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物理化学第五版第七章电化学ppt课件.ppt
《天大物理化学第五版第七章电化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大物理化学第五版第七章电化学ppt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电化学,2,电化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从1800年伏特(Volta)制成第一个化学电池开始,到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电化学已发展成为包含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如化学电源,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合成、光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电催化、电冶金、电解、电镀、腐蚀与保护等等都属于电化学的范畴。尤其是近年来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普及生产使用、燃料电池在发电及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以及生物电化学的迅速发展,都为电化学这一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应用,电化学从理论到方法都在不断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与其它自然科学或技术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能源、交通、材料、环保、信
2、息、生命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1. 利用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将能够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放在原电池装置中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利用电能来驱动化学反应将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放在电解池装置中输入电流使反应得以进行。,物理化学中的电化学主要着重介绍电化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用热力学的方法来研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重点是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与热力学性质,分为以下两个部分:,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其内部工作介质都离不开电解质溶液。因此本章除介绍原电池和电解池外,还介绍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性质和导电性质。,4,三部分:电解质溶液:(7.1 -7.4)原电池: (7.5 -7.9)电解和
3、极化:(7.10-7.12),5,7.1 电极过程、电解质溶液及法拉第定律,1. 电解池和原电池,但如将逆反应放入如图所示装置内,通电后,逆反应可进行。,25, 101.325 kPa下:G327.2 kJmol-1 0正反应自发进行;逆反应不可自发进行,直接进行, ,极板/溶液:电子得失溶液中: 离子定向迁移,电解,原电池,电解池,利用电能以发生化学反应的装置成为电解池,6,电解池: 阴极: 2H+ + 2e H2 阳极:,电解反应:,电解池: 阳极:正极 阴极:负极,例:氢与氧的反应,阳离子向阴极运动;阴离子向阳极运动。,7,原电池: 阳极:负极 阴极:正极,原电池: 阳极: H2 2H+
4、 + 2e 阴极:,电池反应:,阳离子向阴极运动;阴离子向阳极运动。,8,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其共同的特点是,当外电路接通时: 在电极与溶液的界面上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发生; 溶液内部有离子作定向迁移运动。 极板与溶液界面上进行的化学反应电极反应 两个电极反应之和为总的化学反应: 原电池电池反应; 电解池电解反应,9,2. 电解质溶液和法拉第定律,电解质溶液是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介质,电子导体:电子作定向运动 (金属、石墨等), 通电时无化学反应 离子导体:离子作定向运动 (电解质溶液等), 通电时有电极反应,导体,电极反应: 电极上进行的得失电子的反应,10,183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Fa
5、raday M)在研究了大量电解过程后提出了著名的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时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的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成正比。,即:通过1 mol 电子电量时,任一电极上发生得失1 mol 电子的电极反应。电极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质的量与之相应。,1 mol 电子电量=Le = 6.0231023(mol-1)1.6021019 (库仑,C) = 96485 Cmol-1 = 1 F,11,电极反应的通式可写为:,或:,通过电极的电量正比于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与电极反应电荷数的乘积,比例系数为法拉第常数。,Q 通过电极的电量z 电极反应的电荷数(即转移电子数), 取正值。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 = nB/B
6、F 法拉第常数; F = Le = 96485.309 C/mol,12,电解CuSO4: 1 F 电量通过,析出 Cu。,例:电解AgNO3: 1 F 电量通过,析出 Ag;,1 mol,0.5 mol,常用的库仑计: 银库仑计:Ag/AgNO3; 铜库仑计:Cu/CuSO4,13,7.2 离子的迁移数,两个电极: 流出的电荷量流入的电荷量 总电荷量,在导线中电荷量由电子传递;在溶液中电荷量由离子传递: 总电荷量正离子传递的电荷量负离子传递的电荷量 即:QQQ 或: III,1. 离子的电迁移与迁移数的定义,14,定义:离子迁移数为离子B所运载的电流占总电流的分数 ( 以t 表示,其量纲为一
7、),若溶液中只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它们的迁移数分别以t+和t 表示,有:,显然,对于含有多种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则有:,(1),15,由阳离子、阴离子分别传递的电流:,(2),t+、t 只与离子的运动速度有关, 与离子的价数及浓度无关,但实际上凡能影响离子运动速度的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迁移数,如:离子本性、溶剂性质、温度、浓度、及电场强度等。,将(2)代入(1),有:,16,通电前(a): 各区均含有6mol阴离子(-)和阳离子(+)通电4F电量 : 电极反应(b):阴, 阳极分别发生4mol电子还原及氧化反应。 溶 液 中(c):若+=3- 中间区电解质物质的量维持不变 阴极区电解质物质的量减
