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课件.ppt
《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家庭疗法一: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家庭疗法一: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一、什么是家庭治疗,1、个体治疗的困惑 (1)如何将治疗室中取得的效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1:精神病患者的复发 2:吸毒者戒毒后重吸 3:劳改犯再犯问题 (2)无法解决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不良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或症状。,一、什么是家庭治疗1、个体治疗的困惑,2、家庭治疗的定义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旨在将个体的问题转归到关系的思考和操作的一种方式。或者可以说家庭治疗是指以整个家庭为对象,把治疗焦点放在家庭各个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治疗方法。 (1)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症
2、状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者不良的家庭结构引起、维持和发展的; (2)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或者家庭结构来改变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症状。为了消除或改善症状,家庭系统或者比家庭更大的系统需要作出积极相应的改变。,2、家庭治疗的定义,案例: 治疗者:出了什么问题?由谁先来讲? 患 者:我出了问题,我是那个有问题的人? 治疗者:不要这么肯定说是你出了问题。永远不要肯 定说是你出了问题。 患 者:好!不过,我住过院,患病的是我,我是问题所在! 治疗者:但是这并没有告诉我这就是你的问题。 继续说下去,你的问题是什么? 患 者:我一直都感到紧张,很不安,好像从 来都没有放松过,我
3、很紧张,因此,要求再次住院治疗。,案例:,治疗者:那你认为这是你的问题吗? 患 者:我有点这么想。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由其他人引起的,但我是那个有问题的人。 治疗者:让我们按照你的思维去想。如果这是由你以外的人,或者由你以外的事情引起的,那你会说什么? 患 者:我会感到惊讶的。 治疗者:让我们想一想你的家庭。家中有谁使你感到不 安! 患 者:家中没有谁使我感到不安! 治疗者:让我来问问你的妻子。,治疗者:那你认为这是你的问题吗?,3 家庭治疗的特点(1) 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和关系上(2) 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和问题 (3) 个人的改
4、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3 家庭治疗的特点,二 、家庭治疗的相关概念1 家庭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 innner construction) ,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效果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一个人的内在解释与他的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而每个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又会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之同时,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成员,其间的关系同样是循环反馈式的而不是线形因果性的。,二 、家庭治疗的相关概
5、念,故事一 举例说明考虑个体和考虑互动系统的差异,假若有一人来自其它星球或遥远大陆,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兵乓球赛,突然在中国遇到两人在打兵兵球。又假若由于某种原因,他只能观察到其中一名运动员的行为,第二名运动员、球及球桌都在他的视线以外。此人必然惊讶于所见到的奇怪行为。他若想找出原因的话,很快就会得出此人行为失常,或许是疯了的结论。他会想,这种突然发生、手脚乱舞、兴奋重复、无任何目的、过分做作的奇特行为是由于那个人脑内的生理或心理病理过程所致。,故事一 举例说明考虑个体和考虑互动系统的差异 假若有一人来,考虑个体和考虑相互作用系统的差异,如果观察者的视野突然扩大,他能够看到两名运动员和连接二者
6、的球桌和球,那么,他将不会为了解释运动员的行为而去注意存在于个体中的原因,而是关注球赛的规则及控制着这一类互动的组织模式。第一名运动员的行为不能看成是第二名运动员行为的原因,反之亦然。双方都在进行比赛,观察的方法、判断的价值尺度和比赛的组织规则对于双方均有效。,考虑个体和考虑相互作用系统的差异如果观察者的视野突然扩大,他,2、整体性: 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是有组织、相互影响、系统中任何部分的改变皆会影响其他部分。3、恒定状态(homeostasis):系统內透过回馈loop,以维持恒定,是一种动态平衡(动力性平衡),包括两种动态平衡:1.形态静止:维持原平衡2.形态改变:产生新的状态,但仍可平
