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变课件.pptx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变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变课件.ppt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变革,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变革,一、如何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就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手在哪里?教育部的顶层设计是“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各学科教学都要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如何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数学教育中的“立德树人”,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表现: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高中课
2、标提炼了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教育中的“立德树人”,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角度,数学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内涵;从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系的角度;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角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深化数学教育改革中提出核心素养导向有什么历史的必然性?能否“举例子”?,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角度数学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内涵;,数学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3、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数学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数学教育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和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
4、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数学的特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数学的特点数学特点抽象性严谨性应用性核心素,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融合;是义教的八个“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的进一步整合;以“四基”“四能”为载体;双基、三大能力是数学育人目标的内核与时俱进丰富内涵,万变不离其宗!,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融合;,新一轮数学课改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独特贡献。要有具体措施,要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数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新一轮数学课改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
5、素养,为学生,二、新教材的体系,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A版)结构体系,二、新教材的体系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A版)结构体系,三、关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思考,1理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灵魂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有逻辑地、创造性地思考,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成为善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是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三、关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思考1理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灵魂,例1 如何研究“相交线”,研究对象是什么?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几何图形研究内容是什么?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这些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发现这些角的相互关系?,例1 如何研究“相交线”研究对象是什么?,探究过程,四个角的
6、关系1+2+3+4=360三个角的关系变化中不存在不变性没有固定的关系两个角的关系(1)两两配对有6对角,即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探究过程四个角的关系,(2)1和2的关系如何研究?从角的定义出发:两个角的顶点的关系、边的关系,得到1与2的位置特点。顶点重合;一边重合,称这两个角“相邻”;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所以两个角“互补”。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即为邻补角的定义:1与2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即1与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1和2的关系如何研究?,(3)其余5对角的关系的研究让学生类比1与2的位置关系的研究过程,对其余5对
7、角的边的位置关系进行自主探究,并作出分类,得出对顶角的定义,再得出: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两个角的边之间特殊的位置关系,分成两类,一类是邻补角,一类是对顶角。,(3)其余5对角的关系的研究,接下去研究什么?,已经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6对角的位置关系,发现可以分为两类。那么,邻补角、对顶角分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这就是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定性到定量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之道。,接下去研究什么?已经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6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让学生感受证明“对顶角相等”的必要性,从一个给定的图形中得到“对顶角相等”,但任意两个对顶角都相等吗?观察剪刀剪纸的过程,这
8、个过程中什么在变化?对顶角的相等关系总能保持吗?为什么?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不仅AB,CD的位置关系可以改变,交点O的位置也可以改变。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对顶角仍然相等吗?你如何使人相信:如果两个角具有对顶角的位置关系,那么它们就一定相等?你能把道理完整地写出来吗?,如何让学生感受证明“对顶角相等”的必要性从一个给定的图形中得,思考题,你认为教材为什么把平行线的研究内容安排在“三线八角”之后?在“三线八角”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判断与性质?,思考题你认为教材为什么把平行线的研究内容安排在“三线八角”之,进一步地:如何研究位置关系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从“同位角相等”、“内错角
9、相等”以及“同旁内角互补”可以想到,这时的“性质”是与“第三条直线”构成某种关系平行、相交,相交时又形成一些角,然后看由两条直线平行这一位置关系(条件)所决定的这些角之间有什么确定的关系。,进一步地:如何研究位置关系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从“同位角相,从方法论的高度看,研究两个几何元素的某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就是探索在这种位置关系下的两个几何元素与其他(同类)几何元素所形成的图形中出现的确定关系(不变性和不变量)。具体方法是让“其他几何元素”动起来,看“变化中的不变性、不变量”这是教学设计的源头。,从方法论的高度看,研究两个几何元素的某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就是,例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位置关系
10、(大前提):直线l 平面;探究性质的思路:直线l、平面与其他直线、平面所形成的确定关系,可以得到命题:(1)如果 al (小前提) ,那么a ;(2)如果 a ,那么a l;(3)如果a l,那么a;(4)如果a,那么a l;,例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位置关系(大前提):直线l 平,(5)如果l,那么;(6)如果,那么l;(7)如果l,那么 ;(8)如果 ,那么 l。,(5)如果l,那么;,(9)与“公理”相联系,直线l与平面 内任意一点A确定一个平面 , =m ,那么 ml;(10)l ,所以l =。如果m在 内,则或者ml,或者m与l是异面直线。(11)直线m与直线l异面,则过直线m有且
11、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l平行。(12)l , =l, =l1, =l2,那么l1l2。,(9)与“公理”相联系,直线l与平面 内任意一点A确定一个,例3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内容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性质?一般地,什么叫“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性质分为哪些类型?教材的变化,例3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研究对象是什么?,2数学育人要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数学育人要用数学的方式,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具有“追求最大限度的一般性模式特别是一般性算法的倾向”;有一种研究的“基本套路”;有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思考结构和交流的符号形式,这种结构和符号形式是强大的,富有逻辑,简明而且精确,是
12、人们可以借助于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的一种思维方式。,2数学育人要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数学育人要用数学的方式数学,教材如何体现“数学的方式”,以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为追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螺旋上升地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要让重要的(往往也是难以一次完成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得到反复理解的机会。心理性以“事实概念性质(关系)结构(联系)应用”为明线;以“事实方法方法论数学学科本质观”为暗线。,教材如何体现“数学的方式”以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为追求,根据学生,从数学思维、思想或核心素养角度看,“事实概念”主要是“抽象”(在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中,涉及哪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可以用怎样的数学方式表示);“概
13、念性质”主要是“推理”,包括通过归纳推理发现性质,通过(逻辑)演绎推理证明性质;“性质结构”主要也是“推理”,是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结构功能良好、迁移能力强大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概念、性质、结构应用”主要是“建模”,是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内外的问题。,从数学思维、思想或核心素养角度看“事实概念”主要是“抽象,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展开过程中,都要发挥“一般观念”的作用,加强“如何思考”、“如何发现”的启发和引导,特别是在概念的抽象要做什么、“几何性质”“代数性质”“函数性质”指什么等问题上要及时引导,以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所以然,而在何由以知其所以然”
14、;“启发学者,示以思维之道耳”。当前的教学,主要问题是数学没有讲好,老师不知道如何“示以思维之道”。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展开过程中,都要发挥“一般观念”的作用,加强,例4 三角函数的知识结构图,例4 三角函数的知识结构图,三角函数概念与基本性质,三角函数概念与基本性质单位圆上点的运动规律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诱导公式,诱导公式关于原点的对称性旋转/2的对称性关于x轴的对称性圆,3加强推理和运算,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伍鸿熙),运算是数学的“童子功”。陈建功:片段的推理,不但见诸任何学科,也可以从日常有条理的谈话得之。但是,推理之成为说理的体系者,限于数学一科忽视数学教育
15、论理性的原则,无异于数学教育的自杀。数学育人的基本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训练的基本载体是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3加强推理和运算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伍鸿熙),运算是数,代数运算,“代数学的根源在于代数运算”,有效有系统地运用运算律去解决问题是代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及其运算是一切运算系统的模范,与它类比而发现需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是基本而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代数运算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容易地发展成高层次函数观点。,代数运算“代数学的根源在于代数运算”,有效有系统地运用运算律,例5 等差数列的研究,数列的一般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研究的对象:一般有序、有规律(函数);研究的过程:事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素养 导向 数学 教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40340.html