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城市房地产调研报告ppt课件.ppt
《内江市城市房地产调研报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江市城市房地产调研报告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页,西 南 区 域 公 司,内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第2页,第2页, 调研说明调查目的: 掌握内江市城市情况及房地产市场行情、特点,为东桐路临江地块项目 的可行性提供依据。调查人员: 邓林川,周红雨,华蕾调查成果: 一、内江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政策法规等宏观数据; 二、内江市近年来的房地产发展数据,及各个区域的房地产市场特征; 三、潜在购房者需求特点; 四、内江市商业发展状态; 五、房产新政对内江市的影响; 六、内江市风土人情。,第3页,目录,第一章: 内江市宏观环境调研,第二章: 内江市城市规划调研,第三章: 内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第四章: 内江市典型楼盘调研,第五章: 对目标宗地
2、的认识,目 录,第4页,1内江市宏观环境调研,第5页,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地跨北纬2911302、东经1041610526,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东邻重庆,南界泸州,西接自贡,西北连眉山市,北与资阳市相邻。全市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辖三县二区,即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111个乡镇,2070个行政村,9个街道办事处,25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425.6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7.19万,农业人口338.42万,耕地16.46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387公顷。,一 城市概况 城市地理位置,第6页,内江地处“成渝经
3、济区”核心位置 2011年3月2日国务院通过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使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正式从国家层面予以明确。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内江市位于经济区的核心位置,周边45个城市环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成渝经济区的优势在于,它有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对成渝之间的二、三级城市可以起到“双核”带动作用。这“双核”一旦演化为“增长轴”,将带动成渝“轴”上城市群的发展。 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一 城市概况 城市地理位置,成 渝
4、经 济 区 示 意 图,第7页,内江地处成渝两个大城市之间,是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 内江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内江境内以纵贯全市的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公路和沱江航道为主通道。在这条交通运输主道上,还有国、省通讯和电力线路依此交织同行排布。 内江是四川省内交通流量最大、最具现代水平的主动脉。这条交通运输的主通道上,横向排布的内(江)宜(宾)、内(江)昆(明)、隆(昌)泸(州)、资(中)威(远)铁路为其铁路支干;以市中区为支点向南、向北延伸的内(江)宜(宾)高速公路,内(江)乐(山)、内(江)泸(州)和内江至南充公路等为公路支干。以及内(江)遂(宁)铁路、内(江)遂(宁)高速公路、隆
5、(昌)黄(贵州黄桶)、隆(昌)大(贵州大方)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内江铁路、公路和沱江航道成网状连接,路网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 城市概况 城市交通状况,第8页,199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内江市行政区进行调整后,内江市总人口416.55万人,占原内江市的46%,其中非农业人口69万,占原内江市非农业人口58%,占现内江市总人口16.6%;农业人口346.43万人,占原内江市农业人口44.13%,占现内江市总人口8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71.3。 2009年末,内江总人口约460万人,其中,男性240万,女性220万;非农业人口90.00万,农业人口约370万。 东兴区
6、2010年常住人口84.34万人,在四川181个区县中人口数量位居第23 名。,一 城市概况 城市人口状况,第9页,内江与宜宾、达州、绵阳、南充、自贡、泸州、攀枝花等8个城市,被列为全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百万人口大城市。 内江市重点城建项目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特大城市,依托构建城市骨架网、沿江景观带和中心商务区3个重点全面展开。打造城市主干道方面,2010年完成甜都大道北延线、新入城线一期、内椑南路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长江大道、大千路北延线、西林大道北延线建设,启动新入城线二期、麻柳坝大桥、临江小区至桐梓坝桥道路建设和成渝高速公路内江服务区、内江收费站改造工程,启动内威高速、羊子岩和麻
7、柳坝大桥前期工作,拓展城市空间。,大千国际大酒店,大洲广场,沱江三桥,二 城市建设 重点建设项目,第10页,二 城市建设 重点建设项目,打造沿江景观带方面:加快圣水寺至大洲广场防洪堤、亲水步堤和景观建设进度,加快完成东桐北路土地整理、甜城湖两岸绿化等项目工程,启动塔山公园美化亮化工程和谢家河土地整理、大冲山商业开发。加快开发甜城湖水上休闲运动项目,通过举办中美澳艺术划水比赛,将甜城湖建成集亲水、休闲、娱乐、生活和商业开发于一体的滨水生态长廊和城市发展轴。 打造中心商务区方面:启动成渝客专内江站点片区城市综合开发、奥体中心项目建设,加快促成大型购物中心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华联内江大型购物中心年内竣