7、衡。代罪羔羊、三角关系等现象,均是为了达成形态静止的平衡。4、回馈回路:正向回输产生加强或改变负向回输减低脱轨或改变,2、整体性:,规则不变将个人行为改变 First order change,负向回輸,孩子欲离家孩子留下家庭系统反抗孩子住在家中规则不变将个人行为,正向回输(行为被增强),规则改变Second Order Change,家庭规则对行为的解释:孩子长大、独立或孩子变坏了,孩子欲离家孩子向外扩展家庭系统鼓励孩子成家立业母亲转移养育焦,5、家庭规则/结构: 一定的持续性模式,重复出现的原則,以维持秩序安定,但亦需随环境改变家庭的交互作用乃遵循一定的持续模式,这就是家庭规则。家庭规则决
8、定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是家庭生活的指导原则,以及提供未来互动模式的行动纲领。有些家庭规则是公开说明的(讨论) :多数家庭规则是秘而不宣的(讨论): 6、界限、次系统: 系统中被指派从事特殊功能、或程序的规则。7、阶层性: 不同Power、地位、权利、责任,5、家庭规则/结构:,8、家庭生活周期阶段,酝酿期:情侣形影不离,求婚、订婚;第一阶段: 两人住在一起开始,不管结婚与否家庭任务:从个别独立到两人相互依赖第二阶段:开始有第一个孩子开始,依赖成员的来临。家庭任务:从相互依赖到加入依赖,8、家庭生活周期阶段酝酿期:情侣形影不离,求婚、订婚;,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第三阶段:孩子开始进入学校或其他家庭
9、外的世界。家庭任务:从依赖到促进分离的开始部分独立。第四阶段: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开始。家庭任务:支持分离,鼓励独立。,家庭生活周期阶段 第三阶段:,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第五阶段: 孩子离开搬出去住,结婚成家或分居等。家庭任务:从部分分离到完全独立。第六阶段:夫妇中有一个先去世到最后一个也去世。家庭任务:帮助家人度过哀悼,完成最终的分离。,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第五阶段:,家庭成员压力模型,垂直的压力源,发展的生命周期无法预测的意外死亡,4、核心家庭,家庭行为模式,时间,1、社会、文化、政治、经济,2、社区、工作、朋友,3、扩大家庭,5、个人个体,水平压力源,家庭成员压力模型垂直的压力源发展的生命周期
10、4、核心家庭家庭行,9、核心家庭三角关系,9、核心家庭三角关系丈夫/父亲妻子/母亲孩子,核心家庭三角关系,家庭情绪关系的基础便是三角关系。家庭融合的程度越高,三角关系就越强烈、越显著;家庭中分化最差的人特别容易在试图减低紧张时受到伤害。在寻求解除不愉快时,家庭依赖三角关系去维持家庭亲密程度与距离的最佳状态,使彼此的焦虑减至最低。,核心家庭三角关系家庭情绪关系的基础便是三角关系。,三角关系有四种可能的结果,原本稳定的两人关系因为增加了一个人,而变得比较不稳定;因为第三者的离开而使原本稳定两人关系变得不稳定;原本不稳定的两人关系因为增加了一个人而变得比较稳定;因为第三者的离开而是原本不稳定的两人关
11、系变得稳定。,三角关系有四种可能的结果原本稳定的两人关系因为增加了一个人,,讨论:我们常见三角关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隔代关系问题,讨论:我们常见三角关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课件,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课件,三、家庭治疗分析的角度,(1)家庭结构: 界线 (1)定义: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有人形象把界线比做“细胞膜” (2)种类 (A)界线清楚 (B)界线混乱 - (C)界线僵硬 ,三、家庭治疗分析的角度 (1)家庭结构:,A清楚的界线:家庭成员既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同时又 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B混乱的界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过去亲密,形成了 “
12、未分化的团体”; C僵硬的界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家庭成 员之间很少亲密接触和交往,或者即使 有接触和交往,也采取非常僵硬的模式。 A B A B AB 僵硬的界线 清楚的界线 混乱的界线,A清楚的界线:家庭成员既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同时又,B 结盟:家庭成员之间结成的同盟关系。 (A)稳定的同盟: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家庭成员 总是结成统一战线来反对另外一个或者一些家庭成员。 M F C 后果:(1)代际关系破坏; (2)被反对一方与结盟的一方关系疏远; (3)被反对一方变本加厉地惩罚结盟关系中的弱者;,团体咨询教案第十章家庭治疗课件,(B)三角关系:家庭中的成员或者家
13、庭外的成员卷入 到家庭中其他两个成员的冲突中去。,F| | MC,后果:代际关系的破坏 (1) 孩子利用所处地位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2)面临“背叛与忠诚”的两难境地 (3)心理发展水平与要完成的任务之间存在差距例如:离婚时争取孩子、夫妻吵架时希望得到孩子的支持、父母卷入夫妻交往。,F| | M后果:代际关系的破坏,(C)迂回关系:矛盾或者冲突不在应该发生 的矛盾 或冲突的两个人中直接发生,而是通 过家庭中的第三个人发生。,F | |M,C,F | |MC,通过批评指责家庭中第三个成员的方式来转移他们之间的矛盾,发泄他们对对方的不满、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例如:妻子对丈夫的工作不满,但是并
