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与安全观察课件.pptx
《安全管理与安全观察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与安全观察课件.ppt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管理与安全观察,培训讲师:,培训日期:,安全管理与安全观察培训讲师:,一安全的概念,二安全管理,三安全观察概述,四安全观察应用,五相关规范,六结 语,目录 / CONTENTS,一二三四五六目录 / CONTENTS,一、安全的概念,(二)安全的重要意义一、安全的概念(一)安全的定义(三),(一)安全的定义,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安全的定义,(一)安
2、全的定义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意外 与 事故,与“安全”相对的是“危险”危险:是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意外:指的是意料之外、料想不到的事件,也指指突如其来的不好的事件,事故:指的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事故一般伴随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或经济损失,意外 与 事故与“安全”相对的是“危险”意外:指的是意料之外,冰山的顶部伤害的直接成本医药费工资补偿索赔的行政费用冰山的主体伤害的间接成本人员替代和加班工艺中断和现场
3、破坏生产率和质量下降设备和产品的损坏损害客户关系&公众形象司法诉讼,间接损失高达5倍,直接损失,事故造成的大部分损失是隐藏的,冰山的顶部间接损失直接损失事故造成的大部分损失是隐藏的,(二)安全的重要意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个人层面,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二)安全的重要意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个人层面搞好安全,良好的安全=良
4、好的业绩,X轴:事故发生数量,Y轴:效益,事故发生起数减少,企业的生产力提高,效益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提高,员工认同感增加,事故发生起数愈多,企业的效益愈差,良好的安全=良好的业绩X轴:事故发生数量Y轴:效益事故发生起,(三)国内外安全科学发展,安全科学的发展以安全技术为先导,而安全技术则随着产业革命而产生。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使生产力飞跃发展,机器广泛使用的结果使人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日益增多。针对机器生产造成的危害,安全科学应运而生。据相关资料显示,欧洲等国的安全科学发展始于1730年,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主要是在建国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初步建立阶段,建国初期至70年代
5、末,国家吧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迅猛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安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逐步提出了安全学科体系和技术体系,安全教育和管理体系初具规模;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研机构形成网络,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企业安全管理也逐步走上现代化,(三)国内外安全科学发展 安全科学的发展以安全技,(四)研究理论及相关模型,1.事故因果理论,事故的发生是有各种因素导致,具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事故因果类型,2.多米诺骨牌理论,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3.系统理论,把人、机、
6、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的关系,4.轨迹交叉理论,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对于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和事故预防都有重要作用,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四)研究理论及相关模型个人原因管理失误事故不安全行为1.事,一个因素促成下一因素发生,下一因素又促成再下一因素,彼此互为因果,连锁导致事故发生,(1)连锁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单纯集中型或单纯连锁型较少,事故的发生多为复合型,(3)复合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
7、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2)多因致果型,1.事故因果理论,a,b,c,d,e,事故,(1)连锁型,a,b,c,d,e,事故,(2)多因致果型,一个因素促成下一因素发生,下一因素又促成再下一因素,彼此互为,2.多米诺骨牌理论,M,A,P,D,H,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照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M人体本身P 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人为过失)H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引起的危险D 事故A 受到伤害PA0=PA1PA2PA3PA4PA5 (注),2.多米诺骨牌理论MAPDH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事,3.系统理论,是在1969年由美国人
8、瑟利(J.Surry)提出的,是一个典型的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桥事故致因的理论 该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的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感觉、认识利行为响应。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将危险释放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正确的,则虽然面临着已经显现出来的危险,但仍然可以避免危险释放出来,不会带来伤害或损害;反之,危险就会转化成伤害或损害,瑟利模型,3.系统理论是在1969年由美国人瑟利(J.Surry)提出,安德森模型,是对瑟利模型的扩展和修正 瑟利模型实
9、际上研究的关系是在客观已经存在的潜在危险(存在于机械的运动和环境中)的情况下,人与危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反馈和调整控制的问题。然而,瑟里模型没有探究何以会产生潜在危险,没有涉及机械及周围环境的运行过程。安德森等人曾在分析60件工业事故中应用瑟利模型,发现上述问题,从而对它进行了扩展,形成了安德森模型。该模型是在瑟利模型之上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的是,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察觉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及环境状况的不稳定性)。以及控制或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的行为的搏动相一致。,安德森模型,4.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过程中,一旦