8、工竣工投入运营,增强中心城区商业辐射带动能力能力。,第11页,“川中枢纽”内江自古为商贾云集之地。现已初步形成了城乡并重、内外并举的商贸流通格局,成为成渝经济区的交通与物流中心之一,被列入四川省规划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 2009年实现GDP560.88亿,增速15.5。增速排全省第二。在较小的管辖区内实现较的大生产总值。2010年截止6月底,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9.57亿元,排名暂列第10位。 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川威钢铁、威远白塔等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和内江福润、威玻集团等一批辐射和支持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一大批优势拳头产品,如川威牌钢筋混土用热扎带肋钢筋、重龙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9、峨眉牌单缸柴油机、白塔牌内外墙地砖、威玻牌高、中、无硷玻璃球等。内江的红霉素半成品及药品生产能力也久负盛名,仅红霉素肠溶片的年就达10亿片以上,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和知名度。,三 经济环境,第12页,内江独特的地貌,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2000年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在市境内有号称“川南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圣地“西林古刹”的西林寺、留下李白千古绝唱的太白楼、鬼斧神工的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号称“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历史悠远 “打开罗泉井,气死自流井”之说的罗泉镇,世家望族“国中之国”、“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的云顶寨,丹青留
10、白的大风堂,被誉为“立体史书”造型高大雄伟、沉稳古朴、图文喻意深刻、雕刻技艺精湛、全国罕见的隆昌古牌坊群,那凌晨前开始在黑夜里提篮赶集的叫声,天亮鸡叫时方始散去的云顶寨,东兴老街上的炭精画,茶馆里的川剧清唱以及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中木偶、川江号子、贝叶画等。 正是这2000年来的历史、民风民俗文化传承的积淀,今人的奋力拼搏精神,造就了内江的“书画之乡”、“文化之乡”、“大千文化”、“体育之乡”、“蔗糖之乡”的美名。,隆昌古宇湖风景区,资中罗泉古镇,内江大自然景园,四 人文环境,第13页,内江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才俊辈出,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古有孔子的老师、东周学者苌弘、西汉辞赋
11、大家王褒、唐代名将程咬金、状元范金卿;南宋丞相赵雄、状元赵逵、明朝大学士赵大洲、清末状元、著名的“五老七贤”之一的骆成骧、牺牲于辛亥革命前夕、被孙中山追认为“大将军”的喻培伦、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先驱罗世文、黎冠英;当代有著名新闻巨子范长江、国画大师张大千、画虎大师张善子;今有“巴蜀鬼才”魏明伦、彩墨画大师、享有“邱九寨”“中国巨型山水画家”、“中国画坛巨匠”称号的邱笑秋、著名作曲家王锡仁等,都是内江儿女中彪炳史册的杰出代表。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内江成为川东南文化最发达地区。,四 人文环境,“巴蜀怪才”魏明伦,“国画大师”张大千,第14页,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0.23万,企业单位参
12、加养老保险人数31.4万;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77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03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47万。 2009年,内江各级各类学校共1443所(全日制),在校学生61.43万人(不包括大专院校),教职工3.34万人(不包括大专院校),专任教师2.715万人。其中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1.95万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0.84万人,中等师范学校1所,在校生0.19万人;普通高中学校45所,在校生7.05万人,普通初中学校227所(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3.82万人,小学595所,在校生25.05万人,幼儿园531所,在校生
13、8.46万人,其中包含民办中、小学64所,幼儿园424所。职业中等学校37所,招生1.42万人,在校生3.19万人。有成人中等专业学校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校5所,成人干部中等专业学校1所),成人小学80所,特教学校5所。 全市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文化站120个,公共图书馆4个。建成省“农村书社”试点单位13家,“农家书屋”28家。 全市有广播电台4座,乡镇广播站111个,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累积总用户51.24万户。搭建内江数字电视前端平台,全年发展数字电视用户1231户。 2009年,全市卫生机构208个,县级以上综合医院13所、中医院4所、妇幼保