14、不直接指着丈夫,而是通过批评指责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方式来发泄她对丈夫的不满,使孩子成为父母冲突的“替罪羊” 比如心理访谈中做教师的妻子对孩子要求高,实际上是对丈夫文化水平差的不满。,后果:(1)第三者成为替罪羊,通过批评指责家庭中第三个成员的方式来转移他们之间的矛盾,发泄,C 权力:夫妻之间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权力分配,例如,长期在家庭中地位较低者通过抑郁得到妻子的细心照顾、百般依从 (2)交往模式:家庭成员行为的先后顺序。 家庭成员 A B A 行 为 XYZ 案例:夫妻良好关系模式的形成 (1)丈夫A做了对妻子B不好的事情 (2)妻子B作出了反应,并提出改变的要求 (3)丈夫A深爱着妻子B
15、 (4)丈夫A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使妻子高兴,C 权力:夫妻之间以及父母与孩子之,亲子间的交往模式问题 A 父母总是批评指责孩子 B 父母总是要求孩子服从 C 父母总是按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 D 父母从不或者很少满足孩子的要求,亲子间的交往模式问题,四、家庭治疗的目标,在于协助一个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况,以便能执行健全的家庭功能。所谓健全的家庭功能应有健全的“家庭结构”,适当的领导、组织与权威分配,没有散漫或独权的现象;成员间的角色清楚且适当,没有畸形的联盟关系;健康的家庭有良好的沟通,能维护交流功效;成员间有情感交流,相互提供感情上的支持,能团结一致对付困难;对内有共同的“家庭认同感”,对外有适
16、当的“家庭界限”。一个健康的家庭在其生活中能有适当的家庭仪式与规矩,也有家人共同生活的重心与方向。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让病人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展开讨论,找出矛盾的焦点,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利于病人康复的家庭环境。,四、家庭治疗的目标,在于协助一个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况,,五、家庭治疗的适应性,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一个家庭在家庭结构、组织、沟通、情感表现、角色扮演、联盟关系或家庭认同等方面有非功能性的现象,并影响其家庭的心理状态,而且难以由家人自行改善或纠正时,宜由专业人员协助辅导,通过家庭治疗来改进其家庭心理功能。 此外,家庭从一
17、对夫妻结婚成家到生育子女、养育子女、子女长大并离开家,直到夫妻年老、丧偶、去世为止,要经历“家庭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需面对特殊的心理课题,也会遭遇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也是需要通过家庭治疗来解决的。,五、家庭治疗的适应性,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一个家庭在家庭结构,六、家庭治疗与其它心理治疗流派的区别,1、症状成因:过去 VS 现在 精神分析:过去 家庭治疗与行为主义:现在2、治疗方法:解释 VS 行动 精神分析:解释 家庭治疗与行为主义:行动3、治疗目的:现在问题 VS 成长 行为主义:解决现在问题 家庭治疗与精神分析:成长,学会应付问题的技能,完成与发展阶段相应的任务,六、家庭治疗与其它
18、心理治疗流派的区别1、症状成因:过去 V,家庭的发展阶段,阶段 角色转化 主要任务,女儿+妻子儿子+丈夫,家庭界线的形成相互适应,女儿+妻子+母亲儿子+丈夫+父亲,为人父母的技能夫妻相互作用,同上,与孩子交互作用家庭外系统的压力,同上/祖辈,再适应二人世界 与儿女和孙辈的关系,鳏寡孤独+祖辈,适应个人生活、退休 与儿女和孙辈的关系,家庭的发展阶段阶段 角色转化,4、治疗策略:同种方法 VS 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精神分析:同种方法 家庭治疗与行为主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5、治疗对象:一个人 VS 多个人 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一个人 家庭治疗:多个人6、治疗对象地位:平等 VS 等级 团体治疗:平等
19、家庭治疗:等级7、患者划分:明确划分 VS 无明确划分 个体治疗:有明确的患者 家庭治疗:无明确的患者,4、治疗策略:同种方法 VS 具体问题具体解决,8、症状信息:精确信息 VS 模糊信息 行为主义:精确信息 家庭治疗:模糊信息9、治疗过程:直接治疗 VS 反其道而行之 行为主义:直接治疗 家庭治疗:反其道而行之10、症状作用:破坏 VS 保护 个体治疗:破坏 家庭治疗:保护,8、症状信息:精确信息 VS 模糊信息,七 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理论,(一)、系统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的系统,同时又包含许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和进行信息交流,个人深深植