10、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根据日本的统计资料。1969年机械制造业的休工10天以上的伤害事故中,96%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91%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1977年机械制造业的休工4天以上的104638件伤害事故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的只占5.5%,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的只占16.5%。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大多数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既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也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4.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二、安全管理,(一)安全管理及基本概念(二)安全管理的目标(三)安全管理的,(一)安全管理及基本概念,安全管理Safety Ma
11、nagement,即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一)安全管理及基本概念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活动,保险补偿,应急措施,控制事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而控制事故最好的方式就是实施事故预防,即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这也是“预防为主”的本质所在,事故安全安全管理活动保险应急控制事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而,事故法则,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WHeinrich)统计分析55万起事故提出了事故法则,即事故三角形。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事故300次。又称为1:2
12、9:300法则,事故法则告诉人们,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也就是说,防止事故伤害的关键,要从根本上防止可能引起事故的安全隐患,事故法则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WHeinrich)统,在事故因果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和系统理论等多个事故模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事故的产生都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而在事故起因的许多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直接或者间接由“人”的行为产生的,所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二)安全管理的目标,在事故因果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和系统理论等多个事故模型中,人的,基于杜邦公司10
13、年对于可记录事件的统计,表明导致事故的原因具有以下的分布规律: 不安全因素 权重比个人防护装备 12%人员的位置 30%人员的反应 14%工具与设备 28%程序与秩序 12%不安全行为类总计96%,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杜邦公司10年对于可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首先,分析人员结构和素质,找出易发生事故的人员层次和个人以及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实行确认制,作业中的巡视检查,竞赛评比奖励惩罚,安全教育常态化,然后,对人的身体、生理、心理进行检查测试的基础上,合理选配人员。,最后,加强对人的教育、训练和管理,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具体13条措施:,防止人的
14、不安全行为职业适应性检查安全态度教育作业前的培训人员,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在于人,因为必须由人实 现管理体系的落实。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人”,最后的落实的主体也是“人”。,硬件的改进,人的安全行为的改善,安全文化的演变过程,事故数量,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在于人,因为必须由人实硬件的改进人,三、安全观察概念,安全观察的定义安全观察的标准安全观察的方法三、安全观察概念,(一)安全观察,安全观察,即通过对作业单位整体或职工个体行为安全的观察,并对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做出提醒、停止、整改的修改措施,从而得出行为观察记录资料,作为风险评价、制度调整、流程再造的依据。,安全观察的
15、目的,旨在全体员工参与,通过有效运行对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观察、沟通和干预的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办法和工具),掌握不安全趋势,保证隐患及时整改,减少意外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创建安全的工作场所。,(一)安全观察安全观察,即通过对作业单位整体或职安全观察的目,检查与观察,检查与观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被动,文字,负面,记录+跟进,人,互动(关心),每个人,负面+正面,记录+跟进,A,B,C,D,E,专家,检查,观察,检查与观察检查与观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被动文字负面记录+跟,(二)安全观察的标准,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在于人,因为必须由人实现管理体系需要执行标准的
16、落实。,是依据管理者的要求、习惯、大家的共识而形成的一种指导方针或目标。,标 准,(二)安全观察的标准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在于人,因为,安全标准,如果设定较高的安全标准,区域安全人员对安全作业负有责任,就会形成一个安全隐患尽可能少的工作场所。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但每个员工自己会实现安全作业,同时期望其他员工也随时遵守安全工作的相关规定。,安全标准,即企业安全部门设定的有关安全的方针要求和衡量尺度。,安全标准如果设定较高的安全标准,区域安全人员对安全作业负有责,安全责任,安全责任,即安全责任人要对在责任区域内每个人的安全绩效负责,包括工作的实际区域、进入工作区域的每个人以及上报给责任人情况的人(无论他
17、正在何处工作)。,安全责任安全责任,即安全责任人要对在责任区域内每个人的安全绩,围绕操作规程为工作中心,掌握工作所需的相关操作规程,安全观察,及时复查和更新操作规程,安全观察,观察员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员工作业,操作规程未提及的工作及时反馈,员工作业,非常规作业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员工作业,常规作业按照操作规程开展,操作规程,安全观察,围绕操作规程为工作中心掌握工作所需的相关操作规程安全观察及时,(三)安全观察方法,全方位观察是一种关注安全的方法。当你采用全方位观察方法时,你需要使用你的所有感官一视觉、听觉、嗅觉及触感一去判定状况是否安全。这种经实践检验的方法对许多使用者来说,都帮助很大,你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安全 观察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