8、少1mol 阳极区电解质物质的量减少3mol,电迁移过程示意图,17,uB -电迁移率, 电场强度E=1V/m时离子B的运动速度,当外电场稳定时,离子B的运动速度正比于电场强度:,离子的运动速度与电场强度有关,故综合起来有:,18,2.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1) 希托夫(Hittorf)法,原理:分别测定离子迁出(入)相应极区的物质的量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通过物料衡算得到离子迁移数。,19,例:用两个银电极电解AgNO3水溶液。在电解前,溶液中每1 kg水含43.50 mmol AgNO3。实验后,银库仑计中有0.723 mmol的Ag沉积。由分析得知,电解后阳极区有23.14 g
9、水和1.390 mmol AgNO3。试计算 t (Ag+) 及 t ( )。,解:电极反应为: 阳极 AgAg+e- 阴极 Ag+e- Ag,对阳极区的Ag+ 进行物料衡算,假定通电前后阳极区的水量不变(水分子不迁移),则电解前阳极区23.14g水中原有AgNO3的物质的量为:,银库仑计中有0.723 mmol Ag沉积,则在电解池中阳极必有相同数量的Ag被氧化成Ag+而进入溶液,即,对Ag+ 物料衡算有 :,20,此题还有另一种解法,即对阳极区的 进行物料衡算,,21,(2) 界面移动法 t+=Vc/n V 界面ab与ab间的液柱体积 c 溶液的浓度 n Q/F 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2
10、2,电解质溶液的 : 相距为1m, 面积为1m2的两个平行板电极之间充满电介质溶液时的电导。,1m,(2) 摩尔电导率m:,1mol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即单位浓度下的电导率:,(单位为S. m2.mol-1),23,2. 电导的测定,用惠茨通(Wheatstone)电桥测电导,(实为测电阻,用交流电),当T0时: VAD = VAC , I1R1 = I2R3 VDB =VCB , I1Rx = I2R4,24,待测溶液的电导率为:, 测Rx m(= /c),Kcell = l/As 为电导池常数 ,单位为 m-1,( Kcell可用已知电导率的溶液测出),25,例:25时在一电导池中盛以c为
11、0.02 moldm3的KCl溶液,测得其电阻为82.4 。若在同一电导池中盛以c为0.025 moldm3的K2SO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 。已知25时0.02 moldm3的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 Sm-1。 试求:(1) 电导池系数Kcell ; (2) 0.025 moldm3 K2SO4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解:(1)电导池系数 Kcell=l/As=(KCl).R(KCl)=(0.276882.4)m-1=22.81m-1,(2) 0.0025 mol/dm3 的 K2SO4 溶液的电导率 (K2SO4)= Kcell /R(K2SO4)=(22.81/32
12、6.0) Sm-1=0.06997Sm-1,0.0025 mol/dm3 的K2SO4的溶液的摩尔电导率m(K2SO4)= (K2SO4)/c=(0.06997/2.5) Sm2 mol-1 =0 .02799 Sm2 mol-1,26,3.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科尔劳施(Kohlrausch)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很稀的溶液中,强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直线关系,即 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 A 常数,弱电解质则没有上述直线关系,如何计算弱电解质的 ?,27,4.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1)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1875年,Kohlrausch 发现:,这说明:
13、在无限稀释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 不影响。无限稀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等于无限稀释时阴、阳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用公式表示为:,28,对于弱电解质,其 (弱)可由强电解质的 (强) 来求,例:,例:,(2)无限稀释时离子摩尔电导率,应用实验求得的某强电解质的 及该电解质的 ,即可求出 和例:表7.3.2 (P12),由此强、弱电解质的 均可查表计算,29,5. 电导测定的应用,(1) 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及解离常数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例如,醋酸: CH3COOH H+ + CH3COO- 解离前 c 0 0 解离平衡时 c(1- ) c c,测电导可求得,30,(2)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14、,例:25,AgCl饱和水溶液 已知:(溶液),(H2O) 求:溶解度c,及Ksp(AgCl),解: (AgCl) = (溶液) (H2O),难溶盐溶解度很小,,31,7.4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活度因子 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1. 平均离子活度和平均离子活度系数,将 (2) 代入 (1) ,有:,设有电解质C+A-全部解离:,32,因 a+ 、a- 无法直接测定,只能测定平均离子活度a,有:,定义:,33,离子活度因子的定义:,有:,34,例:试利用表7.4.1数据计算25时0.1molkg-1H2SO4水溶液 中b、 a、及 a,解:,查表7.4.1,得25 ,0.1 molkg-1 H2
15、SO4 的 0.265,35,2. 离子强度,由表7.4.1可知: 1) c 0 , 1; 2) 在稀溶液范围内: 相同价型电解质, 近似相同; 不同价型电解质, (低价型) (高价型),36,离子强度的定义:,bB 溶液中B种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ZB 溶液中B种离子的离子电荷数,3. 德拜-许克尔(Debye-Hckel)公式,1923年,Debye-Hckel提出了他们的强电解质理论,该理论的几点假设为: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全部解离;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库仑力; 每一个离子都处在异号电荷所形成的离子氛的包围中。,37,(1) 离子氛,离子氛的特点: 1) 正离子周围,负离子出现机会多,反
