前增多,商业银行由简单的信用中介变成了万能垄断者。4、信用货币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使极具弹性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取代了传统的硬币和银行卷(代用货币)等实物货币,使货币不再仅仅是流通中的支付工具,而成为了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5、“KEYNES revlution”后,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与监督管理职能特别是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逐步推广和加强。5,Keynes革命及其简单评价:(1) Keynes革命的主要内容:A,Keynes第一次提出了灵活偏好理论,提出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问题,明确指出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这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银行学 中央 银行学 课程 知识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