14、健院6所;乡镇卫生院147所(含市中区、东兴区所辖未完成改制地名卫生院36所),民营医院21所,个体诊所721所,村卫生站3176所,其它门诊部、卫生所(室)361所; 全市市级体育协会13所。建立各县(区)乡镇、街道、社区体育组织。全年,建设市及各县(区)全民健身路径48条。88个农民健身工程点土地硬化工程全面完成。,五 社会事业,第15页,内江开发早,历史悠久。夏、商为梁州之地,周为雍州之地,春秋战国分属巴郡、蜀郡;西汉属资州;东汉属汉安县地;北周为中江县地,隋代为内江县,隋文帝开元年(581),文帝以其父名“忠”避讳,阅览中江县地图,见县城内居江水环绕之内,遂改中江县为内江县地; 193
15、5年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为内江专员公署驻地,1985年6月起撤地建市,为内江市人民政府驻地。市区横跨沱江,三桥相连。境内有成渝、隆泸、内昆铁路和成渝、内宜、隆纳高速公路,铁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9777公里和184公里,路网密度高于全国、全省。 自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市区筑土城,明中叶筑石城以来,市井日趋繁荣,历为成渝两大城市间的交通要道和沱江流域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尤以盛产蔗糖、蜜饯著称于世,古有“甜城”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在的市区已发展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川中南地区交通枢纽和重要的轻工、商贸城市
16、。,六 历史沿革,第16页,内江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中部丘陵地区,其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350450米间的丘陵约占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组成,经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后,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泥质中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这些土壤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历史悠久,主要以耕地为主,其它用地为园林、林地、疏林草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水域和特殊用地及部分难利用土地。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
17、,雨量适中。平均温度15C28C,常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沱江是市区内主要河流,流经资中、东兴及市中区,是市内水路运输要道,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折,常年平均流量为375立
18、方米/秒,自然落差135.5米,平均比降0.45%,水能蕴藏量有14.5万千瓦供开发。较大支流有资中的球溪河、内江的大清河等。同时,由于沱江纵贯南北,流域较长,积水面广,雨季时容易造成洪水灾害。,内江,沱江,七 自然地理,沱江,第17页,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树种资源有60多个科目,110多个属、190多个种。森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树林、竹林、灌木林等。,内江森林植物以用材林为主, 经济林树种丰富,主要有油桐林、油茶林、柑橘林;薪炭林是内江市农村重要的生活燃料,分布广,产量高,多数可再生更新,主要树种有桤木、紫槐、马桑、黄荆等;其优势树种有马尾松、
19、香樟、楠木、黄莲木、柏木等,主要分布在市中区、资中等地名胜古迹风景区。 内江市气候和土壤条件宜于多种农作物,种植业主要以粮、油、蔗、麻、丝、茶、果、菜等,也种植部分药材、棉花等,是四川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 动物资源主要有各种家畜、家禽及部分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包括兽类、鸟类、昆虫类、鱼类及家养野生动物。兽类中有猪、牛、羊、兔以及少量的马、骡、驴等;禽鸟类主要有鸡、鹅、鸭、鹌鹑和鸽,昆虫类有蜜蜂、蚕;鱼类有本地种的鲤、鲫和先后引进的草、青、鲢、鳙等30余个品种;家养野生动物有水獭、鸬鹚、梅花鹿、黑熊等。野生动物有240多种,主要有麻雀、斑鸠、乌梢蛇、青蛙、黄鳝、泥鳅以及野猫、野兔等。 全市
20、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与建材矿产有石灰岩、石砂岩、页岩、耐火粘土、铝土矿、大理石、河沙、砾石与陶瓷粘土等;金属矿产与稀散元素有铁、钾、金等以及盐矿、钾矿、煤层中共生的铝、镓、铷及锂等分散元素;化工矿产有盐矿和含钾水云母粘土矿等。 内江市由于地处盆地腹心地带,地质结构较简单,地壳相对稳定,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受“资威穹窿背斜”、“圣灯穹窿背斜”和“螺观山背斜”三大地质构造影响,全市矿产主要分布在这三大构造带上的威远、资中、隆昌三县。天然气主要产于“资威穹窿背斜”和“圣灯穹窿背斜”两大构造带上,砂金则产于沱江河床沿线的资中、市中区和东兴区。,七 自然地理,内江农业基础
21、扎实,第18页,2内江城市规划,第19页,城市定位:川南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以“交通、物流、金融、商贸”为主发展。城市规模: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00 万,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市结构:以沱江为轴,打造两岸滨江大道,分段、分节点,体现亲水性;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通过桥梁、组团式连结,建成城市一环、二环、外环线,纵横相连。城市景观:依山就势,山水相依,水绕城走,城在山水中。山更秀,水更清,树更绿,人脉更相通,文化更灿烂,山、水、人、文、林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内江城市整体规划,第20页,内江城市整体规划,第21页,内江城市整体规划,第22页,内江城市整体规划,第23页,(,市中区,内江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江市 城市房地产 调研 报告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