16、之亦然,但 溶液整体为电中性; 2) 每个离子既是中心离子,又是离子氛中一员; 3) 从统计平均看,离子氛是球形对称的; 4) 离子氛不固定,是瞬息万变的。,38,(2) D-H 公式,稀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活度系数公式:,平均离子活度系数公式:,在298.15 K水溶液中: A= 0.509 (mol-1.kg)1/2,39,D-H公式的实验验证: 1) D-H公式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2)不同价型电解质, (低价型) (高价型) ; 3)相同价型电解质, 只与I 有关,与离子性质无关,40,原电池是利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根
17、据热力学原理可知,恒T、p时:1mol化学反应可放热Qm=rHm,如在电池中自发进行,则电池对外所能做的最大功:,效率:,电池效率不受热机效率的限制。恒温恒压下反应的G即为理论上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那部分能量。,41,例如:反应,在25、100 kPa下:rHm 285.830 kJmol-1, rGm 237.129 kJmol-1, = 82.96% ,远远好于普通热机,不过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池的效率往往并不能达到其理论值,因此研究电池的性质,改进电池的设计,不断制造出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电池,正是推动电化学研究不断深入的不竭动力。,物理化学中我们主要介绍电池在理想状态、也就
18、是可逆条件下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热力学性质。,42,电池的可逆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 化学可逆性 即物质可逆。要求两个电极在充电时均可严格按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逆向进行。 (2) 热力学可逆性 即能量可逆。要求电池在无限接近平衡的状态下工作。要满足能量可逆的要求,电池必须在电流趋于无限小、即I0的状态下工作。 不具有化学可逆性的电池不可能具有热力学可逆性,而具有化学可逆性的电池却不一定以热力学可逆的方式工作,如可充电电池的实际充放电过程,均不是在I0的状态下进行的。,1. 可逆电池,43,(3) 实际可逆性 即没有由液接电势等因素引起的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严格说来,由两个不同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具有
19、液体接界的电池,都是热力学不可逆的,因为在液体接界处存在不可逆的离子扩散。 不过在一定精度范围内,人们为研究方便往往会忽略一些较小的不可逆性。,44,电池表示:,Zn|ZnSO4(a1)CuSO4(a2)|Cu,丹尼尔电池的电极反应具有可逆性,在I0、且不考虑液体接界处的扩散过程的不可逆性时,可作为可逆电池处理。,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规定电池表示法: (1)阳极在左边;阴极在右边; (2)有界面的用“|”表示,液相接界时用“”表示, 加盐桥的用 “”表示。 (3)同一相中的物质用逗号隔开,45,不是任何
20、电池都具有化学可逆性,例如将Zn、Cu直接放入H2SO4中:,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极、电池反应均不一样,故不是可逆电极。,46,(2) 韦斯顿(Weston)标准电池,韦斯顿标准电池是高度可逆的电池阳极: Cd+SO42-+8/3H2O(l) CdSO4.8/3H2O(s) + 2e-阴极: Hg2SO4(s) +2e-2Hg(l)+SO42-电池反应: Cd+ Hg2SO4(s) + 8/3H2O(l) 2Hg(l)+ CdSO4.8/3H2O(s),优点:电动势稳定,随温度改变很小用途:配合电位计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图示表示: Cd(汞齐)|CdSO4.8/3H2O(s)|CdSO
21、4饱和溶液| Hg2SO4(s) |Hg,(电极反应可逆,没有液接电势,所以在I0时是高度可逆的电池),47,2.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必须在电流无限接近于零的条件下进行。,波根多夫(Poggendorf)对消法: 三个电池: 工作电池 标准电池 待测电池 一个检流计 一个滑线电阻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时:,48,7.6 原电池热力学,1. 由E计算rGm,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该式说明,可逆电池的电能来源于化学反应的做功能力的变化。对于G0的反应,在恒T、p可逆条件下,吉布斯函数的减少可全部转化为电功。,49,2. 由 计算rSm,由 dG = SdT + Vdp ,恒压:,称为
22、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可由实验测定,3. 由E和 计算 rHm,50,4. Qr,m的计算,恒温、可逆反应时:,51,过程(1): H=ZFEQr,过程(2): H=Qp,过程(1)、(2) H 相等 (因H是状态函数),但 Qr Qp (因Q与过程有关),测E 和(E/T)p 可得到 Qp,52,5. 能斯特(Nernst)方程,反应:aA(aA) + bB(aB) yY(aY) + zZ(aZ),等温方程:,298.15K时:,53,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E=0:,(由E可求K),E 是强度量: 例:(1) Zn + Cu2+ Zn2+ + Cu (2) (1/2)Zn + (1/2)Cu
23、2+ (1/2)Zn2+ + (1/2) Cu,E1=E2E 是强度量,但 rGm,1=2 rGm,2,54,7.7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1.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E(电极)是利用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定义的:,()阳Pt | H2(g,100kPa) | H+a(H+)=1 待定电极阴(+),E = E(电极) E(氢),规定 0, E(电极),例:Zn2+( )Zn, 上述氢电极处于标准态, 有:E(氢) = 0,55,按 Nernst 方程: 阳: H2 2H+ + 2e- 阴: Zn2+ + 2e- Zn H2 + Zn2+ Zn + 2H+,规定电极反应:氧化态 + ze- 还原态,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化学 第五 第七 电化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