20、根于大系统之中。个人在系统中的行为是由相互交往模式塑造的,认识和解决问题是用环性或循环的方式而不是线性的因果方式,强调治疗时要把焦点从个人动机、目的转移到行为、行动上来。,七 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理论 (一)、系统式,治疗者要仔细核查家庭赋予症状的意义,并把症状与系统中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这种理论认为心灵是社会的,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现实,任何现象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和其中的关系。它把工作的重点从出现问题的个体转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过程和其间的行为方式上。它重视中立原则。,治疗者要仔细核查家庭赋予症状的意义,并把症状与系统中的其他部,治疗策略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该法从系
21、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 innner construction) ,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效果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一个人的内在解释与他的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而每个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又会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之同时,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成员,其间的关系同样是循环反馈式的而不是线形因果性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认为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病态行为都是这种连环套式的循环反馈关系层层作用的结果。这样,对任何病理
22、过程的原因不再在个人范围内、个体心理动力学角度寻找而是从家庭结构里去探索。对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紊乱的兴趣已被对交流的兴趣所取代。家庭治疗的要义在于通过引入新的观点和做法,来改变与病态行为相互关联的反馈环。强调摸清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格局,并通过对整个家庭的干预来改变孳生个人心理症状的家庭关系格局,使家庭产生新的冲突,并通过对冲突的重新自我组织,获得新的变化(感受、行为方面),产生新的规则,互动模式。,治疗策略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该法从,(二)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理论认为家庭内部存在一种结构式组织,使每个成员有归属感,同时又允许成员保持各自的个体化。这种结构必须有灵活性,以适应
23、环境的变化。结构中要有明确的界线或规则,明确每个人有自己的权力。如果家庭结构混乱或者界线不请,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权力执行都会混乱,表现出不适当行为。,(二)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理论认为家庭内部存在一种结,家庭观家庭的界限:清楚的界限是必须的,有助于不同的亚系统实现其功能。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发展自治和促进归属感。所有的家庭都处于一个过分僵化的和过分松弛的界限的连续体两极的中间,当界限处于任一极限状态时,都会出现家庭功能的失调。松弛的界限感代表一种高度渗透性的关系和过于散乱的信息沟通,他的共鸣水平是高的;当界限变得松弛的时候,家庭成员关系密切但会产生另外一种可能性,家庭成员会发生关系上的纠结
24、纠缠,成员失去自治和独立性;相反,界限僵化的时候,亚系统间的信息流动变得困难,共鸣水平降低导致关系解离,成员出现情感上的障碍,个体的归属感受影响。,家庭观,等级关系:家庭成员在某一关系中所拥有的权利和权威。同盟:关系的连接,如父女对抗母亲。结构化家庭治疗派的家庭观属于规范范型,治疗者应该能够区分功能良好家庭和功能不好家庭。,等级关系:,(三)策略式家庭治疗:基本理论认为个人的症状是错误的观念和误导的行为造成的结果,一定程度的模式化行为会强化症状。在治疗时对家庭问题的本质要有充分的了解,用合适的治疗策略,从认知层面分析、改变家庭问题。,(三)策略式家庭治疗:基本理论认为个人的症状是错误的,中心思
25、想:家庭是由一系列相连的重复性的互动次序所组织的,问题的出现被看作是家庭在其发展周期中面对某种改变不能做出做出调整或者是做出了不适当的调整。它的中心观点之一是恰恰是家庭的某种试图控制问题和症状的举措变得严重,因此那些试图做出的改变又成为或引发了新的问题。如;一个青春期的少女要求自治,父母表现出控制和过度保护,不允许她去会见自己的朋友,她开始节食并使体重下降,这样她的父母就找到了进一步管制和要求的新的理由,然后孩子进一步的节食来对抗,控制更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父母的企图解决孩子的体重下降这一问题的举措,反而使得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就发展了起来,女儿甚至出现了厌食的症状。,中心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团体 咨询 教案 第十 家庭治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